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地方标准】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治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7 13:57:09
  • DB13/T811-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B13/T 811-2006

  • 标准名称: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治技术规程

  •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DB13/T 811-2006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治技术规程 DB13/T811-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方标准
河北省地
DB13/T 811—2006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治技术规程2006-11-11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含品伙伴网http://ww
2006-11-20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河北省畜牧兽医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DB13/T811—2006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恩强、袁万哲、钟秀会、孙继国、史万玉、黄会岭、金东航、郝满良、李铁拴、徐丰勋、刘小宝。
http://foodmate.net1范围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治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DB13/T811—2006
本标准适用于养羊场(户)和动物疾病防治单位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和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6548畜禽病害肉户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16567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149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T5151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管理准则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羊传染性胸膜肺炎Infectiouspleuropneumoniaofsheepandgoats又称羊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4诊断
4.1病原
引起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mycoidessubsp.capri)和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ovipneumoniae)。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为细小、多变性的微生物,革兰氏染色阴性,用姬姆萨法、瑞氏法染色着色良好:绵羊肺炎支原体也呈细小而多形性,但在适宜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很小,生长要求比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苛刻。在琼脂浓度较低的培养基上生长时,可呈现一般支原体都具有的“降落伞”状菌落,但琼脂浓度较高时则无此表现。绵羊肺炎支原体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无交互免疫性。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弱。4.2流行病学
4.2.1易感动物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均会感染。在自然条件下,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只感染山羊,3岁以下的山羊最易感染,而绵羊肺炎支原体则可感染山羊和绵羊。4.2.2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和流行,但在早春、秋末冬初最常见。常呈地方流行性,冬季流行期平均为15d,夏季可维持60d以上。
4.2.3传播途径
本病接触传染性很强,发病后在羊群中传播迅速,20d左右可波及全群。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肺组织和胸腔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一飞沫经呼吸道传染。4.2.4发病率和病死率
易感羊群发病率可达80%~100%,病死率达40%以上,体质弱者高达90%。4.3临床症状
4.3.1潜伏期
潜伏期短者5d~6d,长者21d~28d。雪品伙伴欧ht
4.3.2最急性型
最急性型可见如下临床症状:
DB13/T811—2006
a)发病急骤,体温高达41℃~42℃,精神极度萎顿,食欲废绝,呼吸急促而有痛苦呻吟b)数小时后出现肺炎症状,呼吸困难,咳嗽,流浆液带血鼻液,肺部即诊呈浊音,听诊肺泡呼吸音减弱、消失或呈捻发音:
c)病羊卧地不起,四肢伸直,呼吸极度困难,随着呼吸全身颜动:d)黏膜高度充血,发;
病程一般不超过4d~5d,有的仅12h~24h,有的在没有任何征兆情况下突然倒地死亡:e
病死羊鼻孔中流出带血泡沫或血水,耳、颈下、腹部皮肤大片紫。4.3.3急性型
急性型可见如下临床症状:
a)患羊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采食量逐渐减少;b)继之出现咳嗽,伴有浆液性鼻液,4d5d后,咳嗽变干而痛苦,鼻液转为黏液一--脓性并呈铁锈色,黏附于异孔和上唇,结成干的棕色狮垢:c)眼脸肿胀,流泪,眼有黏液一--脓性分泌物;d)口半开张,流泡沫状唾液;
头颈伸直,腰背拱起,腹肋紧缩,怀孕母羊大批发生流产;e)
有的发生膨胀和腹泻;
唇、乳房等部皮肤出现丘疹;
h)濒死前体温降至常温以下。
4.3.4慢性型
患羊全身症状轻微,体温变化不明显,间歇性咳嗽和腹泻,鼻腔内流出黏液性鼻液,采食量减少,生长发育迟缓,身体衰弱,被毛粗乱无光,部分患羊有轻度瘤胃气、慢性眼结膜炎等症状。病程长者,可持续数月之久。
4.4病理变化
部检可见如下病理变化:
a)肺呈紫红色,切面呈大理石样,充血水肿,并有针尖状出血点;b),胸腔常有淡黄色液体,有时多至500ml~2000ml。胸膜变厚而粗糙,胸膜和肺表面有网状或条状的黄白色纤维素凝块
C)心包积液、黏连,心肌松弛、变软:d)急性病例还可见肝、肾、脾、胆囊肿胀。4.5病原学诊断
4.5.1病料采集与保存
无菌采集肺脏、胸腔渗出液、肺门淋巴结、心血等。肺病料剪成3cm5cm方块,胸部淋巴结以整个淋巴结为好,胸腔渗出液用吸管吸入灭菌青霉素瓶内。肺和淋巴结保存在用茶色广口瓶盛装的灭菌50%甘油缓冲溶液中,胸腔渗出液不加任何保存液。病料冰冻保存。4.5.2显微镜检查
将病料直接涂片,瑞氏或姬姆萨氏染色,由镜下按视野观察,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为细小的多形性菌体,呈球状、杆状、丝状等。革兰氏染色阴性。4.5.3病原分离培养
取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4.1g,加10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每支试管8ml,121℃高压灭菌15min,4℃保存,用前加入20%小牛血清及抑菌剂。取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3.9g,加10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每支试管8ml,121℃高压灭菌15min。使用前应煮沸10min15min,冷至56℃左右,每支试管内加入2m灭活小牛血清,摇匀。分别取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和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各4支,每支培养基接种胸腔渗出液或病料乳化液0.5ml~1.0ml,于36土1℃培养21d。设生理盐水+培养基作对照。在接种后的第七天,从4支中取2支进行次代培养,分别接种2支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和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于36土1℃培养21d。若在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内见到“降落伞”样白色菌落;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由黄色变为粉红色,管底有颗粒沉淀,表明有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取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物或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上的典型菌落涂片,瑞氏、姬姆萨和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同4.5.2
雪品伙伴欧ht
4.5.4动物回归试验
DB13/T8112006
取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物和生理盐水作1:1稀释,分别注射到健康羊、家免气管内,羊多在1d~7d发病,表现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症状和病理变化,而人工感染免不发病。4.6血清学检测
4.6.1微量间接血凝试验
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执行。
4.6.2生长抑制试验
按附录C规定的方法执行。
4.6.3代谢抑制试验
按附录D规定的方法执行。
4.6.4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按附录E规定的方法执行。
5预防
5.1加强羊群饲养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羊群的抵抗力。饲料要求按照NY5150的规定执行:饮水要求按照NY5027的规定执行:饲养管理按照NY/T5151的规定执行;环境控制应符合NY/T388的规定。5.2严格羊群检疫
建立基础母羊群,自繁自养。品种调整或补充种源,应按照GB16549和GB16567的规定,加强检疫。5.3隔离、封锁和消毒
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对发病羊群按NY5149的规定进行隔离、封锁,并做好消毒工作。消毒剂的使用应符合NY5148的规定。对病死、剖检羊尸体应按GB16548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5.4免疫接种
根据病原体分离结果选用适当的疫苗,按NY5149的规定进行免疫接种。5.4.1平时预防接种
对健康羊群每年春季或秋季预防接种一次。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灭活疫苗,预防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引起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6月龄以下山羊颈侧皮下注射3ml,6月龄以上山羊5ml,注射后14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羊肺炎支原体氢氧化铝灭活疫苗,预防绵羊、山羊由绵羊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传染性胸膜肺炎,成年羊颈侧皮下注射3ml,半岁以下幼羊2ml,免疫期可达1年半以上。对身体瘦弱、体温升高或有慢性疾病的羊,不宜注射。对怀孕母羊、新生羔羊和从异地引进的羊应及时补注射。5.4.2紧急免疫接种
旦发病,立即对未出现症状、体温低于40℃的假定健康羊全部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或羊肺炎支原体氢氧化铝灭活疫苗,疫区内或疫区周围的羊也应进行疫苗注射。待发病羊和可疑羊病情稳定后,再紧急注射疫苗。
6治疗
6.1抗菌消炎
可采用下列药物进行治疗:
a)大环内脂类:乳糖酸红霉素注射剂3mg/kg~5mg/kg体重,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用2d~3d。泰乐菌素注射液5mg/kg~13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5d~7d。b)广谱抗菌药类:长效土霉素注射液10mg/kg~20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5d。土霉素片剂10mg/kg~25mg/kg体重,内服,每日1次,连用2d~3d。c)喹诺酮类:恩诺沙星注射液2.5mg/kg体重,肌肉或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用5d~7d。d)氟苯尼考:20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1次。e)新砷矾纳明(914):12mg/kg体重,以无菌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生理盐水稀释为5%溶液(现配现用)一次缓慢静脉注射,3d~5d后对逐渐康复羊再注射一次,剂量减半。注意防治砷中毒。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林可霉素、先锋霉素、磺胺制剂,用法及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的规定。
g)支原体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交替使用和较长时间用药。6.2制止渗出
5%~10%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ml~100ml、维生素C2g4g,静脉注射。3
雪品伙伴欧ht
止咳平喘
氯化铵片1g~5g、氨茶碱片0.2g~0.4g或复方甘草合剂10ml~20ml,内服。DB13/T8112006
6. 4对症治疗
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中毒,可静脉或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每次4mg~12mg。a)
b)增强心脏活动,可静脉注射10%安钠咖0.5g~2g或樟脑磺酸钠0.2g~1g,每天2次,连用2d。呼吸困难者,肌肉注射盐酸麻黄碱注射液0.02g~0.05g体温升高者肌肉注射安乃近注射液1g~2g。d)
建立并保存治疗记录,并应在清群后继续保存2年。6.5
http://foodmate.net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培养基
A.1改良Hartley氏消化汤培养基(液体培养基)DB13/T811—2006
胰蛋白陈8g,灭菌Hartley氏消化汤600ml,灭菌0.5%水解乳蛋白Hank's液1000ml,0.4%酚红20ml,混匀,加青霉素至200IU/ml,用3.5%NaHCO.调节pH至7.6,用单板式滤器过滤除菌后,加入无菌灭能的猪血清400ml,分装于10ml玻璃瓶中,放入37℃普通温箱做杂菌检验,待无菌生长便可使用。A.2改良Hartley氏琼脂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改良Hartley氏消化汤培养基中加入琼脂,使其含量达1.3%~1.5%,经121kPa高压灭菌30min即成。
A.3增菌培养基
马丁肉汤加20%马血清和3g/100ml酵母浸膏。A.4选择性培养基
系增菌培养基内加80:1的1%醋酸铊和青霉素200IU/ml;制作平板时加1%国产琼脂。雪品伙伴欧htt
B.1方法提要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微量间接血凝试验
DB13/T811—2006
微量间接血凝试验可用于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和监测。其原理是利用结合在红细胞上的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抗原在与血清中的抗体反应后,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据此便可判断被检者血清中是否含有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
B.2试剂
a)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间接血凝试验抗原、Na2HPO4、KH2PO4、NaCI、迭氮钠(分析纯);b)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标准阳性血清、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标准阴性血清、健康免血清、蒸馏水。B.3设备和仪器
a)恒温培养箱;
b)离心机;
微型振荡器:
d)分析天平;
e)移液器;
96孔V型(90度孔底)微量血凝反应板:f
100ml磨口锥形瓶:
h)1000ml容量瓶。
B.4操作步骤
B.4.1材料准备
B.4.1.1稀释液
a)取NaC14.25g、Na2HPO419.34g、KH2PO42.86g、迭氮钠1.00g放入10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定容,过滤分装,10磅15min高压灭菌,即成0.1%迭氮钠的0.15mol/1磷酸盐缓冲液(PBS)。b)取上述溶液98ml和健康兔血清2ml放入100ml磨口锥形瓶中,混合,无菌分装,0℃~4℃保存备用。
被检血清
无菌采集待检羊血液并分离血清,检验前56℃灭能30min。B.4.2正式试验
B.4.2.1加稀释液
取一洁净96孔V型血凝板,每个样品为一组,每组1~5孔加入稀释液30μ1。B.4.2.2稀释血清
于第1孔加入待检血清30μ1,用移液器逐孔稀释至第5孔,弃30μ1,此时1~5孔待检血清的稀释度依次为:1:2(1),1:4(2),1:8(3),1:16(4),1:32(5)。同法稀释阳性及阴性血清,阴性血清组稀释至第四孔,预留第五孔作为稀释液对照。B.4.2.3加间接血凝抗原
被检血清各孔、阴性血清各孔、阳性血清各孔、稀释液对照各孔均加间接血凝抗原30u1。加完后,振荡混匀,室温静置2h,判定结果。B.5结果判定
B.5.1判定标准
a)红细胞呈细沙粒样均匀铺于孔底者为++++,即100%凝集;b)红细胞均匀铺于孔底,但边缘不整齐且稍向孔底集中者为+++,即75%凝集:红细胞于孔底形成一个环状,四周有小凝集块者为++,即50%凝集:6
雪品伙伴欧ht
DB13/T8112006
红细胞于孔底形成圆团状,但边缘不够光滑,且四周稍有凝集块者为+,即25%凝集;红细胞于孔底形成圆团状,且边缘光滑整齐者为-,即无凝集。e
判定方法
在阳性对照、阴性对照血清,稀释液对照为(-)的前提下,对被检血清进行判定。被检血清1:8稀凝集值≥++以上判定为阳性,1:4稀释度凝集价≥++判为可凝,1:4以下者为阴性释度,
http://foodmate.netC.1材料
a)液体培养基:配制方法见附录A.1: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生长抑制试验
DB13/T811—2006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b)不同支原体阳性血清:Mccp、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以及绵羊肺支原体;
c)滤纸。
C.2操作步骤
将鉴定菌株24h培养液摇匀,取0.25ml滴于平板上,用L型玻棒将其均匀涂抹于培养平板表面后,用分别浸取了4倍稀释的不同支原体阳性血清、直径7mm的定性滤纸片分别贴附于平板表面,每块平板贴3~4片,37℃培养24h~48h。观察并记录抑菌圈大小。每株待检菌株作3次,求平均值。C.3结果判定
抑菌圈直径2mm或以上者判为阳性。8
/wfoodma
登品水伴欧httn:
D.1材料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代谢抑制试验
a)选择性培养基:配制方法见附录A.4;b)葡萄糖:
c)酚红;
d)标准阳性血清:
e)阴性血清。
D.2步骤
DB13/T811—2006
将含葡萄糖和酚红指示剂,pH值为7.6的支原体选择性培养基分装为每支试管1ml,在第1管中加入阳性血清1ml,充分混勾后取1ml移入第2管,照此类推至第8管。再向每管中加入上述培养基1ml,充分摇匀,使管内阳性血清成对倍稀释序列2°、2°、2、2、2°、2°、2°、2,每管加入被鉴定菌株48h培养菌液0.02ml。各组设不加菌液和加有阴性血清的对照管各1支,37℃培养3d~14d,每天观察,待颜色出现明显变化时,记录颜色变化,并测各管pH值。其操作见表D1。表D.1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代谢抑制试验操作方法试管号
阳性血清稀释倍数
培养基
阳性血清
培养基
鉴定菌液
D.3结果判定
以pH值下降0.5单位以内的最高血清稀释倍数为抑制的判定依据。ht
E.1试剂
a)磷酸缓冲液(PBS);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b)标准抗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荧光抗体,E.2器材
a)荧光显微镜:
b)载玻片;
c)盖玻片:
d)恒温箱。
E.3步骤
E.3.1样品制备
DB13/T811—2006
取长好单个菌落的琼脂平血培养物,加入约5ml的PBS,置室温0.5h,吸弃PBS,再用铲刀切取琼脂培养物,置于载玻片。
E.3.2染色
将稀释至工作浓度的荧光抗体,滴加在待检标本面上,室温恒湿染色30min,取PBS轻洗琼脂表面数次,荧光显微镜观察。同法用荧光抗体滴加阳性及阴性标本面,染色观察。E.4判定标准
被检标本的细菌结构完整清晰,并在阳性、阴性对照均成立时判定。在菌体中见到特异黄绿色荧光者判为阳性;如果所有菌体中无特异性荧光者判为阴性。10
雪品机水伴欧httr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