
【国家标准(GB)】 运动设备和系统 第6-6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传输协议子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8 13:43:04
- GB/Z18700.4-2002
- 现行
标准号:
GB/Z 18700.4-2002
标准名称:
运动设备和系统 第6-6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传输协议子集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2-11-29 -
实施日期:
2003-06-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971.34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远动设备和系统 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的本部分指导性技术文件,它描述在控制中心、电厂和变电站的分布式SCADA/EMS应用在以国际标准协议子集(ISP)为标准的广域网中使用《远动设备和系统 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协议系列时的传输协议子集。本传输协议子集实际上使用标准或事实上的标准(包括TCP/IP)在任何类型的传输介质上的连接模工或无连接模式的网络服务。本传输协议子集为远动通信体系结构(TCA)的一部分。 GB/Z 18700.4-2002 运动设备和系统 第6-6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传输协议子集 GB/Z18700.4-2002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18700.4--2002/IEC TS 60870-6-602:2001远动设备和系统
第 6-602 部分:与 ISO标准和 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TASE传输协议子集
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Part 6-602: Telecontrol protocols compatible withISO standards and ITU-T recommendations-TASE transport profiles
CIEC TS 60870-6-602:2001.IDT)2002-11-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3-06-01实施
GB/Z 18700.4—2002/IEC TS 60870-6-602:2001目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1-般标准
2.2国际标准协议子集
3缩略语
TASE远动通信体系结构
4.1体系结构模型
4.2子网访问
5传输协议子集
5.1引言
5.2T协议子集
5.3L协议子集·
6中继
6.1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CLNP)的中继6.2连接模式网络服务(ITU-TX.25)的中继参考文献
示准批想险
批名等泳准行咨料笋费、毒
GB/Z 18700. 4--2002/1EC 1S 60870-6-602:2001前言
IECTS60870-6-602:200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6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传输协议子集》以国际标准技术规范形式出版,经研究,我国将以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同来用。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远动实时数据传输也逐渐向网络化发展。IECTC57(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技术委员会制定的IEC60870-6系列标准《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通信协议》就是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该标准包含了TASE.1和TASE.2两组协议子集。为了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我们选择采用其中TASE.2协议子集,以逐步为电力行业标准DL/T4761992《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的应用升级换代。IEC60870-6《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通信协议》是一个标准文件系列,与TASE.2有关的有以下部分:IEC60870-6-1第6-1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通信协议应用环境及标推结构
IEC60870-6-2第6-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通信协议OSI1至4层基本标准的应用
IEC60870-6-503第6-503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通信协议TASE.2服务
和协议
IECTS60870-6-602第6-6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传输协
议子集
IEC60870-6-702第6-7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通信协议提供TASE.2
应用服务的端系统功能导则
IEC60870-6-802第6-8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通信协议TASE.2对象模型
为使用户能全面了解该标准的内容,使其得到更好贯彻和实施,达到促进实时数据通信进一步发展的目的,将逐步等同采用该国际标准系列中与TASE.2相关部分。《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目前包括以下四个:GB/T18700.1--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第503篇:TASE.2服务和协议(IEC60870-6-503:1997,IDT)GB/T18700.2-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第802篇:TASE.2对象模型(IEC60870-6-802:1997,IDT)GB/T18700.3—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6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传输协议子集(IEC60870-6-602:2001,IDT)GB/T18700.4--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7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在端系统中提供TASE.2应用服务的功能协议子集(IEC60870-6-702:1998,IDT)本指导性文件仅供参考。有关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建议和意见,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其中5.2.2中“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CONS)·”,原文为(CI.NS)…”,可能有误。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提出。1
GB/Z18700.4—2002/IECTS60870-6-602:2001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福建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中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华东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邓兆云、陶洪铸、袁和林、辛耀中、杨秋恒、姚和平、韩水保、李根蔚标净提
各类标净行资料免费下线
1范围
GB/Z 18700.4--2002/IEC TS 60870-6-602:2001远动设备和系统
第 6-602部分:与 ISO 标准和 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TASE传输协议子集
《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的本部分为指导性技术文件,它描述在控制中心、电厂和变电站的分布式SCADA/EMS应用在以国际标准协议子集(ISP)为标准的广域网中使用《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协议系列时的传输协议子集。本传输协议子集实际上使用标准或事实上的标准(包括TCP/IP)在任何类型的传输介质上的连接模式或无连接模式的网络服务。本传输协议子集为远动通信体系结构(TCA)的一部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导性文件的引用而构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2.1一般标准
GB/T17179(所有部分)信息技术提供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的协议(idtISO/IEC8473)GB/T16976—1997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使用X.25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idtISO/IEC8878:1992)GB/T16966—1997信息技术连接到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的包式终端设备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idtISO/IEC9574:1992)ISO/IEC8072:1996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传输服务定义ISO/IEC8073:199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提供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的协议ISO/IEC8348:1996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网络服务定义ISO/IECTR8802(所有部分)信息技术系统间的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
ISO/IEC TR 9577:1999
际编号方案
2.2国际标准协议子集
信息技术网络层协议标识ITU-T建议X.121:2000公共数据网国本段列出了目前所有可以在远动系统中实现的ISP。对于SCADA/EMS可以使用TASE协议子集IEC 60870-6-701(TASE.1)和IEC 60870-6-702(TASE.2)。GB/T18700.1—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503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2服务和协议(1EC 60870-6-503:1997,IDT)GB/T18700.2--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802部份: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相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2对象模型(IEC 60870-6-802:1997,IDT)1
GB/Z18700.4—2002/IECTS60870-6-602:2001GB/T18700.3---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7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提供端系统中TASE.2应用服务的功能协议子集(IEC60870-6-702:1998,IDT)IEC60870-6-501:1995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501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1服务定义
IEC 60870-6-502:1995
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5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1协议定义
IEC60870-6-601:1994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601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通过永久访问连接到分组交换数据网的端系统中基于连接的传输服务功能协议子集IEC60870-6-701:1998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701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提供端系统中TASE.1应用服务功能协议子集2.2.1传输协议子集
2.2.1.1TA协议子集:在 CL网络服务上的 CO传输(CLNP)ISO/IECISP10608-1:1992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Annnn在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部分:概述和与子网无关的要求ISO/IECISP10608-2:1992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Annnn在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部分:TA51协议子集包含CSMA/CD局域网与子网相关的要求ISO/IECISP10608-4:1994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Annnn在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部分:运行在令牌环局域子网上的协议子集TA53的定义ISO/IECISP10608-5:1992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Annnn在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5部分:协议子集TA1111/TA1121包含X.25分组交换数据网使用虚呼叫时与子网相关的要求
ISO/IECISP10608-6: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Annnn在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6部分:运行在FDDI局域子网上的协议子集TA54的定义ISO/IECISP10608-12:1996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Annnn在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2部分:CSMA/CD局域子网与MAC子层和物理子层相关的要求ISO/IECISP10608-13:1994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Annnn在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3部分:令牌环局域子网与MAC子层和物理子层相关的要求ISO/IECISP10608-14: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Annnn在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4部分:FDDI局域子网上与MAC、PHY和PMD子层相关的要求和站管理的要求
2.2.1.2TB/C/D/E协议子集:在CO网络服务上的CO传输(ITUX.25)ISO/IECISP10609-1:1992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部分:TB组与子网类型无关的要求ISO/IECISP10609-5:1992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5部分:协议子集TB1111/TB1121的定义(虚呼叫)ISO/IECISP10609-9:1992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9部分:使用虚呼叫永久访问分组交换网时和子网类型相关的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要求
ISO/IECISP10609-10:1994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0部分:和LAN子网相关但和介质无关的要求ISO/IECISP10609-11:1994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
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1部分:和CSMA/CD子网以及介质有关的要求ISO/IECISP10609-12:1994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2
订通搜搜网
GB/Z18700.4—2002/IECTS60870-6-602:2001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2部分:协议子集TC51的定义与CSMA/CD局域网相连的端系统使用OSI连接模式网络服务实现的OSI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的条款ISO/IECISP10609-14:1994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4部分:协议子集TC53的定义与令牌环局域网相连的端系统使用OSI连接模式网络服务实现的OS1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的条款ISO/IECISP10609-15:1996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5部分:协议子集TC54的定义与FDDI局域网相连的端系统使用OSI连接模式网络服务实现OSI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的条款ISO/IECISP10609-20: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0部分:使用ISDN的OSITC和TD组协议子集的一般性多部ISP结构概述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ISO/IECISP10609-21: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1部分:ISDNB通道X.25DTE到DTE操作时和子网类型相关的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要求
ISO/IECISP10609-22: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推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2部分:ISDNB通道X.25DTE到DCE操作时和子网类型相关的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要求
ISO/IECISP10609-23: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3部分:分组交换模式的综合业务数据网使用虚呼叫传输数据(B通道访问)时和子网类型相关的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要求ISO/IECISP10609-24: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4部分:分组交换模式的综合业务数据网使用虚呼叫传输数据(D通道访问)时和子网类型相关的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要求ISO/IECISP10609-25: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推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5部分:和Q.931电路交换子网类型相关的要求ISO/IECISP10609-26: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6部分:分组交换模式的综合业务数据网使用虚呼叫完成向外呼叫的控制过程(b场合)时和子网类型相关的网络层要求ISO/IECISP10609-27: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7部分:分组交换模式的综合业务数据网使用虚呼叫完成接受呼叫的控制过程(b场合)时和子网类型相关的网络层要求ISO/IECISP10609-28: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8部分:连结到ISDN子网的端系统与子网类型相关的数据链路层要求
ISO/IECISP10609-30: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推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30部分:协议子集TC1131的定义ISO/IECISP10609-31: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31部分:协议子集TC1231的定义ISO/IECISP10609-32: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32部分:协议子集TC4111的定义ISO/1ECISP10609-33: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33部分:协议子集TC4211的定义ISO/IECISP10609-34: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3
亍资料免费
GB/Z18700.4—2002/IECTS 60870-6-602:2001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34部分:协议子集TC43111的定义ISO/IECISP10609-35: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
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35部分:协议子集TC43112的定义ISO/IECISP10609-36: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36部分:协议子集TC43211的定义ISO/IECISP10609-37: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37部分:协议子集TC43212的定义ISO/IECISP10609-38: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38部分:协议子集TC4331的定义ISO/IECISP10609-40: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0部分:协议子集TD1131的定义ISO/IECISP10609-41: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1部分:协议子集TD1231的定义ISO/IECISP10609-42: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2部分:协议子集TD4111的定义ISO/IECISP10609-43: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3部分:协议子集TD4211的定义ISO/IECISP10609-44: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4部分:协议子集TD43111的定义ISO/IECISP10609-45: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5部分:协议子集TD43112的定义ISO/IECISP10609-46: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6部分:协议子集TD43211的定义ISO/IECISP10609-47: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7部分:协议子集TD43212的定义ISO/IECISP10609-48: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8部分:协议子集TD4331的定义3缩略语
ATM:
CLNS:
CONS:
COTS:
CSMA/CD:
DCE:
DTE:
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无连接模式(connectionless-mode)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connectionless-modenetworkservice)无连接模式网络协议(connectionless-modenetworkprotocol)连接模式(connection-mode)
连接模式网络服务(connection-mode network service)连接模式传输服务(connection-mode transport service)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
数据通信设备(datacommunication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端系统(end system)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ibredistributeddata interface)还准提搜
业资料免费下率
PICS:
R-Profile:
T-Profile:
GB/Z 18700.4--2002/IEC TS 60870-6-602:2001综合业务数据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中介系统(intermediate system)国际标准协议子集(international standardized profile)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
网络数据协议单元(networkdataprotocolunit)协议执行一致性声明(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ment)中继协议子集(relayprofile)传输协议子集(提供有连接模式传输服务)(transportprofile(providingconnec+tion-mode transport service))远动应用服务元素(telecontrol application service element)远动通信体系结构(telecontrol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TASE远动通信体系结构
本章简要描述了TASE远动通信体系结构,其目的是表明传输协议子集是该体系的一部分。4.1体系结构模型
TASE通信体系结构是根据IEC60870-6系列国际标准而定义的,其概况如表1所示。表1所示的TCA体系规范提供了可选的广域子网和一系列的网络服务。这些协议的组合允许该体系为电力企业内部和电力企业控制中心间的分布式计算提供对等的通信基础。表1TCA体系结构规范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4.2子网访问
CO TASE.1体系
IEC 60870-6
IEC60870-6-501/502TASE.1
ISO 9072-1/2 ROSE
ISO 8650 ACSE
ISO 8823/8825 BER
ISO8327
ISO 8072/8073 class 4,2,0 或RFC 1006/TCP(和 IP)
ISO8348Add.1/8473CLNP或
ITU-T X.25 PLP ISO 8208或
顿中继或
RFC791IP
COTASE.2体系
IEC 60870-6
IEC 60870-6-503/802 TASE. 2
1S0 9506 MMS
ISO 8650 ACSE
ISO 8802. 2 LLC1 或 ISO 7776 LAPB 或 LLC2/ISDNISO 8802.XMAC或
ISO9314FDDIMAC
介质,X.21,X21bis,…
在OSI中,端系统访问由 1个或多个子网(LAN)组成的子网。假如为不同子网,端系统的交互工作意味着跨过单个或由网络层(或更低层)中继的多个子网实现的端到端操作。在 TCA确定了端系统(ES)对WAN子网访问的3种类型:S
标准授搜网wA01
各类标准行业资党费干载
GB/Z18700.4—2002/1ECTS60870-6-602:2001端
本地子网(LAN)
网時关
远动子网(WAN)
图 1端系统对WAN子网的访问
4.2.1访问类型A
该类型应用于3层结构的端系统。该端系统可以经由一个子网(I.AN)进行通信,但由于缺少网络层,它访问WAN子网(路由网络)时需要一个网关。例如,挂接在变电站总线上的简单现场设备和控制中心通信时,就要经由具有路由能力的变电站主机。4.2.2访问类型B
该类型用于7层结构的端系统。这类端系统可以使用网络层经由多个子网进行通信。例如,控制中心、变电站、发电厂中的TASE端系统,以及变电站中的7层现场设备可以通过站总线直接与控制中心通信。
4.2.3访问类型C
该类型用于7层结构的端系统。该端系统可以越过多个子网而直接与WAN子网互连进行通信。例如,直接接到WAN路由器上的RTU和单个TASE端系统。4.2.4多协议访问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目前的多协议路由器时,所有3种访问类型的端系统使用一种网络协议即可与任一种类型的WAN子网(ISO8437CLNP,ITU-T X.25/ISO 8208,顿中继,IP,ISDN,)实现上述3种访问类型的互连,此时路由器就相当于中继器。这种解决方案能够把中继的负担从端系统转移到路由器上。
5传输协议子集
5.1引言
TASE体系通过“协议子集”来规定对现有的协议的使用,这些协议子集包含特定的参数集和选项集,它应用于参照端系统连接到单一子网或多个子网的参照点。在最简单的情况它可能是一条专线参照端系统
ISP参照点
1个或多个子网或专线
图2假定参照点的场景描述
参照端系统
该体系结构通过3种协议子集描述:F协议子集(应用格式),A协议子集,包含上3层(应用、表达、会话层);T协议子集,中间两层(传输层和网络层);L协议子集,最低两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6
各类标准行业瓷料免费下载
协议栈中的协议子集遵循下文中的结构定义:IS0/1EC/TR 10000-1;
ISO/IEC/TR10000-2;和
IS0/IEC/TR 10000-3。
GB/Z18700.4—-2002/IECTS60870-6-602:2001为了将通信协议与信息或对象、应用相关协议与子网类型分别独立描述,OSI以及OSI相关的协议子集被分为以下几类:
T一一传输协议子集,提供连接模式传输服务;U-传输协议子集,提供无连接模式传输服务;R—-中继协议子集;
A—需要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的应用协议子集;B-一需要无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的应用协议子集(B-application profiles requiringconnectionlessmode transport profiies);
F-——交换格式和表示协议子集。T和U类传输协议子集说明如何在两种OSI网络服务以及特定子网类型(如特定类型的LANPSDN等)的基础上提供这两种OSI传输服务。通过这个方法把A/B类的协议子集与网络技术隔离开来。
R协议子集规定系统在使用不同的T或U协议子集进行互联时所需的中继功能。不提供T和U协议子集间的中继功能。
协议子集用GXYabcd标识,这里G表示协议子集组(T,U,R,A,B,F),字母XY表示子组,数字abcd表示更低一级的子组。
传输协议子集由多个部分的ISP来规定。第一部分为TX系列,按协议子集组规定与子网类型无关的要求,第二部分与子网类型有关的abcd,最后一部分为与子网类型有关的包括物理接口在内的S1~3层的要求。
国际标准协议子集以ISO/IECISP名称出版。文件ISO/IECJTC1/SGFN100与TRISO/IECTR10000系列文件共同组成了1SP和协议子集的目录。按协议子集的分类法概念,T或U协议集构造的协议子集组具有最小程度的兼容性,这是由组内协议的强制性的特征所决定的。这种兼容在某种意义是指:一个系统姆果用某个组的一个协议子集实现,则另个采用同组内的其他协议子集实现的系统应可以依照OSI与它交互。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在WAN上只使用CO模式的A和T协议子集,网络服务则可以是CO或CL,这样做简化了结构,减少了相当数量的组合。值得注意是,当前的IEC标准化中,电力企业变电站总线还可能包含有CI.模式的B和U协议子集,在这种场合变电站总线通过路由网络直接连接到控制中心。
TCA的传输协议子集在各种连接模式的网络服务(ISO8348/ISO8206(1TUX.25PILP),顿中继)、无连接模式的网络服务(ISO8348/ISO8473)和协议上使用OSITP4,按照RFC1006在TCP/IF上使用OSITPO。请注意,后一个解决方法其功能上TPO等同于TP4。虽然没有把传输类TP2和TPO排除在外,出于数据完整性的考虑TP4应为首选。如比特差错率高于10-‘时,在第二层HDLC和LAPB具有众所周知的完整性缺陷,南在使用了TP4时,整体的完整性则符合数据完整性级别I2的要求(见IEC60870-1-4和IEC60870-5-1)。包括经由适配层的ATM在内,L协议子集都没有什么限制。对于LAN应使用ISO88022 LLCI。
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全范围内,表达协议子集时都使用表2所示的统一的表格表示。再区
业资料免费下载
GB/Z18700.4-2002/IECTS60870-6-602:2001表2
T协议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R协议
5.2T协议子集
协议子集的表达表
协议组1
协议组1
协议组 2
协议组2
按 OSI传输协议子集分类法,使用了TA和 TB协议子集组。在 TCA 中的 TA和 TB都应实现传输类4,类2和类0,这就保证了TA和TB协议子集组间的完全交互。较低级协议子集的标识采用格式YXabcd,这里的abcd是表示该协议子集所支持的子网类型的结构化数字标识。T协议子集使用不同类型的子网。远动所感兴趣的子网类型有(数字为子标识abcd):1
分组交换数据网(PSDN)
到PSDN的永久访问
PSTN专线
数字数据电路/CSDN专线
到PSDN的交换访问
PSTN场合
CSDN场合
ISDNB通道场合
数字数据电路
专线服务
拨号服务
模拟电话电路
专线服务
拨号服务
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
半永久服务B通道X.25DTE到DTE操作电路模式服务B通道X.25DTE到DTE操作分组模式服务
D通道访问
B通道半永久访问
局域网
CSMA/CD
令牌总线
令牌环
如果有第四位数,1表示虚呼叫(VC),2表示永久访问(PVC)。5.2.1用 CLNS的连接模式T协议子集在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CI.NS)上实现连接模式的传输服务(COTS)时使用TA协议子集,该子集8
各类杯谁行业资料免费下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第 6-602 部分:与 ISO标准和 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TASE传输协议子集
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Part 6-602: Telecontrol protocols compatible withISO standards and ITU-T recommendations-TASE transport profiles
CIEC TS 60870-6-602:2001.IDT)2002-11-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3-06-01实施
GB/Z 18700.4—2002/IEC TS 60870-6-602:2001目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1-般标准
2.2国际标准协议子集
3缩略语
TASE远动通信体系结构
4.1体系结构模型
4.2子网访问
5传输协议子集
5.1引言
5.2T协议子集
5.3L协议子集·
6中继
6.1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CLNP)的中继6.2连接模式网络服务(ITU-TX.25)的中继参考文献
示准批想险
批名等泳准行咨料笋费、毒
GB/Z 18700. 4--2002/1EC 1S 60870-6-602:2001前言
IECTS60870-6-602:200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6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传输协议子集》以国际标准技术规范形式出版,经研究,我国将以指导性技术文件等同来用。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远动实时数据传输也逐渐向网络化发展。IECTC57(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技术委员会制定的IEC60870-6系列标准《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通信协议》就是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该标准包含了TASE.1和TASE.2两组协议子集。为了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我们选择采用其中TASE.2协议子集,以逐步为电力行业标准DL/T4761992《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的应用升级换代。IEC60870-6《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通信协议》是一个标准文件系列,与TASE.2有关的有以下部分:IEC60870-6-1第6-1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通信协议应用环境及标推结构
IEC60870-6-2第6-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通信协议OSI1至4层基本标准的应用
IEC60870-6-503第6-503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通信协议TASE.2服务
和协议
IECTS60870-6-602第6-6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传输协
议子集
IEC60870-6-702第6-7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通信协议提供TASE.2
应用服务的端系统功能导则
IEC60870-6-802第6-8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通信协议TASE.2对象模型
为使用户能全面了解该标准的内容,使其得到更好贯彻和实施,达到促进实时数据通信进一步发展的目的,将逐步等同采用该国际标准系列中与TASE.2相关部分。《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目前包括以下四个:GB/T18700.1--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第503篇:TASE.2服务和协议(IEC60870-6-503:1997,IDT)GB/T18700.2-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第802篇:TASE.2对象模型(IEC60870-6-802:1997,IDT)GB/T18700.3—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6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传输协议子集(IEC60870-6-602:2001,IDT)GB/T18700.4--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7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在端系统中提供TASE.2应用服务的功能协议子集(IEC60870-6-702:1998,IDT)本指导性文件仅供参考。有关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建议和意见,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其中5.2.2中“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CONS)·”,原文为(CI.NS)…”,可能有误。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提出。1
GB/Z18700.4—2002/IECTS60870-6-602:2001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福建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中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华东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邓兆云、陶洪铸、袁和林、辛耀中、杨秋恒、姚和平、韩水保、李根蔚标净提
各类标净行资料免费下线
1范围
GB/Z 18700.4--2002/IEC TS 60870-6-602:2001远动设备和系统
第 6-602部分:与 ISO 标准和 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TASE传输协议子集
《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的本部分为指导性技术文件,它描述在控制中心、电厂和变电站的分布式SCADA/EMS应用在以国际标准协议子集(ISP)为标准的广域网中使用《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协议系列时的传输协议子集。本传输协议子集实际上使用标准或事实上的标准(包括TCP/IP)在任何类型的传输介质上的连接模式或无连接模式的网络服务。本传输协议子集为远动通信体系结构(TCA)的一部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导性文件的引用而构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2.1一般标准
GB/T17179(所有部分)信息技术提供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的协议(idtISO/IEC8473)GB/T16976—1997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使用X.25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idtISO/IEC8878:1992)GB/T16966—1997信息技术连接到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的包式终端设备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idtISO/IEC9574:1992)ISO/IEC8072:1996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传输服务定义ISO/IEC8073:1997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提供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的协议ISO/IEC8348:1996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网络服务定义ISO/IECTR8802(所有部分)信息技术系统间的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
ISO/IEC TR 9577:1999
际编号方案
2.2国际标准协议子集
信息技术网络层协议标识ITU-T建议X.121:2000公共数据网国本段列出了目前所有可以在远动系统中实现的ISP。对于SCADA/EMS可以使用TASE协议子集IEC 60870-6-701(TASE.1)和IEC 60870-6-702(TASE.2)。GB/T18700.1—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503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2服务和协议(1EC 60870-6-503:1997,IDT)GB/T18700.2--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802部份: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相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2对象模型(IEC 60870-6-802:1997,IDT)1
GB/Z18700.4—2002/IECTS60870-6-602:2001GB/T18700.3---2002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7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提供端系统中TASE.2应用服务的功能协议子集(IEC60870-6-702:1998,IDT)IEC60870-6-501:1995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501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1服务定义
IEC 60870-6-502:1995
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50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ASE.1协议定义
IEC60870-6-601:1994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601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通过永久访问连接到分组交换数据网的端系统中基于连接的传输服务功能协议子集IEC60870-6-701:1998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701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提供端系统中TASE.1应用服务功能协议子集2.2.1传输协议子集
2.2.1.1TA协议子集:在 CL网络服务上的 CO传输(CLNP)ISO/IECISP10608-1:1992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Annnn在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部分:概述和与子网无关的要求ISO/IECISP10608-2:1992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Annnn在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部分:TA51协议子集包含CSMA/CD局域网与子网相关的要求ISO/IECISP10608-4:1994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Annnn在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部分:运行在令牌环局域子网上的协议子集TA53的定义ISO/IECISP10608-5:1992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Annnn在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5部分:协议子集TA1111/TA1121包含X.25分组交换数据网使用虚呼叫时与子网相关的要求
ISO/IECISP10608-6: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Annnn在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6部分:运行在FDDI局域子网上的协议子集TA54的定义ISO/IECISP10608-12:1996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Annnn在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2部分:CSMA/CD局域子网与MAC子层和物理子层相关的要求ISO/IECISP10608-13:1994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Annnn在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3部分:令牌环局域子网与MAC子层和物理子层相关的要求ISO/IECISP10608-14: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Annnn在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4部分:FDDI局域子网上与MAC、PHY和PMD子层相关的要求和站管理的要求
2.2.1.2TB/C/D/E协议子集:在CO网络服务上的CO传输(ITUX.25)ISO/IECISP10609-1:1992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部分:TB组与子网类型无关的要求ISO/IECISP10609-5:1992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5部分:协议子集TB1111/TB1121的定义(虚呼叫)ISO/IECISP10609-9:1992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9部分:使用虚呼叫永久访问分组交换网时和子网类型相关的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要求
ISO/IECISP10609-10:1994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0部分:和LAN子网相关但和介质无关的要求ISO/IECISP10609-11:1994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
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1部分:和CSMA/CD子网以及介质有关的要求ISO/IECISP10609-12:1994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2
订通搜搜网
GB/Z18700.4—2002/IECTS60870-6-602:2001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2部分:协议子集TC51的定义与CSMA/CD局域网相连的端系统使用OSI连接模式网络服务实现的OSI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的条款ISO/IECISP10609-14:1994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4部分:协议子集TC53的定义与令牌环局域网相连的端系统使用OSI连接模式网络服务实现的OS1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的条款ISO/IECISP10609-15:1996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15部分:协议子集TC54的定义与FDDI局域网相连的端系统使用OSI连接模式网络服务实现OSI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的条款ISO/IECISP10609-20: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0部分:使用ISDN的OSITC和TD组协议子集的一般性多部ISP结构概述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ISO/IECISP10609-21: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1部分:ISDNB通道X.25DTE到DTE操作时和子网类型相关的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要求
ISO/IECISP10609-22: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推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2部分:ISDNB通道X.25DTE到DCE操作时和子网类型相关的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要求
ISO/IECISP10609-23: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3部分:分组交换模式的综合业务数据网使用虚呼叫传输数据(B通道访问)时和子网类型相关的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要求ISO/IECISP10609-24: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4部分:分组交换模式的综合业务数据网使用虚呼叫传输数据(D通道访问)时和子网类型相关的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要求ISO/IECISP10609-25: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推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5部分:和Q.931电路交换子网类型相关的要求ISO/IECISP10609-26: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6部分:分组交换模式的综合业务数据网使用虚呼叫完成向外呼叫的控制过程(b场合)时和子网类型相关的网络层要求ISO/IECISP10609-27: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7部分:分组交换模式的综合业务数据网使用虚呼叫完成接受呼叫的控制过程(b场合)时和子网类型相关的网络层要求ISO/IECISP10609-28: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28部分:连结到ISDN子网的端系统与子网类型相关的数据链路层要求
ISO/IECISP10609-30: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推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30部分:协议子集TC1131的定义ISO/IECISP10609-31: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31部分:协议子集TC1231的定义ISO/IECISP10609-32: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32部分:协议子集TC4111的定义ISO/1ECISP10609-33: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33部分:协议子集TC4211的定义ISO/IECISP10609-34: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3
亍资料免费
GB/Z18700.4—2002/IECTS 60870-6-602:2001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34部分:协议子集TC43111的定义ISO/IECISP10609-35: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在连接模式网
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35部分:协议子集TC43112的定义ISO/IECISP10609-36: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36部分:协议子集TC43211的定义ISO/IECISP10609-37: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37部分:协议子集TC43212的定义ISO/IECISP10609-38: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38部分:协议子集TC4331的定义ISO/IECISP10609-40: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0部分:协议子集TD1131的定义ISO/IECISP10609-41: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1部分:协议子集TD1231的定义ISO/IECISP10609-42: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2部分:协议子集TD4111的定义ISO/IECISP10609-43: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3部分:协议子集TD4211的定义ISO/IECISP10609-44: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4部分:协议子集TD43111的定义ISO/IECISP10609-45: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5部分:协议子集TD43112的定义ISO/IECISP10609-46: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6部分:协议子集TD43211的定义ISO/IECISP10609-47: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7部分:协议子集TD43212的定义ISO/IECISP10609-48:1995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协议子集TB,TC,TD和TE络服务上的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第48部分:协议子集TD4331的定义3缩略语
ATM:
CLNS:
CONS:
COTS:
CSMA/CD:
DCE:
DTE:
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无连接模式(connectionless-mode)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connectionless-modenetworkservice)无连接模式网络协议(connectionless-modenetworkprotocol)连接模式(connection-mode)
连接模式网络服务(connection-mode network service)连接模式传输服务(connection-mode transport service)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在连接模式网
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
数据通信设备(datacommunication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端系统(end system)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ibredistributeddata interface)还准提搜
业资料免费下率
PICS:
R-Profile:
T-Profile:
GB/Z 18700.4--2002/IEC TS 60870-6-602:2001综合业务数据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中介系统(intermediate system)国际标准协议子集(international standardized profile)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
网络数据协议单元(networkdataprotocolunit)协议执行一致性声明(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ment)中继协议子集(relayprofile)传输协议子集(提供有连接模式传输服务)(transportprofile(providingconnec+tion-mode transport service))远动应用服务元素(telecontrol application service element)远动通信体系结构(telecontrol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TASE远动通信体系结构
本章简要描述了TASE远动通信体系结构,其目的是表明传输协议子集是该体系的一部分。4.1体系结构模型
TASE通信体系结构是根据IEC60870-6系列国际标准而定义的,其概况如表1所示。表1所示的TCA体系规范提供了可选的广域子网和一系列的网络服务。这些协议的组合允许该体系为电力企业内部和电力企业控制中心间的分布式计算提供对等的通信基础。表1TCA体系结构规范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4.2子网访问
CO TASE.1体系
IEC 60870-6
IEC60870-6-501/502TASE.1
ISO 9072-1/2 ROSE
ISO 8650 ACSE
ISO 8823/8825 BER
ISO8327
ISO 8072/8073 class 4,2,0 或RFC 1006/TCP(和 IP)
ISO8348Add.1/8473CLNP或
ITU-T X.25 PLP ISO 8208或
顿中继或
RFC791IP
COTASE.2体系
IEC 60870-6
IEC 60870-6-503/802 TASE. 2
1S0 9506 MMS
ISO 8650 ACSE
ISO 8802. 2 LLC1 或 ISO 7776 LAPB 或 LLC2/ISDNISO 8802.XMAC或
ISO9314FDDIMAC
介质,X.21,X21bis,…
在OSI中,端系统访问由 1个或多个子网(LAN)组成的子网。假如为不同子网,端系统的交互工作意味着跨过单个或由网络层(或更低层)中继的多个子网实现的端到端操作。在 TCA确定了端系统(ES)对WAN子网访问的3种类型:S
标准授搜网wA01
各类标准行业资党费干载
GB/Z18700.4—2002/1ECTS60870-6-602:2001端
本地子网(LAN)
网時关
远动子网(WAN)
图 1端系统对WAN子网的访问
4.2.1访问类型A
该类型应用于3层结构的端系统。该端系统可以经由一个子网(I.AN)进行通信,但由于缺少网络层,它访问WAN子网(路由网络)时需要一个网关。例如,挂接在变电站总线上的简单现场设备和控制中心通信时,就要经由具有路由能力的变电站主机。4.2.2访问类型B
该类型用于7层结构的端系统。这类端系统可以使用网络层经由多个子网进行通信。例如,控制中心、变电站、发电厂中的TASE端系统,以及变电站中的7层现场设备可以通过站总线直接与控制中心通信。
4.2.3访问类型C
该类型用于7层结构的端系统。该端系统可以越过多个子网而直接与WAN子网互连进行通信。例如,直接接到WAN路由器上的RTU和单个TASE端系统。4.2.4多协议访问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目前的多协议路由器时,所有3种访问类型的端系统使用一种网络协议即可与任一种类型的WAN子网(ISO8437CLNP,ITU-T X.25/ISO 8208,顿中继,IP,ISDN,)实现上述3种访问类型的互连,此时路由器就相当于中继器。这种解决方案能够把中继的负担从端系统转移到路由器上。
5传输协议子集
5.1引言
TASE体系通过“协议子集”来规定对现有的协议的使用,这些协议子集包含特定的参数集和选项集,它应用于参照端系统连接到单一子网或多个子网的参照点。在最简单的情况它可能是一条专线参照端系统
ISP参照点
1个或多个子网或专线
图2假定参照点的场景描述
参照端系统
该体系结构通过3种协议子集描述:F协议子集(应用格式),A协议子集,包含上3层(应用、表达、会话层);T协议子集,中间两层(传输层和网络层);L协议子集,最低两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6
各类标准行业瓷料免费下载
协议栈中的协议子集遵循下文中的结构定义:IS0/1EC/TR 10000-1;
ISO/IEC/TR10000-2;和
IS0/IEC/TR 10000-3。
GB/Z18700.4—-2002/IECTS60870-6-602:2001为了将通信协议与信息或对象、应用相关协议与子网类型分别独立描述,OSI以及OSI相关的协议子集被分为以下几类:
T一一传输协议子集,提供连接模式传输服务;U-传输协议子集,提供无连接模式传输服务;R—-中继协议子集;
A—需要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的应用协议子集;B-一需要无连接模式传输服务的应用协议子集(B-application profiles requiringconnectionlessmode transport profiies);
F-——交换格式和表示协议子集。T和U类传输协议子集说明如何在两种OSI网络服务以及特定子网类型(如特定类型的LANPSDN等)的基础上提供这两种OSI传输服务。通过这个方法把A/B类的协议子集与网络技术隔离开来。
R协议子集规定系统在使用不同的T或U协议子集进行互联时所需的中继功能。不提供T和U协议子集间的中继功能。
协议子集用GXYabcd标识,这里G表示协议子集组(T,U,R,A,B,F),字母XY表示子组,数字abcd表示更低一级的子组。
传输协议子集由多个部分的ISP来规定。第一部分为TX系列,按协议子集组规定与子网类型无关的要求,第二部分与子网类型有关的abcd,最后一部分为与子网类型有关的包括物理接口在内的S1~3层的要求。
国际标准协议子集以ISO/IECISP名称出版。文件ISO/IECJTC1/SGFN100与TRISO/IECTR10000系列文件共同组成了1SP和协议子集的目录。按协议子集的分类法概念,T或U协议集构造的协议子集组具有最小程度的兼容性,这是由组内协议的强制性的特征所决定的。这种兼容在某种意义是指:一个系统姆果用某个组的一个协议子集实现,则另个采用同组内的其他协议子集实现的系统应可以依照OSI与它交互。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在WAN上只使用CO模式的A和T协议子集,网络服务则可以是CO或CL,这样做简化了结构,减少了相当数量的组合。值得注意是,当前的IEC标准化中,电力企业变电站总线还可能包含有CI.模式的B和U协议子集,在这种场合变电站总线通过路由网络直接连接到控制中心。
TCA的传输协议子集在各种连接模式的网络服务(ISO8348/ISO8206(1TUX.25PILP),顿中继)、无连接模式的网络服务(ISO8348/ISO8473)和协议上使用OSITP4,按照RFC1006在TCP/IF上使用OSITPO。请注意,后一个解决方法其功能上TPO等同于TP4。虽然没有把传输类TP2和TPO排除在外,出于数据完整性的考虑TP4应为首选。如比特差错率高于10-‘时,在第二层HDLC和LAPB具有众所周知的完整性缺陷,南在使用了TP4时,整体的完整性则符合数据完整性级别I2的要求(见IEC60870-1-4和IEC60870-5-1)。包括经由适配层的ATM在内,L协议子集都没有什么限制。对于LAN应使用ISO88022 LLCI。
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全范围内,表达协议子集时都使用表2所示的统一的表格表示。再区
业资料免费下载
GB/Z18700.4-2002/IECTS60870-6-602:2001表2
T协议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R协议
5.2T协议子集
协议子集的表达表
协议组1
协议组1
协议组 2
协议组2
按 OSI传输协议子集分类法,使用了TA和 TB协议子集组。在 TCA 中的 TA和 TB都应实现传输类4,类2和类0,这就保证了TA和TB协议子集组间的完全交互。较低级协议子集的标识采用格式YXabcd,这里的abcd是表示该协议子集所支持的子网类型的结构化数字标识。T协议子集使用不同类型的子网。远动所感兴趣的子网类型有(数字为子标识abcd):1
分组交换数据网(PSDN)
到PSDN的永久访问
PSTN专线
数字数据电路/CSDN专线
到PSDN的交换访问
PSTN场合
CSDN场合
ISDNB通道场合
数字数据电路
专线服务
拨号服务
模拟电话电路
专线服务
拨号服务
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
半永久服务B通道X.25DTE到DTE操作电路模式服务B通道X.25DTE到DTE操作分组模式服务
D通道访问
B通道半永久访问
局域网
CSMA/CD
令牌总线
令牌环
如果有第四位数,1表示虚呼叫(VC),2表示永久访问(PVC)。5.2.1用 CLNS的连接模式T协议子集在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CI.NS)上实现连接模式的传输服务(COTS)时使用TA协议子集,该子集8
各类杯谁行业资料免费下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5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1438.2-2008 锥柄麻花钻 第2部分:莫氏锥柄长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21078.1-2023 金融服务 个人识别码管理与安全 第1部分:基于卡系统的PIN基本原则和要求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2650-2022 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冲击试验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