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孢粉分析鉴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31 22:31:38
  • SY/T5915-200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SY/T 5915-2000

  • 标准名称:

    孢粉分析鉴定

  • 标准类别: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0-03-10
  • 实施日期:

    2000-10-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43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石油及相关技术>>75.020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与加工
  • 中标分类号:

    >>>>E10;E11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19页
  • 标准价格:

    18.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SY/T 5915-2000 孢粉分析鉴定 SY/T5915-2000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75.020
备案号:6811—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915—2000
孢粉分析鉴定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n spore - pollens2000~ 03-10发布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2000-10-01实施
SY/T 5915--2000
1范围
2方法概要
3仪器设备、材料与试剂
4样品采集
5样品粉碎与称量
分析步骤
质量安全要求
主要仪器与设备
鉴定原则
鉴定依据·
鉴定要求与步骤·
报告编写
图件编绘…
图版编制·.
资料处理
质量要求
材料要求
色级划分·
色级测定
色变指数计算
质最要求·
附录A(标准的附录)
附录B(提示的附录)
附录C(提示的附录)
附录T)(提示的附录)
第一篇
孢粉分析方法【泥质岩类】
第二篇
第三篇
其它岩性孢粉分析
试剂配制
制作固定片
表格格式
化石孢粉鉴定方法
孢粉色变指数测定
SY/T 5915—2000
化石孢粉主要历于确定地层的地质时代和地层划分对比,并为推断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的变迁提供依据:化石孢粉的颜色深浅又能直观地反映生油岩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因此,化石孢粉的分析、鉴定在油气勘探中十分重要。自1986年起先后制定、实施了相关三项标准,即SY/I5126一86《孢粉颜色指数确定方法》、SY/T5245—91《岩石及原油的孢粉分析方法》、SY/T5915—94《化石孢粉鉴定方法》。实践证明这三项标准基本适用,但在执行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因而本标准对原有的三项标准进行了合并,删除了原标准中过于繁杂的分析步骤。日前,有些单位已采用国际上常用的筛网法获取化石孢粉,这种方法既缩短了分析流程,又能保证化石的富集,并使化石孢粉的鉴定与颜色色级的测定可以同时进行。
本标准的附录A足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渐录B、附录(、附录D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从实施之且起,同时代替标准SY/T5126—86、SY/T5245—91和SY/T5915—94。本标雅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闭公司提出。本标准出油地质勘探标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本标谁主要起草人,金小凤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孢粉分析鉴定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n spore - pollensSY/T5915—2000
代替SY/T5126—86
SY/T 524591
SY/T 591S—94
本标准规定广从岩石及原油样品中分离、富集化石孢粉(包括沟鞭藻类、绿藻类和疑源类化石)的步骤,化石孢粉的鉴定原则、内容,以及化石孢粉色变指数的确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丁石油行业化石孢粉分析鉴定、色变指数测定和地层研究。第一篇孢粉分析方法【泥质岩类】2方法概要
岩石样品经物理、化学方法处理,使化石孢粉与岩石分离,收集,制片。分析流程如图1所示,其它岩性孢粉分析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3仪器设备、材料与试剂
3.1主要仪器设备
a)生物显微镜:双日,×100-650:b)撞击式岩石粉碎机:
)离心机:50H0~4000r/min;
d)电炉:1000~2000W;
e)密度计:1.5--2.5g/cm*;
f)托盘天平:感量10mg;
g)防腐蚀通风柜。
3.2主要材料
a)离心管:玻璃或尼龙制品;
b) 塑料杯:100~[00mL;
c)玻璃烧杯:100~1000mL;
d)玻璃棒;
e)料榉;
f)筛:标准筛(孔径0.15~5mrm)、不锈钢筛(孔径200μm)、尼龙筛(孔径小于10μm);g)玻片:d=1~1,2mm,级品;
)盖玻片;d=.15~0.18rmm;L×b=20mm×20mm,24mm×24mm,--级品;i)眼用镊;弯唇头齿;
j)塑料桶;5--10L;
k)医用于套;
1)玻璃底样瓶;2.-5mL。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03-10批准2000 -10 -01 实施
3.3主要试剂
岩石样品
氨氟酸处理
过筛、乙酸冲洗、水洗
SY/T5915—2000
不含炭
盐酸处理、水洗
重液浮选
收集化石
留底样
洗油处理
碱处理、水洗
硝酸处理、水洗
乙酸稀释、水洗
岩样孢粉分析流程示意图
a)盐酸:分析纯;
b)氢氟酸:分析纯;
c)硝酸:分析纯;
d)乙酸:分析纯;
e)氯酸钾:分析纯;
f)氢氧化钾:分析纯;
g)碘化钾:分析纯;
h)碘氢酸:分析纯;
i)无砷锌粒;
i)四氯化碳:化学纯;
k)二甲苯:化学纯;
1)无铅汽油;
m)丙三醇:分析纯;
n)无水乙醇:分析纯;
o)苯酚:分析纯;
p)动物胶;
q)中性树胶。
4样品采集
SY/T5915—2000
4.1所选样品应有代表性,露头应采新鲜面,岩心应取无污染的部分。4.2野外露头或岩心(包括井壁取心)应按地层顺序逐层、逐段采集,每块样品取200g。4.3岩屑样品一般间隔520m取一包,每份样品挑选后质量不应少于20g,混合不少于200g。4.4露头或岩心在碎样前应清洗,除去被污染部分。整块岩样敲碎后取不同部位的碎块放入已编号的塑料杯中。岩屑样应清洗后烘干,造浆泥岩原则上不予分析。4.5用铅笔或圆珠笔记录样品的井名、深度、岩性、层位、编号和取样日期,并填写取样人姓名4.6样品要包装好,保证在运输途中不漏样、不错样。5样品粉碎与称量
5.1坚硬的岩样用撞击式粉碎机粉碎,粒径为0.45~0.6cm5.2暗色泥质岩类应不少于20~30g,灰绿色、红色泥质岩类应不少于100g。5.3保存好剩余的样品,以备复查或重新分析。6分析步骤
6.1氢氟酸处理法
6.1.1在盛有样品的塑料杯中徐徐加入氢氟酸,充分搅拌,至不再起泡,放置12~24h,期间勤搅拌。
6.1.2杯中加满清水,静置3~4h,倒出废液并收集,洗至中性。6.1.3将水洗后的样品移至离心管内离心,离心机转速1500~2000r/min,时间为3~5min,倒出清液。
6.1.4加重液(相对密度为2.0~2.25)量为岩样的1~2倍,充分搅拌后离心,离心机转速1500~2000r/min,时间为20~30min。重液配制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的B1。6.1.5将含化石的重液过筛或稀释后收集化石。过筛:先用孔径200um不锈钢筛除去大杂质,后经孔径小于10um尼龙筛留下孢粉。6.1.6底样保存。将含化石的样品移至底样瓶中,加防腐剂封存,底样瓶上注明井名、井深及编号。6.1.7填写分析记录表,格式见附录D(提示的附录)的表D1。6.2酸碱处理法
6.2.1在盛有样品的烧杯中徐徐加入盐酸,充分搅拌,至不再起泡。6.2.2洗酸步骤同6.1.2。
6.2.3杯中加人5%~10%的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30~40mL,充分搅拌,浸泡20min。6.2.4洗碱步骤同6.1.2。
6.2.5重液浮选步骤同6.1.4。
6.2.6收集化石步骤同6.1.5。
7质量安全要求
7.1分析过程中一切器血要清洁无尘,酸、碱处理均在防腐蚀通风柜内操作。7.2要求获取的化石结构、构造清晰,杂质少,丰度高:7.3过滤后的重液不得含化石,重液再利用一般不超过两次。7.4废液要求回收
SY/T 5915-2000
7.5平行样品的数量为样品总数的5%--10%,7.6平行样品所含化石丰度与原样品基本一致,否则视为不合格样品,必须重新分析。第二篇化石孢粉鉴定方法
8主要仪器与设备
a)生物显微镜双目,×.100~650;b)显微照相装置;
c)计算机及附属设备。
9鉴定原则
9.1化石鉴定要以正式发表的文献为依据。9.2新属、新种利新类型的确定和命名,应严格执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9.3对不同地质时期的化石孢粉采用不同的分类命名法,包括:a)第四纪和部分新第二纪的化石孢粉采用自然分类法,即直接用其母体植物的名称命名;b)第三纪~中生代化石孢粉采用半白然分类法,化石的学名暗示属于某类植物(大多为器官属名)、部分难以器官属名分类者可用形态分类法,即人为分类法;e)古生代和早期中生代化石孢粉主要采用人为分类法,以化石孢粉的外部形态作为分类命名的主要依据,而不考虑其亲缘关系,少数化石也可采用半自然分类法;)沟鞭藻类化石采用器官分类法(即囊孢分类法,绿藻类化石采用自然分类法或珍态分类法,凝源类化石来形态分类法:
9,4在鉴定中应尊重分类现状,正确运用鉴定侬据,逐级鉴定至大类、类、亚类、科、属、种(类型
9.5对前人划分的属、种和其它分类单位有不同寿法时,应在化石材料丰富、资料依据充足的前提下,按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规定提出修订意见,并及时公开发表。9,6确认为非已知属种而又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巾新属、新种创立条件者,严格按翁名法规程序建立新属或新种,并及时公开发表。10鉴定依据
10.1化石孢粉鉴定依据
a)形状、轮廓及大小;
b)萌发器官的性质及数量;
c)外壁构造及其纹饰(光滑、颗粒状、瘤状、疣状、脑纹状、条纹状、刺状、棒状、网状、穴状及其它);
d)其它(如周壁、复合体、赤道突起或极部窦起等)。10.2沟鞭藻类化石鉴定依据
a)囊孢类型、形状、轮廓及大小;b)有无凸起及数量(壳体凸起大者的称为“角”,小者短者称为“凸\);c)有无纵沟、横沟及其性质;
)壳壁结构、纹饰和突起类型,数量;板式特持征:
()古口类型和性质:
SY/T 5915---2000
g)其它(有无核状物及其色变特征等)。10.3凝源类化石鉴定依据
a)形状、轮廓及大小;
b)有无圆口,圆口形态、大小及位置;c)外壁结构与纹饰:
d)突起性质及数量;
e)其它有关特征(如后生色变特征等)。10.4绿藻类化石鉴定依据
a)形状、轮廓及大小;
b)外壁结构与纹饰;
c)细胞特征及数量:
d)其它有关特征。
11鉴定要求与步骤
11,1:鉴定要求
11.1.1含化石丰富的样品,化石统计数量应达100粒以上。11.1.2不含或含化石较少的样品,应看完4个盖片,固定片制作觉附录℃(提示的附录),甘油胶配制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的B2。若有特殊需要,可增加盖片,直至把底样看完。11.1.3确定为再沉积化石应另行鉴定、统计,现代孢粉或其它途径混人的化石不作鉴定。11.1.4沟鞭藻、绿藻类和疑源类化石应另外鉴定、统计,如要确定孢一藻比值,化石孢粉和藻类可同时鉴定、统计,并计算相应的孢一藻比值。11.2鉴定步骤
11.2.1首先用低倍镜寻找化石,然后用高倍镜进行鉴定。11.2.2鉴定过程中发现特征明显、保存良好的标志化石,或可能是新属,新种和新类型的标本,应及时标记、照相。
11.2.3按附录D(提示的附录)中表D2的格式,用钢笔填写鉴定原始记录。11.3数据处理
11.3,1对统计100粒以上化石样品,需进行百分含量计算。11.3.2统计化石超过65粒但不足100粒时,统计表中间时用实际数和百分含量表示:不足65粒,统计表中用实际数表示样品中所含化石。11.3.3按附录D(提示的附录)中表D3的格式,用钢笔填写统计数或百分含量。12报告编写
12.1单井(剖面)鉴定报告的编写12,1,1 基内容
a)井(剖面)名及其所属地区(或构造);b)井(层)段;
c)样品类别;
d)分析样品数量;
e)化石保存状况
{)化石名称应用拉丁文学名,或用拉丁文和中文学名对照表示;g)孢粉谱和组合特征;
h)层位(或时代)意见;
i)封面按计量论证要求编写。
SY/T5915—2000
12.1.2鉴定报告及所附化石鉴定原始记录、化石统计表和图件、图版必须由工程师以上专业人员审核。
12.2综合研究报告的编写
12.2.1基本内容:
a)前言;
b)地层简述;
c)主要化石及数量;
d)孢粉组合特征及序列(由老至新):e)按组合绘制主要孢粉属种百分含量表,或绘制主要孢粉百分含量垂向变化图、综合柱状图等;f)地层划分、与邻区的对比意见和时代讨论;g)古植被、古气候及古环境探讨。12.2.2综合研究报告必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查。13图件编绘
根据研究报告的需要编绘各种图件。13.1主要孢粉属种百分含量图的基本内容及编绘13.1.1基本内容如下:
a)纵坐标为百分含量,横坐标为主要孢粉属种名称(一般不得少于10个属种);b)图例;
c)图名。
13.1.2要求计算机绘制
13.2综合柱状图的基本内容和编绘13.2.1基本内容如下:
a)岩性柱及简述;
b)电测曲线;
c)孢粉及其它生物门类化石的组合;d)主要代表化石或标志化石:
e)古植被、古气候和古环境分析:f)同位素测年和古地磁资料(有条件时)。13.2.2要求计算机绘制。
14图版编制
根据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可分别编制主要化石图版和新属种图版14.2化石放大倍数范围:×3001000。14.31
化石素描图应列于属、种讨论中。图版内照片的编号排在化石照片的右下角,图版左上侧应排图版名称,右上侧排图版编号。14.4
图版说明应包括图版编号、照片编号、化石的中文和拉丁文学名名称。14.5
新属种图版说明还应包括产地、层位、放大倍数和标本存放处。14.6
15资料处理
15.1标本和底样保存:
SY/T5915—2000
a)新属、新种和新类型标本作为珍贵资料应妥善保管、专人负责;b)经防腐处理过的化石底样瓶及时归档。15.2分析记录、鉴定记录、照相记录和化石底片及时归档。15.3统计表、研究报告和化石图版及时归档。16质量要求
16.1严格遵守鉴定要求。
16.2平行样品的数量占样品总数的5%~10%。16.3平行鉴定结果合格的规定为:a)具确定层位的优势属种应一致;b)标志化石不得误定或漏定;
c)含量在5%以上的化石应出现。16.4平行样品鉴定结果不符合16.3规定,视为不合格,必须重新鉴定。16.5鉴定报告提供的层位意见必须依据充分、结论可靠。第三篇孢粉色变指数测定
17材料要求
未经氧化处理的孢粉样。
18色级划分
孢粉颜色级别共分6级。
a)浅黄色,1级;
b)黄色,2级;bzxZ.net
c)棕黄色,3级;
d)棕色,4级;
e)棕黑色,5级;
f)黑色,6级。
色级测定
19.1生物显微镜的光源调整到色温相当于6700K的白昼光,镜下确定孢粉色级。19.2应测定50~100粒本层位的孢粉色级,并按色级以“正”字统计,统计表格式见附录D(附录的提示)中表D4。
19.3备有不失真的彩色图版或标样供测定时参照,也可以两位鉴定工作人员互相校正色级的测定。19.4必要时,选择具代表性的化石进行彩色照相并制成图版。20色变指数计算
计算公式为:
SY/T5915—2000
式中:SCl (Spore coloration index)孢粉色变指数;
a—色级:
n,第a:色级的孢粉计数值。
21质量要求
21.1平行样品的数量占样品总数的5%~10%。21.2平行样品的色级指数差应小于0.25,否则视为不合格,必须重新测定。8
Al石灰岩
SY/T 5915---2000
附录A
(标雄的附录)
其它岩性孢粉分析
A1.1在盛有石灰岩碎样(50-100g)的烧杯中徐徐加人15%~20%盐酸溶液,充分搅拌至不再起泡。
AI.2水洗,步同6.1.2。
A1.3加人30~40mL的5%~10%氢氧化钾(氢氧化钠)落液,充分搅拌,浸泡20min。A1.4水洗、重液浮洗和收集孢粉步骤同6.1.2,6,1.3,6.1.4和6.1.5。A2煤
A2.1粉碎后加人少量水浸湿,再缓缓加人发烟硝酸,充分搅拌,并随时镜检:至大部分岩样中炭片是褐色。
42.2水洗、重液浮洗和收集孢粉步骤同A1.4。A3畜岩
A3.1粉碎后用15%的盐酸溶液煮沸:至石膏究全溶解。A3.2水洗、亚羧浮选和收集化石步骤同A1.4A4盐岩
A4.1粉碎用热水浸泡,去盐后再用盐酸处理。A4.2水洗、重液浮选和收集化石步骤同A1.4A5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A5.1粉碎后用15%的热盐酸处理:A5.2水洗、重液浮选和收集化石步骤同A1.4。A6胶结蔬松的岩样
A6.1直接水煮。
A6.2水洗,重液浮选和收集化石步骤同A1.4A7含油岩样
A7.1放人脂肪抽提器中洗油后、根据岩性选择处理方法,或氢氟酸处理,或盐酸,喊处理。A7.2水洗、重液浮选和收集化石步同A1.4。A8原油
A8.1原油样品应在并口采集并密封,每个样重5k,并填写标签(并名,深度、编号、取样日期、敢样人姓名)。
A8.2在每个盛有油样的穿器加人3~4倍油样体积的无铅汽油,充分搅拌至无块状物A8、3热油抽滤或离心收集油渣,注意废液回收,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