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2500-2008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提供连接方式运输服务的协议}
本标准是为了便于信息处理系统互连而制订的一组标准之一。这组标准包括为完成这种互连所要求的服务和协议。本标准旨在力求使运输协议简单而通用足以适应所有可能的网络服务质量,但又不限制将来的扩充。本标准规定:a)运行在连接方式网络服务上的五类规程:1)0类:简单类;2)1类:基本差错恢复类;3)2类:复用类
GB/T 12453-2008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运输服务定义}
GB/T 12453-1990是参照ISO 8072:1986而制定的。我国没有制定与国际标准第2版对应的国家标准。本标准自发布之日代替并废止GB/T 12453-1990。本标准中定义的服务是由所有OSI运输协议(连同网络服务一起)所提供的、并可被任何OSI会话协议使用的那些服务。本标准既不规定具
GB/T 15126-2008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网络服务定义}
本标准是为了便于计算机系统互连而制定的一组标准之一。本标准的主要目的是:a)规定概念上的网络服务的特性,因而补充了参考模型,以引导网络层协议的开发。b)鼓励子网提供者提供的功能上的收敛。c)为将现存异种子网提高到公共的独立于子网的网络服务而提供一种基础,以便它们可以串接而提供全球通信(这样的串接可能
GB/T 16264.7-2008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目录 第7部分: 选定的客体类}
本部分于199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GB/T16264在《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目录》总标题下,分为10个部分。本部分是GB/T16264的第7部分。 GB/T16264的本部分规定了在目录应用中极其有用的若干客体类和名(称)格式。客体类的定义包括:给出与该类客体相关的属性类型列表。名(
GB/T 16264.6-2008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目录 第6部分: 选定的属性类型}
本部分于199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GB/T16264在《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目录》总标题下,分为10个部分。本部分是GB/T16264的第6部分。GB/T16264的本部分定义了在各种目录应用中都很有用的若干属性类型和匹配规则。本部分代替GB/T16264.6—1996。本部分与GB
GB/T 16264.5-2008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目录 第5部分: 协议规范}
本部分于199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GB/T16264在《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目录》总标题下,分为10个部分。本部分是GB/T16264的第5部分。GB/T16264的本部分规定了目录访问协议、目录系统协议、目录信息影像协议和目录操作绑定管理协议,用以实现在GB/T16264.2—20
GB/T 16264.4-2008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目录 第4部分: 分布式操作规程}
本部分于199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部分代替GB/T16264.4—1996。GB/T16264在《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目录》总标题下,分为10个部分。本部分是GB/T16264的第4部分。 GB/T16264的本部分规定涉及分布式目录应用的DSA 行为。对于跨越许多DSA 的广域D
GB/T 16264.3-2008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目录 第3部分: 抽象服务定义}
本部分按抽象方法定义了目录所提供的外部可视服务。 GB/T 16264.3-2008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目录 第3部分: 抽象服务定义 GB/T16264.3-2008
GB/T 16264.2-2008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目录 第2部分: 模型}
本部分于199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GB/T16264《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目录》包括以下10个部分,本部分是GB/T16264的第2部分。本部分代替GB/T16264.2—1996。 GB/T16264的本部分中定义的模型为GB/T16264的其他部分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和术语框架,这
GB/T 16264.1-2008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目录 第1部分: 概念、模型和服务的概述}
本部分于1996年首次发布。GB/T16264《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目录》分为10个部分,本部分为GB/T16264的第1部分。本部分代替GB/T16264.1—1996。 目录提供了OSI应用进程、OSI管理进程、其他OSI层实体以及远程通信服务所要求的目录能力。它所提供的能力包括:“用户友好
CopyRight 2025 www.bzx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5141790号-2
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若您认为其中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我们将在核实后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