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12 08:28:49
  • GA/T644-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A/T 644-2006

  • 标准名称: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 标准类别: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6-09-22
  • 实施日期:

    2006-1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82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环保、保健与安全>>13.310犯罪行为防范
  • 中标分类号:

    综合>>社会公共安全>>A91安全防范报警系统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16开/页数:13/字数:22千字
  • 标准价格:

    12.0 元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王衍德、王峻、蔡钧、金巍、王冰
  • 起草单位:

    上海格瑞科技实业公司
  • 归口单位:

    全国安全防范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
  • 提出单位:

    全国安全防范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 相关标签:

    电子 系统 技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巡查系统的构成、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是设计、安装、检验、验收电子询查系统及其设备的基本依据。本标准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电子巡查系统,其他用途的电子巡查系统可参照执行。 GA/T 644-2006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GA/T644-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13.3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644—2006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Specifications for electronic patrol system2006-09-22发布
数码防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2006-11-01实施
GA/T 644—2006
请注意本标准的基本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主要起草单位:上海格瑞特科技实业公司、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北京兰德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衍德、王峻、蔡钧、金巍、王冰、张韶虞、田茂生。1范围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GA/T644—2006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巡查系统的构成、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是设计、安装、检验、验收电子巡查系统及其设备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全防范为目的的电子巡查系统,其他用途的电子巡查系统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ICE60529:1989)GB/T15211—1994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7626.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2:1995)
GB/T17626.3—1998
61000-4-3:1995)
GB/T17626.4—1998
61000-4-4:1995)
GB/T17626.5—1999
GB/T17626.11—1999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试验(idtIEC61000-4-11:1994)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IEC试验和测量技术具
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IEC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电子巡查系统electronicpatrolsystem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5: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对保安巡查人员的巡查路线、方式及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电子系统。[GB50348——2004,2.0.7]
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off-lineelectronicpatrolsystem巡查人员采集到的巡查信息不能即时传输到管理终端的电子巡查系统。又称无线巡查系统。3.3
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on-lineelectronicpatrolsystem识读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管理终端通讯,使采集到的巡查信息能即时传输到管理终端的电1
GA/T644—2006
子巡查系统。
息messageofpatrol
巡查信息
巡查人员通过巡查地点时,由采集装置或识读装置采集到的时间、地点、人员等内容的记录。3.5
防复读功能proofrereadfunction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中,防止在规定时间内重复采集同一信息的能力。3.6
信息装置
messagedevice
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中,安装在现场的表征地址信息的载体。如:信息钮。3.7
采集装置
collectivedevice
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中,用于采集、存储或/和处理巡查信息的设备。3.8
message conversion device
信息转换装置
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中,用于采集装置与管理终端之间进行信号转换及通讯的设备。3.9
置readerdevice
识读装置
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中,用于识读、采集、存储巡查信息,并与管理终端进行通讯(有线/无线)的设备。
识别物identificationmessage
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中,由巡查人员携带,供识读装置识别巡查信息的载体。3.11
managementterminal
管理终端
对巡查信息进行搜集、存储、处理或/和显示的设备。系统构成与应用模式
电子巡查系统主要由信息标识(信息装置或识别物)、数据采集、信息转换传输及管理终端等部分组成。
依照巡查信息是否能即时传递,电子巡查系统一般分为离线式和在线式两大类。4.1系统构成
4.1.1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的构成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由信息装置、采集装置、信息转换装置、管理终端等部分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信息装置
采集装置
信息转换装置
管理终端
注1:图中大虚线框表示其中的设备可以是一体化设备,也可以是部分设备的组合。(下同)注2:图中小虚线框中的打印机表示属于可选设备。(下同)图1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原理框图2
打印机
4.1.2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的构成GA/T644—2006
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由识别物、识读装置、管理终端等部分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识别物
4.2应用模式
识读装置
传输部分
图2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原理框图管理终端
电子巡查系统通常有两种应用模式,可分为本地管理模式和联网管理模式。4.2.1本地管理模式
打印机
通过信号转换装置或识读装置将巡查信息输出到本地管理终端上并能打印,如图1,图2所示。4.2.2联网管理模式
通过网络(有线/无线)或电话网将巡查记录传送到远端的管理中心,根据操作权限实现多点操作,如图3所示。
管理中心
采集装置
息鼓整
管理终端
信号转换装置
采集装暨
俏息装置
信息装置
采集装置
打印机
管理终端
信号转换装置
a)网络管理模式(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图3联网管理模式
打印机
采集装置
总装置
GA/T644—2006
打印机
管理终端
识读装置
管理中心
管理终端
识读装置
b)网络管理模式(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管理中心
信号转换装置
(电话远程)
打印机
信号转换装置
(电话远程)
c)电话网管理模式(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图3(续)
打印机
识读装置
(电话远程)
管理中心
打印机
识读装置
(电话远程)
d)电话网管理模式(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图3(续)
5系统设计原则与设备安装要求
5.1系统设计原则
5.1.1规范性与实用性
GA/T644—2006
系统的设计应基于对现场的实际勘察,根据环境条件、巡查目标、通讯方法、投资规模、维护保养以及管理要求综合考虑。系统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设计规范、设计任务书及建设方的管理和使用要求。5.1.2先进性和互换性
系统设计在技术上应有适当的超前性,可选用的设备应有互换性,为系统的增容和/或改造留有余量。
5.1.3准确性和及时性
对预定的巡查区域、巡查路线,系统应能准确反映正常巡查、异常巡查的详细结果;对每个巡查点应能准确反映时间(时间信息应包含:年、月、日、时、分、秒)、地点、人员信息。对于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如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预定巡查信息应能及时警示。5.1.4可集成性
当电子巡查系统与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或视频安防监控等系统联合设计时,宜根据实际需要考虑系统集成,各分系统应能相互兼容又能独立工作。通讯协议和接口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5.2设备安装要求
5.2.1设备的位置
5.2.1.1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特点、现场防护目标的数量及管理要求合理设置巡查装置。5.2.1.2现场设备应安装牢固,高度应便于识读、易于操作,注意防破坏。5.2.2设备的连接
5.2.2.1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各设备(装置)之间的连接应有明晰的标示(如接线柱/座有位置、规格、定向等特征,引出线有颜色区分或以数字、字符标示)。5.2.2.2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各设备(装置)之间的连线宜能以隐蔽工程连接。5
GA/T644—2006
6技术要求
6.1设备外观及机械结构
6.1.1外观
系统各种硬件设备的外形尺寸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非金属外壳表面应无裂纹,褪色及永久性污渍和明显划痕。金属外壳表面涂覆不能露出底层金属,无起泡、腐蚀、划痕、涂层脱落和沙孔等。6.1.2机械结构
系统各种硬件设备依据说明书配合到位,各种功能操作键应手感良好,动作灵活,便于操作,无卡滞现象。
6.1.3机械强度
设备外壳应能承受对每个能正常接触到的表面施加0.5J的碰撞而不产生破坏和永久变形。6.1.4外壳防护等级
系统安装在室外的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一1993中IP55要求,并应符合实际使用场所的环境要求,其余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一1993标准中IP30要求。6.2功能性能要求
6.2.1巡查信息采集
a)巡查人员通过巡查地点时,按正常操作方式,采集装置或识读装置应采集到巡查信息。b)采集装置应具有防复读功能。6.2.2巡查信息存储
采集装置应能存贮不少于4000条的巡查信息;a)
识读装置宜具有巡查信息存储功能,存储容量由产品标准规定;b)
采集装置在换电池或掉电时,所存储的巡查信息不应丢失,保存时间不少于10天。c)
识读响应
采集装置或识读装置在识读时应有声、光或振动等指示;a)
采集装置或识读装置的识读响应时间应小于1S;b)
采集装置或识读装置采用非接触方式的识读距离应大于2cm;c)
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采用本地管理模式时,现场巡查信息传输到管理终端的响应时间不应大d>
于5S;采用电话网管理模式时,现场巡查信息传输到管理终端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20s。6.2.4校时与计时
管理终端(管理中心)应能通过授权或自动方式对采集装置或识读装置进行校时;采集装置或识读装置计时误差每天应小于10S;管理终端(管理中心)宜每天对采集装置或识读装置进行校时。6.2.5传输故障监测
电子巡查系统在传输数据时如发生传送中断或传送失败等故障,应有提示信息。6.2.6数据输出
采集装置或识读装置内的巡查信息应能直接输出打印或通过信息转换装置下载到管理终端输出打印。
6.3管理软件要求
6.3.1基本要求
a)应采用中文界面;
应根据管理终端的配置选择相应的通讯协议及其接口;应设置登陆和操作权限;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应有操作志;
GA/T644—2006
更新(升级)时应保留并维持原有的参数(如操作权限、密码、预设功能)、巡查记录、操作日志等e)
信息:
f)对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应能通过管理终端向各识读装置发出自检查询信号并显示正常或故障的设备编号或代码;
软件应能编制巡查计划。除能设置多条不同的巡查路线外,也能对预定的巡查区域、路线进g)
行巡查时间、地点、人员等信息设置,并有校时功能。h)系统巡查信息在管理终端(管理中心)中保存应不少于30天。6.3.2巡查记录
系统应对正常和异常巡查(迟到、早到、漏巡、错巡、人员班次错误等)信息进行记录,每条巡查记录应准确反映时间(年、月、日、时、分、秒)、地点、人员信息。6.3.3查询统计
a)在授权下可按时间、地点、路线、区域、人员、班次等方式对巡查记录查询、统计。b)
在授权下也可按专项要求(迟到、早到、错巡、漏巡或系统故障等)对巡查记录查询、统计。6.3.4
脱机和联机
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在管理终端关机、故障或通信中断时,识读装置宜独立实现对该点的巡查信息的记录;当管理终端开机、故障修复或通信恢复后能自动将巡查信息送到管理终端。6.3.5警示
a)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中,管理终端在巡查计划时间内没有收到巡查信息及收到不符合巡查计划的巡查信息应有警情显示;
b)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中,管理终端收到设备故障或/和不正常报告应有警情显示;c)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中,当巡查人员发生意外时宜具备向管理终端紧急报警的功能。7系统(设备)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要求7.1安全性要求
系统所用设备的安全性指标应符合GB16796—1997的相关规定。7.1.1绝缘电阻
电源插头或电源引人端与外壳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应不小于100MQ,在湿热环境下应不小于10MQ。
7.1.2抗电强度
7.1.2.1对交流220V供电的设备,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与外壳或外壳金属部件之间抗电强度应能承受交流有效值为1.5kV试验电压,持续1min抗电强度试验,试验时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7.1.2.2对直流供电的设备,电源插头或电源引人端与外壳或外壳金属部件之间抗电强度应能承受交流有效值为0.5kV试验电压,持续1min抗电强度试验,试验时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7.1.3泄漏电流
产品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mA(AC、峰值)。7.1.4稳定性要求
系统在正常大气条件下连续工作7天,每天采集巡查信息不少于50条,应能正常工作。7.2电磁兼容性要求
系统所使用的设备应承受以下电磁干扰的有害影响,并能正常工作:GB/T17626.2—1998中严酷等级3的静电放电干扰;a)
GB/T17626.3--1998中严酷等级3的射频电磁场于扰;在GB/T17626.4—1998中严酷等级3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c
d)在GB/T17626.11-1999中严酷等级:40%U.、10周期的电压暂降、0%U.、10周期的短暂中7
GA/T644—2006
断扰;
e)在GB/T17626.5--1999中严醋等级:电源线不超过3;直流、信号、数据、控制及其他输入线不超过2的浪涌(冲击)干扰。
7.3环境适应性要求
7.3.1室外设备根据使用环境温度的严酷程度分为三级I级:环境温度-10℃~+55℃;
Ⅱ级:环境温度-25℃~+55℃;Ⅲ级:环境温度-40℃~+70℃。7.3.2气候环境适应性要求
在相对湿度:10%~95%、大气压力:86kPa~106kPa条件下,室外设备按表1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室内设备按表1中I级条件进行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表1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表
低温Ab
高温Bb
恒定湿热
额定值
-10℃±2℃
+55℃±2℃
+40℃±2℃
Rh(93±2)%
7.3.3机械环境适应性要求
试验时间
额定值
-25℃±2℃
+55℃±2℃
+40℃±2℃
Rh(93±2)%
试验时间
额定值
试验时间
-40℃±2℃
+70℃±2℃
+40℃±2℃
Rh(93±2)%
系统设备按表2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并且元器件无松动、移位、损坏,外壳不应变形。
表2机械环境适应性试验表
试验方法
自由跌落
10Hz~55Hz(正弦振动),振幅0.35mm,1倍颚程/min,X,Y,Z方向各15min
跌落高度1m,在任意面各自由跌落1次于混凝土地面或钢板面上电源、防雷与接地
8.1电源要求
8.1.1电源适应性要求
试验时间
系统设备应有电源状态指示,当电压在额定值的85%~110%范围内变化时,应能正常工作。8.1.2采集装置电池容量
a)采集装置以一天平均采集150条巡查信息为基准,其电池应能支持正常工作不少于6个月。b)采集装置以点击次数计算时,其电池应保持能点击次数不少于35000次。8.1.3采集装置欠压指示
采集装置的电池电压降至规定值时应有欠压指示,欠压指示后再采集巡查信息的条数应不少于150条或正常使用时间应不少于24h。8.1.4识读装置备用电池容量
识读装置使用备用电池时,应保证连续工作不少于24h,并在其间正常识读不少于150次。8.1.5主、备电源切换
采用备用电源时,主、备电源应能自动转换。8
8.2防雷与接地
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GB50348--2004中3.9的相关规定。9试验方法
9.1试验条件
除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外,所有试验均应在下述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9.2外观及机械结构检查
9.2.1外观检查
GA/T644—2006
用卡尺等量具检查设备外形尺寸,目检外观,手检控制机构。均应符合6.1.1和6.1.2的要求。9.2.2机械强度试验
碰撞试验应能对安装和定位后所有接触到的样品表面进行。应仔细地确认前一次碰撞所造成后果不能影响随后一次碰撞造成的后果。当前次碰撞的后果可疑时,可在新的样品相同位置上再碰撞三次,严酷程度见表3。表3碰撞试验严酷程度(工作状态)参量
碰撞能量/
每点碰撞次数/次
0.5J约相当于一个重500g的实心钢球从10cm高处自由跌落的冲击能量。试验后,对受试样品作机壳防护等级试验,然后目测受试样品外部和内部的机械损伤.再测试受试样品的基本功能,应符合6.1.3的要求。9.2.3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受试样品按GB4208一199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外壳防护等级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6.1.4的要求。
9.3功能性能检验
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对功能性能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6.2的要求。9.4管理软件检验
对管理软件的功能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6.3的要求。9.5安全性试验
9.5.1绝缘电阻试验
按GB16796—1997中4.4.4规定的方法和条件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7.1.1的要求。9.5.2抗电强度试验
按GB16796--1997中4.4.3规定的方法和条件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7.1.2的要求。9.5.3泄漏电流试验
按GB16796--1997中4.4.6规定的方法和条件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7.1.3的要求。9.5.4稳定性试验
系统在正常工作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7天,其中每天巡查采集应不少于50条,试验结果应符合7.1.4的要求。
9.6电磁兼容性试验
按GB/T17626.2—1998、GB/T17626.3—1998、GB/T17626.4--1998、GB/T17626.5—1999和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