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 2303/T 023-2009 水稻隔寒增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 水稻隔寒增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9 08:21:24
- DB2303/T023-2009
- 现行
标准号:
DB 2303/T 023-2009
标准名称:
水稻隔寒增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DB2303
鸡西市地
國方标准
DB2303/T023-2009
水稻隔寒增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2009-03-10发布
鸡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03-10实施
本标准由鸡西市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DB2303/T0232009
本标准由鸡西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虎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密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光义、顾玉奎、魏永海、栾浩文、崔伟、刘小刚、滕范奎。本标准首次发布。
1范围
水稻隔寒增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B2303/T0232009
本规程规定了水稻隔寒增温育苗高产裁培技术的品种选择、大棚建设、培育壮秧、本田整地、移栽本田管理、收获。
本规程适合于鸡西市所属二、三、四积温带的寒地稻作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品种选择
3.1根据当地积温条件,选择比当地活动积温高100℃~150℃的优质、抗病、高产的品种。3.2二积温带选择13片叶品种,三积温带选择12片叶品种,四积温带选择11片叶品种。3.3种子质量保证纯度不小于99%、净度不小于98%、发芽率不小于85%、含水量不大于16%,种子年一更新。
大棚建设
4.1建设规模
以集中育秋小区建设为主,每个小区规模20栋以上,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水源条件的地方。
4.2建设标准
每个大棚面积195m、标准棚长30m、宽6.5m、高2.2m棚向为南北走向。采用地锚式钢骨架大棚或玻璃钢结构大棚。
4.3隔寒增温床设置
于秋季上冻前,先将置床床土挖出30cm~35cm,整平床底,切齐未边,铺上6道~8道厚的塑料膜膜上铺20cm稻壳,压实后用膜将稻壳包好、封严,也可用珍珠岩等代替稻壳,或用3cm~5cm厚硬体苯板作隔寒层,包好塑料膜,再将挖出的土回填整平压实。4.4棚内苗床设置
棚内设2个床,床宽3.0m,中间留步行道30cm,棚边各留10cm,床高10cm。5培育壮
5.1壮秧标准
秧龄40d~45d,叶龄4.5片~5.0片,苗高14cm~16cm,每株根数15条以上,100株苗干重5g以上,每株带藥1个~2个。
5.2育苗前准备
5.2.1扣棚暖床
DB2303/T023—2009
3月5日~3月15日,清雪扣棚,开始暖床。5.2.2育秧准备
大钵体抛摆秧栽培选用434穴钵体盘,每公项340盘~370盘,机插育苗用子盘每公顷400盘左右。5.2.3营养土配置
取早田土三份加一份腐熟好的有机肥,将其过筛后与优质水稻壮秧剂混合,使用方法详见选择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5.3种子处理
5.3.1晒种
浸种前选晴天晒种1d~2d,每天翻动3次4次。5.3.2选种
用密度为1.08t/m1.1t/m的盐水或硫酸铵水选种-(可用鲜鸡蛋测定密度,鸡蛋在溶液中露出一角硬币大小即可)捞出谷,用清水冲洗。5.3.3浸种消毒
用25%施保克或使百克3000倍
5.3.4催芽
4000倍液没种,每天翻动二次,在室内常温下浸种5d~7d。
将浸好的种子,置于30℃32℃条件下破胸,在25℃条件下催芽,当芽长1.0mm~1.5mm时,将种子放在阴凉处摊开凉芽6h后方可播种。推广应用蒸汽催芽器催芽。5.4播种
5.4.1播种期
3月25日~4月5日抓住冷尾暖头进行播种。5.4.2播种量
钵体盘每穴2粒~3粒,机插子盘每盘播芽谷70g~80g,采用机械播种,播量要均勾一致。5.4.3定种、覆土
钵体盘种子要播在钵体2/3处,机插子盘播后要及时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覆土厚度0.5cm~1cm做到均匀一致。
5.4.4封闭灭草
苗床用25ml/100m~30ml/100m
覆土后用90%杀草丹封闭灭草,百5.4.5平铺地膜
药剂封闭后,在床面平铺地膜,出苗后立即撤掉5.5温度管理
播种至出苗期,保温保湿,密封管理。如遇低温寒流天气,可设火炉等临时增温措施加温以防冻害。出苗至一叶一心期,开始通风东节,棚内温度不超送2.5叶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下,严防秧苗徒长。2.5叶期以后棚内温度控制在20℃以下,晴好天气可做到叠揭夜盖。5.6水分管理
秧苗二叶前原则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旦缺水要及时补浇。秧苗2叶后,苗床干旱时,要利用早、晚时间及时浇水,做到一次浇透。秧苗3叶后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但不能灌水上床。5.7苗床灭草
当苗床出现杂草,稗草1.5叶期,用千金20ml/100m兑水喷雾处理。5.8防立枯病
秧苗1.5叶期,喷施一次移栽灵或青枯灵等符合GB/T8321.7要求的农药,防治秧苗立枯病。5.9苗床追肥
秧苗2.5叶期发现脱肥,可喷施叶面肥,选用无公害高效腐殖酸液肥300倍~500倍液喷施,移栽前2天再喷一次做“送嫁肥”。
6本田整地
6.1清理渠道
整地前要清理和维修好灌排水渠和机、泵、管、带保证畅通。6.2修建方条田
DB2303/T0232009
稻田要规划建设成高标准方条田,单排灌排列有序,池子面积700m2~1000m为宜,减少池占地有利于机械插和收获作业。
6.3耕作
实行秋翻秋整地,作业土壤含水量为25%~30%,耕深15cm~20cm,实行翻、耙、旋相结合的耕作制,一般耕翻一年,旋耙二年。6.4泡田
4月下旬开始放水泡田,要节水泡田,用好“桃花水”,井灌稻区要做好灌溉设计,面积较大的农户,要做好统筹安排,提高单井和灌区利用效率。6.5平整地
旱整地与水整地相结合,眭面较平的旋耕田只进行水整地,结合泡田打好池,整地时间和进度要和移栽时间及进度相吻合,推广应用火在打浆机整地,提高整地质量,达到高低不差寸,寸水不露泥标准,肥水不外流。
7移栽
7.1移栽时期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开始移裁,高产移裁期为5月15日~5月25日,做到不插6月秧。7.2移栽规格
钵体盘摆栽规格30cm×20cm~33cm×23.3cm,抛秧13穴/m~17穴/m,子盘机插规格为30cm×13.3cm~30cm×16.6cm,20穴/m2~25穴/m,3株/完~4株/穴基本苗。7.3移栽质量
做到行直、穴均、棵准、灌水不漂苗,插秧深度不超过2cm,8本田管理
8.1施肥
8.1.1肥料选择
应使用符合NY/T496要求的肥料
8.1.2基肥
机插后要及时补苗。
每公项施用农家肥30m~~45m,于翻前施入,3年轮一次。化肥N、P、K配合,每公项施用含量45%的水稻专用复合肥250kg~300kg,杷前施入,全层施肥
8.1.3追肥
移栽后的返青分肥每公顷施用尿素120kg~150kg、穗肥尿素90kg~120kg。孕穗期和齐穗期各喷一次叶面肥。
8.2灌溉
8.2.1浅一湿一控节水灌溉
花达水插秧,插后深水护苗,水层为苗高2/3,分葉期灌3cm浅水增温促葉,分末期根据长势长相,有效茎数等综合情况晒田3d~7d,穗分化至抽穗期灌4cm6cm浅水,减数分裂期(抽穗前15d~18d)遇17℃以下低温灌10cm~15cm深水护胎,防御障碍型冷害,抽穗后间歇灌溉,到黄熟初期断水排千。
8.2.2井水增温
是增设晒水池,面积占单井控制灌溉面积的1.5%~2%,二是采取井口小白龙雾化增温和高台跌水增温。也可采用延长渠道、渠道覆膜,昼远夜近灌水,勤换进水口等方法,千方百计提高灌溉水温。3
DB2303/T0232009
8.3除草
8.3.1插前封闭灭草
本田整地后,插前5d~7d,用30%阿罗津750ml/hm~1000ml/hm加10%吡嘧磺隆150g/hm~225g/hm毒士法或甩施。
8.3.2插后封闭灭草
插后10d~15d,用53%苯噻酰、可湿性粉剂1200g/hm毒土或毒肥法施入,施药后保水5d~7d。8.4防虫
8.4.1防治潜叶蝇
在虫卵孵化期至幼虫始发期,用40%乐果1.5L/hm,兑水300kg喷雾。8.4.2防治负泥虫
当成虫交尾率达80%时,用2.5%敌杀死300ml/hm,兑水300kg喷雾。8.5防稻瘟病
控制氮肥使用量,搞好预测预报,加强田间观察,及时控制发病中心,用75%三环唑300g/hm2,兑水600kg喷雾。
8.6防穗颈瘟
在水稻抽穗前的孕穗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一次药,用40%稻瘟灵乳油1500ml/hm,兑水600kg喷雾。9收获
9.1收获时期
完熟期收获,95%以上颖壳变黄,谷粒变硬,米呈透明状时为收获适期。9.2收获质量要求免费标准bzxz.net
人工收获割茬不超过2cm,稻捆直径20cm~30cm,立码晾晒,自然干燥后再码于池上。机械收割割12cm~20cm,控制滚简转数,谷外糙米不超2%,综合损失率控制3%以内。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鸡西市地
國方标准
DB2303/T023-2009
水稻隔寒增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2009-03-10发布
鸡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9-03-10实施
本标准由鸡西市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DB2303/T0232009
本标准由鸡西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虎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密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光义、顾玉奎、魏永海、栾浩文、崔伟、刘小刚、滕范奎。本标准首次发布。
1范围
水稻隔寒增温育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B2303/T0232009
本规程规定了水稻隔寒增温育苗高产裁培技术的品种选择、大棚建设、培育壮秧、本田整地、移栽本田管理、收获。
本规程适合于鸡西市所属二、三、四积温带的寒地稻作区。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品种选择
3.1根据当地积温条件,选择比当地活动积温高100℃~150℃的优质、抗病、高产的品种。3.2二积温带选择13片叶品种,三积温带选择12片叶品种,四积温带选择11片叶品种。3.3种子质量保证纯度不小于99%、净度不小于98%、发芽率不小于85%、含水量不大于16%,种子年一更新。
大棚建设
4.1建设规模
以集中育秋小区建设为主,每个小区规模20栋以上,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水源条件的地方。
4.2建设标准
每个大棚面积195m、标准棚长30m、宽6.5m、高2.2m棚向为南北走向。采用地锚式钢骨架大棚或玻璃钢结构大棚。
4.3隔寒增温床设置
于秋季上冻前,先将置床床土挖出30cm~35cm,整平床底,切齐未边,铺上6道~8道厚的塑料膜膜上铺20cm稻壳,压实后用膜将稻壳包好、封严,也可用珍珠岩等代替稻壳,或用3cm~5cm厚硬体苯板作隔寒层,包好塑料膜,再将挖出的土回填整平压实。4.4棚内苗床设置
棚内设2个床,床宽3.0m,中间留步行道30cm,棚边各留10cm,床高10cm。5培育壮
5.1壮秧标准
秧龄40d~45d,叶龄4.5片~5.0片,苗高14cm~16cm,每株根数15条以上,100株苗干重5g以上,每株带藥1个~2个。
5.2育苗前准备
5.2.1扣棚暖床
DB2303/T023—2009
3月5日~3月15日,清雪扣棚,开始暖床。5.2.2育秧准备
大钵体抛摆秧栽培选用434穴钵体盘,每公项340盘~370盘,机插育苗用子盘每公顷400盘左右。5.2.3营养土配置
取早田土三份加一份腐熟好的有机肥,将其过筛后与优质水稻壮秧剂混合,使用方法详见选择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5.3种子处理
5.3.1晒种
浸种前选晴天晒种1d~2d,每天翻动3次4次。5.3.2选种
用密度为1.08t/m1.1t/m的盐水或硫酸铵水选种-(可用鲜鸡蛋测定密度,鸡蛋在溶液中露出一角硬币大小即可)捞出谷,用清水冲洗。5.3.3浸种消毒
用25%施保克或使百克3000倍
5.3.4催芽
4000倍液没种,每天翻动二次,在室内常温下浸种5d~7d。
将浸好的种子,置于30℃32℃条件下破胸,在25℃条件下催芽,当芽长1.0mm~1.5mm时,将种子放在阴凉处摊开凉芽6h后方可播种。推广应用蒸汽催芽器催芽。5.4播种
5.4.1播种期
3月25日~4月5日抓住冷尾暖头进行播种。5.4.2播种量
钵体盘每穴2粒~3粒,机插子盘每盘播芽谷70g~80g,采用机械播种,播量要均勾一致。5.4.3定种、覆土
钵体盘种子要播在钵体2/3处,机插子盘播后要及时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覆土厚度0.5cm~1cm做到均匀一致。
5.4.4封闭灭草
苗床用25ml/100m~30ml/100m
覆土后用90%杀草丹封闭灭草,百5.4.5平铺地膜
药剂封闭后,在床面平铺地膜,出苗后立即撤掉5.5温度管理
播种至出苗期,保温保湿,密封管理。如遇低温寒流天气,可设火炉等临时增温措施加温以防冻害。出苗至一叶一心期,开始通风东节,棚内温度不超送2.5叶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下,严防秧苗徒长。2.5叶期以后棚内温度控制在20℃以下,晴好天气可做到叠揭夜盖。5.6水分管理
秧苗二叶前原则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旦缺水要及时补浇。秧苗2叶后,苗床干旱时,要利用早、晚时间及时浇水,做到一次浇透。秧苗3叶后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但不能灌水上床。5.7苗床灭草
当苗床出现杂草,稗草1.5叶期,用千金20ml/100m兑水喷雾处理。5.8防立枯病
秧苗1.5叶期,喷施一次移栽灵或青枯灵等符合GB/T8321.7要求的农药,防治秧苗立枯病。5.9苗床追肥
秧苗2.5叶期发现脱肥,可喷施叶面肥,选用无公害高效腐殖酸液肥300倍~500倍液喷施,移栽前2天再喷一次做“送嫁肥”。
6本田整地
6.1清理渠道
整地前要清理和维修好灌排水渠和机、泵、管、带保证畅通。6.2修建方条田
DB2303/T0232009
稻田要规划建设成高标准方条田,单排灌排列有序,池子面积700m2~1000m为宜,减少池占地有利于机械插和收获作业。
6.3耕作
实行秋翻秋整地,作业土壤含水量为25%~30%,耕深15cm~20cm,实行翻、耙、旋相结合的耕作制,一般耕翻一年,旋耙二年。6.4泡田
4月下旬开始放水泡田,要节水泡田,用好“桃花水”,井灌稻区要做好灌溉设计,面积较大的农户,要做好统筹安排,提高单井和灌区利用效率。6.5平整地
旱整地与水整地相结合,眭面较平的旋耕田只进行水整地,结合泡田打好池,整地时间和进度要和移栽时间及进度相吻合,推广应用火在打浆机整地,提高整地质量,达到高低不差寸,寸水不露泥标准,肥水不外流。
7移栽
7.1移栽时期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开始移裁,高产移裁期为5月15日~5月25日,做到不插6月秧。7.2移栽规格
钵体盘摆栽规格30cm×20cm~33cm×23.3cm,抛秧13穴/m~17穴/m,子盘机插规格为30cm×13.3cm~30cm×16.6cm,20穴/m2~25穴/m,3株/完~4株/穴基本苗。7.3移栽质量
做到行直、穴均、棵准、灌水不漂苗,插秧深度不超过2cm,8本田管理
8.1施肥
8.1.1肥料选择
应使用符合NY/T496要求的肥料
8.1.2基肥
机插后要及时补苗。
每公项施用农家肥30m~~45m,于翻前施入,3年轮一次。化肥N、P、K配合,每公项施用含量45%的水稻专用复合肥250kg~300kg,杷前施入,全层施肥
8.1.3追肥
移栽后的返青分肥每公顷施用尿素120kg~150kg、穗肥尿素90kg~120kg。孕穗期和齐穗期各喷一次叶面肥。
8.2灌溉
8.2.1浅一湿一控节水灌溉
花达水插秧,插后深水护苗,水层为苗高2/3,分葉期灌3cm浅水增温促葉,分末期根据长势长相,有效茎数等综合情况晒田3d~7d,穗分化至抽穗期灌4cm6cm浅水,减数分裂期(抽穗前15d~18d)遇17℃以下低温灌10cm~15cm深水护胎,防御障碍型冷害,抽穗后间歇灌溉,到黄熟初期断水排千。
8.2.2井水增温
是增设晒水池,面积占单井控制灌溉面积的1.5%~2%,二是采取井口小白龙雾化增温和高台跌水增温。也可采用延长渠道、渠道覆膜,昼远夜近灌水,勤换进水口等方法,千方百计提高灌溉水温。3
DB2303/T0232009
8.3除草
8.3.1插前封闭灭草
本田整地后,插前5d~7d,用30%阿罗津750ml/hm~1000ml/hm加10%吡嘧磺隆150g/hm~225g/hm毒士法或甩施。
8.3.2插后封闭灭草
插后10d~15d,用53%苯噻酰、可湿性粉剂1200g/hm毒土或毒肥法施入,施药后保水5d~7d。8.4防虫
8.4.1防治潜叶蝇
在虫卵孵化期至幼虫始发期,用40%乐果1.5L/hm,兑水300kg喷雾。8.4.2防治负泥虫
当成虫交尾率达80%时,用2.5%敌杀死300ml/hm,兑水300kg喷雾。8.5防稻瘟病
控制氮肥使用量,搞好预测预报,加强田间观察,及时控制发病中心,用75%三环唑300g/hm2,兑水600kg喷雾。
8.6防穗颈瘟
在水稻抽穗前的孕穗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一次药,用40%稻瘟灵乳油1500ml/hm,兑水600kg喷雾。9收获
9.1收获时期
完熟期收获,95%以上颖壳变黄,谷粒变硬,米呈透明状时为收获适期。9.2收获质量要求免费标准bzxz.net
人工收获割茬不超过2cm,稻捆直径20cm~30cm,立码晾晒,自然干燥后再码于池上。机械收割割12cm~20cm,控制滚简转数,谷外糙米不超2%,综合损失率控制3%以内。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标准计划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33/T2091-2018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 DB23/T208.6-2008 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标准 第6部分: 简易式脱粒机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