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S41 001-2015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复合调味料
标准号:
DBS41 001-2015
标准名称: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复合调味料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2015-01-04发布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复合调味料
2015-05-01实施
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S41/001—2015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调味料。
2术语和定义
2.1复合调味料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复合调味料
DBS41/001—2015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相应工艺加工而成的调味料。包括固态复合调味料、液态复合调味料、半固态复合调味料。2.2固态复合调味料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加工而成的呈固态的复合调味料。如固体汤料、鸡精、鸡粉等。
2.3液态复合调味料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加工而成的呈液态的复合调味料。如浓缩汤、肉(骨)汤、调味清汁等。2.4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加工而成的呈半固态的复合调味料。如复合烧烤酱、沙拉酱、蛋黄酱、风味酱、火锅调料等。2.5含油型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产品中脂肪含量大于10%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2.6即食类复合调味料
用于蘸食、佐餐、冲调、腌渍等用途可以直接食用的复合调味料。2.7非即食类复合调味料
用于冲调加热、烹饪加热(烧烤、油炸、蒸煮等)用途非直接食用的复合调味料:3分类
3.1按形态,可分为固态复合调味料、液态复合调味料、半固态复合调味料。3.2按食用方式,可分为即食类复合调味料和非即食类复合调味料。4技术要求
4.1原料要求
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1
4.2感官要求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固态复合调味料
气味、滋味
4.3理化指标
感官要求
液态复合调味料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颗粒状、片状、粉状、
块状等周态形式,允
许同时存在,无肉眼
可见外来杂质
液态,允许有少量聚
集物或沉淀物,无肉
眼可见外来杂质
含油型半固态复合调味料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浓稠状固液混合体
(膏状、酱状等),允
许固液分层,无肉眼
可见外来杂质
:含油型半固态复合调味料理化指标表2
酸价(KOH)(以脂肪计)/(mg/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g/100g)指标
DBS41/001—2015
检验方法
取适量试样于白色
瓷盘中,在自然光线
下,观察其状态,闻
其气味。用温开水漱
口,品其滋味
检验方法
GB/T5009.6索氏抽提法
GB/T5009.37
\使用发酵型配料(豆酱、面酱、豆豉、腐乳)和酸性配料(如食醋、酸度调节剂等)的,此项不适用。4.4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2761的规定。4.5微生物限量
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29921的规定。即食复合调味料中的微生物限量还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霉菌b
酵母b
即食类复合调味料微生物限量
采样方案“及限量(若非指定,均以CFU/g或CFU/ml表示)
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GB4789.1执行。M
b不适用于以发酵制品(如发酵酱类、腐乳、豆豉等)及为主要原料,检验方法
GB 4789.2
GB4789.3MPN计数法
GB 4789.15
且后序无杀菌工艺的产品。
6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2760和GB14880的规定。DBS41/001—201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复合调味料
2015-05-01实施
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S41/001—2015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调味料。
2术语和定义
2.1复合调味料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复合调味料
DBS41/001—2015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相应工艺加工而成的调味料。包括固态复合调味料、液态复合调味料、半固态复合调味料。2.2固态复合调味料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加工而成的呈固态的复合调味料。如固体汤料、鸡精、鸡粉等。
2.3液态复合调味料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加工而成的呈液态的复合调味料。如浓缩汤、肉(骨)汤、调味清汁等。2.4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加工而成的呈半固态的复合调味料。如复合烧烤酱、沙拉酱、蛋黄酱、风味酱、火锅调料等。2.5含油型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产品中脂肪含量大于10%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2.6即食类复合调味料
用于蘸食、佐餐、冲调、腌渍等用途可以直接食用的复合调味料。2.7非即食类复合调味料
用于冲调加热、烹饪加热(烧烤、油炸、蒸煮等)用途非直接食用的复合调味料:3分类
3.1按形态,可分为固态复合调味料、液态复合调味料、半固态复合调味料。3.2按食用方式,可分为即食类复合调味料和非即食类复合调味料。4技术要求
4.1原料要求
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1
4.2感官要求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固态复合调味料
气味、滋味
4.3理化指标
感官要求
液态复合调味料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颗粒状、片状、粉状、
块状等周态形式,允
许同时存在,无肉眼
可见外来杂质
液态,允许有少量聚
集物或沉淀物,无肉
眼可见外来杂质
含油型半固态复合调味料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浓稠状固液混合体
(膏状、酱状等),允
许固液分层,无肉眼
可见外来杂质
:含油型半固态复合调味料理化指标表2
酸价(KOH)(以脂肪计)/(mg/g)过氧化值(以脂肪计)/(g/100g)指标
DBS41/001—2015
检验方法
取适量试样于白色
瓷盘中,在自然光线
下,观察其状态,闻
其气味。用温开水漱
口,品其滋味
检验方法
GB/T5009.6索氏抽提法
GB/T5009.37
\使用发酵型配料(豆酱、面酱、豆豉、腐乳)和酸性配料(如食醋、酸度调节剂等)的,此项不适用。4.4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2761的规定。4.5微生物限量
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29921的规定。即食复合调味料中的微生物限量还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霉菌b
酵母b
即食类复合调味料微生物限量
采样方案“及限量(若非指定,均以CFU/g或CFU/ml表示)
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GB4789.1执行。M
b不适用于以发酵制品(如发酵酱类、腐乳、豆豉等)及为主要原料,检验方法
GB 4789.2
GB4789.3MPN计数法
GB 4789.15
且后序无杀菌工艺的产品。
6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2760和GB14880的规定。DBS41/001—201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
- DB14/T1983-2020 普通干线公路重载交通隧道设计技术指南
- DB33/T2012-2016 树脂沥青组合体系(ERS)钢桥面铺装施工技术规范
- DB33/T954-2015 浙江省3~69周岁公民体质评价
- DB22/T2586-2016 定制式活动义齿
- DB33/T378-2014 黄鳝养殖技术规范
- DB33/T402.2-2003 河蚌育珠技术规范 第2部分:珍珠接种技术规范
- DB34/T1019-2009 中籼稻施肥技术规程
- DBS610007-2015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饮料中4-甲基咪唑和2-甲基咪唑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DB22/T2496-2016 消防救援人员现场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DBS64515-201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枸杞果酒
- DB23/T1089-2007 灭茬旋耕联合整地机作业质量
- DBS45032-201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调制鲜湿米粉
- DB21/T1599-2008 农产品质量安全 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 DB33/T438-2003 粮食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验细则
- DBS22013-2013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α-玉米赤霉烯醇 和赤霉烯酮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25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