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34/T 294-2002 成蟹暂养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 成蟹暂养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7 09:36:05
- DB34/T294-2002
- 现行
标准号:
DB34/T 294-2002
标准名称:
成蟹暂养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安徽省地
方标准
DB34/T2942002
成蟹暂养技术规程
2002-12-31发布
2002-12-31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
暂养技术bzxz.net
DB34/T2942002
DB34/T2942002
本标准根据成蟹暂养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成蟹的暂养成蟹暂养的有关技术参数参考了《河蟹的人工繁殖与增养殖》(赵乃刚等著),水质要求引用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中的参数。本标准由宿松县水产局提出。
本标准由宿松县黄湖水产开发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正坤、程必胜、洪泽中、孙勇。I
1范围
成蟹暂养技术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成蟹暂养技术的具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成蟹暂养的生产技术操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
DB34/T294200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3术语
3.1成蟹
经过生殖蜕壳的河蟹(即由黄蟹蜕壳后变成绿蟹)。3.2暂养
以高肥和销售为目的,将从养殖水体捕提的成蟹转入人工易控制条件的水体,经过短期(一般15天~60天)饲养后再作为商品蟹出售的一种养殖形式。4暂养技术
4.1池塘暂养
4.1.1池塘条件
池塘要选在水源充沛、水质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水底较少或无淤泥、交通便利的地方水深为120cm~150cm。池塘分土池和水泥池两种:土池面积0.2万m2~0.33万m,四周以钙塑板或低拦网上加防逃膜方式防逃为宜:水泥池可略小,四壁用砖砌水泥抹平,底部为硬质土或加铺10cm15cm黄砂层。
4.1.2整池、消毒
在暂养前一个月对池塘进行清理整修。清除池内杂物、池周杂草。安装和检修池塘的围拦和进排水等硬件设施。提前10天~12天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每667m施生石灰75kg,化浆全池泼洒。4.1.3河蟹投放
入池暂养河蟹要进行分栋,剔除伤、病、残蟹,按软壳蟹、硬壳蟹、雌蟹、雄蟹分池暂养。如果条件允许还可按市场需求分出几种规格分池暂养。放养密度为土池150kg/667m2~200kg/667m2,水泥池200kg/667m2~300kg/667m2(有微流水条件可适当加大密度)。4.1.4饲养管理
4.1.4.1投喂
选择鲜鱼、虾、螺、蚌肉、煮熟的玉米、小麦等为饲料(其中动物性饲料占80%~90%),具体情1
DB34/T2942002
况根据河蟹的肥满度而定。软壳蟹要以动物饲料为主,日投喂量为池蟹总重的3%~5%左右,每天投喂1次(每天晚定点定时投喂,投喂量以第二天早上不见残饵为度),并适量投喂鲜水草。4.1.4.2水质管理
池塘保水1m以上,每2天~3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左右,同时每星期定期泼洒石灰乳一次,每667m(水深1m)生石灰用量为7.5kg~10kg,水质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要求。4.1.4.3防病
做到勤巡池、勤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分析处理。4.1.5起捕出池
零售需求可在池中设置地笼取捕或傍晚在池边捕捉,批量需求可采用排水干池捕捉。4.2围拦暂养
4.2.1围拦设计
暂养围选择圆形或方形圆角,面积3.3公项~13.3公项,围网外设置一道地笼或一道筋箔防逃。4.2.2地点选择
选择湖泊上风岸或能避风浪、水体易交换、无污染源的地方,要求湖底水草丰富(以轮叶黑藻为主)水深2m~3m,底质为淤泥底,淤泥深0.4m0.7m。4.2.3围栏材料选择
网衣采用七绞网布或3×3聚乙烯线、网自1.7cm有结网,网脚可采用大石笼,最好采用地锚(用旧网片或废布条扎成长0.1m~0.12m,直径3cm~4cm的网把),防逃板为8丝以上宽0.3m~0.4m的专用防逃塑料膜:网绳选用直径0.4cm聚乙烯绞绳,围栏桩可采用每根长为7m、重12.5kg左右的毛竹(按水深需求而确定)。
4.2.4围栏设施安装
4.2.4.1围栏桩安装:围栏桩入泥端削尖,入泥部份的竹节要打通,插入泥深度为1m~1.5m,间距1.5m4.2.4.2栏网制作:在网衣上安装上、下纲,网衣的缝合要以手工缝合,纲绳为0.4cm网绳。4.2.4.3地锚安装:地锚用网绳安装在栏网下纲上,地锚与下纲之间的网绳长留0.1m~0.12m,地锚之间间隔0.5m~0.6m,用带有叉的竹竿排成整队依次插入泥底,一班次人员10个以上为佳。4.2.4.4防逃板安装:以单丝或合线手工缝制在栏网露出水面部分上,最好上、下都缝合。4.2.5河蟹的投放
每667m放养河蟹150kg~200kg,一般按大小、雌雄分开,有条件可按市场需求分规格暂养。4.2.6饲养管理
4.2.6.1饲料投喂
按4.1.4.1规定投喂。
4.2.6.2日常管理
要24小时全天侯管理。检查河蟹外逃、偷盗、摄食情况:检查围拦设施破损情况:观察水色、水草、河蟹活动情况,清除漂浮水草。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2.6.3病害预防
放养的河蟹操作要规范、减少河蟹受伤。定期泼酒石灰乳(7.5kg/667m~10kg/667m生石灰,半月一次)。
4.2.6.4防逃监测
DB34/T294—2002
在栏网外侧设置地笼或箔,根据回捕河蟹的有无或多寡,判断拦网防逃效果,确定破损位置,以利及时修补。
4.2.7暂养捕捞
一般采用地笼捕捞。
4.3网箱暂养
4.3.1网箱的制作
框架选用杉木,网衣选用双层有结网或硬塑网,以后者最佳。网箱规格为1.5mX1m~1.5mX0.6m(长×宽高),可按具体情况作适当变动。网箱为全封闭式,上部留一活动门便于投喂、取蟹。4.3.2网箱设置
选择水深而宽、水质清新、水体易交换,无污染、避风浪,便于管理的水域,以竹桩固定网箱四角。4.3.3河蟹放养
入箱暂养河蟹要分栋,分出软、硬壳蟹,按雌雄、规格分别分箱暂养,剔除伤、病、残蟹。放养密度一般为15kg/m~20kg/m,软壳蟹放养密度减半。4.3.4日常管理
每天定时投放鲜鱼、虾为饵料,日投喂量为蟹重的2%~5%,在网箱内投放适量水草(轮叶黑藻、道草等),勤检查,勤观察,注意网箱破损逃逸,防止偷盗,定期泼洒石灰乳防治病害。4.3.5起捕上市
网箱暂养时间不宣过长,一般在二十天内,取捕时将网箱抬起倒入船舱或人工进箱捕捉。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方标准
DB34/T2942002
成蟹暂养技术规程
2002-12-31发布
2002-12-31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
暂养技术bzxz.net
DB34/T2942002
DB34/T2942002
本标准根据成蟹暂养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成蟹的暂养成蟹暂养的有关技术参数参考了《河蟹的人工繁殖与增养殖》(赵乃刚等著),水质要求引用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中的参数。本标准由宿松县水产局提出。
本标准由宿松县黄湖水产开发公司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正坤、程必胜、洪泽中、孙勇。I
1范围
成蟹暂养技术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成蟹暂养技术的具体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成蟹暂养的生产技术操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
DB34/T294200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3术语
3.1成蟹
经过生殖蜕壳的河蟹(即由黄蟹蜕壳后变成绿蟹)。3.2暂养
以高肥和销售为目的,将从养殖水体捕提的成蟹转入人工易控制条件的水体,经过短期(一般15天~60天)饲养后再作为商品蟹出售的一种养殖形式。4暂养技术
4.1池塘暂养
4.1.1池塘条件
池塘要选在水源充沛、水质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水底较少或无淤泥、交通便利的地方水深为120cm~150cm。池塘分土池和水泥池两种:土池面积0.2万m2~0.33万m,四周以钙塑板或低拦网上加防逃膜方式防逃为宜:水泥池可略小,四壁用砖砌水泥抹平,底部为硬质土或加铺10cm15cm黄砂层。
4.1.2整池、消毒
在暂养前一个月对池塘进行清理整修。清除池内杂物、池周杂草。安装和检修池塘的围拦和进排水等硬件设施。提前10天~12天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每667m施生石灰75kg,化浆全池泼洒。4.1.3河蟹投放
入池暂养河蟹要进行分栋,剔除伤、病、残蟹,按软壳蟹、硬壳蟹、雌蟹、雄蟹分池暂养。如果条件允许还可按市场需求分出几种规格分池暂养。放养密度为土池150kg/667m2~200kg/667m2,水泥池200kg/667m2~300kg/667m2(有微流水条件可适当加大密度)。4.1.4饲养管理
4.1.4.1投喂
选择鲜鱼、虾、螺、蚌肉、煮熟的玉米、小麦等为饲料(其中动物性饲料占80%~90%),具体情1
DB34/T2942002
况根据河蟹的肥满度而定。软壳蟹要以动物饲料为主,日投喂量为池蟹总重的3%~5%左右,每天投喂1次(每天晚定点定时投喂,投喂量以第二天早上不见残饵为度),并适量投喂鲜水草。4.1.4.2水质管理
池塘保水1m以上,每2天~3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左右,同时每星期定期泼洒石灰乳一次,每667m(水深1m)生石灰用量为7.5kg~10kg,水质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要求。4.1.4.3防病
做到勤巡池、勤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分析处理。4.1.5起捕出池
零售需求可在池中设置地笼取捕或傍晚在池边捕捉,批量需求可采用排水干池捕捉。4.2围拦暂养
4.2.1围拦设计
暂养围选择圆形或方形圆角,面积3.3公项~13.3公项,围网外设置一道地笼或一道筋箔防逃。4.2.2地点选择
选择湖泊上风岸或能避风浪、水体易交换、无污染源的地方,要求湖底水草丰富(以轮叶黑藻为主)水深2m~3m,底质为淤泥底,淤泥深0.4m0.7m。4.2.3围栏材料选择
网衣采用七绞网布或3×3聚乙烯线、网自1.7cm有结网,网脚可采用大石笼,最好采用地锚(用旧网片或废布条扎成长0.1m~0.12m,直径3cm~4cm的网把),防逃板为8丝以上宽0.3m~0.4m的专用防逃塑料膜:网绳选用直径0.4cm聚乙烯绞绳,围栏桩可采用每根长为7m、重12.5kg左右的毛竹(按水深需求而确定)。
4.2.4围栏设施安装
4.2.4.1围栏桩安装:围栏桩入泥端削尖,入泥部份的竹节要打通,插入泥深度为1m~1.5m,间距1.5m4.2.4.2栏网制作:在网衣上安装上、下纲,网衣的缝合要以手工缝合,纲绳为0.4cm网绳。4.2.4.3地锚安装:地锚用网绳安装在栏网下纲上,地锚与下纲之间的网绳长留0.1m~0.12m,地锚之间间隔0.5m~0.6m,用带有叉的竹竿排成整队依次插入泥底,一班次人员10个以上为佳。4.2.4.4防逃板安装:以单丝或合线手工缝制在栏网露出水面部分上,最好上、下都缝合。4.2.5河蟹的投放
每667m放养河蟹150kg~200kg,一般按大小、雌雄分开,有条件可按市场需求分规格暂养。4.2.6饲养管理
4.2.6.1饲料投喂
按4.1.4.1规定投喂。
4.2.6.2日常管理
要24小时全天侯管理。检查河蟹外逃、偷盗、摄食情况:检查围拦设施破损情况:观察水色、水草、河蟹活动情况,清除漂浮水草。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2.6.3病害预防
放养的河蟹操作要规范、减少河蟹受伤。定期泼酒石灰乳(7.5kg/667m~10kg/667m生石灰,半月一次)。
4.2.6.4防逃监测
DB34/T294—2002
在栏网外侧设置地笼或箔,根据回捕河蟹的有无或多寡,判断拦网防逃效果,确定破损位置,以利及时修补。
4.2.7暂养捕捞
一般采用地笼捕捞。
4.3网箱暂养
4.3.1网箱的制作
框架选用杉木,网衣选用双层有结网或硬塑网,以后者最佳。网箱规格为1.5mX1m~1.5mX0.6m(长×宽高),可按具体情况作适当变动。网箱为全封闭式,上部留一活动门便于投喂、取蟹。4.3.2网箱设置
选择水深而宽、水质清新、水体易交换,无污染、避风浪,便于管理的水域,以竹桩固定网箱四角。4.3.3河蟹放养
入箱暂养河蟹要分栋,分出软、硬壳蟹,按雌雄、规格分别分箱暂养,剔除伤、病、残蟹。放养密度一般为15kg/m~20kg/m,软壳蟹放养密度减半。4.3.4日常管理
每天定时投放鲜鱼、虾为饵料,日投喂量为蟹重的2%~5%,在网箱内投放适量水草(轮叶黑藻、道草等),勤检查,勤观察,注意网箱破损逃逸,防止偷盗,定期泼洒石灰乳防治病害。4.3.5起捕上市
网箱暂养时间不宣过长,一般在二十天内,取捕时将网箱抬起倒入船舱或人工进箱捕捉。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3/T2249.2-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2部分:信用评价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33/T2091-2018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13/T758.6-2006 无公害中药材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第6部分:山药
- DB35/T822-2008 白芽奇兰茶 初制加工技术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