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航空工业行业标准(HB) >>
- HB 7766-2005 燃气轮机成套设备安装通用技术要求

【航空工业行业标准(HB)】 燃气轮机成套设备安装通用技术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16 09:24:18
- HB7766-2005
- 现行
标准号:
HB 7766-2005
标准名称:
燃气轮机成套设备安装通用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
航空工业行业标准(H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5-12-26 -
实施日期:
2006-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4.05 MB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FL 1117
HB7766-2005
燃气轮机成套设备安装通用技术要求Installation general requirements ofgas Turbine turnkey installation2005-12-26发布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2006-05-01实施
HB7766-2005
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航世新燃气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南方动力机械公司燃气轮机成套安装公司、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山永康、彭建军、武文华。1范围
燃气轮机成套设备安装通用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燃气轮机及其成套设备(以下简称成套设备)的安装要求。HB7766-2005
本标准适用于发电用燃气轮机成套设备的安装。舰船用、机械驱动用的燃气轮机成套设备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009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E
GB5017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
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36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3
HB6712轻型燃气轮机联轴器通用技术要求3安装的一般要求
3.1成套设备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3.2成套设备安装应保证所安装的设备便于操作、维护、更换。3.3成套设备安装中的隐蔽工程应在工程隐蔽前进行检验,并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3.4成套设备安装完成后按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分部试验、联合试运行。4安装准备工作
技术资料准备
4.1.1成套设备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技术资料:成套设备交货清单及装箱清单;a)
随成套设备供应的图纸清单和技术文件的清单;b)
产品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
与成套设备安装有关的图纸、安装“技术指导”等技术文件;e
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保证大纲。f)
施工场地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4.1.2
施工现场环境温度应保持5℃以上。低于5℃时,应有防寒、防冻措施:a)
施工现场具有满足安装要求的水、电、压缩空气等设施:b)
安装现场道路通畅,场地平整;)厂房内安装的机组,安装前厂房屋面、外墙、门窗和内部粉刷等工程应基本完工。应与安装配d)
HB7766-2005
合的施工,其基础地坪、沟道等工程基本完工,基础混凝士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80%,并有基础检验报告。
4.1.3与成套设备安装有关的预埋件(如电缆管、排污管等)在浇灌混凝土基础前预埋到位。4.1.4安装所使用的各种吊具、工具、测具应配备到位。4.2开箱检查与保管
4.2.1设备开箱应有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参加,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并应作好记录:a)
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
设备(或零部件)的名称、型号、规格及数量;装箱清单、设备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设备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其它需要记录的内容。
4.2.2设备及其零、部件和专用工具,应妥善保管,不应使其变形、损坏、锈蚀、错乱或丢失。4.2.3设备的转动或滑动部位,在清洗、加油前应采取防止转动或产生相对滑动的措施。4.3成套设备的检查与清洗
4.3.1成套设备安装宜在保质期内进行。在保质期内,除轴承部位应清洗、加油外,其他部位可不作解体检查;在清洗加油后,用手盘转应感觉灵活,无异常声音。4.3.2成套设备安装超过规定的保质期,除设备说明书另有规定,可进行处理或解体检查。并应对仪表进行复验。
4.3.3成套设备管路应按使用介质的不同要求进行清洗。4.4成套设备基础的复查与处理
4.4.1成套设备安装前应与基础施工单位一起核对基础尺寸。4.4.2成套设备安装前,基础应验收。其内容包括: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交基础质量证明书、测量验收记录、沉陷观察记录等施工技术资料;基础上应明显地画出标高基准线、纵横中心线,相应建筑物上应标有坐标轴线;基础上应有沉降观测水准点。4.4.3基础交接验收时,应与施工单位一起复查基础的外形尺寸和位置尺寸。其偏差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序号
基础座标位置(纵、横轴线)
基础不同平面的标高
基础平面外形尺寸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凹穴尺寸
检查内容
基础的平面水平度(包括地坪上需安装设备部分)每米
垂直度:每米
预埋地脚螺栓:标高(顶端)
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分别测量)预留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
孔壁的垂直度(每米)
允许偏差
0,-20
0,+20
0,+20
0,10
预留活动地脚螺栓锚板:标高
中心位置
表1(续)
检查内容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水平度(带槽的锚板)每米
水平度(带槽螺纹孔的锚板)每米±20
HB7766-2005
允许偏差
4.4.4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
4.4.5安装大型设备的基础,在设备就位前需要进行预压(即压力试验)。预压的重量为安装设备自重和允许工件最大重量总和的1.25倍。预压物应均匀压在基础上,以保证基础均匀下沉。4.5成套设备安装时的安全措施
4.5.1安装单位应贯彻执行《劳动法》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令、法规。4.5.2成套设备安装单位在成套设备安装前,应制订严格的安全措施。确保安装期间成套设备及人身的安全。
4.5.3安装单位应制订安全文明生产措施。4.5.4对危险作业,执行安全施工作业票制度;有毒有害作业前,应编制特殊的安全措施。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应配备特殊防护用品;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4.5.5成套设备安装前应制订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职责。5主要设备的安装要求
5.1设备的就位
5.1.1安装带发电机的成套设备时,首先将燃气轮机、齿轮箱、发电机等主要设备就位。5.1.2在设备就位前,应将影响就位的设施拆除5.1.3就位的设备通过改变调整垫铁的高度,保证设备达到安装水平的要求。5.1.4设备在就位12h~24h后,检查垫铁的接触面积是否在技术文件要求的范围内(一般规定接触面积不小于75%)。
5.2设备的找平、找正及对中
5.2.1为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设备就位后应首先调整并检测设备本身的中心、水乎、标高是否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然后进行找平、找正及对中。5.2.2在安装带齿轮箱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成套设备时,般首先将齿轮箱就位,然后就位燃气轮机及发电机。只有在齿轮箱就位并找平后,才能通过高速联轴器将齿轮箱的主动轴与燃气轮机输出轴相连;通过低速联轴器将齿轮箱的从动轴与发电机的轴相连。燃气轮机、齿轮箱、发电机三轴的对中数据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5.2.3在安装带有座定位装置的设备时,应调整好座与定位装置之间的间隙,保证滑动自如。各部分间隙值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5.2.4设备的安装、找平及对中是在常温下进行,而设备是在热态下工作的。因此常温下调整时应保证设备在高温下运行的可靠性。5.2.5为了保证对中数据的正确性,设备调整时应避免阳光照射等环境温度的影响,保证对中数据的可信性。
5.2.6对中完成后,等待12h~24h,待设备、调整垫片得到充分沉降后,再测一次对中数据,这些数据仍能符合要求,设备的对中工序才能认为完成。5.2.7将认可的对中实测数据记录在质量检查表中。5.2.8需进行二次灌浆的基础。在设备对中完成后,可以进行二次灌浆。二次灌浆的技术要求应符合3
HB7766-2005
技术文件的规定。
5.2.9拧紧与设备连接的所有螺栓。拧紧螺栓时应满足以下要求a)为满足动平衡的要求,安装高速转动件上的螺栓时应严格按规定位置装配并按规定顺序拧紧:b)有些螺栓要求在拧紧后测量螺栓伸长量的,应将测量的螺栓伸长量记录在质量检查表中;所有法兰上的螺栓应对称拧紧;c)
d)两侧的螺栓应对应拧紧;
所有的螺栓都应按技术文件规定的拧紧力矩拧紧。e)
5.2.10在设备底座下放置垫铁,通过调整垫铁的高度,保证设备达到所要求的标高和水平,并且能使设备底座下的各部分,在二次灌浆时都能灌到。从而使设备的全部重量通过垫铁均匀地传递到基础上。放置垫铁部位的基础表面应凿平。垫铁一般应比设备的底脚略大20mm~30mm。垫铁的高度一般在10mm~30mm,垫铁的块数愈少愈好(最多不超过三块)。厚的放在下面,薄的放在上面。5.2.11在设备就位并找正及找平后,进行二次灌浆,待养护期满或强度达到80%后,用规定的拧紧力矩,拧紧地脚螺栓,地脚螺栓应对称均匀拧紧。地脚螺栓拧紧后,螺母应采取防松措施。5.3联轴器的安装
燃气轮机联轴器的安装与对中,以及间隙的调整要求应符合HB6712或技术文件的规定。6辅助系统的安装要求
6.1进气过滤系统的安装
6.1.1进气系统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6.1.2进气系统支架基础应符合GB50231的要求。6.1.3进气系统立柱和横梁等钢构架的安装应符合GB50231的要求。6.1.4进气过滤室和进气道,以及进气消音器、转接段、膨胀节、进气弯头的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6.1.5进气系统安装时应保证所有法兰面的密封。6.1.6进气过滤反吹装置安装完成后按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反吹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作好记录。6.1.7进气通道内的所有连接件都应采取防松措施。清除进气道内所有杂物后,才能封闭进气通道。6.2滑油系统的安装
6.2.1滑油系统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6.2.2燃气轮机、齿轮箱、发电机等设备的滑油管路安装应符合GB50235的要求。6.2.3滑油系统管路安装连接完成后,应按技术文件要求进行循环清洗,循环时间不小于72h,循环清洗的清洁度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6.2.4加油前,应化验油质,化验结果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6.3排气系统的安装
6.3.1排气系统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及产品安装规范的要求。6.3.2排气系统的支架基础应符合GB50231的要求。6.3.3排气系统支撑钢梁等钢构架的安装应符合GB50231的要求。6.3.4排气系统膨胀节的安装应符合产品安装规范的要求。6.3.5排气系统管道的绝热施工应符合GB50235的要求。6.4压气机清洗系统的安装
6.4.1清洗系统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及设备安装规范的要求。6.4.2清洗系统管路的安装应符合GB50235的要求。6.5起动系统的安装
6.5.1起动系统的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和产品安装规范的要求。4
HB7766-2005
6.5.2在安装起动系统时应避免起动机的重量和振动传到燃气轮机上,影响燃气轮机的稳定运行。6.6燃料系统的安装
6.6.1燃料系统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和产品安装规范的要求。6.6.2燃料系统管道及阀门的安装应符合GB50235的要求。6.6.3气体燃料系统管道安装完成后,宜用情性气体(例如氮气)进行置换。6.6.4管道安装完成后按GB50235的要求进行检验、检查和试验6.7灭火系统的安装
6.7.1灭火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产品安装规范的要求。6.7.2灭火系统管道安装完成后,应对整个管道进行耐压泄漏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6.7.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安装完成后,应按GB50263的要求进行试验。6.8加热与通风系统的安装
6.8.1加热与通风系统设备的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6.8.2检查所有通风机的旋转方向,转动时应灵活无杂音。6.9冷却水系统的安装
6.9.1冷却水系统的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6.9.2冷却水系统管道的安装应符合GB50235的要求。6.9.3冷却水系统的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GB50235的要求进行密封性试验。6.10雾化空气系统的安装
6.10.1募化空气系统的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6.10.2雾化空气系统的隔离阀、电磁阀等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6.11注水(喷水)系统的安装
6.11.1注水(喷水)系统的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6.11.2注水(喷水)系统管道的安装应符合GB50235的要求。6.11.3注水(喷水)系统管道的安装完成后应按GB50235的要求进行密封性试验。6.12蒸汽回注系统的安装
6.12.1蒸汽回注系统的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6.12.2蒸汽回注系统管道的安装应符合GB50235的要求。6.12.3蒸汽回注系统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GB50235的要求进行密封性试验。6.12.4蒸汽回注系统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GB50235的要求绝热。6.13余热回收装置的安装
6.13.1余热回收装置的安装应符合当地政府的法令、法规。6.13.2余热回收装置的煮炉、吹扫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6.13.3余热回收装置的各种管道的安装及管道的绝热应符合GB50235的要求。6.13.4余热回收装置的管道涂漆应符合GB50235的要求。6.14辅助系统管道安装的其他要求管道安装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6.14.1
a)与管道安装有关的土建基础已经检验合格,满足安装要求;b)与管道连接的主要设备已找正合格,所有连接的螺栓已连接到位,并已固定完毕;管道组件及管道支撑件等已加工、安装完毕,并已检验合格;c)
d)管道、管件等内部已清理,无杂物;e)在管道安装前应完成的脱脂、内部防腐等有关工序已进行完毕,并已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6.14.2除另有规定外,所有管道在安装时应不受外力、不产生弯曲或拉伸。导管组件不应在有预应力状态下安装或固定。
HB7766-2005
6.14.3金属导管与相邻构件连结时,应保证相邻构件产生的振动或变形不会引起导管、导管组件及支架的损坏。
6.14.4软管的安装应使其在任何工作状态下,都能正常的移动而不产生扭曲,软管连接接头也不应产生松动。
6.14.5对管内流动介质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其焊接质量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6.14.6连接设备的管道,应满足以下要求:其固定焊接位置应远离设备;
管道的焊接以及各段管子坡口的形式按技术文件要求;b)
管道安装合格后,应保证管道不承受技术文件规定以外的所有附加外力。6.14.7
管道粗装完成后,应对该管道与设备连接的接口进行复位检查,其偏差值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6.14.8所有管道按技术文件的要求安装完成后,按GB50235的要求对管道进行耐压泄漏试验、吹扫及清洗。
6.14.9阀门安装前,应检查填料,其压盖螺栓应留有调节裕量。6.14.10阀门安装前,应核对其型号、规格,并应按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6.14.11当管道与阀门以法兰或螺纹方式联接时,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当管道与阀门以焊接方式联接时,阀门不得关闭,焊缝底层宜采用氩弧焊。6.14.12管道的颜色、绝热保温及安全标记应符合有关规定。6.15安全阀的安装要求
管道与设备上安全阀安装的一般要求是:a)安全阀的安装位置及排放方向应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并应垂直安装;b)
管道与设备投运前,应及时调校安全阀:c
安全阀经调校后,在工作压力下不应有泄漏;安全阀经最终调校后应做铅封,并应将调校后的数据作好详细记录。d)
7电气系统的安装要求
7.1电机的安装要求
7.1.1电机的安装及试运转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专业规程的规定。7.1.2电机的安装及验收除执行GB50170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及产品安装技术文件的规定。
7.1.3电机安装前应确保电机基础、地脚螺栓孔、沟道、预埋件及电缆管位置、尺寸和质量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7.1.4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镀锌制品。7.1.5安装有转向要求的电机时,在试车前应检查电机与电源相序并应一致。7.1.6电机安装完成后的第一次启动应在空载条件下进行,空载运行时间宜为2h,并记录电机的空载电流。
7.1.7电机安装及试运转合格后,在验收时应提交产品说明书和安装记录等技术文件。7.2盘、柜一类电气装置的安装
7.2.1配电盘、保护盘、控制盘等屏、台、箱的安装要求应符合GB50171的规定。当产品安装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7.2.2盘、柜的基础型钢的安装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7.2.3盘、柜上的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7.2.4盘、柜上的电气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应采用镀锌件,并应采用标准件。6
7.2.5盘、柜一类电气装置安装完成后应按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安装工程的验收。HB7766-2005
7.2.6盘、柜一类电气装置安装完成并调试合格后,建筑物中的孔洞及电缆管口,应及时封堵。7.3电气设备二次回路结线
7.3.1电气设备二次回路结线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7.3.2导线与电气元件间的二次回路结线宜采用螺栓连接,并应牢固可靠。7.3.3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7.3.4盘、柜内的导线在可动部位的两端应用卡子固定。7.3.5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应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
7.3.6在油污环境,应采用耐油的绝缘导线;在高温环境下,应采取绝热措施。7.3.7仪表导线及控制导线宜采用屏蔽线,并且应与电源线隔离,分别敷设。仪表导线、控制导线应敷设在只含有弱电信号的仪表电缆管中。7.3.8电气设备的结线完成,联动试验正确无误后,应按要求进行验收检查,并按规定提交产品说明书等安装记录及其他技术文件。7.4自动化仪表的安装
7.4.1自动化仪表(以下简称仪表)的安装应符合设计文件及GB50093的规定,并应符合产品安装说明书的要求。
7.4.2对直接安装在设备和管道上的仪表和仪表取源部件,应符合设计文件对专业分界的规定施工7.4.3仪表工程安装所采用的设备及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7.4.4仪表工程中的焊接应符合GB50236中的有关规定。7.4.5仪表工程的施工除应执行GB50093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强制性的技术标准。管道经吹扫、清理后,才可以安装仪表。
7.4.6仪表管道安装应考虑:
避开设备和通道;
应有一定的倾斜度,并在最高点及最低点设置排气阀及排液阀,保证排气及排液通畅c)1
仪表管道的弯制应采用弯管机弯制,严禁手工弯制;仪表管道应按技术文件及规范要求作密封性试验。d)
7.4.7在仪表上应有编号、检验日期、名称及用途的标志。7.4.8仪表在使用前应校正合格。7.5接地安装
7.5.1设备及配电、控制、保护用的(柜、箱)操纵台等的金属外壳均应接地或接零。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应符合GB50169的要求。7.5.2接地装置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并有材料合格证明。用作接地的材料或零件,安装前不得涂漆。
7.5.3接地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不应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7.5.4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时应牢固无虚焊。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应用镀锌螺栓连接,螺栓连接处的接触面应符合有关规定。7.5.5接地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测试,电阻值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7.5.6成套设备的接地网应接入电厂的接地网。8工程交接验收
8.1成套设备安装完工并经合同规定的试运行合格后,进行工程验收。7
HB7766-2005
工程验收时,安装单位应提交下列资料,交由建设单位保存:按实际安装情况绘制的竣工图;a)
修改设计的有关文件;
主要材料和用于重要部位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检验记录;隐蔽工程记录;
各工序的检验记录,主要包括“设备开箱检查记录”、“重要设备受损及修复记录”、“自检记录”、“专业检查记录”、“设备安装质量评定等级”等等;重要混凝土砂,石,水泥的配合比和基础强度试验记录;g)
各种检验记录;
其他有关资料,如“仪器仪表校正记录”、“重大工程返工工作记录”、“重大质量问题处理记录”、“安装工程建议和意见”等等。3工程交接验收完成后,办理移交手续。8.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FL 1117
HB7766-2005
燃气轮机成套设备安装通用技术要求Installation general requirements ofgas Turbine turnkey installation2005-12-26发布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2006-05-01实施
HB7766-2005
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航世新燃气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南方动力机械公司燃气轮机成套安装公司、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山永康、彭建军、武文华。1范围
燃气轮机成套设备安装通用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燃气轮机及其成套设备(以下简称成套设备)的安装要求。HB7766-2005
本标准适用于发电用燃气轮机成套设备的安装。舰船用、机械驱动用的燃气轮机成套设备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009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E
GB5017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
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36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3
HB6712轻型燃气轮机联轴器通用技术要求3安装的一般要求
3.1成套设备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3.2成套设备安装应保证所安装的设备便于操作、维护、更换。3.3成套设备安装中的隐蔽工程应在工程隐蔽前进行检验,并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3.4成套设备安装完成后按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分部试验、联合试运行。4安装准备工作
技术资料准备
4.1.1成套设备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技术资料:成套设备交货清单及装箱清单;a)
随成套设备供应的图纸清单和技术文件的清单;b)
产品出厂质量证明文件:
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
与成套设备安装有关的图纸、安装“技术指导”等技术文件;e
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保证大纲。f)
施工场地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4.1.2
施工现场环境温度应保持5℃以上。低于5℃时,应有防寒、防冻措施:a)
施工现场具有满足安装要求的水、电、压缩空气等设施:b)
安装现场道路通畅,场地平整;)厂房内安装的机组,安装前厂房屋面、外墙、门窗和内部粉刷等工程应基本完工。应与安装配d)
HB7766-2005
合的施工,其基础地坪、沟道等工程基本完工,基础混凝士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80%,并有基础检验报告。
4.1.3与成套设备安装有关的预埋件(如电缆管、排污管等)在浇灌混凝土基础前预埋到位。4.1.4安装所使用的各种吊具、工具、测具应配备到位。4.2开箱检查与保管
4.2.1设备开箱应有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参加,按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并应作好记录:a)
箱号、箱数以及包装情况:
设备(或零部件)的名称、型号、规格及数量;装箱清单、设备技术文件、资料及专用工具;设备有无缺损件、表面有无损坏和锈蚀等;其它需要记录的内容。
4.2.2设备及其零、部件和专用工具,应妥善保管,不应使其变形、损坏、锈蚀、错乱或丢失。4.2.3设备的转动或滑动部位,在清洗、加油前应采取防止转动或产生相对滑动的措施。4.3成套设备的检查与清洗
4.3.1成套设备安装宜在保质期内进行。在保质期内,除轴承部位应清洗、加油外,其他部位可不作解体检查;在清洗加油后,用手盘转应感觉灵活,无异常声音。4.3.2成套设备安装超过规定的保质期,除设备说明书另有规定,可进行处理或解体检查。并应对仪表进行复验。
4.3.3成套设备管路应按使用介质的不同要求进行清洗。4.4成套设备基础的复查与处理
4.4.1成套设备安装前应与基础施工单位一起核对基础尺寸。4.4.2成套设备安装前,基础应验收。其内容包括: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交基础质量证明书、测量验收记录、沉陷观察记录等施工技术资料;基础上应明显地画出标高基准线、纵横中心线,相应建筑物上应标有坐标轴线;基础上应有沉降观测水准点。4.4.3基础交接验收时,应与施工单位一起复查基础的外形尺寸和位置尺寸。其偏差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序号
基础座标位置(纵、横轴线)
基础不同平面的标高
基础平面外形尺寸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凹穴尺寸
检查内容
基础的平面水平度(包括地坪上需安装设备部分)每米
垂直度:每米
预埋地脚螺栓:标高(顶端)
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分别测量)预留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
孔壁的垂直度(每米)
允许偏差
0,-20
0,+20
0,+20
0,10
预留活动地脚螺栓锚板:标高
中心位置
表1(续)
检查内容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水平度(带槽的锚板)每米
水平度(带槽螺纹孔的锚板)每米±20
HB7766-2005
允许偏差
4.4.4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
4.4.5安装大型设备的基础,在设备就位前需要进行预压(即压力试验)。预压的重量为安装设备自重和允许工件最大重量总和的1.25倍。预压物应均匀压在基础上,以保证基础均匀下沉。4.5成套设备安装时的安全措施
4.5.1安装单位应贯彻执行《劳动法》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令、法规。4.5.2成套设备安装单位在成套设备安装前,应制订严格的安全措施。确保安装期间成套设备及人身的安全。
4.5.3安装单位应制订安全文明生产措施。4.5.4对危险作业,执行安全施工作业票制度;有毒有害作业前,应编制特殊的安全措施。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应配备特殊防护用品;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4.5.5成套设备安装前应制订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职责。5主要设备的安装要求
5.1设备的就位
5.1.1安装带发电机的成套设备时,首先将燃气轮机、齿轮箱、发电机等主要设备就位。5.1.2在设备就位前,应将影响就位的设施拆除5.1.3就位的设备通过改变调整垫铁的高度,保证设备达到安装水平的要求。5.1.4设备在就位12h~24h后,检查垫铁的接触面积是否在技术文件要求的范围内(一般规定接触面积不小于75%)。
5.2设备的找平、找正及对中
5.2.1为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设备就位后应首先调整并检测设备本身的中心、水乎、标高是否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然后进行找平、找正及对中。5.2.2在安装带齿轮箱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成套设备时,般首先将齿轮箱就位,然后就位燃气轮机及发电机。只有在齿轮箱就位并找平后,才能通过高速联轴器将齿轮箱的主动轴与燃气轮机输出轴相连;通过低速联轴器将齿轮箱的从动轴与发电机的轴相连。燃气轮机、齿轮箱、发电机三轴的对中数据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5.2.3在安装带有座定位装置的设备时,应调整好座与定位装置之间的间隙,保证滑动自如。各部分间隙值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5.2.4设备的安装、找平及对中是在常温下进行,而设备是在热态下工作的。因此常温下调整时应保证设备在高温下运行的可靠性。5.2.5为了保证对中数据的正确性,设备调整时应避免阳光照射等环境温度的影响,保证对中数据的可信性。
5.2.6对中完成后,等待12h~24h,待设备、调整垫片得到充分沉降后,再测一次对中数据,这些数据仍能符合要求,设备的对中工序才能认为完成。5.2.7将认可的对中实测数据记录在质量检查表中。5.2.8需进行二次灌浆的基础。在设备对中完成后,可以进行二次灌浆。二次灌浆的技术要求应符合3
HB7766-2005
技术文件的规定。
5.2.9拧紧与设备连接的所有螺栓。拧紧螺栓时应满足以下要求a)为满足动平衡的要求,安装高速转动件上的螺栓时应严格按规定位置装配并按规定顺序拧紧:b)有些螺栓要求在拧紧后测量螺栓伸长量的,应将测量的螺栓伸长量记录在质量检查表中;所有法兰上的螺栓应对称拧紧;c)
d)两侧的螺栓应对应拧紧;
所有的螺栓都应按技术文件规定的拧紧力矩拧紧。e)
5.2.10在设备底座下放置垫铁,通过调整垫铁的高度,保证设备达到所要求的标高和水平,并且能使设备底座下的各部分,在二次灌浆时都能灌到。从而使设备的全部重量通过垫铁均匀地传递到基础上。放置垫铁部位的基础表面应凿平。垫铁一般应比设备的底脚略大20mm~30mm。垫铁的高度一般在10mm~30mm,垫铁的块数愈少愈好(最多不超过三块)。厚的放在下面,薄的放在上面。5.2.11在设备就位并找正及找平后,进行二次灌浆,待养护期满或强度达到80%后,用规定的拧紧力矩,拧紧地脚螺栓,地脚螺栓应对称均匀拧紧。地脚螺栓拧紧后,螺母应采取防松措施。5.3联轴器的安装
燃气轮机联轴器的安装与对中,以及间隙的调整要求应符合HB6712或技术文件的规定。6辅助系统的安装要求
6.1进气过滤系统的安装
6.1.1进气系统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6.1.2进气系统支架基础应符合GB50231的要求。6.1.3进气系统立柱和横梁等钢构架的安装应符合GB50231的要求。6.1.4进气过滤室和进气道,以及进气消音器、转接段、膨胀节、进气弯头的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6.1.5进气系统安装时应保证所有法兰面的密封。6.1.6进气过滤反吹装置安装完成后按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反吹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作好记录。6.1.7进气通道内的所有连接件都应采取防松措施。清除进气道内所有杂物后,才能封闭进气通道。6.2滑油系统的安装
6.2.1滑油系统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6.2.2燃气轮机、齿轮箱、发电机等设备的滑油管路安装应符合GB50235的要求。6.2.3滑油系统管路安装连接完成后,应按技术文件要求进行循环清洗,循环时间不小于72h,循环清洗的清洁度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6.2.4加油前,应化验油质,化验结果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6.3排气系统的安装
6.3.1排气系统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及产品安装规范的要求。6.3.2排气系统的支架基础应符合GB50231的要求。6.3.3排气系统支撑钢梁等钢构架的安装应符合GB50231的要求。6.3.4排气系统膨胀节的安装应符合产品安装规范的要求。6.3.5排气系统管道的绝热施工应符合GB50235的要求。6.4压气机清洗系统的安装
6.4.1清洗系统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及设备安装规范的要求。6.4.2清洗系统管路的安装应符合GB50235的要求。6.5起动系统的安装
6.5.1起动系统的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和产品安装规范的要求。4
HB7766-2005
6.5.2在安装起动系统时应避免起动机的重量和振动传到燃气轮机上,影响燃气轮机的稳定运行。6.6燃料系统的安装
6.6.1燃料系统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和产品安装规范的要求。6.6.2燃料系统管道及阀门的安装应符合GB50235的要求。6.6.3气体燃料系统管道安装完成后,宜用情性气体(例如氮气)进行置换。6.6.4管道安装完成后按GB50235的要求进行检验、检查和试验6.7灭火系统的安装
6.7.1灭火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产品安装规范的要求。6.7.2灭火系统管道安装完成后,应对整个管道进行耐压泄漏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6.7.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安装完成后,应按GB50263的要求进行试验。6.8加热与通风系统的安装
6.8.1加热与通风系统设备的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6.8.2检查所有通风机的旋转方向,转动时应灵活无杂音。6.9冷却水系统的安装
6.9.1冷却水系统的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6.9.2冷却水系统管道的安装应符合GB50235的要求。6.9.3冷却水系统的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GB50235的要求进行密封性试验。6.10雾化空气系统的安装
6.10.1募化空气系统的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6.10.2雾化空气系统的隔离阀、电磁阀等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6.11注水(喷水)系统的安装
6.11.1注水(喷水)系统的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6.11.2注水(喷水)系统管道的安装应符合GB50235的要求。6.11.3注水(喷水)系统管道的安装完成后应按GB50235的要求进行密封性试验。6.12蒸汽回注系统的安装
6.12.1蒸汽回注系统的安装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6.12.2蒸汽回注系统管道的安装应符合GB50235的要求。6.12.3蒸汽回注系统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GB50235的要求进行密封性试验。6.12.4蒸汽回注系统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GB50235的要求绝热。6.13余热回收装置的安装
6.13.1余热回收装置的安装应符合当地政府的法令、法规。6.13.2余热回收装置的煮炉、吹扫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6.13.3余热回收装置的各种管道的安装及管道的绝热应符合GB50235的要求。6.13.4余热回收装置的管道涂漆应符合GB50235的要求。6.14辅助系统管道安装的其他要求管道安装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6.14.1
a)与管道安装有关的土建基础已经检验合格,满足安装要求;b)与管道连接的主要设备已找正合格,所有连接的螺栓已连接到位,并已固定完毕;管道组件及管道支撑件等已加工、安装完毕,并已检验合格;c)
d)管道、管件等内部已清理,无杂物;e)在管道安装前应完成的脱脂、内部防腐等有关工序已进行完毕,并已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6.14.2除另有规定外,所有管道在安装时应不受外力、不产生弯曲或拉伸。导管组件不应在有预应力状态下安装或固定。
HB7766-2005
6.14.3金属导管与相邻构件连结时,应保证相邻构件产生的振动或变形不会引起导管、导管组件及支架的损坏。
6.14.4软管的安装应使其在任何工作状态下,都能正常的移动而不产生扭曲,软管连接接头也不应产生松动。
6.14.5对管内流动介质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其焊接质量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6.14.6连接设备的管道,应满足以下要求:其固定焊接位置应远离设备;
管道的焊接以及各段管子坡口的形式按技术文件要求;b)
管道安装合格后,应保证管道不承受技术文件规定以外的所有附加外力。6.14.7
管道粗装完成后,应对该管道与设备连接的接口进行复位检查,其偏差值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6.14.8所有管道按技术文件的要求安装完成后,按GB50235的要求对管道进行耐压泄漏试验、吹扫及清洗。
6.14.9阀门安装前,应检查填料,其压盖螺栓应留有调节裕量。6.14.10阀门安装前,应核对其型号、规格,并应按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6.14.11当管道与阀门以法兰或螺纹方式联接时,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当管道与阀门以焊接方式联接时,阀门不得关闭,焊缝底层宜采用氩弧焊。6.14.12管道的颜色、绝热保温及安全标记应符合有关规定。6.15安全阀的安装要求
管道与设备上安全阀安装的一般要求是:a)安全阀的安装位置及排放方向应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并应垂直安装;b)
管道与设备投运前,应及时调校安全阀:c
安全阀经调校后,在工作压力下不应有泄漏;安全阀经最终调校后应做铅封,并应将调校后的数据作好详细记录。d)
7电气系统的安装要求
7.1电机的安装要求
7.1.1电机的安装及试运转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专业规程的规定。7.1.2电机的安装及验收除执行GB50170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及产品安装技术文件的规定。
7.1.3电机安装前应确保电机基础、地脚螺栓孔、沟道、预埋件及电缆管位置、尺寸和质量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7.1.4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镀锌制品。7.1.5安装有转向要求的电机时,在试车前应检查电机与电源相序并应一致。7.1.6电机安装完成后的第一次启动应在空载条件下进行,空载运行时间宜为2h,并记录电机的空载电流。
7.1.7电机安装及试运转合格后,在验收时应提交产品说明书和安装记录等技术文件。7.2盘、柜一类电气装置的安装
7.2.1配电盘、保护盘、控制盘等屏、台、箱的安装要求应符合GB50171的规定。当产品安装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7.2.2盘、柜的基础型钢的安装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7.2.3盘、柜上的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7.2.4盘、柜上的电气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应采用镀锌件,并应采用标准件。6
7.2.5盘、柜一类电气装置安装完成后应按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安装工程的验收。HB7766-2005
7.2.6盘、柜一类电气装置安装完成并调试合格后,建筑物中的孔洞及电缆管口,应及时封堵。7.3电气设备二次回路结线
7.3.1电气设备二次回路结线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7.3.2导线与电气元件间的二次回路结线宜采用螺栓连接,并应牢固可靠。7.3.3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7.3.4盘、柜内的导线在可动部位的两端应用卡子固定。7.3.5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应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
7.3.6在油污环境,应采用耐油的绝缘导线;在高温环境下,应采取绝热措施。7.3.7仪表导线及控制导线宜采用屏蔽线,并且应与电源线隔离,分别敷设。仪表导线、控制导线应敷设在只含有弱电信号的仪表电缆管中。7.3.8电气设备的结线完成,联动试验正确无误后,应按要求进行验收检查,并按规定提交产品说明书等安装记录及其他技术文件。7.4自动化仪表的安装
7.4.1自动化仪表(以下简称仪表)的安装应符合设计文件及GB50093的规定,并应符合产品安装说明书的要求。
7.4.2对直接安装在设备和管道上的仪表和仪表取源部件,应符合设计文件对专业分界的规定施工7.4.3仪表工程安装所采用的设备及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7.4.4仪表工程中的焊接应符合GB50236中的有关规定。7.4.5仪表工程的施工除应执行GB50093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强制性的技术标准。管道经吹扫、清理后,才可以安装仪表。
7.4.6仪表管道安装应考虑:
避开设备和通道;
应有一定的倾斜度,并在最高点及最低点设置排气阀及排液阀,保证排气及排液通畅c)1
仪表管道的弯制应采用弯管机弯制,严禁手工弯制;仪表管道应按技术文件及规范要求作密封性试验。d)
7.4.7在仪表上应有编号、检验日期、名称及用途的标志。7.4.8仪表在使用前应校正合格。7.5接地安装
7.5.1设备及配电、控制、保护用的(柜、箱)操纵台等的金属外壳均应接地或接零。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应符合GB50169的要求。7.5.2接地装置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并有材料合格证明。用作接地的材料或零件,安装前不得涂漆。
7.5.3接地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不应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7.5.4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时应牢固无虚焊。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应用镀锌螺栓连接,螺栓连接处的接触面应符合有关规定。7.5.5接地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测试,电阻值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7.5.6成套设备的接地网应接入电厂的接地网。8工程交接验收
8.1成套设备安装完工并经合同规定的试运行合格后,进行工程验收。7
HB7766-2005
工程验收时,安装单位应提交下列资料,交由建设单位保存:按实际安装情况绘制的竣工图;a)
修改设计的有关文件;
主要材料和用于重要部位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检验记录;隐蔽工程记录;
各工序的检验记录,主要包括“设备开箱检查记录”、“重要设备受损及修复记录”、“自检记录”、“专业检查记录”、“设备安装质量评定等级”等等;重要混凝土砂,石,水泥的配合比和基础强度试验记录;g)
各种检验记录;
其他有关资料,如“仪器仪表校正记录”、“重大工程返工工作记录”、“重大质量问题处理记录”、“安装工程建议和意见”等等。3工程交接验收完成后,办理移交手续。8.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航空工业行业标准(HB)标准计划
- HB7868-2008 28MPa无扩口A型变径四通管接头
- HB/Z83-84不 钢酸洗钝化处理工艺
- HB7756.2-2005 基于CATIA建模要求 第2部分:坐标系
- HB5220.20-2008 高温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0部分:铬天青S吸光光度法测定铝含量
- HB1-19604-2002 六角头高抗剪铆钉
- HB1-126-1995 圆柱头螺栓
- HB5220.22-2008 高温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2部分: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测定钼含量
- HB780-1973 1~8级精度用套量头双头光面塞规D>30~80mm
- HB5220.32-2008 高温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32部分:硫氰酸盐吸光光度法测定钨含量
- HB4-1969-2002 扩口式管接头的堵盖
- HB5921-5922-1985 大叉形接头
- HB7853-2008 28MPa无扩口拧入式45°弯管接头
- HB5220.34-2008 高温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34部分:氯代磺酚C吸光光度法测定铌含量
- HB3239-1979 螺塞
- HB2439-1979 加工模具用锥柄两齿锥形立铣刀D=20~44mm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