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 气泡检漏试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1-17 09:52:56
  • QJ3253-2005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QJ 3253-2005

  • 标准名称:

    气泡检漏试验方法

  • 标准类别:

    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5-12-12
  • 实施日期:

    2006-05-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3.69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航空器和航天器工程>>49.020航空器与航天器综合
  • 中标分类号:

    航空、航天>>航空、航天综合>>V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11页
  • 标准价格:

    10.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QJ 3253-2005 气泡检漏试验方法 QJ3253-2005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FL0190
气泡检漏试验方法
QJ3253—2005
Test methods forleaks using bubble emission techniques2005—12—12发布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2006一05一01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前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211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振武、杨智涵、吴孝俭、张京豪。QJ3253-—2005
1范围
气泡检漏试验方法
QJ3253-—2005
本标准规定了航天产品用气泡法进行漏孔定位和漏率检测的试验原理、试验要求、试验方法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元器件、部件、组件及分系统的检漏,其它产品的检漏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2604.7—1995无损检测量术语泄漏检测GJB9712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与认证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7一1995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试验原理
在漏孔两端造成压力差,同时观察漏孔低压一端漏出的示漏气体在液体介质中或液体膜下形成的气泡,以判定漏孔的位置及漏率。5试验要求
5.1安全要求
5.1.1检漏现场应经安全检查,符合国家法规、法令及有关部门制定的安全条例。5.1.2检漏时应设技安员,对检漏现场的技术安全负责。5.1.3压力容器的使用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气瓶的使用按《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5.2试验场地环境
5.2.1温度范围为5℃~35℃。
5.2.2相对湿度不大于85%。
5.2.3,气压为试验现场大气压。5.2.4试验现场应清洁、干净,目视气泡区域内的光照度应不小于1×1031x,无明显的气流干扰,5.3人员资格
从事检漏的人员应按GJB9712的规定参加无损检测的泄漏检测(LT)培训,通过考核与认证,并取得国防科技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委员会颁发的相应级别资格证书。QJ3253-2005
5.4被检件
5.4.1被检件应通过图样规定的液压强度试验。5.4.2被检件表面应清洗干净,无油脂、锈蚀、焊渣、粉尘等污物,需要时应按规定的温度烘干。5.4.3被检件与充气、抽空设备连接的部位应密封可靠。5.5试验液体
5.5.1试验液体应清洁,对被检件应无腐蚀。5.5.2应选择表面张力系数较小的液体,如:纯净水、无水乙醇、氟油等。5.5.3采用液体膜法检漏时,宜选用专用气泡检漏试验液体。选用的液体应除了对泄漏产生气泡反应外,其它情况下均不应产生气泡。
注:采用气泡试验时,使用肥皂水、除污剂或水是不够理想的,其原因是由于泡沫的假象而导致缺乏足够的灵敏度试验液体在施加时不应产生气泡,气泡仅在漏孔处才能产生。5.6示漏气体
5.6.1根据试验要求选择示漏气体。5.6.2示漏气体应无油脂、机械杂质,必要时应经过滤器过滤。露点应满足被检件的要求,在当地大气压下的露点不高于-55℃。
5.6.3应选用粘滞系数较低的示漏气体,如:压缩空气、氮气、氨气等。5.7试验设备及装置
5.7.1试验设备及装置应安全可靠,并已经过检漏,满足试验要求。5.7.2压力表、温度计、湿度(相对湿度)计、真空计等计量器具应在有效期内使用。5.7.3装有试验液体的密闭容器应设观察窗口,满足目视要求。5.8目视
5.8.1目视距被检件表面区域应在0.6m范围内。5.8.2目视速度不大于12mm/s。
5.8.3目视方向与被检件表面夹角不宜小于30°,以便于观察。必要时使用镜子或放大镜,以帮助扩大视角。
6试验方法
6.1分类
气泡检漏方法分为收集法、浸泡法和液体膜法。浸泡法分为充压浸泡法、加热试验液体浸泡法、真空浸泡法。液体膜法分为常规液体膜法、真空液体膜法6.2收集法
6.2.1概述
收集法是在被检件内充入一定压力的示漏气体后,安装泄漏介质导出管,并将泄漏介质导出管浸入试验液体中,气体通过漏孔及泄漏介质导出管进入试验液体形成气泡,根据气泡形成的速率、气泡大小,或将标有体积刻度值的集气容器放置在泄漏介质导出管的上方,收集漏出的气体体积或直接读泡,可算出漏孔的漏率。
6.2.2适用范围
收集法适用于阀门等产品内泄漏率的检测。6.2.3检漏示意图
QJ3253--2005
收集法检漏示意图以阀门产品内泄漏的检测为例说明。收集法的直接读泡和收集体积检漏示意图如图1所示。
密封面
a)直接读泡示意图
密封面
收集法
b)收集体积示意图
导出管
阀门等产品内泄漏检测示意图
QJ3253-2005
6.2.4试验步骤
收集法按如下步骤和要求进行:a)依据试验要求设计试验方案,选择试验设备及装置、试验液体、示漏气体;清洁被检件及泄漏介质导出管,去除油脂、粉尘等污物;b)
通过试验设备给被检件内部充示漏气体并稳定至规定的压力数值;c)
将泄漏介质导出管浸入试验液体中,一般位于液面下10mm20mm处;d)
依据试验要求选择合理的目测时间,一般不少于30s,观察试验液体中从导出管处是否产生规律e)
性气泡,并记录;bzxZ.net
整理试验数据,判断检测是否合格;f)
撤收试验设备;
h)完成试验报告。
6.3浸泡法
6.3.1概述
浸泡法是在被检件内充入一定压力的示漏气体后放到试验液体中,气体通过漏孔进入试验液体形成气泡,气泡形成的地方就是漏孔的位置,根据气泡形成的速率、气泡大小,可算出漏孔的漏率。6.3.2适用范围
浸泡法适用于已密封且外形尺寸能浸没在液体容器中的被检件。6.3.3充压浸泡法
充压浸泡法按如下步骤和要求进行:依据试验要求设计试验方案,选择试验设备及装置、试验液体、示漏气体:a
清洁被检件,去除油脂、锈蚀、焊渣、粉尘等污物,避免堵塞漏孔或生成气泡造成错误的显示:b)
通过试验设备给被检件内部充示漏气体并稳定至规定的压力数值:或将密封的被检件置于加压罩中,通过试验设备给加压罩充压并稳定至规定的压力数值,保压至规定的时间:用听音法判断有无大漏,排除大漏后再放入试验液体中,否则影响小漏孔的检测:d)
经过一定时间的稳压后,将被检件或被检区域置于试验液体中;f)
依据试验要求选择合理的目测时间,一般不少于1min,观察试验液体中从被检区域处是否产生规律性气泡,并记录;
整理试验数据,判断检测是否合格;h)
撤收试验设备,取出并清洁被检件;完成试验报告。
6.3.4加热试验液体浸泡法
加热试验液体浸泡法按如下步骤和要求进行:依据试验要求设计试验方案,选择试验设备及装置、试验液体;a)
清洁被检件,去除油脂、锈蚀、焊渣、粉尘等污物,避免堵塞漏孔或生成气泡造成错误的显示:b)
通过试验设备给试验液体加温至试验具体要求值;c)
将完全密封的被检件置于试验液体中,并保持温度稳定;被检件内腔为一个大气压或高于一个大气压,也可在被检件内腔预先加入一些沸点较低的液体如沸点为48℃的氟里昂F113;QJ3253—2005
e)依据试验要求选择合理的目测时间,一般不少于1min,观察从被检区域处是否产生规律性气泡并记录;目视观察时要防止加热的试验液体溅出烫伤人体;整理试验数据,判断检测是否合格;f)
g)撤收试验设备,取出并清洁被检件;h)完成试验报告。
6.3.5真空浸泡法
6.3.5.1真空浸泡法检漏示意图如图2所示。玻璃钟罩
玻璃杯
元器件
真空表
抽真空
图2真空浸泡法检漏示意图
6.3.5.2真空浸泡法按如下步骤和要求进行:a)
试验液体
密封垫围
依据试验要求设计试验方案,选择试验设备及装置、试验液体;清洁被检件,去除油脂、锈蚀、焊渣、粉尘等污物,避免堵塞漏孔或生成气泡造成错误的显示;对试验液体预抽真空,排除试验液体中溶解的气体;将被检件缓慢地置于试验液体中;e)
将装有试验液体的容器置于真空罩盒中,降低真空罩盒的压力至试验要求值,例如:使用无水乙醇、氟油试验液体时,一般抽空至40kPa;观察试验液体中从被检区域处是否产生规律性气泡,并记录;f)
整理试验数据,判断检测是否合格;h)撤收试验设备及装置,取出并清洁被检件;i)完成试验报告。
6.4液体膜法
6.4.1概述
液体膜法是对被检件内充入一定压力的示漏气体后,在被检件低压端需检测的区域涂刷试验液体,气体通过漏孔进入试验液体形成气泡,气泡形成的地方就是漏孔的位置,根据气泡形成的速率、气泡大小,可算出漏孔的漏率。
6.4.2适用范围
QJ3253—2005
液体膜法适用于能在检漏区域产生压力差的被检件,尤其适用于不易于浸没的管路系统,压力容器或大型设备等。
6.4.3常规液体膜法
常规液体膜法按如下步骤和要求进行:依据试验要求设计试验方案,选择试验设备及装置、试验液体、示漏气体;a)
清洁被检件,去除油脂、锈蚀、焊渣、粉尘等污物,避免堵塞漏孔或生成气泡造成错误的显示c)
通过试验设备给被检件内部充示漏气体,并按试验具体要求稳压;d)
用听音法判断有无大漏,排除大漏后再进行小漏孔检测;e)
将专用气泡检漏试验液均匀涂刷在被检件表面需检测的区域内:依据试验要求选择合理的目测时间,并在目测时间范围内观察被检区域处的试验液体是否产生规律性气泡,并记录
整理试验数据,判断检测是否合格;g)
给被检件卸压,清除试验液体,清洁被检件;h).
i)·完成试验报告。
6.4.4真空液体膜法
6.4.4.1真空液体膜法检漏示意图如图3所示。抽真空
明罩盒
验液体
被检件
图3真空液体膜法检漏示意图
6.4.4.2真空液体膜法按如下步骤和要求进行:a)
依据试验要求设计试验方案,选择试验设备及装置、试验液体、示漏气体;清洁被检件,去除油脂、锈蚀、焊渣、粉尘等污物,避免堵塞漏孔或生成气泡造成错误的显示;b)
在被检件需检测区域处涂刷试验液体并在其上设置真空罩盒;d)
将罩盒抽空至试验要求值,保持时间不小于15s;依据试验要求选择合理的目测时间,并在目测时间范围内观察被检区域处的试验液体是否产生e)
规律性气泡,并记录
整理试验数据,判断检测是否合格;拆除试验设备,清除试验液体,清洁被检件:g)
h)完成试验报告。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一般应包括:
被检件(被检区域)名称,代号及漏率指标;检测方法;
试验时间、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当地大气压);所用试验液体名称及其试验温度;所用示漏气体名称及其试验压力;目视时间;
泄漏部位的漏率或泄漏状态;
结论;
检测人员签名;
试验日期。
QJ3253—2005
QJ3253—2005
A.1·单个气泡的漏率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气泡法漏率计算
漏孔处为单个气泡时,其漏率按公式(A.1)计算:- · d? · P×109.
式中:
Q漏率,单位为帕立方米每秒(Pa.m2/s);d一单个气泡的直径,单位为毫米(mm);p
试验液体表面压强,单位为帕(Pa);冒泡间隔时间,单位为秒(s)。A.2细密气泡束的漏率
漏孔处为细密的气泡束时,可将容积校准的试管或量杯倒置在试验液体中进行收集,其漏率按公式(A.2)计算:
式中:
V·Px106
V-收集到的气泡束总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一收集气泡束所用的时间,单位为秒(s)。A.3气泡尺寸、冒泡间隔时间、漏率之间的关系(A.2)
气体在标准状态(0℃、101325Pa)下,气泡尺寸、冒泡间隔时间、漏率之间的关系参见表A.1。表A.1
Pa\m/s
冒泡间
隔时间
1×101
1×102
冒泡间隔时间与气泡尺寸、漏率关系1×10-3
1×10-4
1×10-5
(2.78h)
1×10-6
(27.8h)
1×107
(1.16h)
1×108
(1.45h)
(11.6h)
141372
(39.3h)
(116d)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气泡检漏试验方法
QJ3253-2005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出版
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
邮政编码:100830
北京航标印务中心印刷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发行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2006年5月出版
定价:10.00元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