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11/T 891-201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地方标准】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5 05:52:06
- DB11/T891-2012
- 现行
标准号:
DB11/T 891-2012
标准名称: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
北京市東地銀方
DB11/891—201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2012年5月
2012-06-14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2013-01-01实施
联合发布
2术语、符号
3建筑热工设计
一般规定
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4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的节能设计,4.1
般规定
热源和热力站.
供热水输送系统和室外管网,
室内供暖系统..
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设计.
一般规定
建筑给水排水
生活热水,
电气节能设计
附录A
一般规定.
电能计量与管理
用电设施
面积、体积的计算和朝向的确定面积的确定
朝向的确定,
附录B
居住建筑节能判断文件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建筑专业节能判断文件
设备专业节能判断文件
外墙和屋顶平均传热系数计算
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
外窗热工性能,
管道绝热层最小厚度和最小热阻本标准用词说明
Preface
General provisions
Termsandsymbols
Contents
3Buildingenvelopethermaldesign.3.1 General rules
3.2Building envelope thermal design..3.3Buildingenvelopethermalperformancetrade-off3
4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on heating, ventilation system and air-conditioning17
General rules
Heatsourceandheatingplant
Hot water delivery system and outdoor pipe network4.3
4.4Indoorheatingsystem.
4.5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5
5.1General rules
5.2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5.3Domestichotwater
Energy efficiencydesign ofelectricity..6
6.1 General rules.
6.2Electricenergymeasurementandmanagement.6.3Electrical facilities.....Appendix A Calculation of area and volume, decision of orientationA.1 Decision of area
A.2 Decision of decision..
Appendix B Decision tables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31
DecisiontablesforbuildingenvelopeenergyefficiencyB.1
Decision tables for heating, air-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on system energy efficiency...Appendix C Calculation of mea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for building envelope androof
Appendix D Simplification on building solar shading coefficient..Appendix E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for building exterior-window..3
Appendix FMinimum thickness and minimumheat resistance of pipe insulating.16Wording rules of the standard前言
为实现国家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战略,落实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的目标,在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02-2006)的基础上,按照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标准化工作计划,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总结工程经验,并经专家深入论证,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了修编本标准在修订中提高了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的标准,加强了对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要求,增加给排水和电气专业系统设计内容。本标准还附有若节能设计判断文件、建筑热工和管道保温计算、外窗热工性能等资料。本标准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负责管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标准日常管理机构为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研究所(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土路62号,联系电话:88042132)。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北京建筑节能研究发展中心
北京清华阳光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易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
欧文斯科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拜耳材料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圣戈班玻璃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孙敏生、万水娥、夏祖宏、刘杰、贺克瑾、吴晓海、周辉、董宏、王祎、燕达、刘烨、张野、刘铭、刘瑞萍、何庚中、佟立志、赵志军、田辉、刘、越、钱文森、杨理南
主要审查人员:(以姓氏拼音为序)蔡敬琅、曹越、李宁、刘月莉、刘振印、罗运俊、王根有、翁如壁、吴德绳
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的目标,改善北京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进一步提高北京市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水平,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下列情况:1住宅、集体宿舍、养老院、幼儿园(托儿所)等以供暖能耗为主的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住宅小区和以住宅为主的建筑群的集中冷热源、供水和供电系统的节能设计;3未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的农村自建住宅,参照本标准执行。1.0.3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应遵循本标准,通过以下途径降低建筑物能耗:1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特征,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严格控制建筑物冬季耗热量指标。2通过供热系统的节能设计,提高供热系统的热源效率和输送效率。3通过建筑遮阳和空调、通风系统的节能设计,有效控制夏季的空调能耗。4通过给排水及电气系统的节能设计,提高建筑物给排水、照明和电气系统的用能效率。1.0.4北京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0.1体形系数(S)shapecoefficient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单位为m/m。2.0.2窗墙面积比(M)windowtowallratic某朝向的窗墙面积比是该朝向外窗洞口总面积与同朝向的墙面总面积(包括外窗面积)之比(M)。开间窗墙面积比是房间的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之比(M)。
2.0.3建筑遮阳solarshadingofbuilding采用建筑构件或安装设施以遮挡或调节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的措施。2.0.4活动外遮阳装置activeexternalsolarshadingdevice简称活动外遮阳。安设在建筑物室外侧并固定在建筑物上,能够调节尺寸、形状或遮光状态的遮阳装置。
2.0.5中间遮阳装置middlesolarshadingdevice简称中间遮阳。位于两层透明围护结构之间的遮阳装置。2.0.6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heattransfercoefficientofbuildingenvelope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单位为W/(m·K)。
2.o.7外墙和屋顶的平均传热系数meanheattransfercoefficientofexternalwallandroof考虑了外墙、屋顶存在的热桥影响后得到的整体传热系数2.o.8建筑物耗热量指标(qu)indexofheatlossofbuilding在计算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供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单位为W/m。2.o.9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e,)modificationforheattransfercoefficient考虑了太阳辐射对外围护结构传热的影响而引进的修正系数。2.0.1o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modificationcoefficientoftemperaturedifferenceforbuildingenvelope
根据围护结构同室外空气接触状况,在设计计算中对室内外计算温差采取的修正系数2.0.11计算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t)meanoutdoortemperatureduringheatingperiod计算供暖期是采用滑动平均法计算出的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期间室外平均温度是室外的日平均温度的算术平均值。2.0.12耗电输热比(EHR)electricity consumptionto transferied heatquantityratio设计工况下,集中供暖系统循环水泵总功耗(kW)与设计热负荷(kW)的比值,2.0.13耗电输冷(热)比EC(H)R]electricityconsumptiontotransferiedcooling(heat)quantityratio设计工况下,集中系统的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总功耗(kW)与设计冷(热)负荷(kw)的比值。
2.0.14热量计量装置heatmeteringdevice热量表以及对热量表的计量值进行热分摊的、用以计量用户消费热量的仪表。2.0.15热量表heatmeter
用于测量及显示水流经热交换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热能量的仪表。由流量传感器、计算器和配对温度传感器等部件所组成。2.0.16热量测量装置heattestingdevice专指设于热源和热力站,仅作为企业管理用,不作为贸易结算用的热量表或其他类似装置。其流量传感器测量精度可适当放宽。2.0.17热量结算点heatsettlementsite供热方和用热方之间通过热量表计量的热量值直接进行贸易结算,该热量表所在位置为热量结算点。
2.0.18分户热计量heatmeteringinconsumers以住宅的户(套)为单位,以热分摊或热量直接计量方式对每户的用热量进行的计量。2.0.19热分摊heatallocation
在热量结算点内(通常为建筑物内)的各独立核算用户之间,通过设置在用户内的测量记录装置,确定每个用户的用热量占结算点总热量的比例,进而计算出用户的热分摊量,实现分户热计量的方式。
2.0.20室外管网热输送效率(n)efficiencyofnetwork管网输出总热量与输入管网的总热量的比值。2.0.21供热量自动控制装置automaticcontroldeviceofheatingload安装在热源或热力站,能够根据室外气候的变化,结合供热参数的反馈,通过相关设备的执行动作,实现对供热量自动调节控制的装置。2.0.22一次水和二次水primarywaterandsecondarywater在通过换热器间接供热的供暖系统中,热源侧的热媒循环水为一次水,用户侧的热媒循环水为二次水。对应的循环水泵则称为一次侧循环泵和二次侧循环泵2.0.23一级泵和二级泵primarypumpandsecondarypump在热源直接供热的供暖系统中,热源侧的循环水泵为一级泵,外网或用户侧的循环水泵为二级泵。
2.0.24静态水力平衡阀statichydraulicbalancingvalve具有良好流量调节特性、开度显示和开度限定功能,可以在现场通过和阀体连接的专用仪表测量流经阀门的流量的手动调节阀。简称水力平衡阀或平衡阀。2.0.25自力式流量控制阀self-operateflowlimiter通过自力式动作,无需外部动力驱动,在某个压差范围内自动控制流量保持恒定的调节阀。又称定流量阀。
2.o.26自力式压差控制阀self-operatedifferentialpressurecontrolvalve通过自力式动作,无需外部动力驱动,在某个压差范围内自动控制压差保持恒定的调节阀。又称定压差阀。
2.0.27散热器恒温控制阀thermostaticradiatorvalve与供暖散热器配合使用的一种专用阀门,可人为设定室内温度,通过温包感应环境温度产生自力式动作,无需外界动力即可调节流经散热器的热水流量从而实现室温恒定。简称恒温阀或散热器恒温阀。
2.0.28计算集热器总面积Ajzcalculationforgrosscollectorarea指北京地区单栋住宅全楼所有用户均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供应生活热水,太阳能保证率为0.5时,所需设置在屋面的太阳能集热器的总面积计算值。3建筑热工设计
3.1一般规定
3.1.1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建筑物的平面和立面设计,应有利于冬季日照和避风、夏季自然通风。
3.1.2建筑物的朝向和布置宜满足下列要求:1
朝向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2
建筑物不宣设有三面外墙的房间;3主要房间避开冬季最多频率风向(北向及西北向)。3.1.3建筑物的体形系数S不应大于表3.1.3规定的限值。当S大于表3.1.3的限值时,必须按照本标准第3.3节的要求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注:计算体形系数时,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ZF和其所包围的建筑体积Vo,应按本标准附录A.1计算确定。
建筑层数
《3层
3.1.4普通住宅的层高不宜高于2.8m体形系数S限值
4~8层
9~13层
≥14层
3.1.5居住建筑各朝向窗墙面积比M不应大于表3.1.5的限值。当M,大于表3.1.5的限值时,必须按照本标准第3.3节的要求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但M,不得大于其最大值。
表3.1.5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M,限值和最大值朝向
东、西
M限值
3.1.6窗墙面积比M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计算:面积和朝向根据本标准附录A进行计算和确定。1
敲开式阳台的阳台门计入窗户面积。凸窗的窗面积按窗洞口面积计算。3
4封闭式阳台的窗墙面积比如下计算:M最大值
1)与直接相通房间之间设置保温隔墙和门窗时,按阳台内侧与房间相邻的围护结构面积计算,阳台门计入窗户面积;
2)与直接相通房间之间无保温隔墙和门窗隔断时,按阳台外侧围护结构计算。3.1.7平屋顶的屋顶透明部分的总面积不应大于平屋顶总面积的5%;坡屋顶房间的窗户为采光窗时,开窗面积不应超过所在房间面积的1/11。3.1.8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装置的住宅屋顶应符合本标准第5.3.4条的规定。3.2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
3.2.1外墙需保温时,应采用外保温构造。当确有困难无法实施外保温而采用内保温时,热桥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温或阻断热桥的措施,并采取可靠的防潮措施。3.2.2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不应大于表3.2.2规定的限值。当K值不满足限值要求时,必须按照本标准第3.3节的规定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10
注:1
外窗、
阳台门(窗)
屋顶透明部分
围护结构
东、西向
架空或外挑楼板
不供暖地下室顶板
分隔供暖与非供暖空间隔墙
单元外门
变形缝墙(两侧墙内保温)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限值
≤3层建筑
Mi≤0.20
Mi≤0.25
Mi≤0.40
(4~8)层的建筑
K[W/(m2 ·K)]
坡屋顶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45°按外墙计,小于45°按屋顶计。低层别墅供暖房间与室外直接接触的外门应按阳台门计。≥9层建筑
3当变形缝内沿高度方向填满保温材料,且缝两边水平方向填充深度均不小于300mm时,可认为达到限值要求。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应按下列规定确定:3.2.3
外墙和屋顶的K值应是考虑了热桥影响后计算得到的平均传热系数,按本标准附录C1
计算确定。Www.bzxZ.net
2门窗的K值应为主体部分(包括透明玻璃和非透明门芯板)和窗(门)框等的整体传热系数,根据产品提供的数据确定,部分外窗的K值可参考附录E。3楼板、分隔供暖与非供暖空间隔墙、变形缝墙的K值按主断面传热系数确定,3.2.4东、西向开间窗墙面积比M2大于0.3的房间,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SC应符合下列规定:
1M2≤0.4时,SC不应大于0.45;2M2>0.4时,SC不应大于0.35。
注:1M2的计算见本标准第3.1.6条。12
2下列情况可直接认定满足本条要求:1)设置了展开或关闭后可以全部遮蔽窗户的活动外遮阳装置;2)封闭式阳台,阳台与房间之间设置了能完全隔断的门窗。3.2.5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SC应按下式计算:SC =SC·SD =SC(1—Fk/F)SD
SC一一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
SCc一一外窗本身的遮阳系数,部分外窗的SCc值可参考附录E;(3.2.5)
SD一一建筑外遮阳的遮阳系数,冬季当外窗仅有活动外遮阳时取SD=1,当有固定外遮阳时应按本标准附录D计算;SC一一玻璃的遮阳系数:
Fk——窗框的面积;
F。一一外窗的面积,Fk/Fc为窗框面积比。3.2.6凸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北向房间不得设置凸窗。
2其他朝向不宜设置凸窗,当设置凸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凸窗凸出(从外墙外表面至凸窗外表面)不应大于500mm;2)凸窗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外窗的传热系数限值,不透明的顶部、底部、侧面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外墙的传热系数限值。3.2.7阳台和室外平台的热工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阳台下列部位的传热系数应符合本标准第3.2.2条的规定:1)散开式阳台内侧的建筑外墙和阳台门(窗);2)与直接相通房间之间不设置门窗的封闭式阳台,阳台外侧与室外空气接触的围护结构;
3)与直接相通房间之间设置隔墙和门窗的封闭式阳台,阳台内侧的隔墙和门窗(限值为表3.2.2序号4和1),或阳台外侧与室外空气接触的围护结构。2当封闭式阳台内侧设置保温门窗时,保温门窗应与建筑工程同步设计、施工和验收。3与直接相通房间之间不设置门窗,以及设置隔墙和门窗、但保温设在阳台外侧的封闭式阳台,应按阳台门冬季经常开启考虑,将阳台作为所联通房间的一部分。4室外平台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屋顶传热系数的限值。3.2.8楼梯间和其他套外公共空间的热工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楼梯间、外走廊等套外公共空间与室外连接的开口处应设置窗或门,且该门和窗应能完全关闭。
2建筑物出入口宜设置过渡空间和双道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北京市東地銀方
DB11/891—201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2012年5月
2012-06-14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2013-01-01实施
联合发布
2术语、符号
3建筑热工设计
一般规定
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4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的节能设计,4.1
般规定
热源和热力站.
供热水输送系统和室外管网,
室内供暖系统..
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设计.
一般规定
建筑给水排水
生活热水,
电气节能设计
附录A
一般规定.
电能计量与管理
用电设施
面积、体积的计算和朝向的确定面积的确定
朝向的确定,
附录B
居住建筑节能判断文件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建筑专业节能判断文件
设备专业节能判断文件
外墙和屋顶平均传热系数计算
外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
外窗热工性能,
管道绝热层最小厚度和最小热阻本标准用词说明
Preface
General provisions
Termsandsymbols
Contents
3Buildingenvelopethermaldesign.3.1 General rules
3.2Building envelope thermal design..3.3Buildingenvelopethermalperformancetrade-off3
4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on heating, ventilation system and air-conditioning17
General rules
Heatsourceandheatingplant
Hot water delivery system and outdoor pipe network4.3
4.4Indoorheatingsystem.
4.5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5
5.1General rules
5.2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5.3Domestichotwater
Energy efficiencydesign ofelectricity..6
6.1 General rules.
6.2Electricenergymeasurementandmanagement.6.3Electrical facilities.....Appendix A Calculation of area and volume, decision of orientationA.1 Decision of area
A.2 Decision of decision..
Appendix B Decision tables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31
DecisiontablesforbuildingenvelopeenergyefficiencyB.1
Decision tables for heating, air-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on system energy efficiency...Appendix C Calculation of mea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for building envelope androof
Appendix D Simplification on building solar shading coefficient..Appendix E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for building exterior-window..3
Appendix FMinimum thickness and minimumheat resistance of pipe insulating.16Wording rules of the standard前言
为实现国家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战略,落实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的目标,在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02-2006)的基础上,按照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标准化工作计划,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总结工程经验,并经专家深入论证,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了修编本标准在修订中提高了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的标准,加强了对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要求,增加给排水和电气专业系统设计内容。本标准还附有若节能设计判断文件、建筑热工和管道保温计算、外窗热工性能等资料。本标准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负责管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标准日常管理机构为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研究所(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土路62号,联系电话:88042132)。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北京建筑节能研究发展中心
北京清华阳光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易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
欧文斯科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拜耳材料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圣戈班玻璃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孙敏生、万水娥、夏祖宏、刘杰、贺克瑾、吴晓海、周辉、董宏、王祎、燕达、刘烨、张野、刘铭、刘瑞萍、何庚中、佟立志、赵志军、田辉、刘、越、钱文森、杨理南
主要审查人员:(以姓氏拼音为序)蔡敬琅、曹越、李宁、刘月莉、刘振印、罗运俊、王根有、翁如壁、吴德绳
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的目标,改善北京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进一步提高北京市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水平,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下列情况:1住宅、集体宿舍、养老院、幼儿园(托儿所)等以供暖能耗为主的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住宅小区和以住宅为主的建筑群的集中冷热源、供水和供电系统的节能设计;3未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的农村自建住宅,参照本标准执行。1.0.3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应遵循本标准,通过以下途径降低建筑物能耗:1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特征,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严格控制建筑物冬季耗热量指标。2通过供热系统的节能设计,提高供热系统的热源效率和输送效率。3通过建筑遮阳和空调、通风系统的节能设计,有效控制夏季的空调能耗。4通过给排水及电气系统的节能设计,提高建筑物给排水、照明和电气系统的用能效率。1.0.4北京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0.1体形系数(S)shapecoefficient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单位为m/m。2.0.2窗墙面积比(M)windowtowallratic某朝向的窗墙面积比是该朝向外窗洞口总面积与同朝向的墙面总面积(包括外窗面积)之比(M)。开间窗墙面积比是房间的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之比(M)。
2.0.3建筑遮阳solarshadingofbuilding采用建筑构件或安装设施以遮挡或调节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的措施。2.0.4活动外遮阳装置activeexternalsolarshadingdevice简称活动外遮阳。安设在建筑物室外侧并固定在建筑物上,能够调节尺寸、形状或遮光状态的遮阳装置。
2.0.5中间遮阳装置middlesolarshadingdevice简称中间遮阳。位于两层透明围护结构之间的遮阳装置。2.0.6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heattransfercoefficientofbuildingenvelope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单位为W/(m·K)。
2.o.7外墙和屋顶的平均传热系数meanheattransfercoefficientofexternalwallandroof考虑了外墙、屋顶存在的热桥影响后得到的整体传热系数2.o.8建筑物耗热量指标(qu)indexofheatlossofbuilding在计算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供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单位为W/m。2.o.9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e,)modificationforheattransfercoefficient考虑了太阳辐射对外围护结构传热的影响而引进的修正系数。2.0.1o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modificationcoefficientoftemperaturedifferenceforbuildingenvelope
根据围护结构同室外空气接触状况,在设计计算中对室内外计算温差采取的修正系数2.0.11计算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t)meanoutdoortemperatureduringheatingperiod计算供暖期是采用滑动平均法计算出的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期间室外平均温度是室外的日平均温度的算术平均值。2.0.12耗电输热比(EHR)electricity consumptionto transferied heatquantityratio设计工况下,集中供暖系统循环水泵总功耗(kW)与设计热负荷(kW)的比值,2.0.13耗电输冷(热)比EC(H)R]electricityconsumptiontotransferiedcooling(heat)quantityratio设计工况下,集中系统的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总功耗(kW)与设计冷(热)负荷(kw)的比值。
2.0.14热量计量装置heatmeteringdevice热量表以及对热量表的计量值进行热分摊的、用以计量用户消费热量的仪表。2.0.15热量表heatmeter
用于测量及显示水流经热交换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热能量的仪表。由流量传感器、计算器和配对温度传感器等部件所组成。2.0.16热量测量装置heattestingdevice专指设于热源和热力站,仅作为企业管理用,不作为贸易结算用的热量表或其他类似装置。其流量传感器测量精度可适当放宽。2.0.17热量结算点heatsettlementsite供热方和用热方之间通过热量表计量的热量值直接进行贸易结算,该热量表所在位置为热量结算点。
2.0.18分户热计量heatmeteringinconsumers以住宅的户(套)为单位,以热分摊或热量直接计量方式对每户的用热量进行的计量。2.0.19热分摊heatallocation
在热量结算点内(通常为建筑物内)的各独立核算用户之间,通过设置在用户内的测量记录装置,确定每个用户的用热量占结算点总热量的比例,进而计算出用户的热分摊量,实现分户热计量的方式。
2.0.20室外管网热输送效率(n)efficiencyofnetwork管网输出总热量与输入管网的总热量的比值。2.0.21供热量自动控制装置automaticcontroldeviceofheatingload安装在热源或热力站,能够根据室外气候的变化,结合供热参数的反馈,通过相关设备的执行动作,实现对供热量自动调节控制的装置。2.0.22一次水和二次水primarywaterandsecondarywater在通过换热器间接供热的供暖系统中,热源侧的热媒循环水为一次水,用户侧的热媒循环水为二次水。对应的循环水泵则称为一次侧循环泵和二次侧循环泵2.0.23一级泵和二级泵primarypumpandsecondarypump在热源直接供热的供暖系统中,热源侧的循环水泵为一级泵,外网或用户侧的循环水泵为二级泵。
2.0.24静态水力平衡阀statichydraulicbalancingvalve具有良好流量调节特性、开度显示和开度限定功能,可以在现场通过和阀体连接的专用仪表测量流经阀门的流量的手动调节阀。简称水力平衡阀或平衡阀。2.0.25自力式流量控制阀self-operateflowlimiter通过自力式动作,无需外部动力驱动,在某个压差范围内自动控制流量保持恒定的调节阀。又称定流量阀。
2.o.26自力式压差控制阀self-operatedifferentialpressurecontrolvalve通过自力式动作,无需外部动力驱动,在某个压差范围内自动控制压差保持恒定的调节阀。又称定压差阀。
2.0.27散热器恒温控制阀thermostaticradiatorvalve与供暖散热器配合使用的一种专用阀门,可人为设定室内温度,通过温包感应环境温度产生自力式动作,无需外界动力即可调节流经散热器的热水流量从而实现室温恒定。简称恒温阀或散热器恒温阀。
2.0.28计算集热器总面积Ajzcalculationforgrosscollectorarea指北京地区单栋住宅全楼所有用户均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供应生活热水,太阳能保证率为0.5时,所需设置在屋面的太阳能集热器的总面积计算值。3建筑热工设计
3.1一般规定
3.1.1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建筑物的平面和立面设计,应有利于冬季日照和避风、夏季自然通风。
3.1.2建筑物的朝向和布置宜满足下列要求:1
朝向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2
建筑物不宣设有三面外墙的房间;3主要房间避开冬季最多频率风向(北向及西北向)。3.1.3建筑物的体形系数S不应大于表3.1.3规定的限值。当S大于表3.1.3的限值时,必须按照本标准第3.3节的要求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注:计算体形系数时,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ZF和其所包围的建筑体积Vo,应按本标准附录A.1计算确定。
建筑层数
《3层
3.1.4普通住宅的层高不宜高于2.8m体形系数S限值
4~8层
9~13层
≥14层
3.1.5居住建筑各朝向窗墙面积比M不应大于表3.1.5的限值。当M,大于表3.1.5的限值时,必须按照本标准第3.3节的要求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但M,不得大于其最大值。
表3.1.5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M,限值和最大值朝向
东、西
M限值
3.1.6窗墙面积比M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计算:面积和朝向根据本标准附录A进行计算和确定。1
敲开式阳台的阳台门计入窗户面积。凸窗的窗面积按窗洞口面积计算。3
4封闭式阳台的窗墙面积比如下计算:M最大值
1)与直接相通房间之间设置保温隔墙和门窗时,按阳台内侧与房间相邻的围护结构面积计算,阳台门计入窗户面积;
2)与直接相通房间之间无保温隔墙和门窗隔断时,按阳台外侧围护结构计算。3.1.7平屋顶的屋顶透明部分的总面积不应大于平屋顶总面积的5%;坡屋顶房间的窗户为采光窗时,开窗面积不应超过所在房间面积的1/11。3.1.8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装置的住宅屋顶应符合本标准第5.3.4条的规定。3.2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
3.2.1外墙需保温时,应采用外保温构造。当确有困难无法实施外保温而采用内保温时,热桥部位应采取可靠的保温或阻断热桥的措施,并采取可靠的防潮措施。3.2.2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不应大于表3.2.2规定的限值。当K值不满足限值要求时,必须按照本标准第3.3节的规定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10
注:1
外窗、
阳台门(窗)
屋顶透明部分
围护结构
东、西向
架空或外挑楼板
不供暖地下室顶板
分隔供暖与非供暖空间隔墙
单元外门
变形缝墙(两侧墙内保温)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限值
≤3层建筑
Mi≤0.20
Mi≤0.25
Mi≤0.40
(4~8)层的建筑
K[W/(m2 ·K)]
坡屋顶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45°按外墙计,小于45°按屋顶计。低层别墅供暖房间与室外直接接触的外门应按阳台门计。≥9层建筑
3当变形缝内沿高度方向填满保温材料,且缝两边水平方向填充深度均不小于300mm时,可认为达到限值要求。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应按下列规定确定:3.2.3
外墙和屋顶的K值应是考虑了热桥影响后计算得到的平均传热系数,按本标准附录C1
计算确定。Www.bzxZ.net
2门窗的K值应为主体部分(包括透明玻璃和非透明门芯板)和窗(门)框等的整体传热系数,根据产品提供的数据确定,部分外窗的K值可参考附录E。3楼板、分隔供暖与非供暖空间隔墙、变形缝墙的K值按主断面传热系数确定,3.2.4东、西向开间窗墙面积比M2大于0.3的房间,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SC应符合下列规定:
1M2≤0.4时,SC不应大于0.45;2M2>0.4时,SC不应大于0.35。
注:1M2的计算见本标准第3.1.6条。12
2下列情况可直接认定满足本条要求:1)设置了展开或关闭后可以全部遮蔽窗户的活动外遮阳装置;2)封闭式阳台,阳台与房间之间设置了能完全隔断的门窗。3.2.5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SC应按下式计算:SC =SC·SD =SC(1—Fk/F)SD
SC一一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
SCc一一外窗本身的遮阳系数,部分外窗的SCc值可参考附录E;(3.2.5)
SD一一建筑外遮阳的遮阳系数,冬季当外窗仅有活动外遮阳时取SD=1,当有固定外遮阳时应按本标准附录D计算;SC一一玻璃的遮阳系数:
Fk——窗框的面积;
F。一一外窗的面积,Fk/Fc为窗框面积比。3.2.6凸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北向房间不得设置凸窗。
2其他朝向不宜设置凸窗,当设置凸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凸窗凸出(从外墙外表面至凸窗外表面)不应大于500mm;2)凸窗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外窗的传热系数限值,不透明的顶部、底部、侧面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外墙的传热系数限值。3.2.7阳台和室外平台的热工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阳台下列部位的传热系数应符合本标准第3.2.2条的规定:1)散开式阳台内侧的建筑外墙和阳台门(窗);2)与直接相通房间之间不设置门窗的封闭式阳台,阳台外侧与室外空气接触的围护结构;
3)与直接相通房间之间设置隔墙和门窗的封闭式阳台,阳台内侧的隔墙和门窗(限值为表3.2.2序号4和1),或阳台外侧与室外空气接触的围护结构。2当封闭式阳台内侧设置保温门窗时,保温门窗应与建筑工程同步设计、施工和验收。3与直接相通房间之间不设置门窗,以及设置隔墙和门窗、但保温设在阳台外侧的封闭式阳台,应按阳台门冬季经常开启考虑,将阳台作为所联通房间的一部分。4室外平台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屋顶传热系数的限值。3.2.8楼梯间和其他套外公共空间的热工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楼梯间、外走廊等套外公共空间与室外连接的开口处应设置窗或门,且该门和窗应能完全关闭。
2建筑物出入口宜设置过渡空间和双道门。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l2/T040-2007 天津市科学技术档案整理规则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13/T758.6-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山药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