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物资行业标准(WB) >>
- WBH 44-1994 中国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技术规范

【物资行业标准(WB)】 中国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5 23:22:50
- WBH44-1994
- 现行
标准号:
WBH 44-1994
标准名称:
中国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
物资行业标准(W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4-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6.59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主题内容:本规范包括中国国内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的功能、技术参数、信号的发送程序及各种信号测试总和测试方法。适用范围:非程控制(如纵横制)和程控制交换局 WBH 44-1994 中国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技术规范 WBH44-1994

部分标准内容:
中国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
技术规范
·内部文件·
项目主要承担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参加单位:邮电部规划研究院
邮电部设计院
审查及归口管理单位:邮电部科技司邮电部电信总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前
遵照部领导的指示精神,为了适应电信大发展的需要,邮电部电信总局、科学技术司在邮电部电话网研究项目计划中,安排了《中国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技术规范》研究任务。该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为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参加单位为邮电部规划研究院、设计院。邮电部传输所总结了一九七三年以来信号方面的实践经验,结合当前国际上信号领域的新建设、新标准,将已发布的信号标准系统化,补充了许多新的内容,并提出了信号标准是“参数、测试点、测试方法”三者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提高了实用效益,更便于贯彻执行。邮电部电信总局、科学技术司于九九三年四月下旬在杭州主持召开了《中国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技术规范》审议会,会议代表一致认为,本“技术规范”是基本可行的。会后,邮电部传输所根据审议意见,又进一步作了修改、补充和完善。现经部批准,发布试行。本“技术规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用户信号、局间直流信号、局间数字型线路信号、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多频记发器信号及铃流和信号音。第二部分是上述信号的测试方法,列为附件。本“技术规范”发布后,各级邮电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在试行中发现的问题,有关单位要及时报邮电部电信总局、科学技术司。本“技术规范”中的重大问题,由邮电部电信总局、科学技术司负责解释;一般问题,授权项目主要承担单位邮电部传输所负责解释。邮电部电信总局邮电部科学技术司一九九四年四月
查标准上建标网
jz32l.net
用户线信号
用户线条件
2.2与号盘话机、直流脉冲按键话机有关的用户线信号技术指标2.3与多频按键(MFPB)话机有关的用户线信号技术指标3.局间直流信号
直流线路信号极性标志一般规定3.2局间直流脉冲数字信号
3.3局间直流信号标志
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
2048kb/sPCM系统第16时隙(TS16)比特分配4.2
信号转换接口方式
信号编码含义
信号标志编码
双向中继电路工作要求
4.6数字型线路信号与非数字型线路信号的识别和转换要求4.7
程控数宇交换局发送数字型线路信号的要求线路信号设备技术要求
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
5.1信号的定义和作用·
传送方式
信号结构
信号分割
5.5线路信号设备技术指标
多频记发器信号
信号编码
信号传送方式
6.3信号的种类及基本含义
多频记发器设备的释放条件
6.5局间多频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6.6多频记发器信号设备技术指标7.
铃流和信号音
7.2信号音
附件一,用户信号的测试方法
附件二.直流信号的测试方法
附件三,数字型线路信号的测试方法附件四.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的测试方法附件五.多频记发器信号的测试方法附件六.铃流和信号音的测试方法附件七,用户线2Mb/s接口信号
附件八.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接收识别信号脉冲时长范围的说明附件九.输出至总配线架的铃流电压有效值2
查标准上建标网
为有效地使用并达到予期的使用效果,本技术规范中的技术标准应包括参数、测试点和测试方法三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技术规范包括中国国内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的功能,技术参数,以及信号的发送程序,还包括了各种信号测试点和测试方法。中国国内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技术规范主要是根据下列技术标准和文件修改制订的:
电话自动交换网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方式和技术指标测试方法(GB-—3376-82.GB5442—85)。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和技术指标测试方法GB-3377—82,GB3971.3-85)。电话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方式和技术指标测试方法(GB-3378--82GB-544-85)。
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直流信号方式(GB3379—82)。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和技术指标测试方法(GB—3380--82,GB-5443-85)
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GB--3971,2-—83)。
人工长途局与自动长途局的直流极性标志与数字型线路信号。
人工长途电话局至市话局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YD336—88)。
支局或用户交换机与端局间长市合群数字型线路信号。一长途电话交换局间数字型线路信号(YD335一88)1.本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
一用户线信号,
局间直流信号,
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
一局间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一局间多频记发器信号,
一铃流和信号音。
本技术规范主要适用于非程控制(如纵横制)和程控制交换局,也规定了部分适用于步进制局和人工长途电话局的内容。2.用户线信号
用户线信号是用户话机和交换机之间传送的信号,它包括用户状态信号和用户拨号(或按键)产生的数字信号。用户状态信号由话机叉簧产生,完成或切断直流电路,用以启动或复原局内设备。
用户拨号的数字信号在使用号盘话机、直流脉冲按键话机情况下为直流脉冲,在使用多频按键话机情况下为不同的音频组合。2.1用户线条件
2.1.1用户回路电阻
对步进制交换机不大于1000Q(不包括话机电阻),对纵横制和程控制交换机不大于18002(包括话机电阻,并保证馈电电流不小于18mA),特殊情况下加装远距离用户设备可允许回路电阻达到30002。最大馈电电流对SPC局不应超过50mA,对XB局不应超过80mA。2.1.2用户线线间绝缘电阻
对各类交换机均应不小于200002。2.1.3用户线线间电容
对步进制交换机不大于0.5μF
查标准上建标网
对纵横制和程控制交换机不大于0.7uF。2.2与号盘话机,直流脉冲按键话机有关的用户线信号技术指与号盘话机和直流脉冲按键话机有关的用户线信号技术指标如表2.1所示。
脉冲速度
脉冲/秒
脉冲断续比
脉冲串间隔
(1.4~1.8):1
≥500ms
交换局接收器
步进制局
(1.3-1.9):1
≥350ms
纵横制、程控局
(1.3-2.5):1
≥350ms?
2.3与多频按键(MFPB)话机有关的用户信号技术指标2.3.1频率组合
多频按键话机所采用的频率组合,为高频群H1~H4和低频群L1~L4组成16种所需双频数字信号,其中11(*),12(#)供特种服务使用,13,14,15和16备用,具体组合如表2.2所示:①脉冲串间需≥350ms时应能可靠识别3
高频群(Hz)
低频群(H2)
2.3.2技术指标
11(*)
12(*)
多频按键话机及局内按键接收器技术指标如表2.3所示:2.4与磁卡话机有关的用户线信号技术指标磁卡话机可以是号盘脉冲或DTMF信号,应符合号盘话机和多频按键话机相关用户信号技术指标。2.5用户数字型线路信号
见附件七。
查标准上建标网
标称频率
由谐波、互
调引起的总
信号极限时
信号间隔时
低频率:697770852941Hz
高频率:1209133614771633Hz
局内接收器
士2.0%以内可靠接收
不超过±1.5%
低频群:一9±3dBm
高频群:-7±3dBm
组合中的高频群电平应比低
频群电平高2土1dB
比基波电平至少低20dB
>40ms/每位
局间直流信号bZxz.net
±3.0%以上保证不接收
±2.0%~±3.0%之间不保
证接收
双频工作时
单频接收电平
范围:-4~-23dBm
双频工作时单频不动作
电平:—31dBm
双频电平差:≤6dB
30~40ms/位
30~40ms
3.局间直流信号
局间直流信号包括直流线路信号和局间直流数字信号,前者表现为直流极性标志,后者表现为直流脉冲。当局间或交换机与PCM基群设备间采用实线传输时,可采用直流线路信号和直流脉冲信号。
本规范中有关纵横制交换局的直流信号规定,也适用于空分程控全电子交换局、PAM交换局。
本规范中有关长途交换局的直流信号规定,一般也适用于国际交换局。
3.1直流线路信号极性标志的一般规定:\高阻十”:表示高阻地,
:表示低阻地,
:表示断路或于100kQ电阻,
\高阻一#:表示高阻负,
:表示低阻负,
除特殊注明外,高阻的电阻值大于900Q,低阻的电阻标称值小于8000.\一为负电源电压标称值,\十”为电源地3.2局间直流脉冲数字信号
3.2.1发号器指标
脉冲速度:10士1脉冲/秒
脉冲断续比:(1.6士0.2):1
双线发送脉冲:a线送断续地,b线送断续(20~40)2一60Vc.
或-48V电源
d.脉冲串间隔:≥500ms
3.2.2号盘脉冲接收器
在以下条件下号盘脉冲接收器应正常工作:6
查标准上建标网
jz32l.net
脉冲速度:8~14脉冲/秒
脉冲断续比(1.6士0.3):1
脉冲串间隔:≥350ms
中继线环路电阻30002(三线中继时C线电阻为7000)线间绝缘电阻≥50000Q
线间电容≤2uF
g:局间地电位差允许最大为6V。3.3局间直流信号标志
下述规定的直流信号标志既适用于局间,也适用于PCM基群设备与交换局之间
3.3.1本地局间的接续
3.3.1.1纵横制标志
a.纵横制本地局与纵横制本地局间采用a、b线直流信号时,信号标志采用DC(1)。DC(1)见表3.1。b.纵横制本地局与程控数字本地局间采用a,b线直流信号时,信号标志采用DC(1)。DC(1)见表3.1。c.纵横制本地局与步进制本地局间采用纵横制a、b线标志时,信号标志采用DC(1)。DC(1)见表3.13.3.1.2E、M线直流信号与数字型线路信号间的信号转换纵横制本地局或长途局与PCM基群设备间采用E、M线信号时,E、M线直流信号如表3.2所示。
EM线信号接口中继方式示意图如图3.1所示。ZAXZEX
纵横制发话局
MUX一一复用器
SC—信号转换器
PCM线路
图3.1E、M线信号接口中继方式示意图3.3.1.3步进制标志
a.三线中继标志
纵横制受话局
步进制本地局与程控数字本地局间应采用a,b,c三线中继,信号标志采用DC(1B)。DC(1B)见表3.3。步进制本地局与步进制本地局间三线中继信号标志应采用DC(1B)。DC(1B)见表3.3。
一般地,步进制本地局间采用PCM传输系统时,在步进制本地局与PCM基群设备间采用DC(1B)。步进制本地局间三线中继方式示意图如图3.2所示。8
查标准上建标网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技术规范
·内部文件·
项目主要承担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参加单位:邮电部规划研究院
邮电部设计院
审查及归口管理单位:邮电部科技司邮电部电信总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前
遵照部领导的指示精神,为了适应电信大发展的需要,邮电部电信总局、科学技术司在邮电部电话网研究项目计划中,安排了《中国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技术规范》研究任务。该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为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参加单位为邮电部规划研究院、设计院。邮电部传输所总结了一九七三年以来信号方面的实践经验,结合当前国际上信号领域的新建设、新标准,将已发布的信号标准系统化,补充了许多新的内容,并提出了信号标准是“参数、测试点、测试方法”三者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提高了实用效益,更便于贯彻执行。邮电部电信总局、科学技术司于九九三年四月下旬在杭州主持召开了《中国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技术规范》审议会,会议代表一致认为,本“技术规范”是基本可行的。会后,邮电部传输所根据审议意见,又进一步作了修改、补充和完善。现经部批准,发布试行。本“技术规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用户信号、局间直流信号、局间数字型线路信号、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多频记发器信号及铃流和信号音。第二部分是上述信号的测试方法,列为附件。本“技术规范”发布后,各级邮电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在试行中发现的问题,有关单位要及时报邮电部电信总局、科学技术司。本“技术规范”中的重大问题,由邮电部电信总局、科学技术司负责解释;一般问题,授权项目主要承担单位邮电部传输所负责解释。邮电部电信总局邮电部科学技术司一九九四年四月
查标准上建标网
jz32l.net
用户线信号
用户线条件
2.2与号盘话机、直流脉冲按键话机有关的用户线信号技术指标2.3与多频按键(MFPB)话机有关的用户线信号技术指标3.局间直流信号
直流线路信号极性标志一般规定3.2局间直流脉冲数字信号
3.3局间直流信号标志
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
2048kb/sPCM系统第16时隙(TS16)比特分配4.2
信号转换接口方式
信号编码含义
信号标志编码
双向中继电路工作要求
4.6数字型线路信号与非数字型线路信号的识别和转换要求4.7
程控数宇交换局发送数字型线路信号的要求线路信号设备技术要求
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
5.1信号的定义和作用·
传送方式
信号结构
信号分割
5.5线路信号设备技术指标
多频记发器信号
信号编码
信号传送方式
6.3信号的种类及基本含义
多频记发器设备的释放条件
6.5局间多频记发器信号发送顺序6.6多频记发器信号设备技术指标7.
铃流和信号音
7.2信号音
附件一,用户信号的测试方法
附件二.直流信号的测试方法
附件三,数字型线路信号的测试方法附件四.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的测试方法附件五.多频记发器信号的测试方法附件六.铃流和信号音的测试方法附件七,用户线2Mb/s接口信号
附件八.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接收识别信号脉冲时长范围的说明附件九.输出至总配线架的铃流电压有效值2
查标准上建标网
为有效地使用并达到予期的使用效果,本技术规范中的技术标准应包括参数、测试点和测试方法三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技术规范包括中国国内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的功能,技术参数,以及信号的发送程序,还包括了各种信号测试点和测试方法。中国国内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技术规范主要是根据下列技术标准和文件修改制订的:
电话自动交换网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方式和技术指标测试方法(GB-—3376-82.GB5442—85)。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和技术指标测试方法GB-3377—82,GB3971.3-85)。电话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方式和技术指标测试方法(GB-3378--82GB-544-85)。
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直流信号方式(GB3379—82)。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和技术指标测试方法(GB—3380--82,GB-5443-85)
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GB--3971,2-—83)。
人工长途局与自动长途局的直流极性标志与数字型线路信号。
人工长途电话局至市话局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YD336—88)。
支局或用户交换机与端局间长市合群数字型线路信号。一长途电话交换局间数字型线路信号(YD335一88)1.本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
一用户线信号,
局间直流信号,
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
一局间带内单频脉冲线路信号,一局间多频记发器信号,
一铃流和信号音。
本技术规范主要适用于非程控制(如纵横制)和程控制交换局,也规定了部分适用于步进制局和人工长途电话局的内容。2.用户线信号
用户线信号是用户话机和交换机之间传送的信号,它包括用户状态信号和用户拨号(或按键)产生的数字信号。用户状态信号由话机叉簧产生,完成或切断直流电路,用以启动或复原局内设备。
用户拨号的数字信号在使用号盘话机、直流脉冲按键话机情况下为直流脉冲,在使用多频按键话机情况下为不同的音频组合。2.1用户线条件
2.1.1用户回路电阻
对步进制交换机不大于1000Q(不包括话机电阻),对纵横制和程控制交换机不大于18002(包括话机电阻,并保证馈电电流不小于18mA),特殊情况下加装远距离用户设备可允许回路电阻达到30002。最大馈电电流对SPC局不应超过50mA,对XB局不应超过80mA。2.1.2用户线线间绝缘电阻
对各类交换机均应不小于200002。2.1.3用户线线间电容
对步进制交换机不大于0.5μF
查标准上建标网
对纵横制和程控制交换机不大于0.7uF。2.2与号盘话机,直流脉冲按键话机有关的用户线信号技术指与号盘话机和直流脉冲按键话机有关的用户线信号技术指标如表2.1所示。
脉冲速度
脉冲/秒
脉冲断续比
脉冲串间隔
(1.4~1.8):1
≥500ms
交换局接收器
步进制局
(1.3-1.9):1
≥350ms
纵横制、程控局
(1.3-2.5):1
≥350ms?
2.3与多频按键(MFPB)话机有关的用户信号技术指标2.3.1频率组合
多频按键话机所采用的频率组合,为高频群H1~H4和低频群L1~L4组成16种所需双频数字信号,其中11(*),12(#)供特种服务使用,13,14,15和16备用,具体组合如表2.2所示:①脉冲串间需≥350ms时应能可靠识别3
高频群(Hz)
低频群(H2)
2.3.2技术指标
11(*)
12(*)
多频按键话机及局内按键接收器技术指标如表2.3所示:2.4与磁卡话机有关的用户线信号技术指标磁卡话机可以是号盘脉冲或DTMF信号,应符合号盘话机和多频按键话机相关用户信号技术指标。2.5用户数字型线路信号
见附件七。
查标准上建标网
标称频率
由谐波、互
调引起的总
信号极限时
信号间隔时
低频率:697770852941Hz
高频率:1209133614771633Hz
局内接收器
士2.0%以内可靠接收
不超过±1.5%
低频群:一9±3dBm
高频群:-7±3dBm
组合中的高频群电平应比低
频群电平高2土1dB
比基波电平至少低20dB
>40ms/每位
局间直流信号bZxz.net
±3.0%以上保证不接收
±2.0%~±3.0%之间不保
证接收
双频工作时
单频接收电平
范围:-4~-23dBm
双频工作时单频不动作
电平:—31dBm
双频电平差:≤6dB
30~40ms/位
30~40ms
3.局间直流信号
局间直流信号包括直流线路信号和局间直流数字信号,前者表现为直流极性标志,后者表现为直流脉冲。当局间或交换机与PCM基群设备间采用实线传输时,可采用直流线路信号和直流脉冲信号。
本规范中有关纵横制交换局的直流信号规定,也适用于空分程控全电子交换局、PAM交换局。
本规范中有关长途交换局的直流信号规定,一般也适用于国际交换局。
3.1直流线路信号极性标志的一般规定:\高阻十”:表示高阻地,
:表示低阻地,
:表示断路或于100kQ电阻,
\高阻一#:表示高阻负,
:表示低阻负,
除特殊注明外,高阻的电阻值大于900Q,低阻的电阻标称值小于8000.\一为负电源电压标称值,\十”为电源地3.2局间直流脉冲数字信号
3.2.1发号器指标
脉冲速度:10士1脉冲/秒
脉冲断续比:(1.6士0.2):1
双线发送脉冲:a线送断续地,b线送断续(20~40)2一60Vc.
或-48V电源
d.脉冲串间隔:≥500ms
3.2.2号盘脉冲接收器
在以下条件下号盘脉冲接收器应正常工作:6
查标准上建标网
jz32l.net
脉冲速度:8~14脉冲/秒
脉冲断续比(1.6士0.3):1
脉冲串间隔:≥350ms
中继线环路电阻30002(三线中继时C线电阻为7000)线间绝缘电阻≥50000Q
线间电容≤2uF
g:局间地电位差允许最大为6V。3.3局间直流信号标志
下述规定的直流信号标志既适用于局间,也适用于PCM基群设备与交换局之间
3.3.1本地局间的接续
3.3.1.1纵横制标志
a.纵横制本地局与纵横制本地局间采用a、b线直流信号时,信号标志采用DC(1)。DC(1)见表3.1。b.纵横制本地局与程控数字本地局间采用a,b线直流信号时,信号标志采用DC(1)。DC(1)见表3.1。c.纵横制本地局与步进制本地局间采用纵横制a、b线标志时,信号标志采用DC(1)。DC(1)见表3.13.3.1.2E、M线直流信号与数字型线路信号间的信号转换纵横制本地局或长途局与PCM基群设备间采用E、M线信号时,E、M线直流信号如表3.2所示。
EM线信号接口中继方式示意图如图3.1所示。ZAXZEX
纵横制发话局
MUX一一复用器
SC—信号转换器
PCM线路
图3.1E、M线信号接口中继方式示意图3.3.1.3步进制标志
a.三线中继标志
纵横制受话局
步进制本地局与程控数字本地局间应采用a,b,c三线中继,信号标志采用DC(1B)。DC(1B)见表3.3。步进制本地局与步进制本地局间三线中继信号标志应采用DC(1B)。DC(1B)见表3.3。
一般地,步进制本地局间采用PCM传输系统时,在步进制本地局与PCM基群设备间采用DC(1B)。步进制本地局间三线中继方式示意图如图3.2所示。8
查标准上建标网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物资行业标准(WB)标准计划
- WBH45-1994 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号方式测试规范和验收方法
- WBH29.2-1992 长途传输装备基本进网要求(无线系统)
- WBH010-1990 局间中继电路群计算用表
- WBH34-1993 大、中城市设置多个自动长途局的相关技术体制
- WB/T1025-2006 木材交易市场管理规范
- WBH29.1-1992 长途传输装备基本进网要求(有线系统)
- WB/T1046-2012 易腐食品机动车辆冷藏运输要求
- WB/T1023-2005 菱镁胶凝材料改性剂
- WB/T1036-2006 菱镁制品用玻璃纤维布
- WB/T1003-1995 拆船板热轧再生扁钢
- WB/T1037-2008 地面辐射供暖木质地板铺设技术和验收规范
- WB/T1030-2006 木地板铺设技术与质量检测
- WB/T1016-2002 木地板铺设面层验收规范
- WB/T1018-2002 菱镁制品用工业氯化镁
- WB/T1022-2005 绿色拆船通用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