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21/T 1309-2004 无公害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 无公害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7 10:20:08
- DB21/T1309-2004
- 现行
标准号:
DB21/T 1309-2004
标准名称:
无公害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
辽宁省地
无公害食品
2004-05-01发布
方标准
DB21/T13092004
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2004-06-01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起草。前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杏禹、迟淑娟、张荣风、那伟民、王敬华。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负责解释。DB21/T1309-2004
1范围
无公害食品
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辣椒生产的产地环境和栽培管理措施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保护地和露地无公害辣椒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DB21/T1309-2004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16715.3一1999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GB/T8321(全部)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5005-2001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NY5010一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
3.1基本要求
根据环保等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以“三废”污染轻的地区作为辣椒生产基地选择的基本条件;基地应远离易造成污染的工、矿企业、医院和生活污染源;基地应距离主于公路线200m以上;有害的化学投入品应有严格管理规定,不允许在棚室内及田间存放。3.2土壤条件
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较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块,有机质含量20g/kg~30g/kg,碱解氮含量80mg/kg以上,速效磷含量50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100mg/kg以上,土壤全盐含量不得高于3g/kg。基地菜田未长期施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渣改良土壤。基地3年内未种植茄科作物。
3.3灌溉条件
基地的灌溉水应是深井地下水或水库等清洁水源,避免使用污水或塘水等地表水灌溉:山地农区河流的上游没有工矿污染的可用地上水。3.4环境质量
基地灌溉水质量、空气质量和土壤质量应符合NMY5010一2002的要求。4栽培管理措施
4.1栽培季节和次
露地和保护地结合,可实现周年栽培。栽培茬次见表1。4.2种子
选用抗病虫、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应性强,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品种。且冬春保护地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的品种,夏秋及秋冬栽培选择抗病毒病、耐热品种;杂交种种子质量应符合B16715.3中二级以上要求,即纯度≥90%、净度≥98%、发芽率≥80%,水分≤7.0%,常规品种种子质量就符合B16715.3中良种以上要求,即纯度≥90%、净度≥98%、发芽率≥75%,水分≤7.0%。1
DB21/T1309—2004
日光温室早春荐
日光温室冬春茬
日光温室秋冬茬
塑料大棚春提早
塑料大棚秋延后
露地栽培
4.3育苗
4.3.1苗床设置
4.3.1.1苗床设施
表1辣椒周年栽培茬次
播种期
10月中旬~11月下旬
8月末~9月初
7月下旬
2月上中旬
7月上中旬
2月中旬~3月上旬
定植期
1月下旬~2月上旬
11月上中旬
9月中下旬
3月下旬~4月上旬
8月中旬
5月上中旬
采收期
3月中旬~5月中旬
1月上旬~7月上旬
11月上旬~2月下旬
5月上旬~7月下旬
9月上旬~11月下旬句
6月中旬~9月下旬
根据季节、气候条件的不同选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连栋温室、阳睦、温床等育苗设施,夏秋高温季节育苗必须配有遮荫、防雨和防虫设施。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无土育苗,选用72孔穴盘。使用前对各种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4.3.1.2床土(营养土)配制
选用大田土、腐熟农家肥、草炭、炉渣、复合肥等,过筛后按一定比例混拌均匀。要求有机肥比例不低于30%,疏松、保肥、保水、营养完全。如采用穴盘无土育苗,基质配比(体积比)为草炭:蛭石-2:1。
4.3.1.3床土消毒
按照种植计划准备足够的播种床。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播种床或育苗盘上,厚度10cm每平方米播种床用福尔马林30m~50m,加水3L,喷洒床王,用塑料薄膜闷盖3天后揭膜,待气味散尽后播种。
4.3.2种子处理
4.3.2.1消毒
针对不同栽培季节主要病害选用以下消毒方法:a)把种子放入55℃温水中,保持水温恒定浸泡15min:或用种子重量0.3%的50%琥胶肥酸铜(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拌种:或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6h~8h,再用1%的硫酸铜溶液浸5min,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主要防治疫病、炭疽病、软腐病和疮病。b)先将种子在清水中预浸4h,捞出后沥干水,再放入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浸20mn~30mn,或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15mn;将干燥(含水量低于2.5%)的种子置于70℃恒温箱内处理72h。主要防治病毒病。
4.3.2.2浸种催芽
消毒后的种子在室温下用清水浸泡6h~8h,洗净后将已吸足水分的种子置于25℃~30℃的黑暗条件下保湿催芽。
4.3.3播种
4.3.3.1播种期
根据栽培季节、气候条件、育苗手段和壮苗指标选择适宜的播种期。4.3.3.2播种量
-般每平方米苗床播量15g~20g,每667m菜田用种量80g~100g4.3.3.3播种方法
当种子70%以上露白即可播种。播种前苗床浇透底水,将已出芽的种子均匀撒播,药土(每平方米苗床8g多菌灵与15kg细土混匀)下铺上盖,再覆营养土1cm厚,上盖薄膜保湿。夏秋育苗床面需盖遮阳网或稻草,70%幼苗顶土时撤除。4.3.4苗期管理
4.3.4.1环境调控
DB21/T13092004
温度:冬春季育苗温度管理指标见表2。低温季节可在日光温室内设小拱棚、铺电热线,以达到温度要求。夏秋季育苗则要注意遮荫降温。光照:冬春育苗如光照不足,可采用反光幕或人工补光措施:夏秋季育苗则应适当遮光降温。一水分:播种时和分苗时底水应打足,低温季节应尽量减少浇水。如床土发干,可向床面上撒细潮土保:过干,可喷些水,再撒草木灰,吸去多余水分。表2苗期温度管理指标
播种~齐苗
齐苗~分苗
分苗~分苗缓苗前
分苗缓苗后炼苗前
4.3.4.2分苗
叠温℃)
夜温(℃)
地温(℃)
当幼苗具1片~2片真叶时及时分苗于育苗容器中,可单株栽或选择大小一致的两个苗栽到同一个容器中,相距2cm
4.3.4.3分苗后的管理
幼苗具3片~4片真叶时倒坨,加大苗距,扩大营养面积,容器间的空隙要用细土或锯末填满,保温保湿。苗期以控水控肥为主。分苗缓苗后可结合苗情追提苗肥,结合防病喷施1000倍百菌清或多菌灵溶液。定植前15天开始炼苗。早春育苗逐渐加大温室的通风量,夏秋育苗逐渐揭去遮荫物,并适当控制水分。
4.3.4.4壮苗指标
不徒长或老化,茎粗不小于0.3cm叶色浓绿而有光泽、根系发达、无病虫害。4.4定植前的准备
4.4.1棚室消毒
保护地栽培应提前一个月覆膜,以增加土壤蓄热。定植前棚室空间需进行熏蒸消毒。每667m温室用硫磺2kg~3kg,80%敌敌畏0.25kg,锯末5kg,混勾后点燃,密闭一叠夜,再打开通风口放大风,等气味散净后方可使用。应用的农具全部放进温室,共同消毒。保护地夏季休闲期,可利用水淹、闷棚进行土壤高温消毒。
4.4.2整地施肥
每667m撒施优质农家肥5000kg,深翻25cm~30cm使粪土掺匀。根据株行距,做成50cm宽的高或1m宽15cm高的高哇。结合做哇,每667m再沟施磷酸二铵25kg~30kg,硫酸钾15kg~20kg(或草木灰100kg),推荐使用生物钾肥。4.4.3设防虫网
温室大棚通风口用尼龙网纱密封,防止害虫迁入。4.5定植
4.5.1定植时间
根据不同的栽培茬口,在栽培田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最低气温6℃以上,选择适宜的时间定植。
4.5.2定植密度
采用大小行定植。一穴双株定植的可按大行距70cm小行距55cm株距30cm~35cm栽苗,每667m栽苗3200穴~3400穴,合6400株~6800株:单株定植的按大行距60cm小行距50cm株距20cm每667m保苗5500株~6500株。栽苗时注意使子叶的方向与垒向垂直。4.5.3覆盖地膜
DB21/T13092004
定植后在55cm行距的两上覆一块地膜,把辣椒苗开纵口引出膜外。露地栽培最好选用银灰色地膜,或棚室四周按10cm间距悬挂宽10cm左右的银灰色塑料条,可驱避蚜虫,减少病毒病的发生4.6定植后的管理
4.6.1温光调节
保护地栽培,定植后为促进缓苗,必须保持高温高湿环境,白天25℃30℃,夜间18℃~20℃:缓苗后气温应控制在28℃以下,以防幼苗徒长。结果期最好午前气温保持在26℃~28℃,使辣椒的光合作用顺利进行,午后为了蓄热,尽量延长28℃左右的时间,一般在温度降至17℃~18℃时盖草苦,盖苦后温度可回升1℃~2℃,到22时,室内气温大约可由20℃左右逐渐降至17℃~18℃,以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次日揭前,最低温度以5℃为宜。入春以后,随看气温的升高,应注意放风,加大通风量。夜间温度不低于15℃时可不盖草苦。当外界最低温度稳定在15℃以后,揭开底脚围裙,昼夜放风。在保证棚室内温度不致过低的前提下,尽量早揭晚盖草苦,并保持棚膜清洁,以改善温室内的光照条件。夏秋高温强光季节,可适当遮荫降温。露地栽培的,为防止夏秋季节高温强光对辣椒生长的不利影响,可采用与黄瓜、菜豆、玉米等高棵作物间作的方式栽培。4.6.2肥水管理
门椒长到3cm左右时,可结合浇水进行第一次追肥,667m2施硫酸铵15kg,硫酸钾10kg。进入盛果期后每7~10天浇一次水,隔一水追一次肥,每667m2每次用尿素5kg~10kg或腐熟饼肥50kg。保护地栽培可追施二氧化碳气肥。开花期喷0.1%~0.2%的硼砂水溶液,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在整个生长期可喷施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次~2次,每667m喷液肥50kg左右为宜,采收前15天不再喷施叶面肥。提倡使用沼气肥水进行土壤和叶面道肥。禁用工业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禁止大水漫灌及阴天或榜晚浇水,提倡膜下沟灌或滴灌。过度干旱后骤然浇水易发生落花、落果和落叶。
4.6.3植株调整
基部侧枝尽早抹去,老叶、黄叶、病叶、病果及时摘除。4.6.4采收
门椒、对椒应适当早采以免坠秧影响植株生长。此后原则上是果实充分膨大,果肉变硬、果皮发亮后采收。可根据市场价格灵活掌握。采收时可用剪刀或小刀从果柄与植株连接处剪切,不可用手扭断,以免损伤植株和感染病害。摘下后轻拿轻放,按大小分类包装出售。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应清洁、卫生、无污染。产品质量必须符合NY5005一2001的要求。4.7病虫害防治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4.7.1主要病虫害
苗床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和蚜虫。田间主要病害有疫病、炭疽病、病毒病、疮痴病、灰霉病、青枯病、软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温室白粉虱、潜叶蝇、茶黄螨、烟青虫和棉铃虫。4.7.2农业防治
针对当地主要病虫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品种;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有条件的地区应实行水旱轮作:深沟高哇,覆盖地膜;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测土平衡施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防止土壤富营养化:清洁田园:夏秋高温季节栽培可覆盖遮阳网,以减轻辣椒病毒病和其它生理障害的发生。
4.7.3物理防治
覆盖银灰色地膜或挂银灰色塑料条驱避蚜虫:温室大棚的通风口处覆盖防虫网,防止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的迁飞:用30cmX30cm的硬纸板,涂上黄色漆,同时涂上一层机油(或凡土林油),挂在行间高出植株顶部,每667m挂40块50块,当黄板上粘满蚜虫时,再重涂一层机油,一般7天~10天重涂1次:将长约60cm的半枯菱的杨柳树枝每10支捆成一束,每667m插5把~10把枝条,并蘸95%的晶体敌百虫300倍液,可诱杀烟青虫成虫。4.7.4生物防治
DB21/T13092004
积极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采用昆虫的病原微生物等防治害虫及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和农用抗生素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4.7.5药剂防治
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GB4285、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保护地生产低温季节可采用熏烟法,在晴朗天气可喷雾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采用药剂防治要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主要病虫害防治的选药用药技术见表3表3主要病虫害防治表
农药名称
64%恶霜灵+代森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
45%百菌清烟雾剂
5%百菌清粉尘剂
72%霜脲氰+代森锰锌(克露)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69%安克一锰锌可湿性粉剂
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
64%恶霜灵+代森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琥乙麟铝(DTM可湿性粉剂
45%百菌清烟雾剂
5%百菌清粉尘剂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
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1:200波尔多液
83增抗剂
20%病毒A(盐酸吗啉胍·铜)
1.5%植病灵乳油
5%菌毒清水剂
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1%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
14%络氨铜水剂
30%琥胶肥酸铜(D)悬浮剂
6.5%乙霉威粉尘剂
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65%硫菌·威可湿性粉剂
50%乙烯菌核利(农利灵)可湿性粉剂2%武夷菌素水剂
40%嘧莓胺(施佳乐)悬浮剂
500倍喷雾
800倍喷雾
使用方法
熏蒸150~200g/667m
喷粉1000g/667m
500~600倍
500倍喷雾
800倍喷雾
800倍喷雾并灌根
500倍喷雾并灌根
500倍液喷雾
熏蒸150~200g/667m
喷粉1000g/667m
800倍液喷雾
600倍液喷雾
500倍液喷雾
100倍液苗期、缓苗后各喷1次
500倍液喷雾
800倍液喷雾
200倍液喷雾
4000倍液喷雾
4000倍液喷雾
250倍液喷雾
400倍液喷雾
喷粉1000g/667m
1500倍液喷雾
800~1500倍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100倍液喷雾
1500~2000倍液喷雾
DB21/T13092004
20%石灰水
农药名称
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
表3(续)
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30%琥胶肥酸铜(DT)悬浮剂
2.5%氰菊酯(敌杀死)乳油
1.8%黎芦碱水剂
10%吡虫可湿性粉剂
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威克达)乳油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威克达)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每克含100亿活芽孢的B粉剂
每克含100亿活孢子的杀杆菌粉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威克达)乳油5%抑太保(定虫隆)乳油
5%氟虫腺(卡死克)乳油
0.36%苦参碱水剂
50%辛硫磷乳油
90%晶体敌百虫
6不允许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主要病虫害防治表
500倍液灌根
500倍液灌根
4000倍液灌根
500倍液喷雾
4000倍液喷雾
400倍液喷雾
使用方法
2000~3000倍液喷雾
800倍液喷雾
2000~3000倍液喷雾
3000倍液喷雾
2000~3000倍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2000~3000倍液喷雾
2000~3000倍液喷雾
喷雾200~250g兑水40~50/667m
喷雾50~150g兑水50~100L/667m
2000~4000倍液卵孵化期喷雾
1500~2500倍液喷雾
1000~2000倍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1000~2000倍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无公害辣椒生产中,不允许使用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咪、二溴7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及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螺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辽宁省地
无公害食品
2004-05-01发布
方标准
DB21/T13092004
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2004-06-01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起草。前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杏禹、迟淑娟、张荣风、那伟民、王敬华。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负责解释。DB21/T1309-2004
1范围
无公害食品
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辣椒生产的产地环境和栽培管理措施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保护地和露地无公害辣椒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DB21/T1309-2004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16715.3一1999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GB/T8321(全部)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5005-2001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NY5010一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
3.1基本要求
根据环保等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以“三废”污染轻的地区作为辣椒生产基地选择的基本条件;基地应远离易造成污染的工、矿企业、医院和生活污染源;基地应距离主于公路线200m以上;有害的化学投入品应有严格管理规定,不允许在棚室内及田间存放。3.2土壤条件
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较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块,有机质含量20g/kg~30g/kg,碱解氮含量80mg/kg以上,速效磷含量50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100mg/kg以上,土壤全盐含量不得高于3g/kg。基地菜田未长期施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渣改良土壤。基地3年内未种植茄科作物。
3.3灌溉条件
基地的灌溉水应是深井地下水或水库等清洁水源,避免使用污水或塘水等地表水灌溉:山地农区河流的上游没有工矿污染的可用地上水。3.4环境质量
基地灌溉水质量、空气质量和土壤质量应符合NMY5010一2002的要求。4栽培管理措施
4.1栽培季节和次
露地和保护地结合,可实现周年栽培。栽培茬次见表1。4.2种子
选用抗病虫、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应性强,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品种。且冬春保护地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的品种,夏秋及秋冬栽培选择抗病毒病、耐热品种;杂交种种子质量应符合B16715.3中二级以上要求,即纯度≥90%、净度≥98%、发芽率≥80%,水分≤7.0%,常规品种种子质量就符合B16715.3中良种以上要求,即纯度≥90%、净度≥98%、发芽率≥75%,水分≤7.0%。1
DB21/T1309—2004
日光温室早春荐
日光温室冬春茬
日光温室秋冬茬
塑料大棚春提早
塑料大棚秋延后
露地栽培
4.3育苗
4.3.1苗床设置
4.3.1.1苗床设施
表1辣椒周年栽培茬次
播种期
10月中旬~11月下旬
8月末~9月初
7月下旬
2月上中旬
7月上中旬
2月中旬~3月上旬
定植期
1月下旬~2月上旬
11月上中旬
9月中下旬
3月下旬~4月上旬
8月中旬
5月上中旬
采收期
3月中旬~5月中旬
1月上旬~7月上旬
11月上旬~2月下旬
5月上旬~7月下旬
9月上旬~11月下旬句
6月中旬~9月下旬
根据季节、气候条件的不同选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连栋温室、阳睦、温床等育苗设施,夏秋高温季节育苗必须配有遮荫、防雨和防虫设施。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无土育苗,选用72孔穴盘。使用前对各种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4.3.1.2床土(营养土)配制
选用大田土、腐熟农家肥、草炭、炉渣、复合肥等,过筛后按一定比例混拌均匀。要求有机肥比例不低于30%,疏松、保肥、保水、营养完全。如采用穴盘无土育苗,基质配比(体积比)为草炭:蛭石-2:1。
4.3.1.3床土消毒
按照种植计划准备足够的播种床。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播种床或育苗盘上,厚度10cm每平方米播种床用福尔马林30m~50m,加水3L,喷洒床王,用塑料薄膜闷盖3天后揭膜,待气味散尽后播种。
4.3.2种子处理
4.3.2.1消毒
针对不同栽培季节主要病害选用以下消毒方法:a)把种子放入55℃温水中,保持水温恒定浸泡15min:或用种子重量0.3%的50%琥胶肥酸铜(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拌种:或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6h~8h,再用1%的硫酸铜溶液浸5min,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主要防治疫病、炭疽病、软腐病和疮病。b)先将种子在清水中预浸4h,捞出后沥干水,再放入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浸20mn~30mn,或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15mn;将干燥(含水量低于2.5%)的种子置于70℃恒温箱内处理72h。主要防治病毒病。
4.3.2.2浸种催芽
消毒后的种子在室温下用清水浸泡6h~8h,洗净后将已吸足水分的种子置于25℃~30℃的黑暗条件下保湿催芽。
4.3.3播种
4.3.3.1播种期
根据栽培季节、气候条件、育苗手段和壮苗指标选择适宜的播种期。4.3.3.2播种量
-般每平方米苗床播量15g~20g,每667m菜田用种量80g~100g4.3.3.3播种方法
当种子70%以上露白即可播种。播种前苗床浇透底水,将已出芽的种子均匀撒播,药土(每平方米苗床8g多菌灵与15kg细土混匀)下铺上盖,再覆营养土1cm厚,上盖薄膜保湿。夏秋育苗床面需盖遮阳网或稻草,70%幼苗顶土时撤除。4.3.4苗期管理
4.3.4.1环境调控
DB21/T13092004
温度:冬春季育苗温度管理指标见表2。低温季节可在日光温室内设小拱棚、铺电热线,以达到温度要求。夏秋季育苗则要注意遮荫降温。光照:冬春育苗如光照不足,可采用反光幕或人工补光措施:夏秋季育苗则应适当遮光降温。一水分:播种时和分苗时底水应打足,低温季节应尽量减少浇水。如床土发干,可向床面上撒细潮土保:过干,可喷些水,再撒草木灰,吸去多余水分。表2苗期温度管理指标
播种~齐苗
齐苗~分苗
分苗~分苗缓苗前
分苗缓苗后炼苗前
4.3.4.2分苗
叠温℃)
夜温(℃)
地温(℃)
当幼苗具1片~2片真叶时及时分苗于育苗容器中,可单株栽或选择大小一致的两个苗栽到同一个容器中,相距2cm
4.3.4.3分苗后的管理
幼苗具3片~4片真叶时倒坨,加大苗距,扩大营养面积,容器间的空隙要用细土或锯末填满,保温保湿。苗期以控水控肥为主。分苗缓苗后可结合苗情追提苗肥,结合防病喷施1000倍百菌清或多菌灵溶液。定植前15天开始炼苗。早春育苗逐渐加大温室的通风量,夏秋育苗逐渐揭去遮荫物,并适当控制水分。
4.3.4.4壮苗指标
不徒长或老化,茎粗不小于0.3cm叶色浓绿而有光泽、根系发达、无病虫害。4.4定植前的准备
4.4.1棚室消毒
保护地栽培应提前一个月覆膜,以增加土壤蓄热。定植前棚室空间需进行熏蒸消毒。每667m温室用硫磺2kg~3kg,80%敌敌畏0.25kg,锯末5kg,混勾后点燃,密闭一叠夜,再打开通风口放大风,等气味散净后方可使用。应用的农具全部放进温室,共同消毒。保护地夏季休闲期,可利用水淹、闷棚进行土壤高温消毒。
4.4.2整地施肥
每667m撒施优质农家肥5000kg,深翻25cm~30cm使粪土掺匀。根据株行距,做成50cm宽的高或1m宽15cm高的高哇。结合做哇,每667m再沟施磷酸二铵25kg~30kg,硫酸钾15kg~20kg(或草木灰100kg),推荐使用生物钾肥。4.4.3设防虫网
温室大棚通风口用尼龙网纱密封,防止害虫迁入。4.5定植
4.5.1定植时间
根据不同的栽培茬口,在栽培田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最低气温6℃以上,选择适宜的时间定植。
4.5.2定植密度
采用大小行定植。一穴双株定植的可按大行距70cm小行距55cm株距30cm~35cm栽苗,每667m栽苗3200穴~3400穴,合6400株~6800株:单株定植的按大行距60cm小行距50cm株距20cm每667m保苗5500株~6500株。栽苗时注意使子叶的方向与垒向垂直。4.5.3覆盖地膜
DB21/T13092004
定植后在55cm行距的两上覆一块地膜,把辣椒苗开纵口引出膜外。露地栽培最好选用银灰色地膜,或棚室四周按10cm间距悬挂宽10cm左右的银灰色塑料条,可驱避蚜虫,减少病毒病的发生4.6定植后的管理
4.6.1温光调节
保护地栽培,定植后为促进缓苗,必须保持高温高湿环境,白天25℃30℃,夜间18℃~20℃:缓苗后气温应控制在28℃以下,以防幼苗徒长。结果期最好午前气温保持在26℃~28℃,使辣椒的光合作用顺利进行,午后为了蓄热,尽量延长28℃左右的时间,一般在温度降至17℃~18℃时盖草苦,盖苦后温度可回升1℃~2℃,到22时,室内气温大约可由20℃左右逐渐降至17℃~18℃,以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次日揭前,最低温度以5℃为宜。入春以后,随看气温的升高,应注意放风,加大通风量。夜间温度不低于15℃时可不盖草苦。当外界最低温度稳定在15℃以后,揭开底脚围裙,昼夜放风。在保证棚室内温度不致过低的前提下,尽量早揭晚盖草苦,并保持棚膜清洁,以改善温室内的光照条件。夏秋高温强光季节,可适当遮荫降温。露地栽培的,为防止夏秋季节高温强光对辣椒生长的不利影响,可采用与黄瓜、菜豆、玉米等高棵作物间作的方式栽培。4.6.2肥水管理
门椒长到3cm左右时,可结合浇水进行第一次追肥,667m2施硫酸铵15kg,硫酸钾10kg。进入盛果期后每7~10天浇一次水,隔一水追一次肥,每667m2每次用尿素5kg~10kg或腐熟饼肥50kg。保护地栽培可追施二氧化碳气肥。开花期喷0.1%~0.2%的硼砂水溶液,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在整个生长期可喷施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次~2次,每667m喷液肥50kg左右为宜,采收前15天不再喷施叶面肥。提倡使用沼气肥水进行土壤和叶面道肥。禁用工业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禁止大水漫灌及阴天或榜晚浇水,提倡膜下沟灌或滴灌。过度干旱后骤然浇水易发生落花、落果和落叶。
4.6.3植株调整
基部侧枝尽早抹去,老叶、黄叶、病叶、病果及时摘除。4.6.4采收
门椒、对椒应适当早采以免坠秧影响植株生长。此后原则上是果实充分膨大,果肉变硬、果皮发亮后采收。可根据市场价格灵活掌握。采收时可用剪刀或小刀从果柄与植株连接处剪切,不可用手扭断,以免损伤植株和感染病害。摘下后轻拿轻放,按大小分类包装出售。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应清洁、卫生、无污染。产品质量必须符合NY5005一2001的要求。4.7病虫害防治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4.7.1主要病虫害
苗床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和蚜虫。田间主要病害有疫病、炭疽病、病毒病、疮痴病、灰霉病、青枯病、软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温室白粉虱、潜叶蝇、茶黄螨、烟青虫和棉铃虫。4.7.2农业防治
针对当地主要病虫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品种;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有条件的地区应实行水旱轮作:深沟高哇,覆盖地膜;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测土平衡施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防止土壤富营养化:清洁田园:夏秋高温季节栽培可覆盖遮阳网,以减轻辣椒病毒病和其它生理障害的发生。
4.7.3物理防治
覆盖银灰色地膜或挂银灰色塑料条驱避蚜虫:温室大棚的通风口处覆盖防虫网,防止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的迁飞:用30cmX30cm的硬纸板,涂上黄色漆,同时涂上一层机油(或凡土林油),挂在行间高出植株顶部,每667m挂40块50块,当黄板上粘满蚜虫时,再重涂一层机油,一般7天~10天重涂1次:将长约60cm的半枯菱的杨柳树枝每10支捆成一束,每667m插5把~10把枝条,并蘸95%的晶体敌百虫300倍液,可诱杀烟青虫成虫。4.7.4生物防治
DB21/T13092004
积极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采用昆虫的病原微生物等防治害虫及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和农用抗生素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4.7.5药剂防治
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GB4285、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保护地生产低温季节可采用熏烟法,在晴朗天气可喷雾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采用药剂防治要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主要病虫害防治的选药用药技术见表3表3主要病虫害防治表
农药名称
64%恶霜灵+代森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
45%百菌清烟雾剂
5%百菌清粉尘剂
72%霜脲氰+代森锰锌(克露)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69%安克一锰锌可湿性粉剂
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
64%恶霜灵+代森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琥乙麟铝(DTM可湿性粉剂
45%百菌清烟雾剂
5%百菌清粉尘剂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
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1:200波尔多液
83增抗剂
20%病毒A(盐酸吗啉胍·铜)
1.5%植病灵乳油
5%菌毒清水剂
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1%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
14%络氨铜水剂
30%琥胶肥酸铜(D)悬浮剂
6.5%乙霉威粉尘剂
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65%硫菌·威可湿性粉剂
50%乙烯菌核利(农利灵)可湿性粉剂2%武夷菌素水剂
40%嘧莓胺(施佳乐)悬浮剂
500倍喷雾
800倍喷雾
使用方法
熏蒸150~200g/667m
喷粉1000g/667m
500~600倍
500倍喷雾
800倍喷雾
800倍喷雾并灌根
500倍喷雾并灌根
500倍液喷雾
熏蒸150~200g/667m
喷粉1000g/667m
800倍液喷雾
600倍液喷雾
500倍液喷雾
100倍液苗期、缓苗后各喷1次
500倍液喷雾
800倍液喷雾
200倍液喷雾
4000倍液喷雾
4000倍液喷雾
250倍液喷雾
400倍液喷雾
喷粉1000g/667m
1500倍液喷雾
800~1500倍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100倍液喷雾
1500~2000倍液喷雾
DB21/T13092004
20%石灰水
农药名称
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
表3(续)
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30%琥胶肥酸铜(DT)悬浮剂
2.5%氰菊酯(敌杀死)乳油
1.8%黎芦碱水剂
10%吡虫可湿性粉剂
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威克达)乳油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威克达)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每克含100亿活芽孢的B粉剂
每克含100亿活孢子的杀杆菌粉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威克达)乳油5%抑太保(定虫隆)乳油
5%氟虫腺(卡死克)乳油
0.36%苦参碱水剂
50%辛硫磷乳油
90%晶体敌百虫
6不允许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主要病虫害防治表
500倍液灌根
500倍液灌根
4000倍液灌根
500倍液喷雾
4000倍液喷雾
400倍液喷雾
使用方法
2000~3000倍液喷雾
800倍液喷雾
2000~3000倍液喷雾
3000倍液喷雾
2000~3000倍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2000~3000倍液喷雾
2000~3000倍液喷雾
喷雾200~250g兑水40~50/667m
喷雾50~150g兑水50~100L/667m
2000~4000倍液卵孵化期喷雾
1500~2500倍液喷雾
1000~2000倍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1000~2000倍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无公害辣椒生产中,不允许使用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咪、二溴7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及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螺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 DB50/319-2009 动态自动轻轨衡
- DB65/T2945-2008 棉田耕前地表残膜回收机试验方法
- DB23/T1195-2007 禽蛋中加丽红素、加丽黄素、虾青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DB51/T705-2007 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 DB13/T502-2004 无公害生菜生产技术规程
- DB13/T537-2004 优质海棠果
- DB13/T1066-2009 奶牛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 DB13/T1124-2009 早春地膜双覆盖无公害茄子栽培技术规程
- DB34/T239-2002 淡水渔业水域环境监测技术及污染事故调查处理规程
- DB46/T70-2012 黄灯笼辣椒
- DBS50019-2014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江津芝麻杆
- DB212394-2014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鸡肝和鸡肉中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的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DB34/T2044-2014 明绿香型白酒生产技术规范
- DB33/T2119-2018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池塘套养技术规范
- DB53/T277.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8部分:收购管理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