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标准(DB)】 食品中铅、砷、铁、钙、锌、铝、钠、镁、硼、锰、铜、钡、钛、锶、锡、镉、铬、钒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2 09:40:39
- DB53/T288-2009
- 现行
标准号:
DB53/T 288-2009
标准名称:
食品中铅、砷、铁、钙、锌、铝、钠、镁、硼、锰、铜、钡、钛、锶、锡、镉、铬、钒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
标准类别:
地方标准(D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05-16 -
实施日期:
2009-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208.96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DB53/T 288-2009 食品中铅、砷、铁、钙、锌、铝、钠、镁、硼、锰、铜、钡、钛、锶、锡、镉、铬、钒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 DB53/T288-2009

部分标准内容:
ICS67.0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bZxz.net
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25228-2009DB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288—2009
食品中铅、砷、铁、钙、锌、铝、钠、镁硼、锰、铜、、钛、锶、锡、镉、铬、钒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
2009-05-16发布
2009-09-01实施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3/T288-2009
为进一步提升云南省食品检测技术和能力,以适应食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的新形势,特制定本标准,目的是为我省食品检测机构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ICP-AES)进行食品中多元素同时测定新方法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一个规范性依据。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凡、孙文通、王仕兴、余兵、尹丽珠、祝红昆。I
DB53/T288-2009
食品中铅、砷、铁、钙、锌、铝、钠、镁、硼、锰、铜、锁、钛、锶、锡、镉、铬、钒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铅、砷、铁、钙、锌、铝、钠、镁、硼、锰、铜、锁、钛、锶、锡、镉、铬钒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茶叶、糕点、粮谷、水果及蔬菜制品、水产品、畜禽肉、饮料等食品中铅、砷、铁、钙、锌、铝、钠、镁、硼、锰、铜、钡、钛、锶、锡、镉、铬、钒含量的测定,以及酱腌菜、调味品等高盐含量食品中铅、镉、铁、锌、锡含量的测定,也可作为其他食品中以上18种元素测定的参考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铅等18种元素的最低检出质量浓度超出附录A中表A.2规定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原理
试样经消解,对于高盐含量样品,采用共沉淀法富集待测元素,将处理所得试液稀释并定容至确定的体积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ICP-AES)进行测定,并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元素含量。
4试剂
4.1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4.2硝酸。
4.3过氧化氢(分析纯)。
4.4硝酸(0.5mo1/L):量取3.2mL硝酸,加入100mL水,混匀。4.5硝酸(1+3):量取100mL硝酸,加入300mL水中,混匀。4.6硝酸(1+19):量取10mL硝酸,加入190mL水中,混匀。4.7高氯酸。
4.8硝酸、高氯酸混合溶液(4+1):量取400mL硝酸,加入100mL高氯酸,混勾。4.9硝酸(3mg/mL):称取0.3g硝酸钇,溶于100mL水,混匀。4.10硫化钠(2.4mg/mL):称取0.24g硫化钠,溶于100mL水,混匀。4.11氢氧化钠(50%):称取5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混匀。1
DB53/T288-2009
4.12氩气(纯度≥99.99%)%
4.13标准溶液
4.13.118种单元素的标准溶液
质量浓度均为1000mg/(或500mg/L),可按GB/T602标准方法配制,也可向国家认可的销售标准物质单位购买。
4.13.2标准购备液
4.13.2.1多元素混合标准贮备溶液I按附录B中规定移取相当于10倍N的钙、镉、镁、铜、铅、锌、锰、钠单元素标准溶液(4.13.1)于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4.5)定容至刻度,混匀并转移到洁净聚乙烯瓶中备用。4.13.2.2多元素混合标准贮备溶液II按附录B中规定移取相当于10倍N.的砷、铝、钡、铁、铬、锡、钛、锶、硼、钒单元素标准溶液(4.13.1)于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4.5)定容至刻度,混匀并转移到洁净聚乙烯瓶中备用。4.13.3标准工作溶液(N1N6具体浓度见附录B)4.13.3.1钙、镐、镁、铜、铅、锌、锰、钠混合标准工作溶液按附录B分取0mL、1.0mL、2.0mL、4.0mL、10.0mL、20.0mL多元素混合标准贮备溶液I(4.13.2.1)于六个100mL容量瓶中,以硝酸溶液(4.4)定容至刻度,混匀并转移到洁净聚乙烯瓶中备用。
4.13.3.2砷、铝、锁、铁、铬、锡、钛、锶、硼、钒混合标准工作溶液按附录B分取0mL、1.0mL、2.0mL、4.0mL、10.0mL、20.0mL多元素混合标准贮备溶液Il(4.13.2.2)于六个100mL容量瓶中,以硝酸溶液(4.4)定容至刻度,混匀并转移到洁净聚乙烯瓶中备用。5仪器
5.1电子天平:感量0.1mg。
5.2电子天平:感量0.01g。
5.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ICP-AES)仪:仪器检出限参照附录A中表A.1。5.4酸度计。
5.5微波消解仪:带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具有调温或调压功能,5.6
可调式电热板、可调式电炉。
5.7高温炉。
5.8离心机:转速大于5000r/min,带离心管。5.9样品粉碎设备:电磨机、绞肉机、勾浆机等。5.10标准筛:200mm(20目)。
6分析步骤
6.1试样制备与保存
6.1.1茶叶、粮谷等干样去杂后,磨碎,过200mm(20目)筛,储于洁净容器中,保存备用。6.1.2水果、蔬菜、鲜肉、禽蛋等水分含量高的样品,取可食部分,用食品加工机搅拌均匀或打成匀浆,储于洁净容器中,0℃~4℃保存备用,注:在采样和制备过程中,应避免试样污染。6.2试样前处理
6.2.1茶叶、糕点、粮谷、水果及蔬菜制品等一般试样的前处理6.2.1.1可根据实验条件选用以下任何一种前处理方法消解试样,各消解方法样品称取量见表1。表1各消解方法样品称取量
单位:g
消解方式
湿法消解
微波消解
干灰化法
6.2.1.2湿法消解
水果、蔬菜等
肉制品
样品分类
水产品
DB53/T288-2009
茶叶、糕点、粮谷等
称取表2规定试样于100mL三角瓶中,加入硝酸(4.2)20mL~30mL,浸泡过夜。瓶口加一小漏斗置于电热板上加热消解。若消解液处理到10mL左右时仍有未分解物或颜色较深,取下放冷,补加硝酸(4.2)5mL~10mL,如此反复直至消化液呈无色透明或略带黄色。加入混合酸(4.8)1mL~2mL,蒸发至冒白烟,取下放冷,补加少量硝酸(4.4),用少量水冲洗瓶壁,在电热板上加热以驱除过量的硝酸,取下放冷。将消解液移入10mL~5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6.2.1.3微波消解
称取表2规定试样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内,加5mL~10mL硝酸(4.2)浸泡过夜,再加过氧化氢(4.3)1mL~3mL,盖好安全阀后,将消解罐放入微波炉消解系统中。根据不同种类的试样设置微波炉消解系统的分析条件,直至消解完全。可将消解罐放在电热板上加热以驱除过量的硝酸,取下放冷。将消解液移入10mL~5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6.2.1.4干灰化法(测砷除外)
称取表2规定试样于瓷埚中,先小火在电炉上炭化至无烟,移入高温炉中于500℃灰化6h~8h(具体时间视样品情况而定)。若个别试样灰化不彻底,则可在样品取出冷却后滴加数滴硝酸(4.2),在电炉上蒸干后重新置入高温炉中灰化,直至样品变成灰白色为止,取出放冷。用少量硝酸(4.6)将灰分溶解,并将消化液洗入或滤入10mL~5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6.2.2酱腌菜、调味品等高盐含量试样的前处理(主要针对铅、镐、锌、铁、锡元素的检测)按6.2.1.2或6.2.1.3操作,直至“.....取下放冷”,将消解液转移至烧杯中,并用水少量多次洗涤消解罐,洗液合并于烧杯中。加入硝酸(4.9)1mL,使用酸度计,加入氢氧化钠(4.11)准确调节其pH至10,加硫化钠(4.10)2mL~3mL,混勾,静置1h~3h。转入离心管,并用水少量多次洗涤烧杯,洗液合并于离心管中,在大于5000r/min下离心10min~20min。除离心管中上层清液,保留沉淀。再加入适量水,摇匀,并再次在大于5000r/min下离心,如此重复二次。最后用5ml硝酸(4.4)将沉淀溶解并转入10mL~5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6.3测定
6.3.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ICP-AES)仪参考条件功率:1.1kW。
-等离子气流量:20L/min。
-辅助气流量:0.3L/min。
雾化气流压力:0.24MPa。
蠕动泵转速:1.0mL/min。
6.3.2推荐元素波长
本标准推荐使用的18种元素的波长见附录A。6.3.3工作曲线
按试验要求及仪器规定,设置仪器的最佳分析条件,并调节仪器至最佳工作状态。根据待测元素含量按顺序测定标准系列溶液N~Ne各元素光谱强度,绘制工作曲线。6.3.4样品测定
在选择的最佳测定条件下,测定空白溶液和试样溶液中各待测元素的光谱强度,从工作曲线上计算出相应组分的浓度,对于元素含量超出标准曲线浓度范围的样品,可定量稀释后测定。3
DB53/T288-2009
结果计算
试样中各元素的含量按式(1)进行计算:X=
式中:
(c-c)xV×f×1000
mx1000
-被测元素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被测试液中各元素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Hg/mL:Co被测空白溶液中各元素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L;V—被测试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f试样液稀释倍数: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8精密度
8.1元素含量≤0.1mg/kg时,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30%;
8.2元素含量0.1~2mg/kg时,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
8.3元素含量>2mg/kg时,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食品中铅等18种元素的推荐波长及仪器检出限食品中铅等18种元素的推荐波长及仪器检出限详见表A.1。
元素名称
食品中铅等18种元素的推荐波长及仪器检出限推荐元素波长,nm
检出限,Hg/mL
食品中铅等18种元素的最低检出质量浓度详见表A.2。
元素名称
检出限
元素名称
检出限
元素名称
DB53/T288-2009
推荐元素波长,nm
食品中铅等18种元素的最低检出质量浓度铁
检出限,Hg/mL
单位:mg/kg或mg/L
DB53/T288-2009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食品中铅等18种元素的标准工作溶液浓度B.1食品中铅等18种元素的标准工作溶液浓度详见表B.1。
元素名称
食品中铅等18种元素的标准工作溶液浓度标准系列溶液浓度
单位:Hg/mL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bZxz.net
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25228-2009DB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288—2009
食品中铅、砷、铁、钙、锌、铝、钠、镁硼、锰、铜、、钛、锶、锡、镉、铬、钒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
2009-05-16发布
2009-09-01实施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3/T288-2009
为进一步提升云南省食品检测技术和能力,以适应食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的新形势,特制定本标准,目的是为我省食品检测机构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ICP-AES)进行食品中多元素同时测定新方法的开展和实施提供一个规范性依据。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凡、孙文通、王仕兴、余兵、尹丽珠、祝红昆。I
DB53/T288-2009
食品中铅、砷、铁、钙、锌、铝、钠、镁、硼、锰、铜、锁、钛、锶、锡、镉、铬、钒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铅、砷、铁、钙、锌、铝、钠、镁、硼、锰、铜、锁、钛、锶、锡、镉、铬钒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茶叶、糕点、粮谷、水果及蔬菜制品、水产品、畜禽肉、饮料等食品中铅、砷、铁、钙、锌、铝、钠、镁、硼、锰、铜、钡、钛、锶、锡、镉、铬、钒含量的测定,以及酱腌菜、调味品等高盐含量食品中铅、镉、铁、锌、锡含量的测定,也可作为其他食品中以上18种元素测定的参考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铅等18种元素的最低检出质量浓度超出附录A中表A.2规定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原理
试样经消解,对于高盐含量样品,采用共沉淀法富集待测元素,将处理所得试液稀释并定容至确定的体积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ICP-AES)进行测定,并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元素含量。
4试剂
4.1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4.2硝酸。
4.3过氧化氢(分析纯)。
4.4硝酸(0.5mo1/L):量取3.2mL硝酸,加入100mL水,混匀。4.5硝酸(1+3):量取100mL硝酸,加入300mL水中,混匀。4.6硝酸(1+19):量取10mL硝酸,加入190mL水中,混匀。4.7高氯酸。
4.8硝酸、高氯酸混合溶液(4+1):量取400mL硝酸,加入100mL高氯酸,混勾。4.9硝酸(3mg/mL):称取0.3g硝酸钇,溶于100mL水,混匀。4.10硫化钠(2.4mg/mL):称取0.24g硫化钠,溶于100mL水,混匀。4.11氢氧化钠(50%):称取5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混匀。1
DB53/T288-2009
4.12氩气(纯度≥99.99%)%
4.13标准溶液
4.13.118种单元素的标准溶液
质量浓度均为1000mg/(或500mg/L),可按GB/T602标准方法配制,也可向国家认可的销售标准物质单位购买。
4.13.2标准购备液
4.13.2.1多元素混合标准贮备溶液I按附录B中规定移取相当于10倍N的钙、镉、镁、铜、铅、锌、锰、钠单元素标准溶液(4.13.1)于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4.5)定容至刻度,混匀并转移到洁净聚乙烯瓶中备用。4.13.2.2多元素混合标准贮备溶液II按附录B中规定移取相当于10倍N.的砷、铝、钡、铁、铬、锡、钛、锶、硼、钒单元素标准溶液(4.13.1)于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4.5)定容至刻度,混匀并转移到洁净聚乙烯瓶中备用。4.13.3标准工作溶液(N1N6具体浓度见附录B)4.13.3.1钙、镐、镁、铜、铅、锌、锰、钠混合标准工作溶液按附录B分取0mL、1.0mL、2.0mL、4.0mL、10.0mL、20.0mL多元素混合标准贮备溶液I(4.13.2.1)于六个100mL容量瓶中,以硝酸溶液(4.4)定容至刻度,混匀并转移到洁净聚乙烯瓶中备用。
4.13.3.2砷、铝、锁、铁、铬、锡、钛、锶、硼、钒混合标准工作溶液按附录B分取0mL、1.0mL、2.0mL、4.0mL、10.0mL、20.0mL多元素混合标准贮备溶液Il(4.13.2.2)于六个100mL容量瓶中,以硝酸溶液(4.4)定容至刻度,混匀并转移到洁净聚乙烯瓶中备用。5仪器
5.1电子天平:感量0.1mg。
5.2电子天平:感量0.01g。
5.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ICP-AES)仪:仪器检出限参照附录A中表A.1。5.4酸度计。
5.5微波消解仪:带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具有调温或调压功能,5.6
可调式电热板、可调式电炉。
5.7高温炉。
5.8离心机:转速大于5000r/min,带离心管。5.9样品粉碎设备:电磨机、绞肉机、勾浆机等。5.10标准筛:200mm(20目)。
6分析步骤
6.1试样制备与保存
6.1.1茶叶、粮谷等干样去杂后,磨碎,过200mm(20目)筛,储于洁净容器中,保存备用。6.1.2水果、蔬菜、鲜肉、禽蛋等水分含量高的样品,取可食部分,用食品加工机搅拌均匀或打成匀浆,储于洁净容器中,0℃~4℃保存备用,注:在采样和制备过程中,应避免试样污染。6.2试样前处理
6.2.1茶叶、糕点、粮谷、水果及蔬菜制品等一般试样的前处理6.2.1.1可根据实验条件选用以下任何一种前处理方法消解试样,各消解方法样品称取量见表1。表1各消解方法样品称取量
单位:g
消解方式
湿法消解
微波消解
干灰化法
6.2.1.2湿法消解
水果、蔬菜等
肉制品
样品分类
水产品
DB53/T288-2009
茶叶、糕点、粮谷等
称取表2规定试样于100mL三角瓶中,加入硝酸(4.2)20mL~30mL,浸泡过夜。瓶口加一小漏斗置于电热板上加热消解。若消解液处理到10mL左右时仍有未分解物或颜色较深,取下放冷,补加硝酸(4.2)5mL~10mL,如此反复直至消化液呈无色透明或略带黄色。加入混合酸(4.8)1mL~2mL,蒸发至冒白烟,取下放冷,补加少量硝酸(4.4),用少量水冲洗瓶壁,在电热板上加热以驱除过量的硝酸,取下放冷。将消解液移入10mL~5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6.2.1.3微波消解
称取表2规定试样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内,加5mL~10mL硝酸(4.2)浸泡过夜,再加过氧化氢(4.3)1mL~3mL,盖好安全阀后,将消解罐放入微波炉消解系统中。根据不同种类的试样设置微波炉消解系统的分析条件,直至消解完全。可将消解罐放在电热板上加热以驱除过量的硝酸,取下放冷。将消解液移入10mL~5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6.2.1.4干灰化法(测砷除外)
称取表2规定试样于瓷埚中,先小火在电炉上炭化至无烟,移入高温炉中于500℃灰化6h~8h(具体时间视样品情况而定)。若个别试样灰化不彻底,则可在样品取出冷却后滴加数滴硝酸(4.2),在电炉上蒸干后重新置入高温炉中灰化,直至样品变成灰白色为止,取出放冷。用少量硝酸(4.6)将灰分溶解,并将消化液洗入或滤入10mL~5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6.2.2酱腌菜、调味品等高盐含量试样的前处理(主要针对铅、镐、锌、铁、锡元素的检测)按6.2.1.2或6.2.1.3操作,直至“.....取下放冷”,将消解液转移至烧杯中,并用水少量多次洗涤消解罐,洗液合并于烧杯中。加入硝酸(4.9)1mL,使用酸度计,加入氢氧化钠(4.11)准确调节其pH至10,加硫化钠(4.10)2mL~3mL,混勾,静置1h~3h。转入离心管,并用水少量多次洗涤烧杯,洗液合并于离心管中,在大于5000r/min下离心10min~20min。除离心管中上层清液,保留沉淀。再加入适量水,摇匀,并再次在大于5000r/min下离心,如此重复二次。最后用5ml硝酸(4.4)将沉淀溶解并转入10mL~5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6.3测定
6.3.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ICP-AES)仪参考条件功率:1.1kW。
-等离子气流量:20L/min。
-辅助气流量:0.3L/min。
雾化气流压力:0.24MPa。
蠕动泵转速:1.0mL/min。
6.3.2推荐元素波长
本标准推荐使用的18种元素的波长见附录A。6.3.3工作曲线
按试验要求及仪器规定,设置仪器的最佳分析条件,并调节仪器至最佳工作状态。根据待测元素含量按顺序测定标准系列溶液N~Ne各元素光谱强度,绘制工作曲线。6.3.4样品测定
在选择的最佳测定条件下,测定空白溶液和试样溶液中各待测元素的光谱强度,从工作曲线上计算出相应组分的浓度,对于元素含量超出标准曲线浓度范围的样品,可定量稀释后测定。3
DB53/T288-2009
结果计算
试样中各元素的含量按式(1)进行计算:X=
式中:
(c-c)xV×f×1000
mx1000
-被测元素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被测试液中各元素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Hg/mL:Co被测空白溶液中各元素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L;V—被测试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f试样液稀释倍数: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8精密度
8.1元素含量≤0.1mg/kg时,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30%;
8.2元素含量0.1~2mg/kg时,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
8.3元素含量>2mg/kg时,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食品中铅等18种元素的推荐波长及仪器检出限食品中铅等18种元素的推荐波长及仪器检出限详见表A.1。
元素名称
食品中铅等18种元素的推荐波长及仪器检出限推荐元素波长,nm
检出限,Hg/mL
食品中铅等18种元素的最低检出质量浓度详见表A.2。
元素名称
检出限
元素名称
检出限
元素名称
DB53/T288-2009
推荐元素波长,nm
食品中铅等18种元素的最低检出质量浓度铁
检出限,Hg/mL
单位:mg/kg或mg/L
DB53/T288-2009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食品中铅等18种元素的标准工作溶液浓度B.1食品中铅等18种元素的标准工作溶液浓度详见表B.1。
元素名称
食品中铅等18种元素的标准工作溶液浓度标准系列溶液浓度
单位:Hg/mL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DB)标准计划
- DB37/T3469.2-2018 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垃圾
- DB36/1101.2-2019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2部分:有机化工行业
- DB33/T2252-2020 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规范
- DB33/T2251-2020 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
- DB53/T277.2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28部分:烟叶质量追踪
- DB31/379-2015 在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
- DB33/T2249.1-2020 农村信用建设规范 第1部分:农户信用信息管理
- DB33/T2091-2018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
- GB/T15144-2020 IEC 60929 :2015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
- DB53/T277.18-2008 陆良优质烤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植烟土壤取样方法
- DB62/T1743-2008 庆阳市欧美杨(107号、108号)育苗栽培技术规范
- DB62/T1742-2008 庆阳市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规程
- DBl2/T040-2007 天津市科学技术档案整理规则
- DB65/T2938-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出菇菌袋废料处理技术规程
- DB65/T2927-2009 无公害食品 阿魏菇原生态产地环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