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航空工业行业标准(HB)】 飞机电搭接技术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07 10:28:25
  • HB5876-1985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HB 5876-1985

  • 标准名称:

    飞机电搭接技术要求

  • 标准类别:

    航空工业行业标准(HB)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1985-07-03
  • 实施日期:

    1986-01-01
  • 作废日期:

    1988-0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5.57 M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航空、航天>>航空器及其附件>>V40电气系统与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标准价格:

    15.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HB 5876-1985 飞机电搭接技术要求 HB5876-1985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部部标准HB5876-85
飞机电搭接技术要求
1985-07-0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部
1986-01-01实施
名词、术语…·
1.1基本结构
1.2搭接
1.3固有搭接
搭接线
故障电流·
导电面或导电体
电介质强度
电化序
菲同类族金属·
防电击
静电防护
雷电防护:
2材料与零件要求
2.1材料选择
2.2标准件
2.2.1紧固件
搭接线
2.2.3卡箍、卡锁和导管固定座
2.3非标准件
3技术要求.
3.1搭接的基本目、应用分类及般要求3.1.1
基本目的
3.1.2应用分类·
般要求
3.2天线及滤波接搭接
天线同轴电缆
滤波器
电流回路搭接
3.3.1结构部件之间
3.3.2单线制设备与结构之间
3.3.2.1搭接线载流量
线路允许压降
3.3.2.3搭接线安装
3.3.3镁合金构件
3.3.4危险区
3.4防射频干拢搭接
3.4.1发动机·
电气、电子设备
天线附近导体
飞机蒙皮
搭接线要求
3.5防电击搭接
金属导线管
电气、电子设备
电击危险电压
电防护搭接
外部导体
外部介质表面
发动机
气体和液体管路
静电放电器
雷电防护搭接
应用范围
设计目标·
搭接线
3.7.3.1搭接线尺寸
搭接线接头
操纵系统
3.7.5凸出物
导电凸出物
3.7.5.2非导电凸出物
铆接蒙皮结构
3.7.7油箱
飞机及地雨辅助设施接大地
着陆接大地
停机接大地
地而辅助设施接大地
4搭接方法
搭接典型安装方式
搭接连接的一殷要求
非同类族金属
表面预加工
表面整修
防止断续的电接触
5检验规则·
附录A
测试后表面整修
线路允许压降
附录B·雷电试验电流波形、
附录C
典型的飞机雷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部部标准飞机电搭接技术要求
HB5876-85
本标准规定了飞机结构部件之间以及结构部件、发动机、设备、附件与基本结构之间电搭接的特性、应用和检测要求。1 名词、术语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中采用的名、术语:1.1基本结构
指飞机结构骨架以及铆接或焊接在结构骨架上、与其有低阻抗通路的金属蒙皮、角片、支架和型材。
1.2搭接
指电搭接,是使飞机金属结构部件之间以及结构部件、发动机、设备、附件与基本结构之间有低阻抗通路的可靠的电连接。1.3固有搭接
指机械上相互连接的飞机结构部件之间或结构部件与基本结构之间,本来已有足够的低阻抗电气通路,无需再附加任何专门的元件或材料。1.4搭接线
是导线、金属编织线或金属片,用于使原来无充分电接触的飞机结构部件之间或结构部件、设备、附件与基本结构之间有必要的低阻抗导电性。1.5故障电流
即设备内部电流与连接设备外壳的地短路、大电流经过设备外尧流到基本结构时,电气系统能够过载传输的最大电流。1.6接地
指把设备的负线、壳体或机架搭接到基本结构,为设备与基本结构之间提供低阻抗通路,为设备提供基准电位。
1.7导电面或导电体
指电阻率小于1×10°欧·米的物体表面或物体。1.8电介质强度
又称为击穿场强,是一个电场强度值,当某种电介质中的场强达到此值时,该电介质便丧失其绝缘性能。
1.9电化序
是按各种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高低依次排列而成的电极电位表。1.10非同类族金属
航空工业部1985-07·03发布
1986-01-01实施
HB5876-85
指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处于不同族位置,因面其电极电位不同的金属。1.11防电击
是控制设备内部电源发生故障时设备外壳、引线及导线管上的电位,使之不危及设备和人员的防护措施。
1.12静电防护
是控制静电荷在飞机上积聚、提供静电泄放通路的防护措施。1.13雷电防护
是为进入飞机的雷电电流提供足够泄放通路、并使之不会在飞机上引起危险效应的防扩措施。
2.材料与零件要求
2.1材料选择
实施本标准所需要的全部材料,均应按国标和航标选用。对于国标和航标未作规定的材料,应由厂、所选用材料的主管部门按其他有关标准选用。2.2标准件
实施本标准所需要的全部零件,均应按国标、航标及企标选用标准件,并应在图纸和其他技术文件、资料中标注其标准件号。2.2.1紧固件
选用紧固件时应注意如下:
a.螺栓、螺母和螺钉:
镀镉钢制件
镀锡钢制件
镀锌件
b.垫圈:
齿形垫圈
阳极化垫圈
发蓝的平垫圈
镀锌垫圈
无金属保护
层的垫圈
2.2.2搭接线
只能在230℃以下温度使用
可在100℃以下温度使用
禁止使用(对镁合金构件搭接时除外)禁止使用
禁止使用
禁止使用
禁止使用(对镁合金构件搭接时除外)禁止使丹
禁止使用镀锌接头的搭接线(对镁合金构件搭接时除外)。2.2.3卡箍、卡锁和导管固定座
禁止使用镀锌的卡箍、卡锁和导管固定座(对镁合金构件搭接时除外)。2.3非标准件
原则上应不采用非标准件,在不得不采用非标准件时,经厂、所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可参照同类标准件根据实际需要询行设计,其材料应符合本标准要求。3.技术要求
HB5876-85
3.1搭接的基本目的、应用分类及一般要求3.1.1基本的
搭接的基本目的,在于为飞机金属构件之间以及构件、发动机、设备、附件与基本结构之间提供稳定的低阻抗电气通路,从而防止它们之间产生电磁干拢电平,提供电源电流返回通路,也是防电击、静电防护、蕾电防护以及保证天线性能最佳的必要措施。搭接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飞机的安全和性能。.3.1.2应用分类
搭接应用的分类及各类应用在本标准中的相应章节号如下:a.天线及滤波器搭接
电流回路搭接
防射频干扰搭接
防电击搭接
静电防护搭接
雷电防护搭接
飞机及地面辅助设施接火地
一般要求
各种飞机均应符合上述应用分类的全部技术要求。发动机应符合3.3、3.4及3.6条有关技术要求。
3.1.3.2当某一搭接供两种或两种以上应用时,应按其中最严格的搭接要求进行设计。.3.1.3.3设计和实施搭接时,应注意不可影响飞机结构的完整性,不可影响飞行安全,操纵特性、空勤人员视界以及设备性能。3.2天线及滤波器搭接
3.2.1天线
除了地网是设备组成部分的装置(如雷达扫描天线等)外,安装天线时均应配置均匀的地网或地平面。该地网或地平面在电子设备工作频率范围内的阻抗应很低。当天线的有效工作性能取决于其与地网之间的低阻抗时,其安装搭接应使射频电流从飞机外表面到天线上合适的金属部份,有最短的低阻抗通路。天线到基本结构之间有直流通路时,其搭接电阻应不大于300微欧。为了确保天线辐射方向图符合要求,天线的形状、大小及安装部位也应与所配置的地网相适应。
3.2.2天线同轴电缆
天线同轴传输线的外导体应搭接到天线接地平面,构成周边连续的低抗通路。3.2.3滤波器
为了保证滤波效果,滤波器的壳体应与基本结构有良好的电接触,其搭接电阻应不大于300微欧。
3.3电流回路搭接
3.3.1结构部件之间
作为电源回路组成部分的结构部件之间,应有能够传输电源回路电流的低阻抗通路,其3
搭接电阻应不大于1000微欧。
3.3.2单线制设备与结构之间
3.3.2.1搭接线载流量
HB5876-85
单线制电气、电子设备与基本结构之间的搭接线,应有足够的截面传输电源回路电流,可根据部标准HB5795《航空导线载流量》选用。3.3.2.2线路允许压降
导线、电缆和接地回路的总阻抗,应保证电压调节点与负载之间的电压降(包括负载接地回路压降)不大于附录A给定的限值。3.3.2.3搭接线安装
截面不小于20mm的电流回路搭接线,应通过回线板(包括负线板)间接地搭接到本结构上。回线板与基本结构应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以保证其电搭接性能良好。截面小于20mm2的电流回路搭接线,可用图4所示的典型搭接方式直接搭接到基本结构上。发动机的发电机和起动机的负线不可搭接到发动机机体上,而应直接搭接到基本结构上。
3.3.3镁合金构件
镁合金构件不可作为电流回路的组成部分。3.3.4危险区
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区,电气、电子设备外壳与基本结构之间不可采用搭接线进行搭接,而应通过两者间良好的金属面接触实现搭接,其搭接电阻应不大于图1所示的最大搭接电阻值。此外,设计这些电气汽、电子设备时,也应尽量减小其内部电源发生故障所导致的过热火花放电以及溶融金属喷溅的程度,尽可能消除燃爆隐患。3.4防射频干扰搭接
3.4.1发动机
每台发动机应至少有两处搭接到基本结构,其搭接电阻不大于2000微欧。发动机的附件应保持其电气连续性。发动机点火系统是产生高频电磁波的重要干扰源。发动机制造厂应保证该系统各部件之间,系统各部件与发动机机体之间,均有连续的低阻抗通路,以满足飞机的防射频干扰要求。高压输出部分各部件之间的搭接电阻应不大于100微欧,对于个别难以达到该阻值的部位,允许不大于300微欧。发动机点火器壳体到发动机机体的搭接电阻应不大于300微欧,其中活塞式发动机应不大于100微欧。点火装置壳体到发动机机体的搭接电阻应不大于600微欧。低压输入部分各部件之间及其与发动机机体的搭接电阻应不大于2000微欧。屏蔽软管或导线管应以不大于250毫米的间距进行多点搭接。起动机和交、直流发电机的洗体到发动机机体的搭接电阻应不大于2000微欧。3.4.2电一、电子设备
安装所有产生电磁能或对电磁场敏感的电气,电子设备或部件时,均应使设备外壳到基本结构有连续的低阻抗通路,其搭接电阻应不大于1000微欧。对于有安装底板的设备。设备外壳经安装底板到基本结构的总的搭接电阻应不大于1200微欧。如果设备安装底板上有减震器,则应采用搭接线跨接减震器两端,使设备外壳到基本结构的搭接电阻不大于2000微欧。4
数据点:
故障电流(A)
HB5876-86
危险电阻
股大搭接电阻,
故障电流(A)
危险电阻(m2)
最大电阻(ne)
设备到结构最大允许搭接电阻与故障电流关系曲线10000
3.4.3天线附近导体
HB5876-86
距无屏蔽的发射天线引线300毫米以内,任一线性尺寸大于300毫米的导体,均应搭接到基本结构上。该搭接最好是导体与基本结构金属本体之间的直接搭接。如果需要用搭接线,搭接线应尽量短。
3.4.4飞机蒙皮
飞机蒙皮应设计成装配后就固有防射频干拢搭接,使蒙皮成为均匀的低阻抗通路,构成蒙皮的所有构件(如机翼、机身等)之间,均应实现射频搭接。作为蒙皮组成部分的口盖、舱盖、检修门等以及水密铆接的象皮,均应搭接到基本结构,其搭接电阻应不大于1000微欧。
3.4.5搭接线要求
用于防射频干扰搭接的搭接线,一般不宣采用金属编织线,而应采用金属片。不同设备的两根搭接线不间固定在同一点上。3.5防电击搭接
3.5.1金属导线管
用于安装导线、电缆的金属导线管,其各端均应搭接到基本结构,搭接电阻应不火于0.01欧。
3.5.2电气,电子设备wwW.bzxz.Net
电气、电子设备裸露的金属机架或部件,均应搭接到基本结构进行接地,搭接电阻应不大于0.01欧。如果设备的接地端或插头座的接地插针已在内部与上述裸露件相连接,则该裸露件可通过设备地线搭接到基本结构,不必再采用专门的搭接线。所有产生电磁能的设备,如果由于设备的性质而需符合3.4.2节要求,则必然也符合本节要求。3.5.3电击危险电压
在人员可能接触到的任意两点之间,绝不可产生大于24伏(有效值)的交流或直流电压,以免发生电击使人员触电。
3.6静电防护搭接
3.6.1外部导体
飞机外部任一线性尺寸大于80毫米,被绝缘的导体(天线除外),均应牢固地搭接到基本结构上,以防飞行中与气流摩擦产生的静电积聚,其搭接电阻应不大于0.01欧。外挂物也应符合上述要求,但副油箱、武器外挂物到基本结构的搭接电阻应不大于2000微欧。3.6.2外部介质表面
外部介质表面应采取控制静电荷积聚、使之平稳地泄放的防护措施。3.6.3发动机
由于发动机到基本结构的搭接必须符合本标准3.4.1条防射频干扰要求,所以必然符合静电防护要求。
3.6.4油箱
油箱及湛箱内川能带静电的附件,均应搭接到基本结构,其搭接电阻应不大于2000微欧。每只油箱率少应有两处搭接到基本结构。3.6.5气体和液体管路
HB5876-85
所有传输气体或液体的管路,均会用于与流体摩擦而带静电。相互连接的各段金属导管应彼此搭接,使整条管路形成连续的低阻电气通路。各条金属管路上,应以不大于500毫米的间距多点搭接到基本结构.上,搭接电阻应不大于1000微欧。发动机的气体或液体管路,也应以上述问距进行多点搭接。金属管在电气系统正常或故障情况下均不应成为电源电流的主要通路。非金属管路应设计成使流体流动时导管外表面任意处产生的静电压均不大于350伏。3.6.6静电放电器
机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的翼尖及其后缘等静电荷最易私聚的部位,应安装足够数量的静电放电器,以利于平稳地泄放静电。高阻放电器底座与象皮的搭接电阻应不大于0.1欧,低阻放电器与蒙皮的搭接电阻应不大于300微欧。3.6.7地毯
地板铺设地毯时,应采取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使地毯与基本结构之间有电接触,以保证人员安垒。
3.7雷电防护搭接
3.7.1应用范围
雷电电流可能进入飞机及其可能流经的所有各处,均应采取出电防护措施。例如航行灯、闪光灯、燃油加油盖、油量表口盖、加油套管、油箱通气管、天线、雷达天线罩、座舱盖、全静压管、翼尖和尾翼、油箱挂架、武器及其挂架、升降能、方向舵、副翼、襟翼等。3.7.2设计目标
防护措施应能防止雷电电流破坏飞行控制,并防止其在飞机内部产生电火花或500伏以上的电压。
3.7.3搭接线
3.7.3.1搭接线尺寸
在可能直接遭受雷电弧之处,用于雷电防护搭接的铜线有效截面应不小于20mm\。在不直接遭受雷电弧之处,至少应采用两根雷电防护搭接线,每根铜线的有效截面应不小于4mm2。如采用铝线,·其有效截面应按线规比铜线大两号。3.7.3.2搭接线接头
搭接线与其接头不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3.7.4操纵系统
升降舵、方向舵、副翼、襟翼等操纵面,均应有搭接线跨接各个铰链,使操纵面与基本结构搭接。操纵面只有一个铰链时,应至少用两根搭接线跨接铰链。各段操纵钢索、操纵拉杆以及驾驶杆,通过滑轮或附加的搭接线搭接到基本结构,并应使该系统的放电通路长度至少为系统各部件到基本结构全部搭接线总长度的10倍。两端电阻小0.01欧的长条式铰链,可看作为固有雷电防护搭接,铰链内不可用非导电的润滑剂。3.7.5凸出物
3.7.5.1导电物
所有凸出飞机表面而被电绝缘的导体,均应搭接到塔本结构。对于要求电绝缘的天线,则应配置避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航空工业行业标准(H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