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地方标准(DB)】 肉用种鸡生产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8 08:40:36
  • DB11/T576-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B11/T 576-2008

  • 标准名称:

    肉用种鸡生产技术规范

  •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8-05-01
  • 实施日期:

    2008-1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53.08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标准价格:

    0.0 元
  • 出版日期:

    2008-11-01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DB11/T 576-2008 肉用种鸡生产技术规范 DB11/T576-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30
备案号:Xxx
北京市地
方标准
DB11/T5762008
肉用种鸡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 cal specification criterion for meat-type breedi ng chi ckenproducti on
2008-07-24发布
2008-11-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饲养管理.
4.1父母代种鸡各阶段设备技术要求.4.2种鸡生产指标和营养标准
4.3饮水质量
4.4肉用种鸡育维期的管理要点..4.5母鸡生长期的管理要点..
4.6母鸡产蛋期管理要点..
4.7种公鸡管理要点,
4.8肉用种鸡限制饲喂技术要点bzxZ.net
4.9种蛋的管理
5环境管理
5.1温度
5.2湿度
5.3通风换气
5.4光照..
5.5卫生消毒
6粪污处理.
9统计记录
附录B..
DB11/T576—2008
DB11/T576—2008
北京市肉用种鸡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立了原种、祖代、父母代良种繁育体系。为进一步促进种鸡场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各代次种鸡生产水平和种鸡质量,特制定北京市肉用种鸡场生产技术规范。本规范根据我市生产现状制定。本标准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养殖业分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韦海涛、李凤忠、张利宇、云鹏、王晓凤、史文清、蒋益民、谢实勇、路永强、肖炜。
1范围
肉用种鸡生产技术规范
DB11/T5762008
本规范规定了祖代、交母代种鸡生产的饲养管理、环境管理、粪污处理、防疫、免疫、统计记录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快大型肉用种鸡饲养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版本。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8596畜禽场污物排放标准
NY10种禽档案记录
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M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全进全出all-inandalI-out
同一鸡舍或同一鸡场饲养同一批次的鸡,同时进场、同时出场的管理制度3.2
两高一低平养two-high&one-lowfloorrearing鸡舍内三分之一面积为地面厚垫料,三分之二面积为离地的板条。3.3
漏缝地板slottedfloor
有木条、硬塑网和金属网等类漏缝地板,均高于地面60cm3.4
封闭式鸡舍closedpoultryhouses鸡舍四面无窗或设可控小窗,杜绝自然光照,采用人工光照、机械通风的鸡舍。3.5
开放式鸡舍openpoultryhouses
窗式或者卷帘的鸡舍,靠自然光进行采光为主,人工补充光照为附,自然通风。3.6
育雏期br oodi ng peri od
从鸡维出壳到4周龄的一段时期。3.7
育成期
gr owi ng peri od
DB11/T576—2008
母鸡从5周龄到产第一枚蛋(大约在22周龄)的一段时期。3.8
产蛋期egg produci ng peri od从产第一枚蛋到淘汰的一段时期。4饲养管理
4.1父母代种鸡各阶段设备技术要求父母代种鸡各阶段设备技术要求见附录A4.2种鸡生产指标和营养标准
种鸡生产指标和营养标准参考各品种生产指南。4.3:饮水质量
饮水质量应符合NY5027要求。
4.4肉用种鸡育期的管理要点
4.4.1接维
进雍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应在维鸡到达前24h完毕。鸡舍应提前预温,使舍内温度、湿度达到第5.1条和第5.2条的要求。
4.4.2肉用种鸡的选择
4.4.2.16~7周龄时,将胸部饱满、腿粗壮结实、外貌合格公鸡,按母鸡选留数的12%~13%选留下来,其余淘汰。
4.4.2.2转入种鸡舍时淘汰那些明显不合格的鸡(发育差、畸形和因断喙过多而喙过短)。公鸡按母鸡选留数的11%~12%留下。
4.5母鸡生长期的管理要点
4.5.120周龄以前,公母鸡分开饲养。4.5.2最晚不应超过4周开始限饲(参考4.8),通过限饲控制母鸡的生长速度。要使鸡群保持一个稳定的生长速度。
4.5.3每周从鸡群抽取5%10%进行体重称量,并根据体重检测结果结合标准体重确定饲喂量。4.5.4饮水器具在舍内应均匀分散布放,每两个之间不超过3m4.5.5从第7~8周龄开始喂砂砾。每周喂一次,喂量为4.5kg/千只鸡。4.5.6加强垫料管理。
4.6母鸡产蛋期管理要点
4.6.1从22~23周龄开始,将育成料转换为产蛋前期料。4.6.2母鸡在23~25周龄期间属于开产阶段,要尽量避免惊忧鸡群。一些必须进行的操作,如疫苗接种等应在此段时间完成:避免母鸡产生早产等现象,影响产蛋率。4.6.3在开产后的3~4周(约27~28周龄)饲喂量应达最大量。4.6.4在开产前的3~4周,要提早安置好产蛋箱和训练母鸡进产蛋箱内产蛋。为吸引母鸡在箱内产蛋,产蛋箱要放在光线较暗而通风良好、比较僻静的地方。产蛋箱内的垫料要松软。4.6.5产蛋高峰(约40~41周龄)后的4~5周,饲喂量不要减少,应保持与高峰期的需要量相当。4.6.6:当鸡群产蛋率下降到80%附,应开始遂渐减少饲喂量,以防母鸡超重。4.6.7在每次减料的同时,应观察鸡群的反应。任何产蛋率的异常下降,都需恢复到原来的饲喂量。4.6.8产蛋期的限制饲喂采用公母同栏分饲法。4.7种公鸡管理要点
4.7.1公鸡繁殖期与母鸡同栏分槽饲喂。4.7.2在10~12周龄时,根据体重分成两群单独饲养。2
DB11/T576—2008
4.7.3公母种鸡在18~20周龄内转入种鸡舍,公鸡要比母鸡提早4h~5h转入,20周龄后开始实行公母种鸡分槽饲喂。
4.7.4公鸡饲槽距地面约41cm~46cm随公鸡背高调整高度以母鸡够不着、公鸡立起脚能够采食为原则。
4.7.5要求有足够的场地和料位,保证公鸡在同一时间内都能吃到饲料。4.7.6公鸡的饲料喂量特别重要,原则是在保持公鸡良好生产性能情况下,尽量少喂,喂量以能维持最低体重标准为原则,但不允许有明显失重。4.8肉用种鸡限制饲喂技术要点
4.8.1从2周龄开始至4~5周龄采用每日限饲,早晨一次给料。4.8.24~5周龄后,实行隔日饲喂法,即两天的饲料量一次喂给。4.8.3种鸡的给料量,因种鸡的品种不同而有些差异,可根据各品种种公鸡的每周龄标准体重去饲喂4.8.4定期从鸡群随机抽样进行称重,并及时根据体重调整饲喂量。4.8.5每次称重的时间,采用每日限饲的,在午后1h~2h称重;采用隔日限饲的,在不给料日称重。4.8.6种公鸡在20周龄前应与种母鸡分别饲养,在开始与母鸡交配时混群饲养。4.8.7种鸡的饲料为开食到3~4周龄给育雏饲料;之后到22~24周龄,给育成鸡饲料;此后再换种鸡料。
限饲应与光照控制结合,使体成熟和性成熟达到同步。4.8.9在遇有不利于限饲的情况如发病等应激因素时,要暂时停止限饲,改为自由采食。待恢复正常时再继续限饲。
4.9种蛋的管理
4.9.1种蛋的选择
4.9.1.1种蛋要保持新鲜,不选择在鸡舍过夜的种蛋,种蛋保存期不超过5d。4.9.1.2选择的种蛋蛋重为65g左右为宜,最低不能低于56g4.9.1.3蛋型要求椭圆型、大头和小头分明;蛋质表面光滑、致密均匀:色泽符合本品种特点。4.9.2种蛋的保存
4.9.2.1种蛋的保存温度15℃~18℃为宜,湿度为70%~80%4.9.2.2种蛋在孵化盘中应大头朝上,小头朝下。4.9.2.3保证储蛋空间环境清洁,空气新鲜,并定期消毒。4.9.3种蛋的消毒
鸡舍工作间设置种蛋消毒箱,栋蛋后立即消毒;种蛋入孵前再次消毒,有条件的取样培养,检查细菌杀灭情况。具体消毒方法见附录B。5环境管理
5.1温度
不同日龄种鸡的适宜温度见表1。不同周龄种鸡的适宜温度
周龄(w)
温度(℃)
5.2湿度
开食~1
适宜湿度范围:冬季60%~80%夏季50%~70%5.3通风换气
经常通风换气,鸡舍内空气质量达到NMT388的相关要求。5.4光照
5.4.1开放式鸡舍种鸡各周龄光照时数4
DB11/T576—2008
5.4.1.1第1周光照23h。
5.4.1.2第2周至19周,按照育成期期间最长叠长时间给光,使光照总时数保持不变。育成期期间不可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
5.4.1.3种鸡从20周开始日照时间逐渐增加,如在叠长增加季节(3~8月),则不需要补充光照,如再昼长缩短的季节(92月),则一定要补充光照,增加人工照明。产蛋期不可减少光照时间和强度。
5.4.2密闭鸡舍种鸡各日龄光照时数密闭鸡舍种鸡各日龄光照时间见表2。表2密闭鸡舍种鸡各日龄光照时间日龄(d)
光照时间(h)
日龄(d)
光照时间(h)
5.5卫生消毒
5.5.1场区卫生管理
148-161
162-168
169-182
127-140
141-147
5.5.1.1大门入口设运输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消毒更衣间,车辆消毒池两边为缓坡,消毒剂每周更换两次。车辆应消毒,进场人员应消毒更衣后方可进场。5.5.1.2场区内无杂草、无垃圾,不应堆放杂物,每月用对场区地面消毒至少三次。5.5.1.3生活区各个区域要整洁卫生,每月消毒两次。5.5.1.4场区内净、污道严格分开,不得交叉、混用。5.5.1.5场区道路应硬化,两旁设排水沟沟底硬化,有一定坡度,排水方向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5.5.1.6不得携带与饲养家禽无关的物品进入场区,与生产无关的人员不得入场。5.5.1.7严禁饲养其它畜禽。
5.5.2舍内卫生管理
5.5.2.1新建鸡场进鸡前,要求舍内干燥后,屋顶、地面用消毒剂消毒一次。饮水器、料桶等充分清洗消毒。
5.5.2.2使用过的鸡场进鸡前,彻底清除一切物品,然后用高压水枪由上到下,由内向外冲洗。待鸡舍干燥后,再用消毒剂从上到下整个鸡舍喷雾消毒一次,鸡舍整理后,空舍时间不应低于两周5.5.2.3撤出的设备如饮水器、料桶等用消毒液浸泡30mn,然后用清水冲洗,置阳光下暴晒2d~3d后搬入鸡舍
5.5.2.4进鸡前6d,封闭,用三倍剂量福尔马林(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21g,福尔马林42m)熏蒸24h(温度20℃~25℃,湿度80%,通风2d。5.5.2.5鸡舍门国设脚踏消毒池或消毒盆,消毒剂每天更换一次。5.5.2.6工作人员进入鸡舍前应洗手,脚踏消毒剂,穿工作服、工作鞋。5.5.2.7工作服不能穿出鸡舍,饲养期间每周至少清洗消毒一次。5.5.2.8鸡舍坚持每周带鸡喷雾消毒二次(除免疫前中后3d外)。鸡舍工作间每天清扫一次,每周消毒一次。
5.5.2.9准确计算单位面积或空间的消毒用药量,每次消毒结束应监测消毒效果。5.5.2.10饲养人员不得互相串舍。鸡舍内工具固定,不得互相串用,进鸡舍的所有用具应消每。及时捡出死鸡、病鸡、弱鸡,死鸡装袋密封后焚烧或深埋,使之符合GB16548的规定。病鸡、残鸡、弱鸡隔离饲养。
5.5.2.11应经常灭鼠,注意不让鼠药污染饲料和饮水。6粪污处理
DB11/T5762008
6.1鸡粪要通过生物发酵或者其他有效处理,达到GB7959的标准后方可作为农田施肥用6.2鸡舍排出污水要流向污水池,经沉淀生物处理达到B18596要求后,再向外排放。宜采用污染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生产工艺和设备。7防疫
防疫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3免疫
8.1.1免疫程序的制定由鸡场兽医根据当地流行病学情况确定8.1.2疫苗的保存、运输及使用按厂家提供的方法进行统计记录
9.1种鸡场应建立完善的各项生产记录。9.2根据原始记录,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用于指导生产。9.3:档案记录和管理要符合NY10的规定。5
DB11/T576—2008
饲养密度
育雏伞面积
产蛋箱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父母代种鸡各阶段设备技术要求表A1
1父母代种鸡各阶段设备技术要求育雏期
公:7.2只/m2
母:10只/m2
每只鸡5.1cm长饲槽或16
只鸡一个料盘
每只鸡1.3cm水槽或65
只鸡一个水盘(直径
25cm)
每个裸姆伞约500只
生长期
公:3.5只/m2
母:4.3只/m2
每只鸡15cm长饲槽或10只
鸡一个料盘(直径0.3m)
每只鸡1.9cm水槽或50只鸡
个水盘(直径25cm)
产蛋期
公:4.6只/m2
母:5.4只/m2
每只鸡15cm长饲槽或8只鸡
一个料盘(直径0.3m)
每只鸡2.2cm水槽或40只鸡
个水盘(直径25cm)
每四只母鸡配一个产蛋箱
注:该数据主要参照艾维茵(白)计算得出,其他品种还要根据各自体型进行相应的调整6
B.1甲醛熏蒸消毒法
附录B
(资料性资料)
种蛋的消毒方法
DB11/T5762008
B.1.1每立方米用42n甲醛加21g高锰酸钾,在温度20℃~26℃、相对湿度60%75%的条件下,密闭熏蒸20min,可杀死蛋壳上95%~98.5%的病原体。B.1.2在入孵器里进行消毒时,每立方米用甲醛28ml、高锰酸钾14g,熏蒸20分钟。B1.3种蛋在孵化器里消毒时,应避开24h~96h胚龄的胚蛋。B1.4醛与高锰酸钾的化学反应很剧烈,又有很大的腐蚀性。应先加少量温水,再加高锰酸钟,最后加甲醛。
B1.5种蛋从贮存室取出或从鸡舍送孵化场消毒室后,在蛋壳上会凝有水珠。应让水珠蒸发后再消毒,否则对胚胎不利。
B.1.6甲醛溶液挥发性很强,要随用随取。B2过氧乙酸消毒法
B.2.1消毒种蛋时,每立方米用含16%的过氧乙酸溶液40ml~60ml,加高锰酸钾4g~6g,熏蒸15分钟。B.2.2过氧乙酸遇热不稳定,如40%以上的浓度,加热至50℃易爆炸,应在低温下保存。B2.3过氧乙酸是无色透明液体,腐蚀性很强,不要接触衣服、皮肤,消毒时用陶瓷盆或据瓷盆。B.2.4要现配现用,稀释液保存不超过3h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