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GA公共安全标准】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车辆闯入报警设备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10 07:59:15
  • GA/T1262-2015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A/T 1262-2015

  • 标准名称: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车辆闯入报警设备

  • 标准类别: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4.40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GA/T 1262-2015.Warning device of vehicles intruding into the road traffic accident scene.
1范围
GA/T 1262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车辆闯人报警设备的术语和定义、型号编制规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要求、标志,以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GA/T 1262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车辆闯人报警设备的生产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电工电子产 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A:低温
GB/T 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B:高温
GB/T 2423.3电工电子产 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10电工电子 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2423.17电工电子产 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Ka:盐雾
GB 4208外壳防护 等级(IP代码)
GB/T 8417灯光信号颜色
GB/T 9468灯具分布 光度测量的一般要求
GB/T 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 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电磁兼容试验 和测量技术射频 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8287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
GA/T 1044.1- -2012 道路交通事 故现场安全防护规范第1部分:高速公路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43.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1262—2015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车辆闯入报警设备Warning device of vehicles intruding into the road traffic accident scene2015-07-0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2015-07-08实施
GA/T1262—2015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型号编制规则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使用要求·
10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红、黄颜色色品度坐标附录B(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红、黄颜色色品图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无锡汇捷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庆、周显臻、王敏、周波波、高英杰、严锡蕾。GA/T1262—2015
1范围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车辆闯入报警设备GA/T1262—2015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车辆闯入报警设备的术语和定义、型号编制规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要求、标志,以及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车辆闯人报警设备的生产和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2423.17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8417灯光信号颜色
GB/T9468灯具分布光度测量的一般要求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8287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GA/T1044.1一2012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安全防护规范第1部分:高速公路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车辆闯入报警设备warningdeviceof vehiclesintrudingintotheroadtrafficac-cident scene
通过声、光、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对机动车闯人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进行报警的装置。3.2
预警器pre-warning device
安装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防护设施上,用于检测闯人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车辆并发出声光报警及无线预警信号的装置。
报警器alarmdevice
现场人员随身携带或设置在附近的用于接收预警器发出的无线预警信号,并通过声、光、震动等形式报警的装置。
GA/T1262—2015
4型号编制规则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车辆闯入报警设备产品的型号包括产品名称代号、企业自编代号、企业自编型号代码,见图1:
CB-0O-0
企业自编型号代码(1位字符,如1”)企业自编代号(2位大写英文字母,如“YJ”预警的汉语拼音首字)产品名称代号(“闯”和“报”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图1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车辆闯入报警设备型号编制规则5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组成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车辆闯人报警设备(以下简称报警设备)由预警器、报警器、无线传输中继设备和充电箱等组成。
5.1.2使用环境
报警设备应能在下述环境正常使用:a)温度:-40℃~60℃;
b)相对湿度:10%~95%。
5.2外观
5.2.1外观表面
各部件外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缺陷。外壳及防撞套额色均勾、尺寸一致。充电箱规整。
5.2.2文字及图形标志
使用文字、图形、标志应清晰、规范、耐久。操作说明、铭牌、标志中的文字应使用中文,根据需要可附有其他文字。
5.3充电箱
充电箱应满足电气安全性要求。充电箱应能防水,耐压,并具有自动伸缩的电源线,以车载充电或者室内充电的形式为报警设备充电。充电箱质量大于15kg时,应安装单向轮、万向轮等滑轮机构。5.4电源及连续工作时间
5.4.1电源或电池
报警设备使用的电池应符合GB/T18287的规定。2
5.4.2连续工作时间及发光强度
GA/T1262—2015
预警器和报警器应能连续使用10h以上,在连续使用10h后,预警器的发光强度不低于5.5.3规定值的50%。
5.4.3欠压指示
当预警器和报警器的电池工作电压低于标称电压的80%时,应有欠压指示信号提示充电。5.4.4充电
充电箱应能使用220V交流电源插座以及车载电源(12V/24V直流)进行充电,充电箱可对单个或多个预警器和报警器进行充电。充电箱应具备充电状态显示和过充电保护装置5.5警示功能
5.5.1预警器
5.5.1.1预警器灯光
预警器灯光的光色为红、黄两种颜色,应具备闪光功能。多个预警器组合使用时,红色灯光应能同频同时点亮,黄色灯光应能同频顺序点亮。5.5.1.2预警器报警
当预警器检测到车辆闯人时,预警器红色灯光快速闪光,并发出报警声响。5.5.2报警器
5.5.2.1报警器灯光
报警器灯光的光色为红、绿两种颜色。绿色闪光表示本报警器和所有预警器正常工作,红色闪光表示本报警器或预警器故障。
5.5.2.2报警器报警
报警器接收到预警器发出的无线预警信号时,应发出震动、声响和红色灯光报警信号,灯光报警闪光频率应高于故障内光频率。
5.5.3预警器发光强度
预警器发光强度,红色不低于50cd,黄色不低于50cd。5.5.4闪光频率和亮暗时间比
5.5.4.1预警器
预警器闪光频率和亮暗时间比如下:a)正常工作状态为黄色闪光,闪光频率应为40次/min~75次/min,亮暗时间比为(1:1)~(1:10)
报警状态为红色闪光,闪光频率应是正常工作状态的1.5~2倍,亮暗时间比为1:1。b)
GA/T1262—2015
5.5.4.2报警器
报警器闪光频率和亮暗时间比如下:a)正常工作状态为绿色闪光,闪光频率应为40次/min60次/min,亮暗时间比为(1:1)~(1:10);
b)故障状态为红色闪光,闪光频率和亮暗时间比应与正常工作状态相同;c)报警状态为红色闪光,闪光频率应是正常工作状态的1.5~2倍,亮暗时间比为1:1。5.5.5色度
预警器发光时的颜色应为GB/T8417规定的红色和黄色,其色品度坐标范围见附录A,颜色色品图见附录B。
5.6车辆闯入报警
5.6.1预警器
当车辆撞击预警器时,预警器应在50ms内发出声,光及无线报警信号,其他预警器应在200ms内发出声、光及无线报警信号。
5.6.2报警器
报警器应在车辆撞击预警器200ms内发出声、光及震动报警。5.6.3报警声压
预警器音响报警声压级不小手80dB,报警器音响报警声压级不小手70dB5.6.4无线传输距离
预警器至报警器无障碍无线传输距离不小于300m,使用无线传输中继设备时传输距离不小于600m。
5.7自动组网
多个预警器、报警器使用时应能自动组网。无线网络应安全可靠,不受强电磁干扰。5.8自检
5.8.1开机自检
报警设备中每一个单独设备在开机时应具备开机自检功能并有相应提示。5.8.2实时自检
报警设备在工作时,每一个预警器、报警器应具备实时自检功能,当现场任何一个预警器发生故障时,所有报警器均进行故障警示。当任何一个报警器发生故障时,该报警器进行故障警示。5.9防护等级
预警器和无线传输中继设备防护等级不低于GB4208规定的IP65。报警器防护等级不低于GB4208规定的IP54。充电箱防护等级不低于GB4208规定的IP53。4
5.10耐温耐湿热
GA/T1262—2015
在5.1.2规定的使用环境下,报警设备应连续正常工作10h,不应出现开裂、变形、龟裂、光泽变化等现象,密封处不应有变形、爆裂现象。5.11抗振动
报警设备按6.13规定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无机械损伤、松动等现象。5.12耐盐雾
报警设备按6.14规定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金属部件应无锈蚀现象。5.13跌落
预警器从高度为2m处、报警器从高度为1m处自由跌落在水泥地面后,应能正常工作,不得碎裂,封接处不得有开裂等缺陷。5.14电磁兼容性
5.14.1静电放电抗扰度
预警器、报警器和无线传输中继设备应符合GB/T17626.2中等级3的规定,试验中不应有误报警或漏报警发生,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5.14.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预警器、报警器和无线传输中继设备应符合GB/T17626.3中等级3的规定,试验中不应有误报警或漏报警发生,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5.15稳定性
报警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连续累计工作168h,不应出现误报警和漏报警。试验方法免费标准bzxz.net
6.1试验环境要求
如没有特别说明,本标准涉及的试验通常在以下环境中进行:a)环境温度:0℃~40℃;
b)环境相对湿度:45%~95%。
6.2组成和外观
目测检查报警设备试样组成和各部件外观。6.3充电箱
充电箱试样闭合时,目视检查试样的密封、耐压情况。目视检查试样电源线是否能够伸缩,以及是否具有车载直流充电和220V交流充电接头。试样装人配套报警器、预警器和无线中继设备时,检测试样的质量及底部滑轮机构。
GA/T1262—2015
6.4电源及连续工作时间试验
6.4.1连续工作时间及发光强度试验检测报警设备试样是否具备220X(1土15%)V交流,9V~28V直流充电性能。充足电(充电试验时间为8h)后,使报警设备试样在25℃士5℃的环境中连续工作10h后,测量预警器的发光强度。6.4.2欠压指示试验
使预警器和报警器试样处于连续工作放电状态,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监控放电过程,低于标称电压的80%时目测有无欠压指示信号。
6.4.3充电试验
分别使用187V、253V交流电源,9V、28V直流电源对报警设备试样进行充电。目测观察报警设备试样充电时其充电箱是否显示充电状态,充满电时是否自动停正充电6.5警示功能试验
6.5.1警示灯光试验
目视判定预警器、报警器试样的灯光颜色及其闪光情况。6.5.2发光强度试验
预警器试样的发光强度试验步骤要求如下:a)试验室和设备应符合GB/T9468的要求;b)试验距离应符合照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定律;c)额定电压下使试样灯光长亮,待其发光稳定后,测量发光强度。6.5.3闪光频率试验
预警器、报警器试样正常工作时,用频率计或示波器测量其闪光频率,用示波器测量其亮暗时间比。6.5.4色度试验
使用色温照度计对预警器试样的灯光进行测量。分别调节试样的灯光为红色和黄色灯光常亮,每隔5min使用色温照度计对灯光中部进行测量并连续测12个数据,检测其色品坐标是否全部在附录A中红色和黄色的坐标范围内。
6.6车辆闯入报警试验
6.6.1报警试验
报警设备试样正常工作时,对任意一个预警器,倾斜角度大于等于45或移动加速度大于等于0.5g,检测现场所有预警器发出声、光及无线报警信号的情况,检测报警器发出声、光及震动报警的情况。
6.6.2报警响应时间试验
从预警器、报警器试样引出相应信号测量端口,接人示波器或多通道电子计时器,测试车辆闯人后6
预警器、报警器的响应时间。取10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为报警时间测试结果6.6.3报警声压级试验
用声级计测试预警器、报警器试样的报警声音声压。6.6.4无线传输距离试验
GA/T1262—2015
预警器试样正常工作时,产生并发送无线预警信号,在开阔区域300m范围内及不使用无线中继设备的情况下,测试报警器试样是否能正常报警;在开阔区域600m范围内及使用无线中继设备的情况下,测试报警器试样是否能正常报警。6.7自动组网试验
6.7.1自动组网功能
报警设备试样正常工作时,在现场加人任意数量的预警器、报警器(总共少于60个),重新设置后检测所有预警器、报警器自动组网的情况。6.7.2自动组网稳定性
报警设备试样正常工作时,距试样1外点火启动汽车、使用电器设备及使用发电机,检测无线网络工作状态,以及预警器、报警器的误报警和漏报警情况。6.8自检试验
6.8.1开机自检试验
目视检查报警设备试样在每次开始工作前是否进行自检。6.8.2实时自检试验
报警设备试样正常工作时,用金属罩屏蔽任意一个预警器或报警器(模拟该部件故障),检测试样有无相应的故障提示功能。
6.9防护等级试验
6.9.1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GB4208的要求
6.9.2试验方法
6.9.2.1防尘试验
6.9.2.1.1预警器和无线传输中继设备将未通电的预警器和无线传输中继设备试样分别以正常工作位置放人防尘试验箱,用真空泵使试样外壳内部气压低于大气压,抽气孔设在试样外壳的电缆入口上,抽气速度为每小时40~60倍外壳容积,保持外壳内外压差不超过2kPa。启动防尘试验箱的风扇或风机,使滑石粉保持悬浮状态,每立方米空间内应含滑石粉2kg,滑石粉的粒径最小为1μm~75μm,其中至少有50%(质量)的粒径小于7
GA/T1262—2015
5μm。不得用使用过20次以上的滑石粉来试验。在滑石粉保持悬浮状态下静置试样2h。试验后,观察试样外壳内部滑石粉沉积情况。6.9.2.1.2报警器和充电箱
将未通电的报警器和充电箱试样分别以正常工作位置放入防尘试验箱,启动试验箱的风扇或风机,使滑石粉保持悬浮状态,每立方米空间内应含滑石粉2kg,滑石粉的粒径最小为1μm~75μm,其中至少有50%(质量)的粒径小于5μm。不得用使用过20次以上的滑石粉来试验。在滑石粉保持悬浮状态下静置试样8h。试验后,观察试样外壳内部滑石粉沉积情况。6.9.2.2防水试验
6.9.2.2.1预警器和无线传输中继设备将未通电的预警器和无线传输中继设备试样按正常位置放置,使用喷水装置在所有可能的方向向试样喷水。喷水装置的喷嘴内径为6.3mm,水流量为12.5L/min士0.625L/min,主水流中心部分在离喷嘴2.5m处直径约为40mm,喷嘴距离试样表面距离为2.5m3m。试样表面每平方米喷水时间约为1min,试验持续时间应大于3min。试验后,观察试样外壳内部进水情况。6.9.2.2.2报警器
将未通电的报警器试样按正常位置放置,使用淋水装置使试样在各个可能的方向都受到溅水。淋水装置的半圆形摆管应与试样的尺寸和位置相适应,喷水孔布满于摆管半圆180°内,使水直接喷向摆管半圆的中心,淋水装置人口处的水压约为80kPa,摆管沿垂线两边各摆动180共约360°,完整摆动一次(2×360°)约需125。试样应处于摆管的旋转轴线以上,使两端都能充分地淋到水。试验持续10min。试验后,观察试样外壳内部进水情况。6.9.2.2.3充电箱
将未通电的充电箱试样按正常位置放置,使用淋水装置对试样喷淋。淋水装置的半圆形摆管应与试样的尺寸和位置相适应,摆管中点两边各60°弧段内布有喷水孔,使水直接喷向摆管半圆的中心,淋水装置人口处的水压约为80kPa,摆管沿垂线两边各摆动60°,共约120°,完整摆动一次(2×120)约需4s。试样应处于摆管的旋转轴线以上,使两端都能充分地淋到水。试验持续5min,然后将试样沿水平方向旋转90°,再试验5min。试验后,观察试样外壳内部进水情况。6.10高温试验
6.10.1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GB/T2423.2的要求。6.10.2试验方法
将处于工作状态的报警设备试样放人高温试验箱,在60℃士2℃的温度下连续放置10h,期间试样连续通电。试验后检测试样能否正常工作,目视检查试样外观情况。6.11低温试验
6.11.1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GB/T2423.1的要求。8
6.11.2试验方法
GA/T1262—2015
将处于工作状态的报警设备试样放入低温试验箱,在一40℃士2℃的温度下连续放置10h,期间试样连续通电。试验后检测试样能否正常工作,自视检查试样外观情况。6.12湿热试验
6.12.1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GB/T2423.3的要求。6.12.2
试验方法
将处于工作状态的报警设备试样放入试验箱,在温度为60℃士2℃、相对湿度为93%~97%的环境中保持10h,期间试样连续通电。试验后检测试样能否正常工作,目视检查试样外观情况。6.13.振动试验
6.13.1试验装置
试验设备应符合GB/T2423.10的要求。6.13.2试验方法
将处于工作状态的报警设备试样固定在振动台上,对其分别进行上下、前后、左右方向上的振动,试验条件:频率10Hz35Hz、振幅0.75mm、1倍频程,循环20周期。6.14盐雾试验
6.14.1试验装置
试验设备应符合GB/T2423.17的要求。6.14.2试验方法
将未通电的报警设备试样以正常工作位置放入试验箱内。试验箱温度为35℃土2℃,盐雾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土0.1%,盐雾沉降率为1.0mL/(h-80cm)~2.0mL/(h·80cm2),在96h内每隔45min喷雾15min进行试验。试验后用流水清洗掉试样表面的沉积物,然后在室温中恢复放置1h。
6.15跌落试验
预警器、报警器试样分别从2m、1m的高度自由跌落在水泥地面,连续试验10次,试验后检测试样能否正常工作,目视检查试样有无损坏。6.16电磁兼容性试验
6.16.1静电放电抗扰度
6.16.1.1试验装置
试验用静电放电发生器应符合GB/T17626.2要求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GA公共安全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