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S41 001-2015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复合调味料

【地方标准】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复合调味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16 09:47:02
- DBS41001-2015
- 现行
标准号:
DBS41 001-2015
标准名称: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复合调味料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2015-01-04发布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复合调味料
2015-05-01实施
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S41/001—2015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调味料。
2术语和定义
2.1复合调味料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复合调味料
DBS41/001—2015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相应工艺加工而成的调味料。包括固态复合调味料、液态复合调味料、半固态复合调味料。2.2固态复合调味料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加工而成的呈固态的复合调味料。如固体汤料、鸡精、鸡粉等。
2.3液态复合调味料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加工而成的呈液态的复合调味料。如浓缩汤、肉(骨)汤、调味清汁等。2.4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加工而成的呈半固态的复合调味料。如复合烧烤酱、沙拉酱、蛋黄酱、风味酱、火锅调料等。2.5含油型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产品中脂肪含量大于10%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2.6即食类复合调味料
用于蘸食、佐餐、冲调、腌渍等用途可以直接食用的复合调味料。2.7非即食类复合调味料
用于冲调加热、烹饪加热(烧烤、油炸、蒸煮等)用途非直接食用的复合调味料:3分类
3.1按形态,可分为固态复合调味料、液态复合调味料、半固态复合调味料。3.2按食用方式,可分为即食类复合调味料和非即食类复合调味料。4技术要求
4.1原料要求
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1
4.2感官要求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固态复合调味料
气味、滋味
4.3理化指标
感官要求
液态复合调味料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颗粒状、片状、粉状、
块状等周态形式,允
许同时存在,无肉眼
可见外来杂质
液态,允许有少量聚
集物或沉淀物,无肉
眼可见外来杂质
含油型半固态复合调味料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浓稠状固液混合体
(膏状、酱状等),允
许固液分层,无肉眼
可见外来杂质
:含油型半固态复合调味料理化指标表2
酸价(KOH)(以脂肪计)/(mg/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g/100g)指标
DBS41/001—2015
检验方法
取适量试样于白色
瓷盘中,在自然光线
下,观察其状态,闻
其气味。用温开水漱
口,品其滋味
检验方法
GB/T5009.6索氏抽提法
GB/T5009.37
\使用发酵型配料(豆酱、面酱、豆豉、腐乳)和酸性配料(如食醋、酸度调节剂等)的,此项不适用。4.4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2761的规定。4.5微生物限量
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29921的规定。即食复合调味料中的微生物限量还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霉菌b
酵母b免费标准bzxz.net
即食类复合调味料微生物限量
采样方案“及限量(若非指定,均以CFU/g或CFU/ml表示)
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GB4789.1执行。M
b不适用于以发酵制品(如发酵酱类、腐乳、豆豉等)及为主要原料,检验方法
GB 4789.2
GB4789.3MPN计数法
GB 4789.15
且后序无杀菌工艺的产品。
6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2760和GB14880的规定。DBS41/001—201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复合调味料
2015-05-01实施
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S41/001—2015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调味料。
2术语和定义
2.1复合调味料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复合调味料
DBS41/001—2015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相应工艺加工而成的调味料。包括固态复合调味料、液态复合调味料、半固态复合调味料。2.2固态复合调味料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加工而成的呈固态的复合调味料。如固体汤料、鸡精、鸡粉等。
2.3液态复合调味料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加工而成的呈液态的复合调味料。如浓缩汤、肉(骨)汤、调味清汁等。2.4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加工而成的呈半固态的复合调味料。如复合烧烤酱、沙拉酱、蛋黄酱、风味酱、火锅调料等。2.5含油型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产品中脂肪含量大于10%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2.6即食类复合调味料
用于蘸食、佐餐、冲调、腌渍等用途可以直接食用的复合调味料。2.7非即食类复合调味料
用于冲调加热、烹饪加热(烧烤、油炸、蒸煮等)用途非直接食用的复合调味料:3分类
3.1按形态,可分为固态复合调味料、液态复合调味料、半固态复合调味料。3.2按食用方式,可分为即食类复合调味料和非即食类复合调味料。4技术要求
4.1原料要求
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1
4.2感官要求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固态复合调味料
气味、滋味
4.3理化指标
感官要求
液态复合调味料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颗粒状、片状、粉状、
块状等周态形式,允
许同时存在,无肉眼
可见外来杂质
液态,允许有少量聚
集物或沉淀物,无肉
眼可见外来杂质
含油型半固态复合调味料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浓稠状固液混合体
(膏状、酱状等),允
许固液分层,无肉眼
可见外来杂质
:含油型半固态复合调味料理化指标表2
酸价(KOH)(以脂肪计)/(mg/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g/100g)指标
DBS41/001—2015
检验方法
取适量试样于白色
瓷盘中,在自然光线
下,观察其状态,闻
其气味。用温开水漱
口,品其滋味
检验方法
GB/T5009.6索氏抽提法
GB/T5009.37
\使用发酵型配料(豆酱、面酱、豆豉、腐乳)和酸性配料(如食醋、酸度调节剂等)的,此项不适用。4.4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2761的规定。4.5微生物限量
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29921的规定。即食复合调味料中的微生物限量还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霉菌b
酵母b免费标准bzxz.net
即食类复合调味料微生物限量
采样方案“及限量(若非指定,均以CFU/g或CFU/ml表示)
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GB4789.1执行。M
b不适用于以发酵制品(如发酵酱类、腐乳、豆豉等)及为主要原料,检验方法
GB 4789.2
GB4789.3MPN计数法
GB 4789.15
且后序无杀菌工艺的产品。
6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2760和GB14880的规定。DBS41/001—201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3/T2249.2-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2部分:信用评价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33/T2091-2018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13/T758.6-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山药
- DB35/T822-2008 白芽奇兰茶 初制加工技术规范
- DB32/T1332-2009 宽体金线蛭养殖技术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