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日至9日,当韩国本土市场因传统秋收节休市时,这些投资者向海外市场注入了12.4亿美元资金——主要瞄准高风险杠杆化产品。
韩国证券存管院数据显示出明确趋势:韩国投资者不愿保守操作。在本土感恩节期间,他们并未选择休整,而是追逐全球市场上波动最剧烈的投资标的。
最大赢家是Direxion每日特斯拉两倍做多ETF,获得1.51亿美元净买入。该产品将特斯拉股价单日波动放大两倍,意味着上涨时收益加倍——但下跌时亏损也更为惨烈。
紧随其后的是对澳大利亚比特币矿企Iris Energy的1.05亿美元投资。Meta Platforms吸引1亿美元资金,特斯拉股票本身则获得9600万美元直接买入。前五名最后一位是T-REX两倍做多比特币矿企每日目标ETF,获得9500万美元投资——这是另一款追踪比特币挖矿业务的杠杆产品。
这些选择揭示了韩国散户投资者的重要特征:相比普通股票,他们更青睐放大风险敞口的工具。前五大投资标的中有四个涉及杠杆或加密货币挖矿——两者都以价格剧烈波动著称。
韩国散户投资者因集体市场影响力被称为"蚂蚁"。这些个人交易者以激进的风险偏好闻名,这得益于韩国超高速网络和便捷的移动交易应用。
秋收节期间的疯狂投资并非孤立事件。截至2025年3月,韩国投资者已向美股和ETF注入102亿美元——创下自201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季度流入额。
但这种策略曾让他们损失惨重。2025年初,许多韩国投资者持有某三倍杠杆特斯拉产品超过90%的份额,该产品从12月峰值暴跌逾80%。同期特斯拉股价仅下跌41%,充分展现杠杆的亏损放大效应。
假期投资热潮出现在微妙时刻。秋收节前夕,首尔股市刚创历史新高。得益于对美国科技实力和国内刺激计划的乐观情绪,韩国综合指数刷新峰值。
当市场在为期一周的假期后重新开盘时,韩国综合指数跃升至3610点——史上首次突破3600点大关。外资单日买入逾7亿美元韩股,成为本轮上涨主力。
但秋收节期间的海外投资立即遭遇逆风。受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影响,全球市场在韩国假期周表现疲软。秋收节结束后的周一,韩国综合指数开盘即下跌1.7%,回吐大部分涨幅。
在韩国加密货币市场近期萎靡的背景下,对加密相关资产的重注显得尤为突出。2025年1月至6月间,韩国本土加密市场市值蒸发约240亿美元。当地交易所日交易量暴跌80%——从2024年12月的17.1万亿韩元骤降至6月的3.2万亿韩元。
但加密货币在韩国依然广受欢迎。超过1600万韩国人(占全国人口近三分之一)持有加密账户。这些账户总计持有约700亿美元数字资产。
韩国还以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间1万亿美元的加密货币购买量,位列全球第二大加密市场。仅有4.2万亿美元的美国超越韩国。
政策风向也转向利好加密领域。2025年6月就职的李在明总统支持将加密ETF合法化,并允许国民年金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数字资产。
多重因素解释了韩国投资者为何在经历亏损后仍坚持激进策略:
文化因素影响显著。韩国竞争激烈的文化氛围和快速致富的集体心理,驱使众多投资者采取高风险高回报策略。该国精通技术的国民使移动交易几乎全民普及。
本土选择有限也是因素。尽管韩国综合指数近期创新高,但估值仍低于许多国际同行。这迫使投资者向海外寻求增长机会。
错失恐惧症(FOMO)效应强烈。当某些投资在韩国平台形成趋势时,可能几小时内就引发爆炸性买入。这形成早期参与者获利后吸引更多人跟风的反馈循环。
杠杆特性同样值得关注。对许多韩国散户而言,普通股票交易节奏过慢。杠杆产品承诺成倍放大收益——尽管亏损也会同等放大。
12.4亿美元的秋收节投资浪潮表明,韩国散户投资者仍坚持其激进交易风格。无论是杠杆产品的前期亏损,还是本土加密市场的萎缩,都未能削弱他们的风险偏好。
这种策略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机和市场环境。秋收节期间买入的投资者立即面临全球市场走弱的挑战。但鉴于韩国在加密和科技趋势方面的领先指标地位,观察这些"蚂蚁"的下一步动向,或将为预判更广泛的市场走势提供线索。
Garrett Jin语带嘲讽解释精准做空:世上没那么多阴谋,长期看好也可以短期做空
OKX宣布上线PAXG(PAX Gold)现货交易
Scallop锁仓量突破5000万枚SCA,占代币流通供应量40%
现货黄金站上4160美元/盎司,日内涨1.18%
Plasma链上DEX Lithos将于明日TGE
昨日美国比特币现货ETF净流出3.264亿美元,以太坊现货ETF净流出4.285亿美元
Story生态IPRWA协议Aria成立基金会,并公布其平台代币$ARIAIP即将TGE
另有两位巨鲸大举做空市场,共持有约1.82亿美元主流币空头头寸
CopyRight 2024 www.bzx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16450号-1
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若您认为其中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我们将在核实后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