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46/T 137-2009 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DB)】 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2 05:00:41
- DB46/T137-2009
- 现行
标准号:
DB46/T 137-2009
标准名称:
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01-22 -
实施日期:
2009-03-3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215.94 KB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20
备案号:24305-2009
方标准
DB46/T1372009
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2009-01-22发布
2009-03-01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贻诵、肖日新、梁振深。DB46/T137-2009
1范围
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DB46/T1372009
本标准规定了黄瓜(CucumissativusL.)的术语和定义、栽培季节、种植密度、园地准备、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播种和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和清洁田园等生产技术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海南省范围内的黄瓜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GB16715.1瓜菜作物种子瓜类
GB18406.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7.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78黄瓜
3术语和定义
3.1齐苗
指播种后5天左右长成的幼苗,大多数子叶展开并且基本上整齐一致。3.2缓苗
指幼苗移栽后经过3~5天才恢复正常生长的过程。3.3定苗
指种子直播于田间经过15~20天左右,幼苗长出4片真叶时对其进行去弱留强,每穴只留一株健壮幼苗。
4栽培季节
周年均可栽培,其中10月至翌年2月为最适宜的播种期;北运黄瓜的最佳播种时间为11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
5种植密度
每亩(667平方米)约种植2500株左右,直播用种量约为150~200克,育苗移栽用种量约为100~150克。
6园地准备
6.1园地选择
尽可能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力好的砂壤土或壤土,前茬为非葫芦科作物,水早轮作地更好。产地环境要符合GB18407.1的要求。6.2耕地施基肥
DB46/T137—2009
土壤最好提前深耕晒土再粑平和整碎土块,若土壤pH值小于5.5可结合深耕每亩(667平方米)撒施石灰100~200公斤。
每亩(667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1000公斤以上(拌饼肥50~75公斤及磷肥50公斤熟),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其中三分之二在地粑平后作哇前全面撒施、三分之一等作睦后在种植行上开沟施入。肥料使用要符合NY/T496的要求。6.3作睦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将地整平并撒施第一批基肥后作哇,哇高一般为20~30厘米,单行植哇宽约0.90米(包沟),双行植睦宽约1.60米(包沟)。第二批基肥是在哇面上开沟施入,单行植的延哇的纵向中心线开沟、双行植的则延哇的纵向开两条沟。施完基肥后要将哇面的土块尽量整细、整平并稍加压实6.4铺滴(喷)管和覆膜
采用滴灌设施种植的在哇面整平后就接着铺滴(喷)管,滴(喷)水口要朝上,铺好后要冲洗管道并调试滴(喷)水正常才能覆盖地膜,地膜要拉紧压实,尽量避免破损。单行植需宽约0.60米的地膜,双行植需宽约1.00米地膜。
7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7.1品种选择
选用丰产、商品性佳、抗性强、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1的要求,即种子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7%。7.2种子处理
种子先在55℃左右的热水中浸泡约15分钟,取出待冷却至常温后用常温水洗净,接着用常温水继续浸泡4~5小时:再转到10%磷酸三钠水溶液中浸泡约15分钟捞出洗净:最后用150倍的福尔马淋水溶液浸泡约15分钟捞出洗净。
7.3催芽
浸好的种子取出洗净,甩干或自然风干表面水分,再用湿润沙布包好置于温度为25~30℃、透气和黑暗条件下催芽,要注意保湿,每隔约6小时翻动一次。露白的种子要及时播入土中。8播种和育苗
8.1直播
南部地区冬春季可采用直播方式。催芽后的种子每穴播1粒,每隔2~4穴多播1粒种子作补苗用,两粒种子相距3~5厘米:亦可用穴盘等培育少量的苗作补苗用。边播种边盖土并轻轻压实,盖土厚度1~1.5厘米。
8.2育苗
8.2.1育苗设施
育苗设施包括穴盘(约54穴/盘)、营养袋(杯)、防虫网(40~60目)、遮阳网(45~50%)、塑料薄膜、稻草、粗铁丝或竹片等。8.2.2苗床准备
选择地势高的地块起做苗床,垄高30厘米,面宽80~120厘米,垄面要整平压实。8.2.3营养土配制
用土壤、优质腐熟农家肥(以牛粪为主)、椰糠,按4:2:4的体积比配制营养土,且每立方米营养土拌入15-15-15三元复合肥1公斤。营养土要求疏松、保肥保水性能良好,pH6.0~7.0。用来配制营养土的土壤要尽量选用3年以上未种过瓜类作物、无病虫源的沃土。8.2.4营养土消毒
DB46/T1372009
配制好的营养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混合药剂(按1:1混合)进行消毒,方法是:每100公斤营养土与35克左右的混合药剂搅拌均匀,用塑料薄膜闷盖3~5天后摊开营养土2~3天待药剂气味散尽后方可使用。8.2.5营养土装盘(袋、杯)
于播种前一天将营养土装入穴盘或营养袋(杯)并整齐排放于苗床上、浇透水。8.2.6播种
露白的种子要及时播入营养土中,每穴点播1粒,种子要平放,播后覆盖一层1~1.5厘米左右的营养土,并轻轻压实,覆盖遮阳网或稻草,轻浇一遍水。遇低温和雨天要加盖塑料薄膜等,种子出土前晴朗天气每天要浇水一次。
8.2.7幼苗保护措施
70%左右的种子破土后及时撤除覆盖的遮阳网、稻草等,并用粗铁丝或竹片等架起小拱棚架以备遇低温和下雨时覆盖塑料薄膜用。8.2.8苗期温度管理
苗期日间适宜温度为20~28℃左右,夜间适宜温度为18~20℃左右。8.2.9苗期水分管理
播种至子叶展开阶段要保持土壤湿润。子叶展开至第二片真叶展开阶段要注意控制浇水,掌握的标准是使营养土表面见干而苗不出现萎焉8.2.10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虫害防治见附录A,在保证充足光照前提下可罩上防虫网减少虫害发生。农药使用应严格按照GB4285和GB/T8321.7的规定执行。9定植
9.1定植前幼苗处理
定植前3天结合浇水施一次10%左右区熟的人(畜)粪尿水溶液或0.3~0.5%的三元复合肥(15-15-15)水溶液;定植前1天向幼苗喷施80%代森锌800倍液或其他同类的药剂。肥料使用要符合NY/T496的要求,农药使用应严格按照GB4285和GB/T8321.7的规定执行。9.2定植
幼苗具2片真叶(12~15天左右)即可定植,选择冷尾暖头时或阴天无雨的时机最佳。起苗要尽量多带营养土,定植深度以子叶离哇面约1厘米为宜,边定植边浇足定根水,及时封严定植孔,若土壤过干可于第二天早上浇第二次水再封严定植孔。10田间管理
10.1补苗和定苗
育苗移栽的补苗工作在缓苗后及时进行,否则苗龄过大补苗后不易成活。若在直播田中调剂幼苗做补苗的则要在子叶展开而真叶仍未展开前进行。定苗工作则在幼苗长出4片真叶后及时进行。10.2中耕除草
抽蔓前可结合中耕进行除草,抽蔓后不可进行中耕杂草只能拔除。10.3植株调整
10.3.1搭架引蔓
瓜苗开始抽蔓就要及时搭架,架式多为人字架,架高约1.80~2.00米。瓜蔓有30厘米长时就要及时引蔓上架并绑好,一般每隔3节左右绑一次,最好选择晴天下午进行。10.3.2整蔓
生长势不强、侧蔓较少的品种,在主蔓爬满架时将主蔓摘心。生长势强、侧蔓多的品种,第一个瓜以下的侧蔓全部摘除,上面的侧蔓在其第一雌花前面约留2片叶后及时摘心。3
10.4肥水管理
10.4.1追肥
DB46/T1372009
般缓苗后或直播的幼苗有2片真叶时,施一次提苗肥,可用浓度约为0.5%的三元复合肥水溶液或10%左右区熟的人(畜)粪尿水。幼苗有5片左右的真叶时再施一次,可用浓度约为1%的三元复合肥水溶液或15%左右熟的人(畜)粪尿水。
抽蔓后(即约间隔7天左右)施一次重肥,每亩(667平方米)施三元复合肥约20公斤(不可偏氮),钾肥约20公斤。可掀开地膜在哇边上开沟施入再盖土和压好地膜,并及时灌水:若采用膜下滴(喷)灌设施供应肥水,则要分成两次追施,时间间隔10天左右。采收第一批瓜后,每亩(667平方米)及时追施三元复合肥约10公斤、尿素5公斤。此后每采收1~2批瓜追肥一次,追肥量及方法同样。要重视根外追肥,尤其是中微量元素如钙、镁、硼、钼等,一般结合防治病虫害一起喷施。肥料使用要符合NY/T496的要求。
10.4.2灌水
采取直播方式的自播种至齐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齐苗或缓苗后至结果前,要适当控制水分,一般苗不因缺水而萎蔗则不灌水:结果后要勤灌水,一般每次收瓜后都要轻灌一次水,常维持土壤湿润。采取沟灌只能浅水灌且要速灌速排,要尽量避免灌水后就下大雨,雨天要注意及时排干积水。10.5病虫害防治
10.5.1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细菌性角班病、霜霉病、病毒病、枯萎病、猝倒病、白粉病等。主要虫害:美洲斑潜蝇、蚜虫、蓟马、黄守瓜、瓜绢、白粉虱等。10.5.2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原则。
10.5.3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的措施有:①选用抗病品种;②进行种子处理;③深沟高哇,严防积水;④避免伤根及雨天整蔓、摘心等;③清洁田园,减少病虫源:③实行作物轮作和水旱轮作;③科学平衡施肥,增施腐熟有机肥。
10.5.4物理防治
采用银灰色膜避蚜或黄板(柱)诱杀蚜虫:采取挂杀虫灯和投放性诱剂诱杀等措施。10.5.5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措施有:①积极保护天敌,利用天敌防治虫害:②防治时采用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等,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10.5.6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
使用药剂防治时应严格按照GB4285和GB/T8321.7的规定执行。主要防治药剂及方法见附录A,各种药剂要交替使用。
10.5.7禁止使用的高剧毒高残留农药生产上禁止使用氰化物、磷化铝、氯丹、甲胺磷、甲拌磷(3911)、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内吸磷(1059)、苏化203、杀威、磷胺、异丙磷、三硫磷、氧化乐果、磷化锌、克百威、水胺硫磷、久效磷、三氯杀螨醇、涕灭威、灭多威、氟乙酰胺、有机汞制剂、砷制剂、西力生、赛力散、溃疡净、五氯酚钠等和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11采收
DB46/T1372009
适时、及时采收。一般授粉后10天左右即可采收,有些作水果专用的品种授粉7天左右、瓜长10~15厘米就可以采收。摘瓜要在早晨进行,采收时要小心轻放,避免损伤。产品要符合GB18406.1和NY/T578的要求
清洁田园
采收结束后及时将植株、残枝败叶、病虫危害的瓜、杂草及地膜等清理干净,集中深埋等处理,保持田园清洁,以切断病虫源。
细菌性
角班病
结果期
结果期
全生育期
结果期
结果期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黄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可选药剂名称
72%农用链霉素粉
72%新植霉素粉剂
1:1:200波尔多液
50%安克可湿性粉剂
72%克露可湿性粉剂
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
2%菌克毒克水剂(宁南霉素)
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抗毒丰)20%盐酸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12%得力生水剂(络氨铜)
0.3%多抗霉素水剂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绿邦98
72.2%普力克水剂(霜霉威)
30%霉灵水剂
20%土菌灵可湿性粉剂(嗯霉灵)12.5%腈菌唑乳油
10%世高水分散粒剂
(苯醚甲环唑)
50%翠贝干悬浮剂(醚菌酯)
使用方法
4000倍喷雾
4000倍喷雾
2000-3000倍喷雾
600-800倍液喷雾
600-800倍液喷雾
500倍液喷雾
600倍液喷雾
500倍液喷雾
200~300倍液灌根
80~100倍液灌根
400倍液喷雾+灌根
400倍液喷淋
450倍液喷淋
600800倍液喷淋
1500倍液喷雾
1200倍液喷雾
3000倍液喷雾
DB46/T1372009
最多使
用次数
安全间
隔期(天)
表中所列的使用浓度仅适用于该药剂,同类药剂含量不同、剂型不同其使用浓度则不同,故表中未列出的药剂请参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美洲斑
结果期
结果期
盛果期
表A.2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可选药剂名称
1%农哈哈乳油/
75%潜克可湿性粉剂
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5%溴氰菊酯乳油
20%好年冬乳油
2.5%菜喜悬浮剂
25%喹硫磷乳油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
90%敌百虫晶体(敌百虫类药剂)45%马拉硫磷乳油
52.25%农地乐乳油
1.8%阿维菌素乳油
5%锐劲特悬浮剂
3%啶虫咪乳油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丁硫克百威乳油
使用方法
1000~1500倍液喷雾
4000~6000倍液喷雾
1500倍液喷雾
5000倍液喷雾
1500倍液喷雾
2000倍液喷雾
600倍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1500倍液喷雾
1500~2000倍液灌根
800~1000倍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1500倍液喷雾
2000倍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1500倍液喷雾
600倍液喷雾
DB46/T1372009
最多使
用次数
安全间
隔期(天)
表中所列的使用浓度仅适用于该药剂,同类药剂含量不同、剂型不同其使用浓度则不同,故表中未列出的药注:
剂请参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24305-2009
方标准
DB46/T1372009
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2009-01-22发布
2009-03-01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贻诵、肖日新、梁振深。DB46/T137-2009
1范围
黄瓜生产技术规程
DB46/T1372009
本标准规定了黄瓜(CucumissativusL.)的术语和定义、栽培季节、种植密度、园地准备、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播种和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和清洁田园等生产技术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海南省范围内的黄瓜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GB16715.1瓜菜作物种子瓜类
GB18406.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7.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78黄瓜
3术语和定义
3.1齐苗
指播种后5天左右长成的幼苗,大多数子叶展开并且基本上整齐一致。3.2缓苗
指幼苗移栽后经过3~5天才恢复正常生长的过程。3.3定苗
指种子直播于田间经过15~20天左右,幼苗长出4片真叶时对其进行去弱留强,每穴只留一株健壮幼苗。
4栽培季节
周年均可栽培,其中10月至翌年2月为最适宜的播种期;北运黄瓜的最佳播种时间为11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
5种植密度
每亩(667平方米)约种植2500株左右,直播用种量约为150~200克,育苗移栽用种量约为100~150克。
6园地准备
6.1园地选择
尽可能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力好的砂壤土或壤土,前茬为非葫芦科作物,水早轮作地更好。产地环境要符合GB18407.1的要求。6.2耕地施基肥
DB46/T137—2009
土壤最好提前深耕晒土再粑平和整碎土块,若土壤pH值小于5.5可结合深耕每亩(667平方米)撒施石灰100~200公斤。
每亩(667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1000公斤以上(拌饼肥50~75公斤及磷肥50公斤熟),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其中三分之二在地粑平后作哇前全面撒施、三分之一等作睦后在种植行上开沟施入。肥料使用要符合NY/T496的要求。6.3作睦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将地整平并撒施第一批基肥后作哇,哇高一般为20~30厘米,单行植哇宽约0.90米(包沟),双行植睦宽约1.60米(包沟)。第二批基肥是在哇面上开沟施入,单行植的延哇的纵向中心线开沟、双行植的则延哇的纵向开两条沟。施完基肥后要将哇面的土块尽量整细、整平并稍加压实6.4铺滴(喷)管和覆膜
采用滴灌设施种植的在哇面整平后就接着铺滴(喷)管,滴(喷)水口要朝上,铺好后要冲洗管道并调试滴(喷)水正常才能覆盖地膜,地膜要拉紧压实,尽量避免破损。单行植需宽约0.60米的地膜,双行植需宽约1.00米地膜。
7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7.1品种选择
选用丰产、商品性佳、抗性强、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1的要求,即种子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7%。7.2种子处理
种子先在55℃左右的热水中浸泡约15分钟,取出待冷却至常温后用常温水洗净,接着用常温水继续浸泡4~5小时:再转到10%磷酸三钠水溶液中浸泡约15分钟捞出洗净:最后用150倍的福尔马淋水溶液浸泡约15分钟捞出洗净。
7.3催芽
浸好的种子取出洗净,甩干或自然风干表面水分,再用湿润沙布包好置于温度为25~30℃、透气和黑暗条件下催芽,要注意保湿,每隔约6小时翻动一次。露白的种子要及时播入土中。8播种和育苗
8.1直播
南部地区冬春季可采用直播方式。催芽后的种子每穴播1粒,每隔2~4穴多播1粒种子作补苗用,两粒种子相距3~5厘米:亦可用穴盘等培育少量的苗作补苗用。边播种边盖土并轻轻压实,盖土厚度1~1.5厘米。
8.2育苗
8.2.1育苗设施
育苗设施包括穴盘(约54穴/盘)、营养袋(杯)、防虫网(40~60目)、遮阳网(45~50%)、塑料薄膜、稻草、粗铁丝或竹片等。8.2.2苗床准备
选择地势高的地块起做苗床,垄高30厘米,面宽80~120厘米,垄面要整平压实。8.2.3营养土配制
用土壤、优质腐熟农家肥(以牛粪为主)、椰糠,按4:2:4的体积比配制营养土,且每立方米营养土拌入15-15-15三元复合肥1公斤。营养土要求疏松、保肥保水性能良好,pH6.0~7.0。用来配制营养土的土壤要尽量选用3年以上未种过瓜类作物、无病虫源的沃土。8.2.4营养土消毒
DB46/T1372009
配制好的营养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混合药剂(按1:1混合)进行消毒,方法是:每100公斤营养土与35克左右的混合药剂搅拌均匀,用塑料薄膜闷盖3~5天后摊开营养土2~3天待药剂气味散尽后方可使用。8.2.5营养土装盘(袋、杯)
于播种前一天将营养土装入穴盘或营养袋(杯)并整齐排放于苗床上、浇透水。8.2.6播种
露白的种子要及时播入营养土中,每穴点播1粒,种子要平放,播后覆盖一层1~1.5厘米左右的营养土,并轻轻压实,覆盖遮阳网或稻草,轻浇一遍水。遇低温和雨天要加盖塑料薄膜等,种子出土前晴朗天气每天要浇水一次。
8.2.7幼苗保护措施
70%左右的种子破土后及时撤除覆盖的遮阳网、稻草等,并用粗铁丝或竹片等架起小拱棚架以备遇低温和下雨时覆盖塑料薄膜用。8.2.8苗期温度管理
苗期日间适宜温度为20~28℃左右,夜间适宜温度为18~20℃左右。8.2.9苗期水分管理
播种至子叶展开阶段要保持土壤湿润。子叶展开至第二片真叶展开阶段要注意控制浇水,掌握的标准是使营养土表面见干而苗不出现萎焉8.2.10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虫害防治见附录A,在保证充足光照前提下可罩上防虫网减少虫害发生。农药使用应严格按照GB4285和GB/T8321.7的规定执行。9定植
9.1定植前幼苗处理
定植前3天结合浇水施一次10%左右区熟的人(畜)粪尿水溶液或0.3~0.5%的三元复合肥(15-15-15)水溶液;定植前1天向幼苗喷施80%代森锌800倍液或其他同类的药剂。肥料使用要符合NY/T496的要求,农药使用应严格按照GB4285和GB/T8321.7的规定执行。9.2定植
幼苗具2片真叶(12~15天左右)即可定植,选择冷尾暖头时或阴天无雨的时机最佳。起苗要尽量多带营养土,定植深度以子叶离哇面约1厘米为宜,边定植边浇足定根水,及时封严定植孔,若土壤过干可于第二天早上浇第二次水再封严定植孔。10田间管理
10.1补苗和定苗
育苗移栽的补苗工作在缓苗后及时进行,否则苗龄过大补苗后不易成活。若在直播田中调剂幼苗做补苗的则要在子叶展开而真叶仍未展开前进行。定苗工作则在幼苗长出4片真叶后及时进行。10.2中耕除草
抽蔓前可结合中耕进行除草,抽蔓后不可进行中耕杂草只能拔除。10.3植株调整
10.3.1搭架引蔓
瓜苗开始抽蔓就要及时搭架,架式多为人字架,架高约1.80~2.00米。瓜蔓有30厘米长时就要及时引蔓上架并绑好,一般每隔3节左右绑一次,最好选择晴天下午进行。10.3.2整蔓
生长势不强、侧蔓较少的品种,在主蔓爬满架时将主蔓摘心。生长势强、侧蔓多的品种,第一个瓜以下的侧蔓全部摘除,上面的侧蔓在其第一雌花前面约留2片叶后及时摘心。3
10.4肥水管理
10.4.1追肥
DB46/T1372009
般缓苗后或直播的幼苗有2片真叶时,施一次提苗肥,可用浓度约为0.5%的三元复合肥水溶液或10%左右区熟的人(畜)粪尿水。幼苗有5片左右的真叶时再施一次,可用浓度约为1%的三元复合肥水溶液或15%左右熟的人(畜)粪尿水。
抽蔓后(即约间隔7天左右)施一次重肥,每亩(667平方米)施三元复合肥约20公斤(不可偏氮),钾肥约20公斤。可掀开地膜在哇边上开沟施入再盖土和压好地膜,并及时灌水:若采用膜下滴(喷)灌设施供应肥水,则要分成两次追施,时间间隔10天左右。采收第一批瓜后,每亩(667平方米)及时追施三元复合肥约10公斤、尿素5公斤。此后每采收1~2批瓜追肥一次,追肥量及方法同样。要重视根外追肥,尤其是中微量元素如钙、镁、硼、钼等,一般结合防治病虫害一起喷施。肥料使用要符合NY/T496的要求。
10.4.2灌水
采取直播方式的自播种至齐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齐苗或缓苗后至结果前,要适当控制水分,一般苗不因缺水而萎蔗则不灌水:结果后要勤灌水,一般每次收瓜后都要轻灌一次水,常维持土壤湿润。采取沟灌只能浅水灌且要速灌速排,要尽量避免灌水后就下大雨,雨天要注意及时排干积水。10.5病虫害防治
10.5.1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细菌性角班病、霜霉病、病毒病、枯萎病、猝倒病、白粉病等。主要虫害:美洲斑潜蝇、蚜虫、蓟马、黄守瓜、瓜绢、白粉虱等。10.5.2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原则。
10.5.3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的措施有:①选用抗病品种;②进行种子处理;③深沟高哇,严防积水;④避免伤根及雨天整蔓、摘心等;③清洁田园,减少病虫源:③实行作物轮作和水旱轮作;③科学平衡施肥,增施腐熟有机肥。
10.5.4物理防治
采用银灰色膜避蚜或黄板(柱)诱杀蚜虫:采取挂杀虫灯和投放性诱剂诱杀等措施。10.5.5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措施有:①积极保护天敌,利用天敌防治虫害:②防治时采用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等,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10.5.6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
使用药剂防治时应严格按照GB4285和GB/T8321.7的规定执行。主要防治药剂及方法见附录A,各种药剂要交替使用。
10.5.7禁止使用的高剧毒高残留农药生产上禁止使用氰化物、磷化铝、氯丹、甲胺磷、甲拌磷(3911)、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内吸磷(1059)、苏化203、杀威、磷胺、异丙磷、三硫磷、氧化乐果、磷化锌、克百威、水胺硫磷、久效磷、三氯杀螨醇、涕灭威、灭多威、氟乙酰胺、有机汞制剂、砷制剂、西力生、赛力散、溃疡净、五氯酚钠等和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11采收
DB46/T1372009
适时、及时采收。一般授粉后10天左右即可采收,有些作水果专用的品种授粉7天左右、瓜长10~15厘米就可以采收。摘瓜要在早晨进行,采收时要小心轻放,避免损伤。产品要符合GB18406.1和NY/T578的要求
清洁田园
采收结束后及时将植株、残枝败叶、病虫危害的瓜、杂草及地膜等清理干净,集中深埋等处理,保持田园清洁,以切断病虫源。
细菌性
角班病
结果期
结果期
全生育期
结果期
结果期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黄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可选药剂名称
72%农用链霉素粉
72%新植霉素粉剂
1:1:200波尔多液
50%安克可湿性粉剂
72%克露可湿性粉剂
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
2%菌克毒克水剂(宁南霉素)
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抗毒丰)20%盐酸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12%得力生水剂(络氨铜)
0.3%多抗霉素水剂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绿邦98
72.2%普力克水剂(霜霉威)
30%霉灵水剂
20%土菌灵可湿性粉剂(嗯霉灵)12.5%腈菌唑乳油
10%世高水分散粒剂
(苯醚甲环唑)
50%翠贝干悬浮剂(醚菌酯)
使用方法
4000倍喷雾
4000倍喷雾
2000-3000倍喷雾
600-800倍液喷雾
600-800倍液喷雾
500倍液喷雾
600倍液喷雾
500倍液喷雾
200~300倍液灌根
80~100倍液灌根
400倍液喷雾+灌根
400倍液喷淋
450倍液喷淋
600800倍液喷淋
1500倍液喷雾
1200倍液喷雾
3000倍液喷雾
DB46/T1372009
最多使
用次数
安全间
隔期(天)
表中所列的使用浓度仅适用于该药剂,同类药剂含量不同、剂型不同其使用浓度则不同,故表中未列出的药剂请参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美洲斑
结果期
结果期
盛果期
表A.2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可选药剂名称
1%农哈哈乳油/
75%潜克可湿性粉剂
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5%溴氰菊酯乳油
20%好年冬乳油
2.5%菜喜悬浮剂
25%喹硫磷乳油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
90%敌百虫晶体(敌百虫类药剂)45%马拉硫磷乳油
52.25%农地乐乳油
1.8%阿维菌素乳油
5%锐劲特悬浮剂
3%啶虫咪乳油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丁硫克百威乳油
使用方法
1000~1500倍液喷雾
4000~6000倍液喷雾
1500倍液喷雾
5000倍液喷雾
1500倍液喷雾
2000倍液喷雾
600倍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1500倍液喷雾
1500~2000倍液灌根
800~1000倍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1500倍液喷雾
2000倍液喷雾
1000倍液喷雾
1500倍液喷雾
600倍液喷雾
DB46/T1372009
最多使
用次数
安全间
隔期(天)
表中所列的使用浓度仅适用于该药剂,同类药剂含量不同、剂型不同其使用浓度则不同,故表中未列出的药注:
剂请参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标准计划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50/T307-2008 重庆市商务楼宇物业管理服务标准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l2/T040-2007 天津市科学技术档案整理规则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32/T1332-2009 宽体金线蛭养殖技术规程
- DB13/T758.6-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山药
- DB65/T2971-2009 绿色食品 黄瓜北疆地区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
- DB35/T822-2008 白芽奇兰茶 初制加工技术规范
- DB32/T1165-2007 鸡肝中利巴韦林及其代谢物残留总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DB65/T2933-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野生菌种采集技术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