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J 20689-1998 战术数字接力机通用规范
time:
2024-08-05 11:15:17
- SJ 20689-1998
- in force
Standard ID:
SJ 20689-1998
Standard Name:
战术数字接力机通用规范
Chinese Name:
战术数字接力机通用规范
Standard category:
Electronic Industry Standard (SJ)
-
Date of Release:
1998-03-18 -
Date of Implementation:
1998-05-01
Drafter:
扶同愉、邓延升Drafting Organization:
国营第716厂Focal point Organization: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Publishing Depart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Skip to download
Summary:
本规范规定了军用技术数字接力机(简称设备)的分类、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等内容。本规范适用于频段为225~400MHZ、400~600MHZ、610~960MHZ、1350~1850MHZT和4400~500MHZ的军用战术数字接力机的研制、制造、检验和验收。 SJ 20689-1998 战术数字接力机通用规范 SJ20689-199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Some standard cont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FL5820
SJ20689--1998
战术数字接力机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tactical digital radio relay equipment1998-03-18发布
199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1
引用文件
3要求
4质量保证规定
交货准备
TKAoNKAca-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战术数字接力机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tactical digital radio relay equipments1.1主题内容
SJ 20689—1998
本规范规定了军用战术数字接力机(简称设备)的分类、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利交货准备等内容。
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频段为225~400MHz、400~600MHz、610~960MHz、1350~1850MHz和4400-~5000MHz的军用战术数字接力机的研制、制造、检验和验收。1.3分类
1.3.1按频段分类
225~400 MHz
400~~600 MHz
610~960 MHz
1350~1850MHz
4 400 ~ 5 000 MHz
1.3.2按适用的环境条件分类
按地面通信设备的高、低温工作温度严酷等级分为A,B、C三类,见表1。表1
特殊要求可在合同或订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8-03-18发布工作溢度
-40~55
-25 ~55
-10~ 55
1998-05-01实施
2引用文件
SJ 20689—1998
GB19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1014—89平衡电压数字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GB/T13427--92增量调制终端设备技术要求GJB151A--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GJB152A—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GJB179A-96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表GJB367.1-87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设计制造要求GJB367.2--87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环境试验要求GJB367.3-87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可靠性鉴定试验和验收方法GJB367.5一87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GJB663—89军用通信设备及系统安全要求GJB664.2—89数字通信子群系列数字设备的数字接口GJB 1145--91军用通信设备定型试验和鉴定试验规定GJB2082-—94电子设备可视缺陷和机构缺陷分类SJ20408—94UHF数字接力设备电性能测量方法3要求
3.1合格鉴定
按本规范提交的产品应是经鉴定合格或定型批推的产品。3.2元器件、零件和材料
设备选用的元器件、零件和材料应符合GJB367.1中第3章的规定。3.3设计
设备设计应根据战术数字接力机的特点和要求,按照GJB 367.1中第1章的有关规定。最大限度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和借用件,使设备通用化,系列化和模块化。3.4结构
设备的结构应符合GJB367.1中1.15条的规定。3.5外观质量
应符合GJB2082中有关要求,具体由产品规范规定。3.6尺寸和重量
尺寸和重量由产品规范规定。
3.7颜色
设备外表保护色和识别色应符合GJB367.1中1.20条的规定。推荐采用褐绿色(无光泽)。
3.8标志和代号
TKANiKAca-
SJ 20689--1998
设备的标志和代号应符合GJB367.1中1.21条的规定。3.9安全性
3.9.1标患
所有端子装置、操作装置、电源插座及接地端子,均应有明确、清晰、牢固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JB663中第7章的规定。3.9.2绝缘电阻
在可能及导电体与机壳之间,施加500V直流也压,稳定1min,绝缘电阻应不小于4M2,湿热后不小于2MQ
3.9.3抗电强度
交流电源插头任一极与机壳(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但不接入供电电网),施加交流有效值1500V试验电压1min,不应出现飞弧和击穿。3.9.4泄漏电流
在加电情况下,电源插头(座)与机壳或可触及导体之间,泄漏交流电流有效值应小于0.7mA或直流电流有效值不超过2mA。机光与大地之间也符合这项要求。3.9.5防雷措施
设备应装有防雷电感应的抑制措施。3.10维修性
3.10.预定的维修水平
设备的维修分三级。最高级是基地级维修,其次是中继级维修,最低级是基层级维修。
基层级维修是通过简单地更换单元或模件进行修理。基层级维修的平均修复时间(MTTR)应小于15min,或由产品规范规定:3.10.2维修可达性
设备组装密度适当,应使得所有元器件、零件、部件和整件以及接线柱、连接线等在检查、测试、调节、折卸和安装时,应能接近,并且不应防碍其它零件和接线。尽量少使用专用十具。
3.10.3自测试程度
设备应尽可能设置机内测试设备(BITE),合理采用故障指示,故障指示达单元级。3.10.4结构保证
设备的结构应便于维修和能够迅速更换备用件。应优先采用模块式结构。3.11互换性
设备中有互换要求的元件、器件、零、部、整件或模块依次在设备进行互换,然后与另一同型号设备互换,更换的设备不需作调整,其结构完好,电性能符合要求。3.12性能特性
3.12.1整机特性
SJ 20689—1998
3.12.1.1容量系列配置(见4.7.12.1条)通信容量与工作频段配置按表2。表2
工作频段
225~400
400~600
610~960
1 350--1 850
4 400~5 000
转输比特率
kbit/s
32/64 /128
128 /256/512
256/512/1024/2048
256/ 512/ 1 024 / 2048
256 / 512 / 1 024 / 2048
3.12.1.2频率间隔(见4.7.12.2条)通信容量
标称路数
(每话路10kbit/s)
2,4, 8
8,16,32
16, 32, 64+ 128
16,32,64,128
16,32, 64.128
射频信道的频率间隔优先采用表3所列波道间隔的整数倍表3
225~400
400~600
610-960
1 350~1 850
4 400 5 000
3. 12. 1. 3电子反对抗(见 4.7.12.3 条)波道间隔
为了保证已方电磁辐射使用的有效性,克服敌方电子对抗,根据需要,可采用抗截获、抗侦听、抗干扰(包括同频、扫描和脉冲等于扰)的电子反对抗措施,如:a.
自动功率控制;
自动工作频率变换:
c.扩展频谱(直接序列扩频或跳频):群路前向纠错编译码;
自适应零位天线:
f窄带技术:
g其它。
3.t2. 1.4系统增益(见 4.7.12.4条)4
niKAoNirKAca
SJ20689-t998
在误码率为1×10-时,系统增益按如下要求:a,不扩频、无前向纠错时的系统增益见表4;在扩频的条件下,系统增益充许恶化,其量值白产品规范规定:b.
c.加前向纠错的条件下,系统增益得到改善,其值由产品规范规定。表4
频段MHz
塔益 dB
比特率kbit/s
225400
≥146
≥143
≥140
400~600
≥140
≥137
≥131
610~960
≥136
≥130
3.12.1.5射频端口电压驻波比(见4.7.12.5条)1 350 ~1 850
≥133
≥127
≥124
4400-5000
≥130
≥124
≥121
异频双1的数学接力机,其收发共用一个射频端口,射频端口的输入/输出阻抗为502,其电压驻波比应不大于2.0:1。3.12.2发射机
3.12.2. 1调制特性(见 4.7.13.1条)优先采取二进制调频。
在4400~5000MHz的频段可采用QPSK。调赖调制度由产品规范规定。
3.12.2.2输出功率(见4,7.13.2条)发射机输出功率是指已调制功率,发乐机输出功率的具体要求由产品规范规定3.12.2.3载频懒率准确度(见4.7.13.3条)应优于±2×10-5。
3.12.2.4载频频率稳定度(见4.7.13.4条)应优了±2×10~5/d。
3.12.2.5杂散信号抑制和谐波抑制(见4.7.13.5条)a.杂散信号抑制应不小于55dB;-5-
b,谐波抑制应不小于70dB。
3.12.3接收机
3.12.3.1灵敏度(见4.7.14.1条)接收灵敏度由产品规范规定,
SJ 20689—1998
3. 12. 3. 2噪声系数(见 4.7.14.2 条)噪声系数应不大于 7 dB。
3.12.3.3本振频率准确度(见4.7.14.3条)应优于±2×10-5。
3.12.3.4本振频率稳定度(见4.7.14.4条)应优于±2×10-3/d。
3.12.3.5自动增益控制(AGC)(见4.7.14.5条)自动增益控制应不小于50dB。
3.12.3.6选择性(见4.7.14.6条)选择性指接收机在通频带以外对各种干扰的抑制能力,尤其是对邻近波道干扰,镜频干扰和本机收发之间干扰的抑制。具体要求由产品规范规定。
3.12.4基带系统
3. 12. 4. t基带接口
基带接口的选择应参照图1进行。BB
图中:
BB---接力设备的基带系统:
D-群路接口;
G话音工程勤务接口;
S-数据勤务接口。
图1接口点
3.12.4.2群露接口D(见4.7.15.1条)群路接口D包含4种信号,其接口览图2。-6 -
iKAoNrKAca-
图中:
SJ20689—1998
图2D接口
线路1接力设备输出群路信:
线路2与线路1有关的时钟
线路3-——接力设备输入群路信息:线路4一一与线路3有关的时钟。电气参数为:
a,输入和输出的每对信息信号利时钟信号的输入和输出采用平衡线对:并不以地为参考,双极性信号和时钟信号的形式及它们的相位关系如图3所示:中
图3接口信号
双极性信号bZxz.net
时钟信号
b.128,256、512、1024和.2048kbit/s比特速率的信息输入和输出采用双极性码(AMI码),相应的时钟输入和输出则为128、256、512、1024和2048kHz频率的不归零(NRZ)码。
信息信号和相应的时钟信号的相位关系如图4所示;c,信息和时钟的输入和输出阻抗为130S2,在相应时钟频率的5%~60%范围内,相对于1302负载电上测量时,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回波损耗应大于或等于16dB。在时钟频率上相对于1302负载电阻上测量时,时钟输入和输出的回波损耗应大于或等于16:
d.当在1302负载上测量信息信号和时钟信号的脉冲沿斜率时,在任一处都不应人于4×10-7V/s(2048kbit/s时可参照执行);7
SJ 20689—1998
e.当在130负载电阻上测试时,在128,256、512、1024和2048kbit/s信息及时钟输出端的脉冲形状和辐度应符合图4所示的模板。图4也给出了实际时钟脉冲和信息信号的模板框架之间的关系。其正负脉冲的辐度比应为1±0.85。
息信号
时钟信号
判决电平
降-的
电平判决时间点
图4信息信号和相应时钟信号的脉冲模板及相位关系f.在时钟的输出端,正信号应由一对引线中的电位比“b”引线上的电位高“a”引线上的电位米表示,见图5;
TKANrKAca-
SJ20689--1998
图5互连线
o引线a
引线6
g,信息和时钟输出的信号(其值按图4规定)应能在电缆的末端被正确地检测,该电缆的长度为50m,且在时钟频率处的信号衰减不大于2dB。3.12.4.3话音工程勤务接口G(见4.7.15.2条)接口G应具有下列特性:
aG点的输入和输出端口应是平衡的b.这些端口可以以地为参考;
c、G点上的编码为CDP码(条件二相码),其信息比特率为16kbit/s.CDP码的产生和检测按GJB664.2附录B(补充件)的规定:d.G点的输出在负载电阻1302两端测量出的电压峰一峰值应是2V±20%在1302负载电阻两端测量时,输出信号的脉冲波形和振幅应符合图6的模板:1. 4V
图6接口点G上输出信号脉冲模板e.正负脉冲振幅比应为1+0.05;
f、在G点的输入的标称阻抗应是1302,频率4~20kHz范围内,在1302上测量,不论对端的负载是多少,其回波损耗应优于16dB,3.12.4.4数据勤务接口S(见4.7.15.3条)数据勤务接口为平衡电压数字接口,用于链路控制设备(FC)与数据勤务终接设备(即UHF接力设备的控制部分)之间申行二进制信号的点对点连,数据信号异步传输速率为2400bit/s:
SJ 206891998
数据勤务接口S应符合GB11014平衡电压数字接口的电气特性,3.12.4.5定时抖动(见4.7.15.4条)a。设备容许的输入定时抖动:不大于0.06U-I;b.设备输出的定时抖动:不大于0.06U。3.12.4.6扰码和解扰(见4.7.15.5条)为了提高设备的通信透明度,设备必须设置对群路信号进行自同步的扰码和解扰功能。该功能应在设计中保证,并在系统级别上进行测试。扰码的伪随机码序列不得小于10级线性移位寄存器m序列。3.12.4.7话音工程勤务(见4.7.15.6条)3.12.4.7.1通信方式
a.使用半双工话音通信设施可与其它接力设备的工程勤务或其它相同体制的工程勤务终端进行勤务话音通信,但在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勤务线终端发话:b。采取数字再生转接方式实现信令或话音在勤务电路中的传送,c.勤务终端,不论它被叫与否,都可以在勤务电路空闲时,包括半双工通信在改变方向的那一空闲时间接入勤务电路。3.12.4.7.2用户呼剂
a.勤务终端可以用“通呼”信令同时呼叫其它勤务终端;b,勤务线电路上所有中间勤务线终端(正OW)能应用“呼叫终接勤务线终端\(\呼叫TEOW\)信令分别对任一方向的终接勤务线终端发起呼叫:c.中间勤务线终端应能打断正在进行的勤务联络对任一方向发出“紧急呼叫终接勤务线终端”(\紧急呼叫TEOW\)的申请。d.任何勤务线终端可以对同一勤务线电路上的务线终端进行“选呼\。3.12.4.7.3勤务线终端的定时
a.优先使用与群路同步的时钟;b.个发送务线终端应具有自己的时钟:c.勤务线终端的自主时钟的准确度应优于其标称频率的1x10-。d、了作时间的定时:
发送:当要在一个正忙的电路上传送“紧急呼叫终接勤务线终端”时,时钟可以从信号或正在进行联络的时钟源中提取。接收:接收的勤务线终端侧,时钟必须从进入的信号中提取3.12.4.7.4综合要求
a以半双工方式提供16kbit/s的数字话务通信:b.在勤务线上传输话音信号的模/数变换及勤务话音质量应符合GB/T13427中第11 章的要求:
c,勤务线应能独立于业务群路信号之外工作:- 10 -
iKAoNiKAca-
Tip: This standard content only shows part of the intercepted content of the complete standard. If you need the complete standard, please go to the top to download the complete standard document for free.
SJ20689--1998
战术数字接力机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tactical digital radio relay equipment1998-03-18发布
199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1
引用文件
3要求
4质量保证规定
交货准备
TKAoNKAca-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战术数字接力机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tactical digital radio relay equipments1.1主题内容
SJ 20689—1998
本规范规定了军用战术数字接力机(简称设备)的分类、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利交货准备等内容。
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频段为225~400MHz、400~600MHz、610~960MHz、1350~1850MHz和4400-~5000MHz的军用战术数字接力机的研制、制造、检验和验收。1.3分类
1.3.1按频段分类
225~400 MHz
400~~600 MHz
610~960 MHz
1350~1850MHz
4 400 ~ 5 000 MHz
1.3.2按适用的环境条件分类
按地面通信设备的高、低温工作温度严酷等级分为A,B、C三类,见表1。表1
特殊要求可在合同或订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8-03-18发布工作溢度
-40~55
-25 ~55
-10~ 55
1998-05-01实施
2引用文件
SJ 20689—1998
GB19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1014—89平衡电压数字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GB/T13427--92增量调制终端设备技术要求GJB151A--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GJB152A—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GJB179A-96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表GJB367.1-87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设计制造要求GJB367.2--87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环境试验要求GJB367.3-87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可靠性鉴定试验和验收方法GJB367.5一87军用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GJB663—89军用通信设备及系统安全要求GJB664.2—89数字通信子群系列数字设备的数字接口GJB 1145--91军用通信设备定型试验和鉴定试验规定GJB2082-—94电子设备可视缺陷和机构缺陷分类SJ20408—94UHF数字接力设备电性能测量方法3要求
3.1合格鉴定
按本规范提交的产品应是经鉴定合格或定型批推的产品。3.2元器件、零件和材料
设备选用的元器件、零件和材料应符合GJB367.1中第3章的规定。3.3设计
设备设计应根据战术数字接力机的特点和要求,按照GJB 367.1中第1章的有关规定。最大限度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和借用件,使设备通用化,系列化和模块化。3.4结构
设备的结构应符合GJB367.1中1.15条的规定。3.5外观质量
应符合GJB2082中有关要求,具体由产品规范规定。3.6尺寸和重量
尺寸和重量由产品规范规定。
3.7颜色
设备外表保护色和识别色应符合GJB367.1中1.20条的规定。推荐采用褐绿色(无光泽)。
3.8标志和代号
TKANiKAca-
SJ 20689--1998
设备的标志和代号应符合GJB367.1中1.21条的规定。3.9安全性
3.9.1标患
所有端子装置、操作装置、电源插座及接地端子,均应有明确、清晰、牢固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JB663中第7章的规定。3.9.2绝缘电阻
在可能及导电体与机壳之间,施加500V直流也压,稳定1min,绝缘电阻应不小于4M2,湿热后不小于2MQ
3.9.3抗电强度
交流电源插头任一极与机壳(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但不接入供电电网),施加交流有效值1500V试验电压1min,不应出现飞弧和击穿。3.9.4泄漏电流
在加电情况下,电源插头(座)与机壳或可触及导体之间,泄漏交流电流有效值应小于0.7mA或直流电流有效值不超过2mA。机光与大地之间也符合这项要求。3.9.5防雷措施
设备应装有防雷电感应的抑制措施。3.10维修性
3.10.预定的维修水平
设备的维修分三级。最高级是基地级维修,其次是中继级维修,最低级是基层级维修。
基层级维修是通过简单地更换单元或模件进行修理。基层级维修的平均修复时间(MTTR)应小于15min,或由产品规范规定:3.10.2维修可达性
设备组装密度适当,应使得所有元器件、零件、部件和整件以及接线柱、连接线等在检查、测试、调节、折卸和安装时,应能接近,并且不应防碍其它零件和接线。尽量少使用专用十具。
3.10.3自测试程度
设备应尽可能设置机内测试设备(BITE),合理采用故障指示,故障指示达单元级。3.10.4结构保证
设备的结构应便于维修和能够迅速更换备用件。应优先采用模块式结构。3.11互换性
设备中有互换要求的元件、器件、零、部、整件或模块依次在设备进行互换,然后与另一同型号设备互换,更换的设备不需作调整,其结构完好,电性能符合要求。3.12性能特性
3.12.1整机特性
SJ 20689—1998
3.12.1.1容量系列配置(见4.7.12.1条)通信容量与工作频段配置按表2。表2
工作频段
225~400
400~600
610~960
1 350--1 850
4 400~5 000
转输比特率
kbit/s
32/64 /128
128 /256/512
256/512/1024/2048
256/ 512/ 1 024 / 2048
256 / 512 / 1 024 / 2048
3.12.1.2频率间隔(见4.7.12.2条)通信容量
标称路数
(每话路10kbit/s)
2,4, 8
8,16,32
16, 32, 64+ 128
16,32,64,128
16,32, 64.128
射频信道的频率间隔优先采用表3所列波道间隔的整数倍表3
225~400
400~600
610-960
1 350~1 850
4 400 5 000
3. 12. 1. 3电子反对抗(见 4.7.12.3 条)波道间隔
为了保证已方电磁辐射使用的有效性,克服敌方电子对抗,根据需要,可采用抗截获、抗侦听、抗干扰(包括同频、扫描和脉冲等于扰)的电子反对抗措施,如:a.
自动功率控制;
自动工作频率变换:
c.扩展频谱(直接序列扩频或跳频):群路前向纠错编译码;
自适应零位天线:
f窄带技术:
g其它。
3.t2. 1.4系统增益(见 4.7.12.4条)4
niKAoNirKAca
SJ20689-t998
在误码率为1×10-时,系统增益按如下要求:a,不扩频、无前向纠错时的系统增益见表4;在扩频的条件下,系统增益充许恶化,其量值白产品规范规定:b.
c.加前向纠错的条件下,系统增益得到改善,其值由产品规范规定。表4
频段MHz
塔益 dB
比特率kbit/s
225400
≥146
≥143
≥140
400~600
≥140
≥137
≥131
610~960
≥136
≥130
3.12.1.5射频端口电压驻波比(见4.7.12.5条)1 350 ~1 850
≥133
≥127
≥124
4400-5000
≥130
≥124
≥121
异频双1的数学接力机,其收发共用一个射频端口,射频端口的输入/输出阻抗为502,其电压驻波比应不大于2.0:1。3.12.2发射机
3.12.2. 1调制特性(见 4.7.13.1条)优先采取二进制调频。
在4400~5000MHz的频段可采用QPSK。调赖调制度由产品规范规定。
3.12.2.2输出功率(见4,7.13.2条)发射机输出功率是指已调制功率,发乐机输出功率的具体要求由产品规范规定3.12.2.3载频懒率准确度(见4.7.13.3条)应优于±2×10-5。
3.12.2.4载频频率稳定度(见4.7.13.4条)应优了±2×10~5/d。
3.12.2.5杂散信号抑制和谐波抑制(见4.7.13.5条)a.杂散信号抑制应不小于55dB;-5-
b,谐波抑制应不小于70dB。
3.12.3接收机
3.12.3.1灵敏度(见4.7.14.1条)接收灵敏度由产品规范规定,
SJ 20689—1998
3. 12. 3. 2噪声系数(见 4.7.14.2 条)噪声系数应不大于 7 dB。
3.12.3.3本振频率准确度(见4.7.14.3条)应优于±2×10-5。
3.12.3.4本振频率稳定度(见4.7.14.4条)应优于±2×10-3/d。
3.12.3.5自动增益控制(AGC)(见4.7.14.5条)自动增益控制应不小于50dB。
3.12.3.6选择性(见4.7.14.6条)选择性指接收机在通频带以外对各种干扰的抑制能力,尤其是对邻近波道干扰,镜频干扰和本机收发之间干扰的抑制。具体要求由产品规范规定。
3.12.4基带系统
3. 12. 4. t基带接口
基带接口的选择应参照图1进行。BB
图中:
BB---接力设备的基带系统:
D-群路接口;
G话音工程勤务接口;
S-数据勤务接口。
图1接口点
3.12.4.2群露接口D(见4.7.15.1条)群路接口D包含4种信号,其接口览图2。-6 -
iKAoNrKAca-
图中:
SJ20689—1998
图2D接口
线路1接力设备输出群路信:
线路2与线路1有关的时钟
线路3-——接力设备输入群路信息:线路4一一与线路3有关的时钟。电气参数为:
a,输入和输出的每对信息信号利时钟信号的输入和输出采用平衡线对:并不以地为参考,双极性信号和时钟信号的形式及它们的相位关系如图3所示:中
图3接口信号
双极性信号bZxz.net
时钟信号
b.128,256、512、1024和.2048kbit/s比特速率的信息输入和输出采用双极性码(AMI码),相应的时钟输入和输出则为128、256、512、1024和2048kHz频率的不归零(NRZ)码。
信息信号和相应的时钟信号的相位关系如图4所示;c,信息和时钟的输入和输出阻抗为130S2,在相应时钟频率的5%~60%范围内,相对于1302负载电上测量时,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回波损耗应大于或等于16dB。在时钟频率上相对于1302负载电阻上测量时,时钟输入和输出的回波损耗应大于或等于16:
d.当在1302负载上测量信息信号和时钟信号的脉冲沿斜率时,在任一处都不应人于4×10-7V/s(2048kbit/s时可参照执行);7
SJ 20689—1998
e.当在130负载电阻上测试时,在128,256、512、1024和2048kbit/s信息及时钟输出端的脉冲形状和辐度应符合图4所示的模板。图4也给出了实际时钟脉冲和信息信号的模板框架之间的关系。其正负脉冲的辐度比应为1±0.85。
息信号
时钟信号
判决电平
降-的
电平判决时间点
图4信息信号和相应时钟信号的脉冲模板及相位关系f.在时钟的输出端,正信号应由一对引线中的电位比“b”引线上的电位高“a”引线上的电位米表示,见图5;
TKANrKAca-
SJ20689--1998
图5互连线
o引线a
引线6
g,信息和时钟输出的信号(其值按图4规定)应能在电缆的末端被正确地检测,该电缆的长度为50m,且在时钟频率处的信号衰减不大于2dB。3.12.4.3话音工程勤务接口G(见4.7.15.2条)接口G应具有下列特性:
aG点的输入和输出端口应是平衡的b.这些端口可以以地为参考;
c、G点上的编码为CDP码(条件二相码),其信息比特率为16kbit/s.CDP码的产生和检测按GJB664.2附录B(补充件)的规定:d.G点的输出在负载电阻1302两端测量出的电压峰一峰值应是2V±20%在1302负载电阻两端测量时,输出信号的脉冲波形和振幅应符合图6的模板:1. 4V
图6接口点G上输出信号脉冲模板e.正负脉冲振幅比应为1+0.05;
f、在G点的输入的标称阻抗应是1302,频率4~20kHz范围内,在1302上测量,不论对端的负载是多少,其回波损耗应优于16dB,3.12.4.4数据勤务接口S(见4.7.15.3条)数据勤务接口为平衡电压数字接口,用于链路控制设备(FC)与数据勤务终接设备(即UHF接力设备的控制部分)之间申行二进制信号的点对点连,数据信号异步传输速率为2400bit/s:
SJ 206891998
数据勤务接口S应符合GB11014平衡电压数字接口的电气特性,3.12.4.5定时抖动(见4.7.15.4条)a。设备容许的输入定时抖动:不大于0.06U-I;b.设备输出的定时抖动:不大于0.06U。3.12.4.6扰码和解扰(见4.7.15.5条)为了提高设备的通信透明度,设备必须设置对群路信号进行自同步的扰码和解扰功能。该功能应在设计中保证,并在系统级别上进行测试。扰码的伪随机码序列不得小于10级线性移位寄存器m序列。3.12.4.7话音工程勤务(见4.7.15.6条)3.12.4.7.1通信方式
a.使用半双工话音通信设施可与其它接力设备的工程勤务或其它相同体制的工程勤务终端进行勤务话音通信,但在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勤务线终端发话:b。采取数字再生转接方式实现信令或话音在勤务电路中的传送,c.勤务终端,不论它被叫与否,都可以在勤务电路空闲时,包括半双工通信在改变方向的那一空闲时间接入勤务电路。3.12.4.7.2用户呼剂
a.勤务终端可以用“通呼”信令同时呼叫其它勤务终端;b,勤务线电路上所有中间勤务线终端(正OW)能应用“呼叫终接勤务线终端\(\呼叫TEOW\)信令分别对任一方向的终接勤务线终端发起呼叫:c.中间勤务线终端应能打断正在进行的勤务联络对任一方向发出“紧急呼叫终接勤务线终端”(\紧急呼叫TEOW\)的申请。d.任何勤务线终端可以对同一勤务线电路上的务线终端进行“选呼\。3.12.4.7.3勤务线终端的定时
a.优先使用与群路同步的时钟;b.个发送务线终端应具有自己的时钟:c.勤务线终端的自主时钟的准确度应优于其标称频率的1x10-。d、了作时间的定时:
发送:当要在一个正忙的电路上传送“紧急呼叫终接勤务线终端”时,时钟可以从信号或正在进行联络的时钟源中提取。接收:接收的勤务线终端侧,时钟必须从进入的信号中提取3.12.4.7.4综合要求
a以半双工方式提供16kbit/s的数字话务通信:b.在勤务线上传输话音信号的模/数变换及勤务话音质量应符合GB/T13427中第11 章的要求:
c,勤务线应能独立于业务群路信号之外工作:- 10 -
iKAoNiKAca-
Tip: This standard content only shows part of the intercepted content of the complete standard. If you need the complete standard, please go to the top to download the complete standard document for free.
- Recommended standards
- NY/T 697-2003 Jincheng sweet orange
- JB/T 5319.1-1991 Terminology of rail tunnel stacking crane
- GA 375-2001 Warning tape
- CJ 3020-1993 Drinking Water Source Quality Standard
- QB/T 3598-1999 Offset gloss ink
- GB/T 5748-1985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dust in the air of workplaces
- JB/T 8838.2-2000 Test methods for small flour processing equipment
- JB/T 5140-1991 Terminology of Magneto
- GB/T 15458-1995 煤的磨损指数测定方法
- SJ/T 10087.8-1991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for glass raw materials for colour picture tubes-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odium pyroautimonate
- GB 5585.1-1985 Copper, aluminum and their alloy busbars for electrical purposes Part 1: General provisions
- QB/T 2643-2004 Food additive 97% citral
- GB/T 15305.3-1994 Coated abrasive belts - Dimensions and tolerances
- JB/T 9008.3-1999 Conical rotor motors for wire rope electric hoists
- GB 14493-1993 Industrial explosive packaging
Please remember: "bzxz.net"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irst letters of the Chinese pinyin of the four Chinese characters "standard download" and the international top-level domain name ".net". ©2024 Standard download websitewww.bzxz.net 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