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13/T 771-2006 夏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 夏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7 14:21:43
- DB13/T771-2006
- 现行
标准号:
DB13/T 771-2006
标准名称:
夏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河北省地方标淮
DB13/T 771—2006
夏大豆窄行密植裁培技术规程
2006-04-27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http://w
2006-04-27实施
http://foodmatnet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雅起草单位: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新敏、王月芬、曹刚、王建朋、王力群、蔡凤如。http://foodmatene
DB13/T771—2006
http://foodmatnetbzxz.net
1范围
夏大豆窄行密精裁培技术规程
DBt3/T 771--2006
本标推规定了夏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基础条件、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夏播大豆种植区域。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启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CB4404.2粮食作物种子豆类
GB12743大豆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GB/T 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T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片 8321.3农药合理使用准划(三)GB8321.4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8321.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8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GB/T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侧(七)NY5332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基础条件
3.1环境
应符合NY5332的规定。
3.2气象条件
夏播大豆全生育期≥0℃积温2500℃以上,日照时数800h以上。3.3土壤条件
土壤耕层0cr~20 cm有机质含量≥0.8%、全氮≥0.06%、碱解氮≥50mg/kg、速效磷≥10mg/kg、速效钾≥100mg/kg。有灌水条件,避免重、迎茬。4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河北省推广的矮秆或半矮秆、主茎型、抗倒、抗病、生育期90d~105d的大豆品种;种子来源符合GB12743之规定。植株高大、分枝多、耐密性差的品种不适宜本规程。5播前准备
5.1种子质量
符合GB4402.2二级以上要求。
5.2种子处理
5.2.1药剂拌种
DB13/T 771--2006
病虫害严重的地块,可用种子重量0.3%的35%甲籍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止霜霉病;用50%多菌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或用2.5%咯菌睛悬浮种衣剂按种子种量的0.2%~0.4%进行种子包衣,防止大豆根腐病。用35%甲基异柳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用于防止孢囊线虫病。5.2.2钼酸铵拌种
用酸铵5名~10多,先加少量温水,使之溶解后,再如水到500ml,喷酒在10kg种子上,边喷酒边拌种,阴干后即可播种。此外,在缺锰、缺硼或缺锌的士壤上,还可用0.5%的硼砂溶液或0.1%~0.2%的硫酸锰、硫酸锌溶液拌种。
5.3整地遣璃
播种前士壤相对含水量小于70%时,要灌溉造摘。6播种
6.1播种期
适宜播期在6月5日~20日,前巷收获后要抢时早播,最迟播期不晚于6月25日。6.2播种样式
一般行距30cm-40cm等行距播种。6.3播种密度
一般密度在22.5万株/hm2~45.0万株/hm。肥地、灌凝条件好的取下限;薄地、灌凝条件差的、播种晚的取上限。
6.4播种量
播量(kg/hm)=
每公项保苗数×百粒重(g)
×11+田间损失率(%)1
净度(%)×发芽率【%)×100000田间摄失率以10%计算,净度≥98%,发芽率≥85%,间苗的地块增加播种盘15%20%。实播量与计算播量误差为±3%。表1给出了大豆不同籽粒大小不同密度参考播种量。衰1大豆不同籽粒大小,不同密度的参考播种量百粒重(g)
6.5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3cm~5cm
7田间管理
每hn保苗数(万株)
ht
播种量(kg/hm\)
20 ~40
80~120
85~110
120 ~165
82-102
110-136
165 ~ 205
7.1化学除草
7.1.1播后苗前施药
DB13/T 771--2006
在大豆播后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2500ml/hm~3000ml/hm加75%异恶草酮粉剂15g/hm2~25ghm2,兑水200kg进行土壤喷雾。或用72%异丙甲草胺1500ml/hm2~2500ml/hm在芽前喷施。参照GB/T8321.1、GB/T8321.3、GB/T8321.5执行。7.1.2茎叶处理
在大豆出苗后,防除杂草可参照GB/T8321.1、GB/T8321.2、GB/T8321.3、GB8321.4执行。7.2间苗
在大豆齐苗后,根据适宜密度及时进行间苗,拔除病弱苗和拥挤的苗。7.3化控
植株旺长、有倒伏危险的地块,大豆开花前后,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均勾喷雾,喷施药液量300kg/hm2450kg/hm。不能重喷和漏喷。7.4施肥
7.4.1底肥和种肥
底肥施用氮、磷、钾复混肥(N-15,P20-15.K20-15)225kg/hm2~300kg/hrn。未施底肥的地块,可以施用种肥,种肥使用磷酸二铵,其用量60kg/hm~75kg/hm,防止种子、肥料同位。7.4.2追肥
初花期追施纯氮75kg/hm2~90kg/hm。7.4.3叶面喷肥
大豆开花后用0.2%的磷酸二氢钾15kg/hm或1%的尿素7.5kg/hm~15kg/hm兑水750kg~900kg喷施。
7.5浇水
开花期结合施肥浇水一次。花英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80%时,要及时浇水。鼓粒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5%时,要瓷鼓粒水。每次灌水450m/hm2600m/hm。7.6主要病虫害防治
7.6.1花叶病毒病及其传媒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防止重茬。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5g/hm300g/hm对水450kg~600 kg喷施,及时防治蚜虫,切断病毒传播源。7.6.2孢囊线虫病
实行轮作倒茬,并按照5.2.1药剂拌种进行防治。7.6.3霜毒病
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发病初期,用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甲箱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隔7d~10d喷次,连喷2~3次。7.6.4蚜虫
在大豆蚜点片发生并有5%~10%植株卷叶或有蚜株率达到50%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用3%啶虫咪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7.6.5棉铃虫
7.6.5.1防治时期
2代棉铃虫,当百株累计卵量100粒或初孵幼虫10头时防治:3代棉铃虫,当百株累计卵量40粒或初孵幼虫5头时防治;4代棉铃虫,当百株累计卵量150粒或初孵幼虫10头时施药除治7.6.5.2药剂防治方法
7.6.5.2.1用48%的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低龄幼虫。7.6.5.2.2用44%的克虫磷+氯氰菊酯合剂990ml/hm2~1500ml/hm兑水喷芬。3
h
DB13/r771—-2006
7.6.5.2.3用20%灭多威乳油,稀释1500~3000倍喷雾防治3、4代棉铃虫。注意上下代交替用药,喷药时不宜行走过快,兑水药液用量不低于900kg/hm~1125kg/hm2,喷洒要均勾。7.6.6造桥虫
在幼虫3龄前,百株有幼虫50头时,用5%高效氧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用其他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或每公顷用2.5%敌百虫或2%的甲禁威粉剂37.5kg喷粉。7.6.7豆荚蝎
大豆盛花期开始喷药防治,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喷药重点部位是花蕾、花朵和嫩荚。用20%三唑磷乳油700倍液或5%氟虫腈胶悬剂2500倍液喷雾,或用50%辛硫磷乳油和5%氧氰菊脂乳油按10.5混配后的1000倍液喷雾。
7.6.8豆天蛾
花英期至鼓粒期发生豆天蛾危害,百株有虫10头以上时,于3龄前幼虫期喷药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700倍~1000倍液,或2.5%漠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或5%甲萘威粉剂22.5kg/hm*-30kg/hm喷粉。
8收获
8.1人工收获
当田间有70%~80%的植株叶柄已经脱落时,豆英呈现固有英色,豆粒变为成熟色,是人工收割的最佳时期。做到割茬低,不丢枝,不掉英,放铺规整,及时脱粒。8.2机械收获
当叶柄脱落、种子含水量降低到15%一18%时进行联合机械收获。割茬高度适宜,不留底英,不丢枝。机械收获要求田间损失<3%,收割综合损失<1.5%,破碎率<3%,沾泥粒5%。ht
http://foodmatnet
http://foodmatne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DB13/T 771—2006
夏大豆窄行密植裁培技术规程
2006-04-27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http://w
2006-04-27实施
http://foodmatnet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雅起草单位: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新敏、王月芬、曹刚、王建朋、王力群、蔡凤如。http://foodmatene
DB13/T771—2006
http://foodmatnetbzxz.net
1范围
夏大豆窄行密精裁培技术规程
DBt3/T 771--2006
本标推规定了夏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基础条件、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夏播大豆种植区域。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启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CB4404.2粮食作物种子豆类
GB12743大豆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GB/T 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T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片 8321.3农药合理使用准划(三)GB8321.4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8321.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8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GB/T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侧(七)NY5332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基础条件
3.1环境
应符合NY5332的规定。
3.2气象条件
夏播大豆全生育期≥0℃积温2500℃以上,日照时数800h以上。3.3土壤条件
土壤耕层0cr~20 cm有机质含量≥0.8%、全氮≥0.06%、碱解氮≥50mg/kg、速效磷≥10mg/kg、速效钾≥100mg/kg。有灌水条件,避免重、迎茬。4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河北省推广的矮秆或半矮秆、主茎型、抗倒、抗病、生育期90d~105d的大豆品种;种子来源符合GB12743之规定。植株高大、分枝多、耐密性差的品种不适宜本规程。5播前准备
5.1种子质量
符合GB4402.2二级以上要求。
5.2种子处理
5.2.1药剂拌种
DB13/T 771--2006
病虫害严重的地块,可用种子重量0.3%的35%甲籍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止霜霉病;用50%多菌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或用2.5%咯菌睛悬浮种衣剂按种子种量的0.2%~0.4%进行种子包衣,防止大豆根腐病。用35%甲基异柳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用于防止孢囊线虫病。5.2.2钼酸铵拌种
用酸铵5名~10多,先加少量温水,使之溶解后,再如水到500ml,喷酒在10kg种子上,边喷酒边拌种,阴干后即可播种。此外,在缺锰、缺硼或缺锌的士壤上,还可用0.5%的硼砂溶液或0.1%~0.2%的硫酸锰、硫酸锌溶液拌种。
5.3整地遣璃
播种前士壤相对含水量小于70%时,要灌溉造摘。6播种
6.1播种期
适宜播期在6月5日~20日,前巷收获后要抢时早播,最迟播期不晚于6月25日。6.2播种样式
一般行距30cm-40cm等行距播种。6.3播种密度
一般密度在22.5万株/hm2~45.0万株/hm。肥地、灌凝条件好的取下限;薄地、灌凝条件差的、播种晚的取上限。
6.4播种量
播量(kg/hm)=
每公项保苗数×百粒重(g)
×11+田间损失率(%)1
净度(%)×发芽率【%)×100000田间摄失率以10%计算,净度≥98%,发芽率≥85%,间苗的地块增加播种盘15%20%。实播量与计算播量误差为±3%。表1给出了大豆不同籽粒大小不同密度参考播种量。衰1大豆不同籽粒大小,不同密度的参考播种量百粒重(g)
6.5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3cm~5cm
7田间管理
每hn保苗数(万株)
ht
播种量(kg/hm\)
20 ~40
80~120
85~110
120 ~165
82-102
110-136
165 ~ 205
7.1化学除草
7.1.1播后苗前施药
DB13/T 771--2006
在大豆播后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2500ml/hm~3000ml/hm加75%异恶草酮粉剂15g/hm2~25ghm2,兑水200kg进行土壤喷雾。或用72%异丙甲草胺1500ml/hm2~2500ml/hm在芽前喷施。参照GB/T8321.1、GB/T8321.3、GB/T8321.5执行。7.1.2茎叶处理
在大豆出苗后,防除杂草可参照GB/T8321.1、GB/T8321.2、GB/T8321.3、GB8321.4执行。7.2间苗
在大豆齐苗后,根据适宜密度及时进行间苗,拔除病弱苗和拥挤的苗。7.3化控
植株旺长、有倒伏危险的地块,大豆开花前后,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均勾喷雾,喷施药液量300kg/hm2450kg/hm。不能重喷和漏喷。7.4施肥
7.4.1底肥和种肥
底肥施用氮、磷、钾复混肥(N-15,P20-15.K20-15)225kg/hm2~300kg/hrn。未施底肥的地块,可以施用种肥,种肥使用磷酸二铵,其用量60kg/hm~75kg/hm,防止种子、肥料同位。7.4.2追肥
初花期追施纯氮75kg/hm2~90kg/hm。7.4.3叶面喷肥
大豆开花后用0.2%的磷酸二氢钾15kg/hm或1%的尿素7.5kg/hm~15kg/hm兑水750kg~900kg喷施。
7.5浇水
开花期结合施肥浇水一次。花英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80%时,要及时浇水。鼓粒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5%时,要瓷鼓粒水。每次灌水450m/hm2600m/hm。7.6主要病虫害防治
7.6.1花叶病毒病及其传媒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防止重茬。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5g/hm300g/hm对水450kg~600 kg喷施,及时防治蚜虫,切断病毒传播源。7.6.2孢囊线虫病
实行轮作倒茬,并按照5.2.1药剂拌种进行防治。7.6.3霜毒病
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发病初期,用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甲箱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隔7d~10d喷次,连喷2~3次。7.6.4蚜虫
在大豆蚜点片发生并有5%~10%植株卷叶或有蚜株率达到50%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用3%啶虫咪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7.6.5棉铃虫
7.6.5.1防治时期
2代棉铃虫,当百株累计卵量100粒或初孵幼虫10头时防治:3代棉铃虫,当百株累计卵量40粒或初孵幼虫5头时防治;4代棉铃虫,当百株累计卵量150粒或初孵幼虫10头时施药除治7.6.5.2药剂防治方法
7.6.5.2.1用48%的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低龄幼虫。7.6.5.2.2用44%的克虫磷+氯氰菊酯合剂990ml/hm2~1500ml/hm兑水喷芬。3
h
DB13/r771—-2006
7.6.5.2.3用20%灭多威乳油,稀释1500~3000倍喷雾防治3、4代棉铃虫。注意上下代交替用药,喷药时不宜行走过快,兑水药液用量不低于900kg/hm~1125kg/hm2,喷洒要均勾。7.6.6造桥虫
在幼虫3龄前,百株有幼虫50头时,用5%高效氧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用其他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或每公顷用2.5%敌百虫或2%的甲禁威粉剂37.5kg喷粉。7.6.7豆荚蝎
大豆盛花期开始喷药防治,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喷药重点部位是花蕾、花朵和嫩荚。用20%三唑磷乳油700倍液或5%氟虫腈胶悬剂2500倍液喷雾,或用50%辛硫磷乳油和5%氧氰菊脂乳油按10.5混配后的1000倍液喷雾。
7.6.8豆天蛾
花英期至鼓粒期发生豆天蛾危害,百株有虫10头以上时,于3龄前幼虫期喷药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700倍~1000倍液,或2.5%漠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或5%甲萘威粉剂22.5kg/hm*-30kg/hm喷粉。
8收获
8.1人工收获
当田间有70%~80%的植株叶柄已经脱落时,豆英呈现固有英色,豆粒变为成熟色,是人工收割的最佳时期。做到割茬低,不丢枝,不掉英,放铺规整,及时脱粒。8.2机械收获
当叶柄脱落、种子含水量降低到15%一18%时进行联合机械收获。割茬高度适宜,不留底英,不丢枝。机械收获要求田间损失<3%,收割综合损失<1.5%,破碎率<3%,沾泥粒5%。ht
http://foodmatnet
http://foodmatne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l2/T040-2007 天津市科学技术档案整理规则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13/T758.6-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山药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