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51/T 760-2008 青杨组杨树育苗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DB)】 青杨组杨树育苗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9 23:26:44
- DB51/T760-2008
- 现行
标准号:
DB51/T 760-2008
标准名称:
青杨组杨树育苗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01-01 -
实施日期:
2008-05-10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12.95 KB

部分标准内容: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760-2008青杨组杨树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ising seedlings of Populus section Tacamahaca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圃地准备1
4采穗圃建立1
5扦插育苗2
6苗期管理2
7苗木质量2
附录A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苗术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4
(资料性附录)
苗术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4
杨树中的青杨组杨树在四川省广泛分布,其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是省内各地(尤其是西部)重要的造林树种,发挥着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了规范青杨组杨树的育苗造林技术,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水平,特制定本规范。本标准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编制。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负责解释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代学冬刘大建杨平张旭叶美琼青杨组杨树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四川省青杨组杨树(Populussect.Tacamahaca Spach)中的康定杨(Populuskangdingensis),光果西南杨(Populusschneiderivartibetica),滇杨(Populusyunnanensis)育苗技术的内容和要求,其它青杨组杨树参照执行。本规程适用于四川省青杨组杨树(Populussect.Tacamahaca Spach)中的康定杨(Populuskangdingensis)、光果西南杨(Populusschneiderivar:tibetica)、滇杨(Populusyunnanensis)各种形式的苗木培育,其它青杨组杨树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6000-1999育苗技术规程
GB/T14073-93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DB51/T705-2007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3圃地准备
3.1圃地选择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良好、交通方便、土质肥沃的平地;附近无空气、水源、土壤污染,无检疫对象;地下水位最高不超过1.5m;土层厚度不少于50cm;微酸性至微碱性的沙壤土、壤土或粘壤土做圃地。
2整地
育苗前必须整地,包括翻耕、粑地、平整、镇压。要求做到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块、地平土碎;冬季有积雪的地区翻耕深度25cm以上即可,冬季无积雪的地区深翻后随耕随耙,及时平整、镇压:山地育苗地,在主要杂草种籽成熟前开垦好,育苗前整地;育苗前茬是农作物的,先浅耕灭茬再整地
3土壤处理与改良
圃地土壤在育苗前用药剂处理进行土壤消毒,喷施0.3%的高锰酸钾溶液或3%硫酸亚铁溶液杀菌,70%敌克松800倍液杀虫,并根据圃地实际施入圈肥、既肥等有机肥料,亩施2000kg-2500kg。
4采穗圃建立
优树选择
4.1.1选择年龄
选择优树的年龄以15年一30年为宜。4.1.2生长指标
川西高原优树的胸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应分别在1.3cm、80.0cm以上;川西南山地优树的胸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应分别在2.0cm、120cm以上。4.1.3形质指标
所选优树应具备干形圆满通直、尖削度小、主干无双头、地面以上6m无较大主侧枝、窄冠形(冠幅与冠高之比在1/5—1/3之间)、主梢生长旺盛等特点4.1.4抗逆性
所选优树应是抗逆性单株,对病虫害、干旱、霜冻等因子的抵抗能力强。4.1.5林分起源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尽可能在天然林分中选择优树。4.2建立采穗圃
采集优树中的健壮枝条进行育苗。选择其中生长迅速、抗逆性强的无性系苗木及生产用苗中的二年生超级苗建立采穗圃。采穗圃圃地选择参照3.1。将所选苗木在离基部50cm处剪去上面部分,按1m×1m的株行距分区定植于采穗圃中。当主干长出的萌条高达10cm时及时抹芽定干,去弱留壮,使留下的枝条分布均勾,第一年留2条一3条、第二年留3条一5条、第三年留5条一10条、第四年以后留10条一15条。采穗圃应及时更新复壮。
5扦插育苗
穗条准备
采集采穗圃母树上生长健壮的穗条,穗条粗0.8cm—1.5cm。春季育苗时,在芽萌动前采集穗条采集时间在扦插前1d一2d进行。采集量大,注明采集日期和树种名称5.2
2扦插时间
托插时间,因不同地理区域而异,各地扦插育苗一定要在芽萌动以前进行。5.3穗条处理
穗条截制成长15cm一20cm为宜,上端剪平,下端截制成马蹄形,按粗度分级每30支一50支扎捆。插前浸水24h。穗条应及时扦插,以防止失水5.4扦插技术
扦插前圃地可采用地膜覆盖。穗条直插,扦插深度以外露1芽一2芽为宜,株距15cm一30cm行距20cm一40cm。插后压实,灌水。6苗期管理
6.1灌水
苗木生长高峰期(6月一8月),如降水不足,要及时灌水;苗木越冬前,要控水,以促进苗木的木质化。
6.2追肥
苗木生长期追肥2次一3次,在速生期前或速生期进行,以氮肥为主,叶面喷施或撒施。施肥时间在6月上旬和7月下旬,不可过退。6.3抹芽
当萌条长到10cm长以后,选留一个健壮枝条,其它从基部剪去。6.4修枝
一年生出圃苗可不进行修枝。高海拔地区一般两年以上才能出圃造林,一年生苗秋季落叶后应将全部侧枝修去,以免影响苗木的生长。6.5
5病虫害防治
详见附录A和附录B。
7苗木质量
详见DB51/T705-200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苗木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病害名称症状防治措施
杨树烂皮病(Valsasordida)病害以烂皮为典型症状,常伴随着枯枝,焦梢、干枯等症状。1.发病较轻的单株,采用早春刮除病斑或把病皮顺长割几条伤痕,再涂上1%退菌特、5%甲基托布津、843康复剂和10%葩油等。2.发病较重的单株,采用平更新措施,在早春地表刚化冻10cm左右时,从贴地皮或深入土中4cm一5cm处,用利镐平铲。杨苗黑斑病(Marssoninapopuli)初期,叶面及嫩梢上产生许多红褐色或紫色小点,被害叶片后期呈黑色,提前凋萎,被害嫩梢萎焉枯死。发叶之初,用1:1:125一17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125倍一250倍稀释液,每隔10d一15d喷一次,共二至三次。雨季喷药时,药水中加入0.3%明胶(或豆粉汁或豆浆)以增加粘性,防止冲洗。杨叶锈病(Melampsoramagnusiana)落叶、枯梢以及下年放叶迟,叶片小等症状。用l:400倍或1:500倍的代森锌或代森锰,半月一次,共2次一3次。杨树溃疡病(皮层溃疡)(Botryosphaeriaribis)危害之初,皮层首先出现大、小不同的栗色斑,以后变褐或黑色,病斑处略凹陷。病害后期,皮层鼓起,下面病菌的分生孢子形成同心环纹。在6月一9月,喷施1%波尔多液或0.5%次氯化铜水液。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苗木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虫害名称主要特征防治措施
杨叶甲(Chrysomelapopuli)成虫食害嫩梢幼芽,1龄一2龄幼虫群集于一起沿叶脉处取食叶肉,仅残留叶表和叶脉,被害叶呈网状,3龄后分散为害,蚕食叶缘成缺刻。1.早春越冬成虫上树危害时,利用其假死性震落捕杀:2.5月下旬至6月中旬,用50%辛硫磷乳剂800倍液,或50%二溴磷乳剂或25%硫磷乳剂600倍一800倍液喷杀成虫和幼虫:3.用烟剂防治。
金龟子(Scarabaeoidea)主要危害幼苗根或幼芽,使幼苗死亡,成虫多取食树叶。1.利用成虫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
2.利用趋光性诱杀成虫:
3.在表土撤施辛硫磷等触杀剂;4.在成虫盛发期喷布90%敌百虫8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西维因200倍液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ising seedlings of Populus section Tacamahaca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圃地准备1
4采穗圃建立1
5扦插育苗2
6苗期管理2
7苗木质量2
附录A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苗术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4
(资料性附录)
苗术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4
杨树中的青杨组杨树在四川省广泛分布,其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是省内各地(尤其是西部)重要的造林树种,发挥着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了规范青杨组杨树的育苗造林技术,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水平,特制定本规范。本标准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编制。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负责解释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林业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代学冬刘大建杨平张旭叶美琼青杨组杨树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四川省青杨组杨树(Populussect.Tacamahaca Spach)中的康定杨(Populuskangdingensis),光果西南杨(Populusschneiderivartibetica),滇杨(Populusyunnanensis)育苗技术的内容和要求,其它青杨组杨树参照执行。本规程适用于四川省青杨组杨树(Populussect.Tacamahaca Spach)中的康定杨(Populuskangdingensis)、光果西南杨(Populusschneiderivar:tibetica)、滇杨(Populusyunnanensis)各种形式的苗木培育,其它青杨组杨树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6000-1999育苗技术规程
GB/T14073-93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DB51/T705-2007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3圃地准备
3.1圃地选择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良好、交通方便、土质肥沃的平地;附近无空气、水源、土壤污染,无检疫对象;地下水位最高不超过1.5m;土层厚度不少于50cm;微酸性至微碱性的沙壤土、壤土或粘壤土做圃地。
2整地
育苗前必须整地,包括翻耕、粑地、平整、镇压。要求做到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块、地平土碎;冬季有积雪的地区翻耕深度25cm以上即可,冬季无积雪的地区深翻后随耕随耙,及时平整、镇压:山地育苗地,在主要杂草种籽成熟前开垦好,育苗前整地;育苗前茬是农作物的,先浅耕灭茬再整地
3土壤处理与改良
圃地土壤在育苗前用药剂处理进行土壤消毒,喷施0.3%的高锰酸钾溶液或3%硫酸亚铁溶液杀菌,70%敌克松800倍液杀虫,并根据圃地实际施入圈肥、既肥等有机肥料,亩施2000kg-2500kg。
4采穗圃建立
优树选择
4.1.1选择年龄
选择优树的年龄以15年一30年为宜。4.1.2生长指标
川西高原优树的胸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应分别在1.3cm、80.0cm以上;川西南山地优树的胸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应分别在2.0cm、120cm以上。4.1.3形质指标
所选优树应具备干形圆满通直、尖削度小、主干无双头、地面以上6m无较大主侧枝、窄冠形(冠幅与冠高之比在1/5—1/3之间)、主梢生长旺盛等特点4.1.4抗逆性
所选优树应是抗逆性单株,对病虫害、干旱、霜冻等因子的抵抗能力强。4.1.5林分起源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尽可能在天然林分中选择优树。4.2建立采穗圃
采集优树中的健壮枝条进行育苗。选择其中生长迅速、抗逆性强的无性系苗木及生产用苗中的二年生超级苗建立采穗圃。采穗圃圃地选择参照3.1。将所选苗木在离基部50cm处剪去上面部分,按1m×1m的株行距分区定植于采穗圃中。当主干长出的萌条高达10cm时及时抹芽定干,去弱留壮,使留下的枝条分布均勾,第一年留2条一3条、第二年留3条一5条、第三年留5条一10条、第四年以后留10条一15条。采穗圃应及时更新复壮。
5扦插育苗
穗条准备
采集采穗圃母树上生长健壮的穗条,穗条粗0.8cm—1.5cm。春季育苗时,在芽萌动前采集穗条采集时间在扦插前1d一2d进行。采集量大,注明采集日期和树种名称5.2
2扦插时间
托插时间,因不同地理区域而异,各地扦插育苗一定要在芽萌动以前进行。5.3穗条处理
穗条截制成长15cm一20cm为宜,上端剪平,下端截制成马蹄形,按粗度分级每30支一50支扎捆。插前浸水24h。穗条应及时扦插,以防止失水5.4扦插技术
扦插前圃地可采用地膜覆盖。穗条直插,扦插深度以外露1芽一2芽为宜,株距15cm一30cm行距20cm一40cm。插后压实,灌水。6苗期管理
6.1灌水
苗木生长高峰期(6月一8月),如降水不足,要及时灌水;苗木越冬前,要控水,以促进苗木的木质化。
6.2追肥
苗木生长期追肥2次一3次,在速生期前或速生期进行,以氮肥为主,叶面喷施或撒施。施肥时间在6月上旬和7月下旬,不可过退。6.3抹芽
当萌条长到10cm长以后,选留一个健壮枝条,其它从基部剪去。6.4修枝
一年生出圃苗可不进行修枝。高海拔地区一般两年以上才能出圃造林,一年生苗秋季落叶后应将全部侧枝修去,以免影响苗木的生长。6.5
5病虫害防治
详见附录A和附录B。
7苗木质量
详见DB51/T705-200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苗木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病害名称症状防治措施
杨树烂皮病(Valsasordida)病害以烂皮为典型症状,常伴随着枯枝,焦梢、干枯等症状。1.发病较轻的单株,采用早春刮除病斑或把病皮顺长割几条伤痕,再涂上1%退菌特、5%甲基托布津、843康复剂和10%葩油等。2.发病较重的单株,采用平更新措施,在早春地表刚化冻10cm左右时,从贴地皮或深入土中4cm一5cm处,用利镐平铲。杨苗黑斑病(Marssoninapopuli)初期,叶面及嫩梢上产生许多红褐色或紫色小点,被害叶片后期呈黑色,提前凋萎,被害嫩梢萎焉枯死。发叶之初,用1:1:125一17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125倍一250倍稀释液,每隔10d一15d喷一次,共二至三次。雨季喷药时,药水中加入0.3%明胶(或豆粉汁或豆浆)以增加粘性,防止冲洗。杨叶锈病(Melampsoramagnusiana)落叶、枯梢以及下年放叶迟,叶片小等症状。用l:400倍或1:500倍的代森锌或代森锰,半月一次,共2次一3次。杨树溃疡病(皮层溃疡)(Botryosphaeriaribis)危害之初,皮层首先出现大、小不同的栗色斑,以后变褐或黑色,病斑处略凹陷。病害后期,皮层鼓起,下面病菌的分生孢子形成同心环纹。在6月一9月,喷施1%波尔多液或0.5%次氯化铜水液。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苗木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虫害名称主要特征防治措施
杨叶甲(Chrysomelapopuli)成虫食害嫩梢幼芽,1龄一2龄幼虫群集于一起沿叶脉处取食叶肉,仅残留叶表和叶脉,被害叶呈网状,3龄后分散为害,蚕食叶缘成缺刻。1.早春越冬成虫上树危害时,利用其假死性震落捕杀:2.5月下旬至6月中旬,用50%辛硫磷乳剂800倍液,或50%二溴磷乳剂或25%硫磷乳剂600倍一800倍液喷杀成虫和幼虫:3.用烟剂防治。
金龟子(Scarabaeoidea)主要危害幼苗根或幼芽,使幼苗死亡,成虫多取食树叶。1.利用成虫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
2.利用趋光性诱杀成虫:
3.在表土撤施辛硫磷等触杀剂;4.在成虫盛发期喷布90%敌百虫800倍液,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西维因200倍液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标准计划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l2/T040-2007 天津市科学技术档案整理规则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50/T307-2008 重庆市商务楼宇物业管理服务标准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