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
- GA/T 1455-2018 信息安全技术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入控制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GA公共安全标准】 信息安全技术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入控制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 GA/T1455-2018
- 现行
标准号:
GA/T 1455-2018
标准名称:
信息安全技术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入控制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4.08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GA/T 1455-2018.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for mobile terminal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access control products.
1范围
GA/T 1455规定了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人控制产品的安全功能要求,安全保障要求及等级划分要求。
GA/T 1455适用于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入控制产品的设计、开发及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336.3- 2015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 第3部分:安全保障组件
GB/T 25069- 2010 信息安全技术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 18336.3- 2015 和GB/T 25069- 2010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
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终端应用场景如POS机、执法记录仪、医疗终端、公司办公终端等。
3.2越狱jailbreak
获取1OS操作系统移动终端的系统管理员权限,经过越狱的苹果终端拥有对系统底层的读写权限。
3.3移动终端ROOT mobile terminal ROOT
获取Android操作系统移动终端的系统管理员权限,经过ROOT的移动终端拥有对系统底层的读写权限.
3.4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入控制产品mobile terminal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access control product
为增强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可控性和时效性,通过定制安全策略对移动终端进行统一管理和安全接人控制的产品。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1455—2018
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
接入控制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for mobileterminal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access control products2018-01-2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免费标准bzxz.net
2018-01-26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提出。本标准由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GA/T1455—2018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亚兰、张艳、张笑笑、邱梓华、赵婷、李毅。1范围
信息安全技术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入控制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GA/T1455—2018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人控制产品的安全功能要求、安全保障要求及等级划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人控制产品的设计、开发及测试。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336.3一2015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第3部分:安全保障组件GB/T25069—2010信息安全技术术语3术语和定义
GB/T18336.3—2015和GB/T25069—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
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终端应用场景如POS机、执法记录仪、医疗终端、公司办公终端等。3.2
越狱jailbreak
获取IOS操作系统移动终端的系统管理员权限,经过越狱的苹果终端拥有对系统底层的读写权限。
移动终端ROOTmobileterminalROOT获取Android操作系统移动终端的系统管理员权限,经过ROOT的移动终端拥有对系统底层的读写权限。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入控制产品mobileterminal securitymanagementandaccess control product为增强移动终端的安全性、可控性和时效性,通过定制安全策略对移动终端进行统一管理和安全接人控制的产品。
4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入控制产品描述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人控制产品(mobileterminal securitymanagementandaccesscontrolProducts)通过对终端实施安全防护,防止不安全或无权限的终端接人被保护的网络,访问被保护的应用;避免引起的内网安全威胁,保护在移动终端上缓存的敏感业务数据不被泄露。实现了对移动终端的1
GA/T1455—2018
统一设备管理、统一接人认证管理、统一的安全策略管理。图1是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人控制产品的一个典型运行环境。()
互联网
无线网络接入点
外网防火墙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
接入控制客户端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
接入控制服务端
内网防火墙
图1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入控制产品典型运行环境5总体说明
5.1安全技术要求分类
内网应用资源
本标准将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人控制产品安全技术要求分为安全功能要求和安全保障要求两类。其中,安全功能要求是对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人控制产品应具备的安全功能提出具体要求,包括移动终端安全管理、移动终端接人控制、自身安全功能要求;安全保障要求针对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人控制产品的开发和使用文档的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例如开发、指导性文档、生命周期支持和测试等。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人控制产品的用户包括管理员用户和普通用户。5.2安全等级划分
本标准按照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人控制产品安全功能的强度,以及按照GB/T18336.3一2015,对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人控制产品等级进行划分。安全等级突出安全特性,分为基本级和增强级,安全功能强弱和安全保障要求高低是等级划分的具体依据。6安全功能要求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
6.1.1移动终端注册
应提供对移动终端的注册,注册信息包括的注册日期、硬件型号、设备序列号、系统软件版本、所属部门等信息。
6.1.2移动终端权限状态检测
应支持对移动终端超权限状态的检测,即终端“越狱”或“ROOT”权限状态的检测。2
6.1.3移动终端远程监测
GA/T1455—2018
应能对移动终端位置信息、运行服务、软件版本(至少应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杀毒工具等)等信息进行监测。
6.1.4移动终端非授权外联监控
应能检测出移动终端的非授权外联行为,并能自动对非授权外联行为进行有效的阻止(如断网、锁屏、蓝牙禁用等措施)。
6.1.5移动终端远程管理
应提供以下远程管理功能:
能锁屏移动终端;
能擦除移动终端存储的敏感业务数据;b)1
能备份移动终端存储的敏感业务数据;e
能卸载移动终端安装的违规应用软件。6.1.6移动终端外围接口控制
应支持移动终端所有外围接口的控制,如USB型数据接口、蓝牙、WIFI、2G/3G/4G数据链路接口等。
6.1.7移动终端应用数据保密性
如果移动终端需要保存业务数据,则产品应提供以下数据保密性措施:a)对移动终端存储空间上(包括终端机身内存和SD卡)的敏感业务数据应进行加密处理;b)敏感应用数据应禁止复制、剪切和分享;c
数据加密算法应满足国家密码管理局的规定。6.1.8移动终端应用数据完整性
如果移动终端需要保存业务数据,则产品应确保移动终端中存储的敏感业务数据的完整性,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完整性进行检验。6.1.9移动终端账户安全
应具备移动终端强制设置账户密码保护的功能。6.1.10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白名单应提供设置应用白名单的功能,禁止运行白名单外的应用程序。6.1.11
移动终端集中管理
应具备安全策略的集中管理功能:a)移动终端客户端软件(即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人控制产品的客户端软件)统一安装:b)移动终端接人控制策略可统一下发;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即企业应用程序)、客户端软件可统一升级。c)
移动终端客户端自身保护
应能对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客户端提供一定的保护措施,防止非授权用户进行以下操作:3
GA/T1455—2018
强行终止该组件运行;
强制取消该组件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加载:强行卸载、删除或修改该组件。c)
6.2移动终端接入控制
6.2.1移动终端用户认证管理
用户管理
应提供以下用户管理能力:
对用户进行管理的功能,可以创建、修改和删除用户;a
b)对用户组进行管理的功能,包括:创建、修改和删除用户组,以及修改用户所属的用户组;维护用户标识与移动终端标识的关联关系(如绑定、解绑)。c)
6.2.1.2多鉴别机制
用户的鉴别信息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身份鉴别机制(如动态口令、数字证书或基于生物特征的鉴别信息)。
6.2.1.3用户身份鉴别
当用户请求远程接人应用资源时,产品应鉴别用户身份。若采用口令鉴别机制,不以明文方式显示口令,并在存储时对鉴别信息进行加密保护。6.2.1.4
鉴别失败处理
应能为用户身份鉴别设定一个鉴别尝试次数阅值,当用户的鉴别不成功次数超过阅值,产品应阻止用户进一步的鉴别请求。
6.2.1.5鉴别信息保密性
若在用户身份鉴别的过程中,用户鉴别信息必须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产品应保证数据保密性,防止用户鉴别信息的泄露。
6.2.2移动终端接入控制功能
6.2.2.1基于用户的远程接入控制策略应能够针对不同用户制定不同的应用资源远程接入控制策略6.2.2.2基于用户组的远程接入控制策略应能够针对不同用户组制定不同的应用资源远程接人控制策略。6.2.2.3接入限制能力
应提供以下远程接人限制能力:用户限制:只有授权用户能够对应用资源进行远程接人;a)
接人内容限制:授权用户对应用资源进行远程接人的内容不能超出预定义的范围;b)
动作限制:授权用户对应用资源进行远程接人的动作(如对文件、文件夹进行读、写、复制、下载c
等操作)不能超出预定义的范围;4
GA/T1455—2018
d)时间限制:授权用户对应用资源进行远程接入的时间不能超出预定义的范围;序列号/地址限制:授权用户通过网络对应用资源进行远程接人时,该用户所使用的移动终端e)
的序列号/地址不能超出预定义的范围;次数限制:授权用户对应用资源进行远程接人的次数不能超出预定义的范围(有则适用);f
g)接人方式:授权用户应能对终端接人的方式进行限制。6.2.2.4接入控制策略不可旁路
应确保用户对应用资源的远程接人都要受到远程接人控制策略的制约。6.3自身安全功能要求
6.3.1安全管理
管理员属性初始化
应提供授权管理员属性的初始化能力。6.3.1.2管理员唯一性标识
应为授权管理员提供唯一的身份标识,同时将授权管理员的身份标识与该授权管理员的所有可审计事件相关联。
6.3.1.3管理员属性修改
应提供授权管理员的属性(至少包括管理员口令)的修改能力。6.3.1.4管理员身份鉴别
应在执行任何与安全功能相关的操作之前应鉴别任何声称要履行授权管理员职责的管理员身份。6.3.1.5管理员身份鉴别失败处理当对授权管理员鉴别失败的次数达到指定阈值后,产品应阻止授权管理员进一步的鉴别请求。6.3.1.6管理员配置管理
应提供授权管理员配置和管理产品安全功能的能力,至少包括:a)增加、删除和修改远程接人控制相关策略;b)查阅当前远程接人控制策略配置;c)查阅和管理审计日志。
管理角色
应能对管理员角色进行区分,从而实现基于不同角色的安全管理限制:a)具有至少两种不同权限的管理员角色;b)根据不同的功能模块,自定义各种不同权限角色,并可对管理员分配角色。6.3.2远程传输安全
应保证远程数据的传输安全:
a)管理员远程管理会话非明文传输;b)移动终端远程接人应用资源时,能够保证远程接人会话的保密性。5
GA/T1455—2018
审计功能
6.3.3.1审计日志生成
应能对下列事件生成审计记录:授权管理员鉴别成功和失败;
用户身份鉴别成功和失败事件;b)
管理员鉴别尝试不成功的次数超出了设定的限制导致会话连接终止;用户身份鉴别尝试不成功的次数超出了设定的限制导致会话连接终止;管理员的重要操作,如增加、删除管理员,用户管理,远程备份移动终端的业务数据,远程锁屏移动终端等;
对应用资源远程接入的所有请求,包括成功和失败。f
应在每一个审计记录中记录事件发生的日期和时间、事件主体身份、事件描述,成功或失败的标志。6.3.3.2
审计日志存储
应提供以下功能对审计日志进行存储:存储在掉电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a)
当存储空间达到阈值时,通知授权管理员。b)
审计日志管理
应提供以下功能对审计日志进行管理:只允许授权管理员访问审计日志;a)
按日期、时间、用户标识、网络资源标识等条件对审计日志进行组合查询;b)
对审计日志进行备份。
6.3.4报警功能
移动终端应提供以下事件的报警功能:进行ROOT权限获取的操作;
b)非授权安装应用程序的操作;c)非授权外联行为。
报警响应
应对报警事件进行响应,如终端自动关机、阻止终端资源访问等。7
安全保障要求
7.1开发
7.1.1安全架构
开发者应提供产品安全功能的安全架构描述,安全架构描述应满足以下要求:与产品设计文档中对安全功能实施抽象描述的级别一致;a)
描述与安全功能要求一致的产品安全功能的安全域;b)
描述产品安全功能初始化过程为何是安全的;c
证实产品安全功能能够防止被破坏;d)
e)证实产品安全功能能够防止安全特性被旁路。7.1.2功能规范
开发者应提供完备的功能规范说明,功能规范说明应满足以下要求:a)完全描述产品的安全功能:
描述所有安全功能接口的目的与使用方法;b)
标识和描述每个安全功能接口相关的所有参数;c)
描述安全功能接口相关的安全功能实施行为;d)
描述由安全功能实施行为处理而引起的直接错误消息;e)
证实安全功能要求到安全功能接口的追溯;g)
描述安全功能实施过程中,与安全功能接口相关的所有行为;描述可能由安全功能接口的调用而引起的所有直接错误消息。h)
实现表示
开发者应提供全部安全功能的实现表示,实现表示应满足以下要求:提供产品设计描述与实现表示实例之间的映射,并证明其一致性;a)
GA/T1455—2018
按详细级别定义产品安全功能,详细程度达到无须进一步设计就能生成安全功能的程度;b)手
以开发人员使用的形式提供。
7.1.4产品设计
开发者应提供产品设计文档,产品设计文档应满足以下要求:根据子系统描述产品结构;
标识和描述产品安全功能的所有子系统;c)
描述安全功能所有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提供的映射关系能够证实设计中描述的所有行为能够映射到调用它的安全功能接口;d)
根据模块描述安全功能;
提供安全功能子系统到模块间的映射关系;g)
描述所有安全功能实现模块,包括其目的及与其他模块间的相互作用;描述所有实现模块的安全功能要求相关接口、其他接口的返回值、与其他模块间的相互作用及h)
调用的接口;
描述所有安全功能的支撑或相关模块,包括其目的及与其他模块间的相互作用。i)
7.2指导性文档
7.2.1操作用户指南
开发者应提供明确和合理的操作用户指南,操作用户指南与为评估而提供的其他所有文档保持致,对每一种用户角色的描述应满足以下要求:描述在安全处理环境中被控制的用户可访问的功能和特权,包含适当的警示信息;a)#
描述如何以安全的方式使用产品提供的可用接口;b)
描述可用功能和接口,尤其是受用户控制的所有安全参数,适当时指明安全值;明确说明与需要执行的用户可访问功能有关的每一种安全相关事件,包括改变安全功能所控d)
制实体的安全特性;
标识产品运行的所有可能状态(包括操作导致的失败或者操作性错误),以及它们与维持安全运行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联系;
充分实现安全目的所必须执行的安全策略。7
GA/T1455—2018
7.2.2准备程序
开发者应提供产品及其准备程序,准备程序描述应满足以下要求:描述与开发者交付程序相一致的安全接收所交付产品必需的所有步骤;a
b)描述安全安装产品及其运行环境必需的所有步骤。7.3生命周期支持
7.3.1配置管理能力
开发者的配置管理能力应满足以下要求:为产品的不同版本提供唯一的标识;a)
使用配置管理系统对组成产品的所有配置项进行维护,并唯一标识配置项;b)
提供配置管理文档,配置管理文档描述用于唯一标识配置项的方法;c
配置管理系统提供一种自动方式来支持产品的生成,通过该方式确保只能对产品的实现表示d)
进行已授权的改变;
配置管理文档包括一个配置管理计划,配置管理计划描述如何使用配置管理系统开发产品,实e
施的配置管理与配置管理计划相一致:配置管理计划描述用来接受修改过的或新建的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配置项的程序。f
7.3.2配置管理范围
开发者应提供产品配置项列表,并说明配置项的开发者。配置项列表应包含以下内容:a)产品、安全保障要求的评估证据和产品的组成部分;b)实现表示、安全缺陷报告及其解决状态。7.3.3交付程序
开发者应使用一定的交付程序交付产品,并将交付过程文档化。在给用户方交付产品的各版本时,交付文档应描述为维护安全所必需的所有程序。7.3.4开发安全
开发者应提供开发安全文档。开发安全文档应描述在产品的开发环境中,为保护产品设计和实现的保密性和完整性所必需的所有物理的、程序的、人员的和其他方面的安全措施。7.3.5生命周期定义
开发者应建立一个生命周期模型对产品的开发和维护进行的必要控制,并提供生命周期定义文档描述用于开发和维护产品的模型。7.3.6工具和技术
开发者应明确定义用于开发产品的工具,并提供开发工具文档无歧义地定义实现中每个语句的含义和所有依赖于实现的选项的含义。7.4
7.4.1测试覆盖
开发者应提供测试覆盖文档,测试覆盖描述应满足以下要求:9o
GA/T1455—2018
a)表明测试文档中所标识的测试与功能规范中所描述的产品的安全功能间的对应性;b)表明上述对应性是完备的,并证实功能规范中的所有安全功能接口都进行了测试。测试深度
开发者应提供测试深度的分析。测试深度分析描述应满足以下要求:a)证实测试文档中的测试与产品设计中的安全功能子系统和实现模块之间的一致性;b)证实产品设计中的所有安全功能子系统、实现模块都已经进行过测试。7.4.3功能测试
开发者应测试产品安全功能,将结果文档化并提供测试文档。测试文档应包括以下内容:测试计划,标识要执行的测试,并描述执行每个测试的方案,这些方案包括对于其他测试结果a)
的任何顺序依赖性;
预期的测试结果,表明测试成功后的预期输出;b)
实际测试结果和预期的一致性。e
7.4.4独立测试
开发者应提供一组与其自测安全功能时使用的同等资源,以用于安全功能的抽样测试。7.5脆弱性评定
基于已标识的潜在脆弱性,产品能够抵抗以下攻击行为:a)具有基本攻击潜力的攻击者的攻击;b)具有增强型基本攻击潜力的攻击者的攻击。8
等级划分要求
8.1概述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人控制产品的安全功能要求和安全保障要求划分为基本级和增强级。8.2
安全功能要求等级划分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人控制产品的安全功能要求等级划分如表1所示。表1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入控制产品安全功能要求等级划分表产品功能要求
移动终端注册
移动终端权限检测
移动终
端安全
移动终端远程监测
移动终端非授权外联监控
移动终端远程管理
移动终端外围接口控制
移动终端应用数据保密性
移动终端应用数据完整性
基本级
6.1.5a)、6.1.5b)
6.1.7a).6.1.7b)
增强级
GA/T1455—2018
移动终
端安全
移动终端用
户认证管理
移动终
端接人
自身安
全功能
移动终端接
人控制
安全管理
审计功能
产品功能要求
移动终端账户安全
表1(续)
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白名单
移动终端集中管理
移动终端客户端自身保护
用户管理
多鉴别机制
用户身份鉴别
鉴别失败处理
鉴别信息保密性
基于用户的远程接人控制策略
基于用户组的远程接人控制策略接人限制能力
接人控制策略不可旁路
管理员属性初始化
管理员唯一性标识
管理员属性修改
管理员身份鉴别
管理员身份鉴别失败处理
管理员配置管理
管理角色
远程传输安全
审计日志生成
审计日志存储
审计日志管理
报警功能
报警响应
安全保障要求等级划分
基本级
移动终端安全管理与接人控制产品的安全保障要求等级划分如表2所示。10
增强级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GA公共安全标准标准计划
- GA/Z1736-2020 基于目标位置映射的主从摄像机协同系统技术要求
- GA/T755-2008 电子数据存储介质写保护设备要求及检测方法
- GA/T792.1-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管理标准第1部分:图像信息采集、接入、使用管理要求
- GA401-2002 消防员呼救器
- GA408.4-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 第4部分:交通违法处罚种类代码
- GA/T852.3-2009 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信息规范第3部分:业务登记序号编码规则
- GA/T1354-2018 安防视频监控车载数字录像设备技术要求
- GA/T685-2007 信息安全技术交换机安全评估准则
- GA30.2-2002 固定消防给水设备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消防自动恒压给水设备
- GA/T1063-2013 感应加热设备校准规范
- GA/T1062-2013 IC卡光标测试系统校准规范
- GA274-2001 警用服饰星徽
- GA/T465.3-2004 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基本业务功能规范第3部分:租赁房屋管理基本业务功能
- GA/T697-2007 信息安全技术静态网页恢复产品安全功能要求
- GA1409-2017 警用服饰硬式肩章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