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31/T 415-2008 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技术要求

【地方标准(DB)】 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技术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11 08:11:15
- DB31/T415-2008
- 现行
标准号:
DB31/T 415-2008
标准名称:
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10-22 -
实施日期:
2009-03-15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1.01 MB

部分标准内容:
ICS:93.080.30
R87备案号:23684-
上國海市地國方國标准電
DB31/T 415-2008
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技术要求2008-10-22 发布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03-15实施
DB31/T415-2008
为有利于规范城市人行道设施设置行为,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人行道的服务水平,根据《上海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本标准起草人:袁文平、陆正海、商国平、姚颖东、陈予平本标准于2009年3月首次发布。
1范围
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技术要求DB31/T 415-2008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的种类、一般规定、设置位置、设置密度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市区和城镇范围内的城市道路人行道上设施的设置。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31/283
3术语和定义
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技术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第一类设施
设置在人行道上的交通标杆、路灯杆、电杆、消火栓、邮筒、废物箱、公共交通站牌、道路停车场计费表。
第二类设施
设置在人行道上的公共交通站亭、出租车扬招牌、电话亭、书报亭、非机动车停放亭(点)、阅报栏、流动厕所等。
第三类设施
设置在人行道上的广告设施、公益指示牌。3.4
两个相邻交叉路口之间的道路。3.5
公共设施带(见图1)
宽度大于3m的人行道上距侧石外边线1.5m范围内专用于设置第一、第二和第三类设施(在以下的章节中简称三类设施)的特定区域。1
DB31/T415-2008
公益指示牌
车行道
公共设施带
设置在宽度大于3m人行道上的公共设施带图1
仅限传递告示政府机关、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或地标性建筑物等所在地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牌(不得含有商业、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等信息)。3.7
路口人行道
圆角范围内人行道及距圆角弧线切点外15m范围内的人行道(见图2)。15m
人行道
一般规定
建筑物边线
路口大行道
图2路口人行道
人行道上设置三类设施后,应确保行人通行空间安全顺畅,且不得妨碍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使用。
DB31/T415-2008
4.2三类设施应按照规划与人行道的新建、改建、扩建及大修工程等同步设置。4.3人行道宽度大于3m的,三类设施应设置在公共设施带内。4.4
在公共设施带内设置设施后,设施边线外人行道通行宽度应不小于1.8m。4.5占用人行道设置三类设施,确需引进线缆的,应入地敷设。4.6
同一路段人行道宽度不一的,应选择在较宽人行道上设置,且距较窄处5m以上。4.7
同一区域内设置多种指示牌的,应实行多杆合并,一杆多牌。4.8
第一类设施设置优先于第二类、第三类设施的设置。4.9
安装有顶部部件的设施,该顶部部件离地净空不小于2.5m,且不得侵入车行道空间。5第一类设施设置要求
5.1设置第一类设施及交通标志(信号灯)杆、路灯杆、电杆的附属开关、控制箱体的,其设施中心点应距侧石外边线0.5m,设施最大展开外缘距侧石外边线最近距离应不小于0.2m。5.2设置第一类设施时应避开行人过街横道线进出口及居住小区、商业设施等进出口处。5.3邮筒、废物箱宜设置在行人过街横道线进出口及居住小区、商业设施等进出口处两侧人行道。
5.4路口人行道,不宜设置交通标杆、路灯杆、电杆、消火栓、公共交通站牌、道路停车场计费表。
6第二类设施设置要求
6.1确需占用人行道设置时,必须设置在公共设施带内。6.1.1小于3m的人行道、路口人行道及行人过街横道线等行人、车辆出入口处不得设置6.2公共交通站亭、出租车扬招牌6.2.1设置公共交通站亭时,在离地净空2.5m范围内,其最大展开外缘不得越出公共设施带。6.2.2公共交通站亭应采用简洁、通透、美观且宜与公共交通站牌合一的结构形式,最大限度保障足够的行人通行空间。
6.2.3同一站点有八条以上(含八条)公交线路车停靠的,可以设置两座公共交通站亭,且两亭间需留有必要的行人通行空间。6.2.4出租车扬招牌应设置在具备出租车停靠,方便乘客上下车的居住小区、商业设施等进出口处两侧人行道上。
6.3电话亭、书报亭、阅报栏、流动厕所6.3.1电话亭每路段可以设置一处,每处设置不超过两座,路段长度大于500m以上的可以设置两处,两处间距不小于300m。6.3.2书报亭最大展开外缘不得越出公共设施带,距侧石不小于0.2m,且不得面向车行道开启门面,两亭间距不小于500m。6.3.3阅报栏长度不得大于3.6m,宽度不得大于0.4m,其外缘距离侧石不小于0.5m,两阅报栏间距应大于500m。
6.3.4流动厕所应选择沿街无商户、住户门面地段的人行道上设置,避免与沿街商户、住户门面相向设置,两流动厕所间距不小于500m。6.3.5书报亭、阅报栏、流动厕所不得在同一处连续设置。6.3.6距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出入口、轨道交通站点的出入口处10m范围内的人行道不得设置电话亭、书报亭、阅报栏、流动厕所。3
DB31/T415-2008
6.3.7人行道沿街无商户、住户门面的,书报亭、阅报栏、流动厕所等设施也可沿墙面向车行道方向设置,但设施外缘距侧石应不小于4m。6.4非机动车停放亭(点)
6.4.1确需设置停放亭的,停放亭底座长度应控制在4.5m以内,且每一路段只能设置一处,每处设置不得超过两座,且两亭间需留有必要的行人通行空间。6.4.2设置非机动车停放亭(点),应当与车辆、行人通道出入口及相邻设施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7第三类设施设置要求
7.1广告设施
7.1.1人行道上不得设置独立式广告设施,依附人行道上其他设施设置广告的,应当符合广告规划及有关管理规定和DB31/283的规定。7.1.2依附人行道上其他设施设置广告的,不得影响车辆、行人的通行需求,不得依附路口人行道上的其他设施设置广告。
7.2公益指示牌
7.2.1确需占用人行道设置公益指示牌的,可以参照本标准第一类设施设置要求及本标准其他相关规定
7.2.2占用人行道设置的公益指示牌,空间位置不得妨碍行人、车辆通行安全,不得附加商业广告内容及标识。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R87备案号:23684-
上國海市地國方國标准電
DB31/T 415-2008
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技术要求2008-10-22 发布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03-15实施
DB31/T415-2008
为有利于规范城市人行道设施设置行为,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人行道的服务水平,根据《上海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本标准起草人:袁文平、陆正海、商国平、姚颖东、陈予平本标准于2009年3月首次发布。
1范围
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技术要求DB31/T 415-2008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的种类、一般规定、设置位置、设置密度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市区和城镇范围内的城市道路人行道上设施的设置。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31/283
3术语和定义
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技术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第一类设施
设置在人行道上的交通标杆、路灯杆、电杆、消火栓、邮筒、废物箱、公共交通站牌、道路停车场计费表。
第二类设施
设置在人行道上的公共交通站亭、出租车扬招牌、电话亭、书报亭、非机动车停放亭(点)、阅报栏、流动厕所等。
第三类设施
设置在人行道上的广告设施、公益指示牌。3.4
两个相邻交叉路口之间的道路。3.5
公共设施带(见图1)
宽度大于3m的人行道上距侧石外边线1.5m范围内专用于设置第一、第二和第三类设施(在以下的章节中简称三类设施)的特定区域。1
DB31/T415-2008
公益指示牌
车行道
公共设施带
设置在宽度大于3m人行道上的公共设施带图1
仅限传递告示政府机关、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或地标性建筑物等所在地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牌(不得含有商业、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等信息)。3.7
路口人行道
圆角范围内人行道及距圆角弧线切点外15m范围内的人行道(见图2)。15m
人行道
一般规定
建筑物边线
路口大行道
图2路口人行道
人行道上设置三类设施后,应确保行人通行空间安全顺畅,且不得妨碍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使用。
DB31/T415-2008
4.2三类设施应按照规划与人行道的新建、改建、扩建及大修工程等同步设置。4.3人行道宽度大于3m的,三类设施应设置在公共设施带内。4.4
在公共设施带内设置设施后,设施边线外人行道通行宽度应不小于1.8m。4.5占用人行道设置三类设施,确需引进线缆的,应入地敷设。4.6
同一路段人行道宽度不一的,应选择在较宽人行道上设置,且距较窄处5m以上。4.7
同一区域内设置多种指示牌的,应实行多杆合并,一杆多牌。4.8
第一类设施设置优先于第二类、第三类设施的设置。4.9
安装有顶部部件的设施,该顶部部件离地净空不小于2.5m,且不得侵入车行道空间。5第一类设施设置要求
5.1设置第一类设施及交通标志(信号灯)杆、路灯杆、电杆的附属开关、控制箱体的,其设施中心点应距侧石外边线0.5m,设施最大展开外缘距侧石外边线最近距离应不小于0.2m。5.2设置第一类设施时应避开行人过街横道线进出口及居住小区、商业设施等进出口处。5.3邮筒、废物箱宜设置在行人过街横道线进出口及居住小区、商业设施等进出口处两侧人行道。
5.4路口人行道,不宜设置交通标杆、路灯杆、电杆、消火栓、公共交通站牌、道路停车场计费表。
6第二类设施设置要求
6.1确需占用人行道设置时,必须设置在公共设施带内。6.1.1小于3m的人行道、路口人行道及行人过街横道线等行人、车辆出入口处不得设置6.2公共交通站亭、出租车扬招牌6.2.1设置公共交通站亭时,在离地净空2.5m范围内,其最大展开外缘不得越出公共设施带。6.2.2公共交通站亭应采用简洁、通透、美观且宜与公共交通站牌合一的结构形式,最大限度保障足够的行人通行空间。
6.2.3同一站点有八条以上(含八条)公交线路车停靠的,可以设置两座公共交通站亭,且两亭间需留有必要的行人通行空间。6.2.4出租车扬招牌应设置在具备出租车停靠,方便乘客上下车的居住小区、商业设施等进出口处两侧人行道上。
6.3电话亭、书报亭、阅报栏、流动厕所6.3.1电话亭每路段可以设置一处,每处设置不超过两座,路段长度大于500m以上的可以设置两处,两处间距不小于300m。6.3.2书报亭最大展开外缘不得越出公共设施带,距侧石不小于0.2m,且不得面向车行道开启门面,两亭间距不小于500m。6.3.3阅报栏长度不得大于3.6m,宽度不得大于0.4m,其外缘距离侧石不小于0.5m,两阅报栏间距应大于500m。
6.3.4流动厕所应选择沿街无商户、住户门面地段的人行道上设置,避免与沿街商户、住户门面相向设置,两流动厕所间距不小于500m。6.3.5书报亭、阅报栏、流动厕所不得在同一处连续设置。6.3.6距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出入口、轨道交通站点的出入口处10m范围内的人行道不得设置电话亭、书报亭、阅报栏、流动厕所。3
DB31/T415-2008
6.3.7人行道沿街无商户、住户门面的,书报亭、阅报栏、流动厕所等设施也可沿墙面向车行道方向设置,但设施外缘距侧石应不小于4m。6.4非机动车停放亭(点)
6.4.1确需设置停放亭的,停放亭底座长度应控制在4.5m以内,且每一路段只能设置一处,每处设置不得超过两座,且两亭间需留有必要的行人通行空间。6.4.2设置非机动车停放亭(点),应当与车辆、行人通道出入口及相邻设施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7第三类设施设置要求
7.1广告设施
7.1.1人行道上不得设置独立式广告设施,依附人行道上其他设施设置广告的,应当符合广告规划及有关管理规定和DB31/283的规定。7.1.2依附人行道上其他设施设置广告的,不得影响车辆、行人的通行需求,不得依附路口人行道上的其他设施设置广告。
7.2公益指示牌
7.2.1确需占用人行道设置公益指示牌的,可以参照本标准第一类设施设置要求及本标准其他相关规定
7.2.2占用人行道设置的公益指示牌,空间位置不得妨碍行人、车辆通行安全,不得附加商业广告内容及标识。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标准计划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l2/T040-2007 天津市科学技术档案整理规则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13/T758.6-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山药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