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 >>
- CJ/T 238-2006 耐热聚乙烯(PE-RT)塑铝稳态复合管

【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 耐热聚乙烯(PE-RT)塑铝稳态复合管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7 13:42:50
- CJ/T238-2006
- 现行
标准号:
CJ/T 238-2006
标准名称:
耐热聚乙烯(PE-RT)塑铝稳态复合管
标准类别:
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11-29 -
实施日期:
2007-03-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637.00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为第一次制定。本标准的编写主要参考了CJ/T 210—2005《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CJ/T175—2002《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GB/T18475—2001《热塑性塑料压力管材和管件用材料分级和命名 总体使用(设计)系数》和ISO/DIS22391《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等标准。本标准中PE?RT 材料的主要技术内容与ISO/DIS22391《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中的技术内容一致。 本标准规定了耐热聚乙烯(PE-RT)塑铝稳态复合管的定义、符号、缩略语、使用条件级别、产品分类、管系列S值的选择、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冷热水管道系统,包括工业及民用冷热水、饮用水及热水采暖、中央空调系统等。本标准不适用于灭火系统和非水介质的流体输送系统。 CJ/T 238-2006 耐热聚乙烯(PE-RT)塑铝稳态复合管 CJ/T238-2006

部分标准内容:
ICS 91.14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238--2006
耐热聚乙烯(PE-RT)塑铝稳态复合管Polyethylene of raised temperature resistance(PE-RT)/Aluminumstablecompositepipe
2006-11-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7-03-01实施
CJ/T238—2006
本标准的编写主要参考了CI/T210—2005《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CJ/T175--2002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GB/T18475—2001《热塑性塑料压力管材和管件用材料分级和命名总体使用(设计)系数》和ISO/DIS22391《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等标准。本标准中PE-RT材料的主要技术内容与ISO/DIS22391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中的技术内容一致。本标准为第一次制定。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出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顺新、孙佳文、朱剑锋、涂向群、傅依森、曹杜鹃、董波波。iiKAoNiKAca
1范围
耐热聚乙烯(PE-RT)塑铝稳态复合管CJ/T238—2006
本标准规定了耐热聚乙烯(PE-RT)塑铝稳态复合管(以下简称PE-RT塑铝稳态管)的定义、符号、缩略语、使用条件级别、产品分类、管系列S值的选择、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冷热水管道系统(包括工业及民用冷热水、饮用水及热水采暖、中央空调系统等)所用的PE-RT塑铝稳态管。
本标准不适用于灭火系统和非水介质的流体输送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1033—1986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euvISO/DIS1183:1984)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ISO291:1997)GB/T3682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idtIS01133:1997)GB/T4608—1984部分结晶聚合物熔点试验方法光学法GB/T6111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ISO1167:1996,IDT)GB/T6671-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8806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eqvISO3126:1974)GB/T10798—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通用壁厚表
GB/T13663—2000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neqISO4427:1986)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8252
塑料管道系统用外推法对热塑性塑料管材长期静液压强度的测定(negISO/DIS9080:1997)
GB/T18991一2003冷热水系统用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GB/T18997.1-2003铝塑复合压力管第1部分:铝管搭接焊式铝塑管CJ/T175-2002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
3.1.1耐热聚乙烯(PE-RT)塑铝稳态复合管一种内层为PERT管,外层包数铝层及塑料保护层,各层间通过热熔胶粘接而成五层结构的管材(见图1)。
CJ/T238—2006
3.1.2内管
内胶层
外胶层
外段层
图1耐热聚乙烯(PE-RT)塑铝稳态复合管五层结构示意图由PE-RT材料制成的承压层:它与被输送介质直接接触。3.1.3铝层
采用热熔胶粘接的方法成型,该铝层通过热熔胶与内管及外覆层粘接复合成一体,达到抗紫外线、抗渗氧、降低线膨胀系数的作用,提高PE-RT塑铝稳态管材的安全性能,3.1.4外覆层
暴露于外部环境的塑料层(PE-RT或PE),主要起保护铝层的作用。3.1.5内胶层
位于内管和铝层之间的亲和层,使内管与铝层紧密复合成一体。3.1.6外胶层
位于铝层和外覆层之间的亲和层,使铝层与外覆层紧密复合成一体3.1.7几何定义
3.1.7.1公称直径
内管外径的规定值,单位为mm。3.1.7.2任一点外径
通过管材任一点横截面外径的测量值,单位为mm。3.1.7.3平均外径
管材任一横截面外圆周长的测量值除以π(~~3.142)所得的值,精确到0.1mm,小数点后第二位非零数字进位,单位为mm。
3.1.7.4最小平均外径
平均外径的最小值,单位为mm。3.1.7.5最大平均外径
乎均外径的最大值,单位为mm。3.1.7.6不圆度
管材同一横截面的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测量值的差值,单位为mm。3.1.7.7公称壁厚
管材壁厚的规定值,单位为mm。3.1.7.8任一点壁厚
管材任一点壁厚的测量值,精确到0.1mm,小数点后第二位非零数字进位,单位为mm。2
IKAOiKAca-
3.1.7.9最小壁厚
管材圆周上任一点壁厚的最小值,单位为mm。3.1.7.10最大壁厚
管材圆周上任一点壁厚的最大值,单位为mm。3.1.7.11管系列
根据GB/T10798,用以表示管材规格的无量纲数值系列。3.1.8使用条件
3.1.8.1设计压力
管道系统压力的最大设计值,单位为MPa。3.1.8.2静液压应力
以水为介质,管材受内压时管壁内的环应力,单位为MPa。3.1.8.3设计温度
系统设计的输送水的温度或温度组合,单位为3.1.8.4最高设计温度
仅在短时间内出现的T。最高值,单位为℃。3.1.8.5故障温度
系统超出控制极限时出现的最高温度,单位为℃。3.1.8.6冷水温度
输送冷水的温度。设计时用20℃,单位为℃。3.1.9材料性能
3.1.9.1预测的长期静液压强度的置信下限CJ/T238--2006
个与应力有相同量纲的量,单位为MPa,表示在温度T和时间t预测的静液压强度的97.5%置信下限。
3.1.9.2设计应力
对于给定的使用条件所允许的应力,单位为MPa。3.1.9.3总体使用(设计)系数
一个大于1的系数,考虑了未在置信下限LPI.体现出的管道系统的性能和使用条件。3.2符号
demnmnin
d em,may
公称直径;
任一点外径:
平均外径;
最小平均外径;
最大平均外径;
公称壁厚;
内管公称壁厚;
任一点壁厚;
最小壁厚;
最大壁厚;
设计压力;
静液压应力;
设计温度;
最高设计温度;
故障温度:
冷水温度;
CJ/T238-—2006
预测的长期静液压强度的置信下限;设计应力。
3.3缩略语
S-管系列;
聚乙烯;
置信下限;
耐热聚乙烯;
接收数;
R。拒收数。
4使用条件级别、产品分类、管系列S值的选择4.1使用条件级别
PE-RT塑铅稳态管系统采用GB/T18991的规定,按使用条件选用其中的四个应用级别,见表1。每个级别均对应于二个特定的应用范围及50年的使用寿命。具体应用时:还应考虑0.4MPa,0.6MPa、0.8MPa、1.0MPa不同的使用压力。表1使用条件级别
应用级别
级别1
级别2
级别4
级别5
在T,下的时问/
在Tm下的时间/
注1:当T,、T和T。超出本表所给定的值时,不能用本表。在Tm下的时间/
典型的应用
供应热水(60℃)
供应热水(70℃)
地板采暖和
低温散热器采暖
高温散热器采暖
注2,表中所列各使用条件级别的管道系统同时满足在20℃、1MPa条件下输送冷水50年使用寿命的要求4.2产品分类
4.2.1PE-RT塑铝稳态管按内管尺寸分为S4.S3.2、S2.5三个管系列。4.2.2PE-RT塑铝稳态管按公称直径尺寸(mm)分类,其规格分为d.20、d.25、d.32、d.40、d.50、d.63.d.75.d.90.d,110.d.160。4.3管系列S值的选择
管材按使用条件级别、材料以及设计压力选择对应的S值,见表2。其他情况,可按表3、表4选择对应的S值。
表2PE-RT塑铝稳态管管系列S值的选择一设计压力/
级别1
op=3.45MPa
级别2
管系列S
级别4
Op=3.24MPa
-TKAOiKAca-
y=4.40MPa
级别5
Op3.06MPa
工作温度/
使用年限
工作温度
常年70℃,
其中每年
有30关在
下列温度
常年70℃,
其中每年
有90天在
下列温度
PE-RT塑铝稳态管管系列S值的选择二$3.2
允许工作压力/
工作温度/
使用年限
塑铝稳态管管系列S值的选择三
允许工作压力/MPa
工作温度
常年70℃,
其中每年
有60天在
下列温度
常年70℃,
其中每年
有90天在
下列温度
CJ/T238—2006
允许工作压力/
允许工作压力/MPa
CI/T238—2006
5材料
5.1耐热聚乙烯((PE-RT)
生产PE-RT塑铝稳态管所用的耐热聚乙烯材料应为乙烯-辛烯共聚物。该材料应含有必需的抗氧化剂,所有添加剂应均匀分散。将PE-RT塑铝稳态管所用的耐热聚乙烯材料制成管材,按GB/T6111试验方法和GB/T18252的要求在至少四个不同温度下作长期静液压试验。试验数据按GB/T18252的方法得到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pl值,并作出该材料蠕变破坏曲线。将材料的蠕变破坏曲线与本标准的附录A中给出的PE-RT预测静液压强度参照曲线相比较,试验结果的aLPL值在全部时间及温度范围内均不应低于附录A中参照曲线上的对应值。
原材料供应商应提供经合法的检测机构检测证明该原材料长期静液压试验合格的证明文件。5.2聚乙烯树脂
其性能应符合GB/T13663对材料的要求。5.3铝材
采用铝合金材料,按GB/T228进行测试,其断裂伸长率不应小于12%,抗拉强度不应小于80MPa。
5.4热熔胶
热熔胶应是乙烯共聚物。按GB/T1033--1986中的B法测试,其密度应大于0.9g/cm;按GB/T3682方法测试,其熔体流动速率应小于5g/10min(190℃,2.16kg),按GB/T4608方法测试,其熔点不应低于120℃。
5.5回用料
生产厂在自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内管树脂回用料可以再使用,使用时按不大丁10%的比例加到未用过的新料中,并使其分散均匀,不允许使用其他来源的回用料。6技术要求
6.1颜色
一般内管及外覆层均为白色,其他颜色可根据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应满足相关规定。6.2外观
管材的色泽应基本一致。
管材的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清洁,无叫陷、气泡和其他影响性能的表面缺陷。管材不应含有明显的杂质。管材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6.3规格及尺寸
6.3.1PE-RT塑铝稳态管的规格用管系列S、公称直径d.及内管公称壁厚e.表示。示例:管系列S4、公称直径为20mm,内管公称壁厚为2.3mm,表示为S4d.20×e。2.3mm。6.3.2尺寸
6.3.2.1PE-RT塑铝稳态管的公称直径、平均外径、参考内径、管壁厚、内管壁厚及铝层最小厚度,见表5及表6。
表5管材外径及参考内径尺寸
公称直径
最小值
平均外径
最大值
THIKAONIKAca-
参考内径
单位为毫米
公称直径
铝层最
公称直径
小厚度
最小值
管壁厚
平均外径
表5(续)
最大值
参考内径
管材壁厚、内管壁厚及铝层最小厚度尺寸S3.2
内管壁厚
最小值最大值
公称值
管壁厚
最小值
铝层搭接(重登部分)最小宽度为0.5mm。6.3.3管材的长度
内管壁厚
最大值
公称值
管壁厚
CJ/T238—2006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内管壁厚
最大值
最小值
公称值
管材可以盘卷式或直管式供货。直管的长度一般为4m;小于及等于d.32的管材可做盘管,长度般为110m,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管材长度不允许有负偏差。6.4PE-RT塑铝稳态管的性能要求6.4.1PE-RT塑铝稳态管的卫生性能应符合GB/T17219的规定。6.4.2PE-RT塑铝稳态管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7
CJ/T238—2006
纵向回缩率
静液压试验
静液压状态下的
热稳定性试验
温度/
表7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试验参数
时间/
8mme>16mm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190℃.2.16kg)6.4.3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
g/10min
静液压试验压力/MPa
试样数量
无破裂
无渗漏
无破裂
无渗漏
变化率原料
的30%
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应符合表8的要求,且任意一件试样的最小剥离力不应小于表8规定值的1/2。表8
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
公称直径d./mm
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N
6.5系统适用性
6.5.1PE-RT塑铝稳态管配套管件的材料应和PE-RT塑铝稳态管内管材料一致,管件还应符合CI/T175-2002中热熔承插连接管件的要求。6.5.2PE-RT塑铝稳态管与管件连接后应通过系统静液压,热循环两种系统适用性试验。6.5.2.1系统静液压试验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系统静液压试验
管系列
试验温度/
试验压力/
热循环试验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试验时间/
表10热循环试验
最高试验温度/
最低试验温度/
试验压力/
循环次数
试样数量
试样数量
注:一个循环周期为30*min,包括15min最高试验温度及15+min最低试验温度。8
-TrKAOi KAca-
无破裂
无渗漏
无破裂
无渗漏
7试验方法
7.1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CJ/T238-2006
应在管材下线48h后取样。按GB/T2918规定,在温度为23℃土2℃,湿度为50%士10%条件下进行状态调节,时间不少于2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7.2外观及颜色
用肉眼观察。
7.3尺寸
7.3.1长度用精度为1mm的卷尺测量。7.3.2铝层搭接最小宽度用带刻度尺的放大镜测量。7.3.3平均外径及管壁厚按GB/T8806规定的方法测量。7.3.4内管壁厚及铝层最小厚度的测量方法如下:a)随机抽取样品并裁取管环试样,应保持管环试样的不圆度小于0.1d。利用带刻度尺的放大镜或显微镜(精度0.05mm),量取圆周六等分点的厚度,分别测量内管b)
壁厚及铝层最小厚度,取其中最小值。7.4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
按GB/T18997.1—2003中7.4.1规定的方法测试。7.5静液压试验
7.5.1按GB/T6111规定的方法测试(a型封头)。7.5.2试验条件中的温度、时间及静液压试验压力按表7的规定。试验介质为水。7.6纵向回缩率
按GB/T6671—2001中的方法B测试。7.7卫生性能试验
按GB/T17219规定的方法测试。
7.8系统适用性试验
7.8.1静液压试验bZxz.net
静液压试验由管材和管件组合而成,其中最少应包括两种以上管件,试验方法按GB/T6111规定(a型封头)。试验介质:管内外均为水。7.8.2热循环试验
按CJ/T175一2002中9.10.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介质:管内为水,管外为空气。7.9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从管材上切取足够2mm~5mm2大小的颗粒作为试样,按表7和GB/T3682的规定进行试验。熔体流动速率仪应用标样进行校正。试验时,先用氟气吹扫料筒5S10s(氮气压力为0.05MPa),然后在20s内迅速将试样加入料简进行试验。7.10静液压状态下的热稳定性试验7.10.1试验设备
循环控温烘箱。
7.10.2试验条件
按表7规定,循环控温烘箱温度为110±℃。试验介质:内部为水,外部为空气。7.10.3试验方法
试样经状态调节后,安装在循环控温烘箱内,按GB/T6111的规定进行试验(a型封头)。8检验规则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及定型检验。9
CJ/T238—2006
8.1组批
同一原料、配方和工艺连续生产的向一规格产品,每90km作为一个检查批。如不足90km,以上述生产方式7犬产量作为一个检查批。不足7天产量,也作为一个检查批。8.2定型检验
定型检验的项目为第6章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同一设备制造厂的同类型设备首次投产或原材料发生变动时,选取任一规格的管材进行定型检验。8.3出厂检验
8.3.1产品经企业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并附有合格标志方可出厂。出厂检验的项目如下:
颜色及外观;
尺寸;
纵向回缩率;
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
静液压试验中的20℃/1h和95℃/165h试验。颜色、外观、尺寸按GB/T2828.1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般检验水平I,合格质量水8.3.3
平6.5,抽样方案见表11。
表11抽样方案
批量范围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3201~10000
样本大小
合格质量水平6.5
接收数A。
拒收数R。
8.3.4在颜色、外观及尺寸抽样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样品,进行性能试验(包括纵向回缩率、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及20℃/1h的静液压试验)。8.3.5选择95℃/165h的静液压试验时,每168h做一次。8.4型式检验
8.4.1型式检验的项日为除6.4.2中的静液压状态下的热稳定性试验和6.5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外的全部技术要求。
8.4.2按本标准技术要求并按8.3.3规定对颜色、外观、尺寸进行检验;在检验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样品进行其他性能试验。一般情况下,每隔两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8.4.3
正式生产后,若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a
产品因任何原因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b)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c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8.5判定规则
外观、尺寸按表11进行判定。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判为不合格批。其他指标有一项达不到规定时,则随机抽取双倍样品进行该项复验,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批10
-TrKAOi 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238--2006
耐热聚乙烯(PE-RT)塑铝稳态复合管Polyethylene of raised temperature resistance(PE-RT)/Aluminumstablecompositepipe
2006-11-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7-03-01实施
CJ/T238—2006
本标准的编写主要参考了CI/T210—2005《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CJ/T175--2002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GB/T18475—2001《热塑性塑料压力管材和管件用材料分级和命名总体使用(设计)系数》和ISO/DIS22391《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等标准。本标准中PE-RT材料的主要技术内容与ISO/DIS22391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中的技术内容一致。本标准为第一次制定。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出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顺新、孙佳文、朱剑锋、涂向群、傅依森、曹杜鹃、董波波。iiKAoNiKAca
1范围
耐热聚乙烯(PE-RT)塑铝稳态复合管CJ/T238—2006
本标准规定了耐热聚乙烯(PE-RT)塑铝稳态复合管(以下简称PE-RT塑铝稳态管)的定义、符号、缩略语、使用条件级别、产品分类、管系列S值的选择、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冷热水管道系统(包括工业及民用冷热水、饮用水及热水采暖、中央空调系统等)所用的PE-RT塑铝稳态管。
本标准不适用于灭火系统和非水介质的流体输送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1033—1986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euvISO/DIS1183:1984)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ISO291:1997)GB/T3682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idtIS01133:1997)GB/T4608—1984部分结晶聚合物熔点试验方法光学法GB/T6111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ISO1167:1996,IDT)GB/T6671-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8806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eqvISO3126:1974)GB/T10798—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通用壁厚表
GB/T13663—2000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neqISO4427:1986)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8252
塑料管道系统用外推法对热塑性塑料管材长期静液压强度的测定(negISO/DIS9080:1997)
GB/T18991一2003冷热水系统用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GB/T18997.1-2003铝塑复合压力管第1部分:铝管搭接焊式铝塑管CJ/T175-2002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
3.1.1耐热聚乙烯(PE-RT)塑铝稳态复合管一种内层为PERT管,外层包数铝层及塑料保护层,各层间通过热熔胶粘接而成五层结构的管材(见图1)。
CJ/T238—2006
3.1.2内管
内胶层
外胶层
外段层
图1耐热聚乙烯(PE-RT)塑铝稳态复合管五层结构示意图由PE-RT材料制成的承压层:它与被输送介质直接接触。3.1.3铝层
采用热熔胶粘接的方法成型,该铝层通过热熔胶与内管及外覆层粘接复合成一体,达到抗紫外线、抗渗氧、降低线膨胀系数的作用,提高PE-RT塑铝稳态管材的安全性能,3.1.4外覆层
暴露于外部环境的塑料层(PE-RT或PE),主要起保护铝层的作用。3.1.5内胶层
位于内管和铝层之间的亲和层,使内管与铝层紧密复合成一体。3.1.6外胶层
位于铝层和外覆层之间的亲和层,使铝层与外覆层紧密复合成一体3.1.7几何定义
3.1.7.1公称直径
内管外径的规定值,单位为mm。3.1.7.2任一点外径
通过管材任一点横截面外径的测量值,单位为mm。3.1.7.3平均外径
管材任一横截面外圆周长的测量值除以π(~~3.142)所得的值,精确到0.1mm,小数点后第二位非零数字进位,单位为mm。
3.1.7.4最小平均外径
平均外径的最小值,单位为mm。3.1.7.5最大平均外径
乎均外径的最大值,单位为mm。3.1.7.6不圆度
管材同一横截面的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测量值的差值,单位为mm。3.1.7.7公称壁厚
管材壁厚的规定值,单位为mm。3.1.7.8任一点壁厚
管材任一点壁厚的测量值,精确到0.1mm,小数点后第二位非零数字进位,单位为mm。2
IKAOiKAca-
3.1.7.9最小壁厚
管材圆周上任一点壁厚的最小值,单位为mm。3.1.7.10最大壁厚
管材圆周上任一点壁厚的最大值,单位为mm。3.1.7.11管系列
根据GB/T10798,用以表示管材规格的无量纲数值系列。3.1.8使用条件
3.1.8.1设计压力
管道系统压力的最大设计值,单位为MPa。3.1.8.2静液压应力
以水为介质,管材受内压时管壁内的环应力,单位为MPa。3.1.8.3设计温度
系统设计的输送水的温度或温度组合,单位为3.1.8.4最高设计温度
仅在短时间内出现的T。最高值,单位为℃。3.1.8.5故障温度
系统超出控制极限时出现的最高温度,单位为℃。3.1.8.6冷水温度
输送冷水的温度。设计时用20℃,单位为℃。3.1.9材料性能
3.1.9.1预测的长期静液压强度的置信下限CJ/T238--2006
个与应力有相同量纲的量,单位为MPa,表示在温度T和时间t预测的静液压强度的97.5%置信下限。
3.1.9.2设计应力
对于给定的使用条件所允许的应力,单位为MPa。3.1.9.3总体使用(设计)系数
一个大于1的系数,考虑了未在置信下限LPI.体现出的管道系统的性能和使用条件。3.2符号
demnmnin
d em,may
公称直径;
任一点外径:
平均外径;
最小平均外径;
最大平均外径;
公称壁厚;
内管公称壁厚;
任一点壁厚;
最小壁厚;
最大壁厚;
设计压力;
静液压应力;
设计温度;
最高设计温度;
故障温度:
冷水温度;
CJ/T238-—2006
预测的长期静液压强度的置信下限;设计应力。
3.3缩略语
S-管系列;
聚乙烯;
置信下限;
耐热聚乙烯;
接收数;
R。拒收数。
4使用条件级别、产品分类、管系列S值的选择4.1使用条件级别
PE-RT塑铅稳态管系统采用GB/T18991的规定,按使用条件选用其中的四个应用级别,见表1。每个级别均对应于二个特定的应用范围及50年的使用寿命。具体应用时:还应考虑0.4MPa,0.6MPa、0.8MPa、1.0MPa不同的使用压力。表1使用条件级别
应用级别
级别1
级别2
级别4
级别5
在T,下的时问/
在Tm下的时间/
注1:当T,、T和T。超出本表所给定的值时,不能用本表。在Tm下的时间/
典型的应用
供应热水(60℃)
供应热水(70℃)
地板采暖和
低温散热器采暖
高温散热器采暖
注2,表中所列各使用条件级别的管道系统同时满足在20℃、1MPa条件下输送冷水50年使用寿命的要求4.2产品分类
4.2.1PE-RT塑铝稳态管按内管尺寸分为S4.S3.2、S2.5三个管系列。4.2.2PE-RT塑铝稳态管按公称直径尺寸(mm)分类,其规格分为d.20、d.25、d.32、d.40、d.50、d.63.d.75.d.90.d,110.d.160。4.3管系列S值的选择
管材按使用条件级别、材料以及设计压力选择对应的S值,见表2。其他情况,可按表3、表4选择对应的S值。
表2PE-RT塑铝稳态管管系列S值的选择一设计压力/
级别1
op=3.45MPa
级别2
管系列S
级别4
Op=3.24MPa
-TKAOiKAca-
y=4.40MPa
级别5
Op3.06MPa
工作温度/
使用年限
工作温度
常年70℃,
其中每年
有30关在
下列温度
常年70℃,
其中每年
有90天在
下列温度
PE-RT塑铝稳态管管系列S值的选择二$3.2
允许工作压力/
工作温度/
使用年限
塑铝稳态管管系列S值的选择三
允许工作压力/MPa
工作温度
常年70℃,
其中每年
有60天在
下列温度
常年70℃,
其中每年
有90天在
下列温度
CJ/T238—2006
允许工作压力/
允许工作压力/MPa
CI/T238—2006
5材料
5.1耐热聚乙烯((PE-RT)
生产PE-RT塑铝稳态管所用的耐热聚乙烯材料应为乙烯-辛烯共聚物。该材料应含有必需的抗氧化剂,所有添加剂应均匀分散。将PE-RT塑铝稳态管所用的耐热聚乙烯材料制成管材,按GB/T6111试验方法和GB/T18252的要求在至少四个不同温度下作长期静液压试验。试验数据按GB/T18252的方法得到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pl值,并作出该材料蠕变破坏曲线。将材料的蠕变破坏曲线与本标准的附录A中给出的PE-RT预测静液压强度参照曲线相比较,试验结果的aLPL值在全部时间及温度范围内均不应低于附录A中参照曲线上的对应值。
原材料供应商应提供经合法的检测机构检测证明该原材料长期静液压试验合格的证明文件。5.2聚乙烯树脂
其性能应符合GB/T13663对材料的要求。5.3铝材
采用铝合金材料,按GB/T228进行测试,其断裂伸长率不应小于12%,抗拉强度不应小于80MPa。
5.4热熔胶
热熔胶应是乙烯共聚物。按GB/T1033--1986中的B法测试,其密度应大于0.9g/cm;按GB/T3682方法测试,其熔体流动速率应小于5g/10min(190℃,2.16kg),按GB/T4608方法测试,其熔点不应低于120℃。
5.5回用料
生产厂在自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内管树脂回用料可以再使用,使用时按不大丁10%的比例加到未用过的新料中,并使其分散均匀,不允许使用其他来源的回用料。6技术要求
6.1颜色
一般内管及外覆层均为白色,其他颜色可根据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应满足相关规定。6.2外观
管材的色泽应基本一致。
管材的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清洁,无叫陷、气泡和其他影响性能的表面缺陷。管材不应含有明显的杂质。管材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6.3规格及尺寸
6.3.1PE-RT塑铝稳态管的规格用管系列S、公称直径d.及内管公称壁厚e.表示。示例:管系列S4、公称直径为20mm,内管公称壁厚为2.3mm,表示为S4d.20×e。2.3mm。6.3.2尺寸
6.3.2.1PE-RT塑铝稳态管的公称直径、平均外径、参考内径、管壁厚、内管壁厚及铝层最小厚度,见表5及表6。
表5管材外径及参考内径尺寸
公称直径
最小值
平均外径
最大值
THIKAONIKAca-
参考内径
单位为毫米
公称直径
铝层最
公称直径
小厚度
最小值
管壁厚
平均外径
表5(续)
最大值
参考内径
管材壁厚、内管壁厚及铝层最小厚度尺寸S3.2
内管壁厚
最小值最大值
公称值
管壁厚
最小值
铝层搭接(重登部分)最小宽度为0.5mm。6.3.3管材的长度
内管壁厚
最大值
公称值
管壁厚
CJ/T238—2006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内管壁厚
最大值
最小值
公称值
管材可以盘卷式或直管式供货。直管的长度一般为4m;小于及等于d.32的管材可做盘管,长度般为110m,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管材长度不允许有负偏差。6.4PE-RT塑铝稳态管的性能要求6.4.1PE-RT塑铝稳态管的卫生性能应符合GB/T17219的规定。6.4.2PE-RT塑铝稳态管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7
CJ/T238—2006
纵向回缩率
静液压试验
静液压状态下的
热稳定性试验
温度/
表7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试验参数
时间/
8mm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190℃.2.16kg)6.4.3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
g/10min
静液压试验压力/MPa
试样数量
无破裂
无渗漏
无破裂
无渗漏
变化率原料
的30%
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应符合表8的要求,且任意一件试样的最小剥离力不应小于表8规定值的1/2。表8
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
公称直径d./mm
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N
6.5系统适用性
6.5.1PE-RT塑铝稳态管配套管件的材料应和PE-RT塑铝稳态管内管材料一致,管件还应符合CI/T175-2002中热熔承插连接管件的要求。6.5.2PE-RT塑铝稳态管与管件连接后应通过系统静液压,热循环两种系统适用性试验。6.5.2.1系统静液压试验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系统静液压试验
管系列
试验温度/
试验压力/
热循环试验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试验时间/
表10热循环试验
最高试验温度/
最低试验温度/
试验压力/
循环次数
试样数量
试样数量
注:一个循环周期为30*min,包括15min最高试验温度及15+min最低试验温度。8
-TrKAOi KAca-
无破裂
无渗漏
无破裂
无渗漏
7试验方法
7.1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CJ/T238-2006
应在管材下线48h后取样。按GB/T2918规定,在温度为23℃土2℃,湿度为50%士10%条件下进行状态调节,时间不少于2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7.2外观及颜色
用肉眼观察。
7.3尺寸
7.3.1长度用精度为1mm的卷尺测量。7.3.2铝层搭接最小宽度用带刻度尺的放大镜测量。7.3.3平均外径及管壁厚按GB/T8806规定的方法测量。7.3.4内管壁厚及铝层最小厚度的测量方法如下:a)随机抽取样品并裁取管环试样,应保持管环试样的不圆度小于0.1d。利用带刻度尺的放大镜或显微镜(精度0.05mm),量取圆周六等分点的厚度,分别测量内管b)
壁厚及铝层最小厚度,取其中最小值。7.4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
按GB/T18997.1—2003中7.4.1规定的方法测试。7.5静液压试验
7.5.1按GB/T6111规定的方法测试(a型封头)。7.5.2试验条件中的温度、时间及静液压试验压力按表7的规定。试验介质为水。7.6纵向回缩率
按GB/T6671—2001中的方法B测试。7.7卫生性能试验
按GB/T17219规定的方法测试。
7.8系统适用性试验
7.8.1静液压试验bZxz.net
静液压试验由管材和管件组合而成,其中最少应包括两种以上管件,试验方法按GB/T6111规定(a型封头)。试验介质:管内外均为水。7.8.2热循环试验
按CJ/T175一2002中9.10.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介质:管内为水,管外为空气。7.9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从管材上切取足够2mm~5mm2大小的颗粒作为试样,按表7和GB/T3682的规定进行试验。熔体流动速率仪应用标样进行校正。试验时,先用氟气吹扫料筒5S10s(氮气压力为0.05MPa),然后在20s内迅速将试样加入料简进行试验。7.10静液压状态下的热稳定性试验7.10.1试验设备
循环控温烘箱。
7.10.2试验条件
按表7规定,循环控温烘箱温度为110±℃。试验介质:内部为水,外部为空气。7.10.3试验方法
试样经状态调节后,安装在循环控温烘箱内,按GB/T6111的规定进行试验(a型封头)。8检验规则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及定型检验。9
CJ/T238—2006
8.1组批
同一原料、配方和工艺连续生产的向一规格产品,每90km作为一个检查批。如不足90km,以上述生产方式7犬产量作为一个检查批。不足7天产量,也作为一个检查批。8.2定型检验
定型检验的项目为第6章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同一设备制造厂的同类型设备首次投产或原材料发生变动时,选取任一规格的管材进行定型检验。8.3出厂检验
8.3.1产品经企业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并附有合格标志方可出厂。出厂检验的项目如下:
颜色及外观;
尺寸;
纵向回缩率;
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
静液压试验中的20℃/1h和95℃/165h试验。颜色、外观、尺寸按GB/T2828.1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般检验水平I,合格质量水8.3.3
平6.5,抽样方案见表11。
表11抽样方案
批量范围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3201~10000
样本大小
合格质量水平6.5
接收数A。
拒收数R。
8.3.4在颜色、外观及尺寸抽样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样品,进行性能试验(包括纵向回缩率、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及20℃/1h的静液压试验)。8.3.5选择95℃/165h的静液压试验时,每168h做一次。8.4型式检验
8.4.1型式检验的项日为除6.4.2中的静液压状态下的热稳定性试验和6.5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外的全部技术要求。
8.4.2按本标准技术要求并按8.3.3规定对颜色、外观、尺寸进行检验;在检验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样品进行其他性能试验。一般情况下,每隔两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8.4.3
正式生产后,若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a
产品因任何原因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b)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c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8.5判定规则
外观、尺寸按表11进行判定。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判为不合格批。其他指标有一项达不到规定时,则随机抽取双倍样品进行该项复验,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批10
-TrKAOi 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标准计划
- CJ/T540-2019 重力式污泥浓缩池悬挂式中心传动浓缩机
- CJ/T539-2019 有轨电车信号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CJ/T206-2005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 CJJ/T82-1999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CJ/T203-2016 无堵塞泵
- CJ/T415-2013 城镇供水管网加压泵站无负压供水设备
- CJ/T256-2007 分体先导式减压稳压阀
- CJ/T427-201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片复合管
- CJ/T435-2013 燃气用铝合金衬塑复合管材及管件
- CJ/T456-2014 气体保压式叠压供水设备
- CJ/T379-2011 多功能斜板阀
- CJ/T386-2012 集成灶
- CJ/T393-2012 家用燃气器具旋塞阀总成
- CJJ1-2008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CJ/T441-2013 户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