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地方标准】 无公害李 生产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9 14:14:54
  • DB33/T720-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B 33/T 720-2008

  • 标准名称:

    无公害李 生产技术规程

  •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DB 33/T 720-2008 无公害李 生产技术规程 DB33/T720-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20
备案号:
方标准
DB33/T720—2008
无公害李生产技术规程
Non-environmentalpollutionPlum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2008-12-30发布
2009-02-01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前言
本标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金华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负责起草。DB33/T720-2008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华新、沈建生、陈一帆、刘旭宇、傅群英、吴爱娟、王建茂、王艳俏。1范围
无公害李生产技术规程
DB33/T720—2008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李的苗木繁育、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及授粉树配置、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果实采收等生产技术。本标准适用无公害李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569
GB/T18407.2
NY/T496
NY/T5114
3苗木繁育
3.1苗圃地选择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无公害食品桃生产技术规程
选择避风向阳,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层深厚、肥力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pH值5.5~7.0。总核果类重在地。3.2砧木苗培育
3.2.1砧木品种及种子质量要求
砧木品种为毛桃。采种果实应充分成熟,去除果肉,剔除杂质及发育不良种子,洗净并阴干,要求种子水分保持在30%~40%。
毛桃种子播种前要沙藏层积处理。沙藏时种子与湿沙比例为1:10~15,混合层积或分层层积,层积温度2℃~7℃,层积时间80天~120天。也可无需沙藏直接秋播。3.2.2苗圃地整理
播种前1个月进行土壤翻耕,深翻25cm~30cm,每公顷均匀施入腐熟有机基肥30000kg~45000kg可同时施入尿素、草木灰、钙镁磷肥各150kg。整平作哇,睦宽1.2m,哇沟宽25cm、深25cm,哇的围沟深、宽各30cm。
3.2.3播种和移栽
播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播种,春播或秋播均可。一般每公项用种90kg~150kg,每公顷出苗12万~15万株。另一种小苗移栽法。11月下旬播种,待第二年苗高5cm~10cm时分批移栽。3.2.4砧木苗管理
播种后幼苗出土前不宜灌水。幼苗期结合灌水追肥2次~3次,每次追施尿素75kg/公顷,嫁接前一周应施一次嫩梢肥,并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注意病虫防治。3.3接穗选择
选取品种纯正、生长健壮、丰产稳产、无病虫害的优质成年树为母本,取生长充实、芽体饱满的年生发育枝作接穗。芽接时接穗宜随采随用。3.4嫁接
3.4.1嫁接时期与方法
DB33/T720—2008
嫁接以夏季芽接为主,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芽接方式主要为嵌芽接、带木质部芽接等。当钻木苗长到50cm~70cm、离地面10cm15cm处粗度达0.3cm~0.5cm时进行嫁接,嫁接前1天~3天剪去砧木顶端嫩梢10cm。
3.5嫁接苗管理
夏季芽接苗在嫁接后5天~7天于接芽以上1cm~2cm处折断,折砧后7天左右于接芽以上0.5cm处剪砧,剪砧1周后即可解膜。并及时除萌、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参见附录A。3.6苗木出圃
等充分落叶1周后至1月份皆可出圃,苗木出圃时应挂标签,注明品种、等级、数量、产地、生产单位。一年生苗木质量分级标准见表1。表1李一年生苗木质量分级标准
品种纯度
苗木高度(cm)
苗木粗度(cm)
砧段长度(cm)
基本要求
95%以上
≥100
95%以上
芽眼饱满,无机械损伤,无检疫对象,根系发达,无根瘤病,砧桩剪除,嫁接愈合良好注:苗木粗度是指在嫁接口以上2厘米处量的径粗,苗木高度是指根茎处至新梢顶部的距离。砖段长度是指根茎处至嫁接口的距离3.7苗木检疫
按GB15569规定执行。
园地选择与规划
4.1园地选择
4.1.1产地环境
生态环境、灌溉水、空气质量、土壤条件应符合GB/T18407.2要求4.1.2立地条件
平地,或坡度小于25°背风向阳的丘陵山地,且交通方便的地方建立果园。4.1.3园地规划
规划内容包括品种配置、道路、排灌系统、防护林、附属建筑等设施。防护林应选择与李没有共生性病虫害的速生树种。平地及坡度<6°的缓坡地直接栽植;坡度在6°~25°的山地、丘陵地建园时应采用等高栽植,注意水土保持,梯地水平走向比降0.3%~0.5%,5品种及授粉树配置
5.1品种选择
发展鲜食品种为主。选择果实大、果形端正、色泽鲜艳、品质优良、丰产性好、抗病力强、不同熟期、经济效益高的品种。
5.2授粉树配置
DB33/T720—2008
授粉品种要求花粉量大,与主栽品种花期相遇或相近,且亲和性好。一般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比例3~5:1:当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果实经济价值相仿时,可采用等量成行配置。浙江省李主栽品种及其适宜授粉品种选择参见附录B,品种简介参见附录C。6定植
6.1整地
按株行距挖定植沟,施足基肥。每公项均匀施入腐熟有机肥45000kg左右,可同时施入尿素、草木灰、钙镁磷肥各750kg。
6.2定植时期
秋季落叶后至翌年苗木萌芽前(11月下旬至第二年3月中旬)均可定植,以早栽为宜。6.3栽植密度
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平地、滩地和6°以下的缓坡地株行距以3m~5m×4m为宜,每公项栽植500株~833株;土壤贫、坡度较陡(6°~25°)的丘陵山地株行距以3m~4mX4m为宜,每公栽植625株~833株。
7土肥水管理
7.1土壤管理
7.1.1种植绿肥
行间间作三叶草、紫云英、豌豆、豆类、黑麦草等绿肥作物,通过翻压、覆盖和区制等方法将其转变为果园有机肥。
7.1.2中耕除草
经常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树盘内提倡割草覆盖,以利保土保摘、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7.2施肥
7.2.1方法
根据土壤肥力确定施肥量,重施基肥,生长季合理追肥,实行配方施用。肥料符合NY/T496的要求。7.2.2基肥
每年9月~10月结合深翻改土秋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公22500kg左右各加450kg复合肥钙镁磷肥。
7.2.3追肥
幼树追肥:勤施薄肥,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成年树施肥:追肥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在幼果膨大期,氮、磷、钾配合施用。中晚熟品种增施一次膨果肥,以钾肥为主。第二次在采果后,以三元复合肥为主,早熟品种一般不施。7.2.4叶面肥
生长期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7.3水分管理
7.3.1灌水
干旱时应适时灌水,尤其在幼果膨大期和果实成熟前。水源缺乏的果园还应用作物秸秆等覆盖树盘,以利保摘。提倡采用滴灌、渗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措施。7.3.2排水
应设置排水沟,雨水较多时及时排水。8整形修剪
8.1整形
DB33/T720—2008
般采用自然开心形整形,主干高50cm~60cm,留3~5主枝,均匀分布,每个主枝上留2个~3个侧枝,在主枝两侧斜方向发展。无中心主干。8.2修剪
8.2.1幼树和初果树
按照“轻剪、长放、少疏枝”原则,选好骨干枝和延长枝,进行中截,促发长枝,培养树形骨架,加快长树扩冠:辅养枝长放,提早结果:拉枝开角,促进花芽形成,平衡树势。8.2.2盛果树
疏剪和短截相结合,以培养花簇状枝和短果枝为主。对直立枝、密生枝、重叠枝、交叉枝进行回缩或短截,改善冠内光照;对树冠外围和上层的强壮枝,蔬密留稀,去旺留壮;对延长枝中度短截,继续扩大树冠和维持树势;对短果枝和花簇状枝,采取回缩更新的剪法,去弱留强,去老留新,分批回缩复壮。
8.2.3衰老树
回缩骨干枝和较大枝组,利用背下枝、陡长枝、刺激潜伏芽萌发等措施,复壮培养新的主枝和侧枝,9花果管理
9.1授粉
采用放蜂和人工点授及鸡毛掸滚动授粉、种植油菜吸引昆虫等方法辅助授粉,以确保产量,提高单果重和果实整齐度。
9.2保果
从初花期至盛花期,叶面喷施30mg/kg赤霉素+10mg/kg细胞激动素+0.2%硼砂+0.2%磷酸二氢钾和0.3%尿素溶液1次~2次,促进座果。9.3疏果
般在第二次生理落果(花后20天~30天)开始至硬核期前进行疏果,先疏去病虫果、密生果,再根据品种、果形大小、树势等决定留果量。小果型品种,1个短果枝留1个~2个果,果间距6cm左右:中果型品种,每个短果枝留1个果,强壮果枝可留2个果,果间距8cm左右;大果形品种,每个短果枝留1个果,间距10cm左右。
9.4套袋
中晚熟品种宜套袋。套袋时间在定果后越早越好,套袋前喷一次防治病虫的药剂。红色品种在采收前15天解袋。
10病虫害综合防治
10.1防治原则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核心,合理进行化学防治。10.2防治方法
10.2.1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体抗病、抗虫能力;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施用量;合理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严格疏花疏果,合理负载,保持树势健壮;及时开沟排水,防止园内积水,降低果园空气湿度;清除病虫枝和枯枝落叶,减少越冬病虫基数。10.2.2物理防治
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吸引和诱杀吸果夜蛾、金龟子、卷叶蛾等;用黄板诱集蚜虫;人工捕捉天牛、金龟子等。
10.2.3生物防治
应用性诱剂、生物源农药防治害虫;在李园内增添天敌食料,设置天敌隐蔽和越冬场所,饲养天敌:限制农药使用,减少对天敌的伤害。4
10.2.4化学防治
DB33/T720—2008
加强病虫发生动态的监测与预报,适时用药以提高防治效果。按GB/T8321(所有部分)等标准合理选用农药和施用浓度,严格控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施用量、施用浓度和次数,尽量减轻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天敌的伤害、避免对果实的污染。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合理混用和交替使用,避免病虫产生抗药性。
10.3主要病虫害防治:
10.3.1主要病害
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流胶病等,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10.3.2主要虫害
蚜虫、李小食心虫、李实蜂、吸果夜蛾等,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果实采收
根据果实成熟度、用途和市场需求综合确定采收适期,并分批采收。用于鲜食或罐藏的果实应在接近九成熟时采收;用于制干或长途运销的果实,应在七八分成熟时采摘;雨天及果面露水未干时不宜采果。采果时要轻摘、轻放,保证果实完整无损。5
防治对象
细菌性穿
褐腐病
流胶病
石硫合剂
农药名称
65%福美锌可湿性粉剂
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
新植霉素
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
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
硫酸锌石灰(生石灰)液
石硫合剂
40%施佳乐悬乳剂
50%扑海因悬浮剂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石硫合剂
使用浓度
5~6波美度
500倍液
2000倍液
4000倍~5000倍液
800倍~1000倍液
600倍~800倍液
1:4:240倍液
5波美度
1500倍液
1000倍液
1200倍液
800倍液
5波美度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李主要病虫防治
表A.1李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
施用时期与方式
早春芽眼萌发(绒球期)
生长期,5月~7月份是关键时期。大生作为保护性药剂与其它药剂混用间隔10天~15天用一次。
早春芽眼萌发(绒球期)
开花期与幼果期
早春芽眼萌发(绒球期)
其他防治
DB33/T720-2008
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增施有机肥,防止偏施氨肥:注意改良土壤和排水,不与杏、桃混种:冬春季清园,将病枝、枯枝、病叶、落叶、病果、烂果集中烧毁。冬夏季结合修剪进行清园,将病枝、枯枝、病叶、落叶集中烧毁。
防治病虫害,减少伤口,防止机械损伤。雨季注意排水,尤其连续下雨后应加强排水。进行大枝涂白,涂白剂配制方法:生6
李小食心
李实蜂
吸果夜蛾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843康复剂4%水剂或2%乳油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苦参素
2.5%歼灭浮油
2.5%敌杀死浮油
20%杀灭菊脂浮油
2.5%溴氰菊脂浮油
2.5%敌杀死浮油
20%杀灭菊脂浮油
2.5%敌杀死浮油
2.5%敌杀死浮油
2.5%歼灭浮油
20%灭扫利浮油
800倍液
2000倍3000倍液
2000倍液
2000倍液
2000倍液
4000倍~6000倍液
3000倍~4000倍液
2000倍液
2000倍液
2000倍液
2000倍液
2000倍液
2000倍~4000倍液
流胶期,涂病斑
3月~6月,9月~10月两个高发时期,喷树干。
落花后至新梢生长期
越冬成虫羽化前,或第一代幼虫脱果前,树冠下喷药;卵成期至幼虫孵化初期树冠喷药
成虫羽化始期、盛花末期
6月中下旬至8月底,成虫晚间6时左右飞至李园危害,7时进入危害高蜂,直至次日凌晨5时停止活动。
石灰12kg,食盐2kg,大豆粉0.5kg,水36kg。DB33/T720—2008
保护七星飘虫、草等天敌,避免在天敌活动高峰期喷药。春季萌芽前在树干根颈附近培土3厘米~13厘米,或覆盖地膜,阻止土中越冬的蛹羽化为成虫飞迁产卵:用黑光灯和糖醋液诱杀。
结合冬季深翻园土,促使越冬幼虫死亡:人工捡虫果,集中深埋或销毁;注意保护李实蜂的寄生蜂。实行果实套袋:利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主栽品种
浦江桃形李
嵊州桃形李
红心李
天目蜜李
嘉兴李
大石生
芙蓉李
紫琥珀
皇家宝石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表B.1李主栽品种及其适宜授粉品种适宜授粉品种
红心李、天目蜜李
红心李、天目蜜李
DB33/T720-2008
浦江桃形李、天目蜜李
紫琥珀、红心李
红心李、紫琥珀、浦江桃形李
黑宝石
早美丽、紫琥珀、
紫琥珀、红心李
黑宝石、圣玫瑰、
芙蓉李、等
拉罗达、红宝石
圣玫瑰、拉罗达、紫琥珀、1
佛莱索、凯尔斯
C.1嘉兴樵李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李主要优良品种简介
DB33/T720-2008
原产于浙江嘉兴。果实扁圆形,平均果重45g~55g,果顶微凹,常有一条纹痕,果皮暗紫红色,有黄点,果粉多,果肉呈淡橙黄色,成熟后肉软化为汁液可吸食,味甜,有酒香味,品质极佳,含可溶性固形物达15%~17%。核小,产量低,需配置授粉树。在原产地7月上中旬成熟。C.2红心李
主产于浙江省诸暨。果圆形,单果重50g左右,果皮底色黄绿,果顶有暗红色彩,果肉黄绿色,近核处红色,充分成熟后果肉紫红色,肉质松脆爽口,味鲜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1%,品质佳,耐贮放,有裂果,较丰产,适于加工加应子。在浙江省6月底至7月上旬成熟。C.3浦江桃形李
为油奈的一个品种。果实心脏形,果顶钝凸,平均果重65g左右,果皮青黄色,具明显油泡,果顶近核处有空洞,果肉淡黄,肉质松脆,充分成熟后肉软,风味浓甜,香气浓,含可溶性固形物15%,离核,耐贮藏,鲜食品质上等,也适合加工蜜饯、果脯。在原产地8月中下旬成熟。C.4嵊州桃形李
为花奈的一个品种。果实心脏形,似桃,平均果重36g;果皮紫红色,果点小,裂果轻,果肉深红肉质松脆,风味浓甜,微酸,香气浓,含可溶性固形物14%,较丰产。在原产地8月初成熟。C.5天目蜜李
主产浙江临安。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68g左右:果皮淡黄,易剥皮,肉质细软,风味甜,香气浓含可溶性固形物13.5%,品质优,丰产。在浙江省6月中下旬~7月初成熟。C.6芙蓉李
原产福建省。果实圆形,平均果重80g,大果重150g,果皮红褐色,皮较厚,果粉较多。果肉深红色,肉质细脆。味甜微酸,汁液中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核较大,品质优良。在浙江省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
C.7大石早生
原产日本,果实卵圆形,单果重50g左右,最大单果重105g;果顶尖,缝合线较深:果皮底色黄绿着鲜红色:果皮中厚,易剥离:果粉中厚,灰白色。果肉黄绿色,肉质细,松软,果汁多,纤维细、多,味酸甜,微香。含可溶性固形物12.5%,需配置授粉树。较丰产、抗细菌性穿孔病。在浙江省6月上中旬成熟。
C.8紫琥珀
原产美国。果实扁圆形,单果重85g左右,最大150克,果顶稍凹,缝合线浅;果皮底色黄绿,着紫黑色,皮中厚,果点大,明显:果粉厚,白色:果肉淡黄,近皮部有红色,充分成熟时果肉为红色,味酸甜,汁多,含可溶性固形物11.5%,品质上等。肉硬而韧,耐运输,丰产、抗病。在金华6月下旬至7月初成熟。
C.9皇家宝石
原产美国,扁圆形,单果重108g,成熟后果皮紫黑色,果肉近核处红色,味甜,肉质致密,味酸甜微香,可溶性固形物13%,半离核,鲜食品质上等,抗细菌性穿孔病强,遇不良天气有裂果,应注意适期采收。耐贮运。在金华8月中下旬成熟。9
DB33/T720—200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