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8302-1987 茶 取样
标准号:
GB 8302-1987
标准名称:
茶 取样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87-11-19 -
实施日期:
1988-07-01 -
作废日期:
2002-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96.86 KB
替代情况:
被GB/T 8302-2002代替
起草人:
宋孟光、程启坤、何乃云、费蓉雅、王月根、王黎明起草单位:
上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商业部茶畜局提出单位:
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相关标签:
取样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茶取样
Tea-Sampling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包装规格(容器)茶叶的取样。GB8302—87
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从一批茶叶中抽取一定数量,并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基本要求
应用统一的方法和步骤,抽取能充分代表整批茶叶品质的样品。2术语
“批”指品质一致的茶叶。每批茶叶应具有相同的茶类、花色、等级、茶号、包装规格和单位重量,并在同一期间内加工包装的。取样以“批”为单位。2.2原始样品
从一批产品的单个容器内所取出的样品为原始样品。2.3混合样品
集合全部原始样品为混合样品。2.4平均样品
将混合样品,充分混合并逐次缩分至规定数量的样品为平均样品。平均样品代表该批茶叶的品质。
2.5试验样品
按各检验项目的规定,从平均样品中分取一定数量的样品为试验样品,简称试样。3取样条件
取样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3.1取样工作应在清洁、干燥、光线充足的室内进行,避免日光直接照射,防止外来杂质混入。
3.2取样用具和盛器须清洁、干燥、无;盛器应密闭性良好。4工具和器具
取样时应采用下列工具和器具
a.开箱器;
b.取样铲;
c.有盖的专用茶箱;
d.塑料布;
e.分样器;
f.茶样筒。
5取样方法
5.1大包装茶取样
5.1.1取样件数
5.1.1.1取样件数按下列规定:
1~5件,取样一件;
6~50件,取样两件;
50件以上,每增加50件(不足50件者按50件计)增取一件;500件以上,每增加100件(不足100件者按100件计)增取一件;1000件以上,每增加500件(不足500件者按500件计)增取一件。5.1.1.2在取样时如发现茶叶品质、包装或堆存情况等有异常情况时,可酌情增加或扩大取样数量,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必要时应停止取样。5.1.2取样步聚
5.1.2.1包装前取样
即在产品包装过程中取样。在茶叶定量装件时,每装若干件(如每批1000件以上,则每装50件;1000件以下,则每装约30件)后,用取样铲取出样品约500g。所取的原始样品盛于有盖的专用茶箱中,然后混匀,用分样器或四分法遂步缩分至500~1000g.作为平均样品,分装于1~2个茶样筒中,供检验用。5.1.2.2包装后取样
即在产品成件、打包、刷唛后取样。在整批茶叶包装完成后的堆垛中,从不同堆放位置随机抽取规定的件数。逐件开启后.分别将茶叶全部倒在塑料布上。用取样铲各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约500g,置于有盖的专用茶箱中,混匀。用分样器或四分法逐步缩分至5001000g,作为平均样品,分装于1~2个茶样筒中,供检验用。5.2小包装茶取样
5.2.1取样件数
按照5.1.1的规定取样。
5.2.2取样步骤
5.2.2.1包装前取样
按照5.1.2.1的规定取样。
5.2.2.2包装后取样
在整批包装完成后的堆垛中,从不同堆放位置随机抽取规定的件数,逐件开启。从各件内不同位置处,取出2~3盒(听、袋)。所取样品保留数盒(听、袋),盛于密闭的容器中,供单个分别检验。其余部分现场拆封,倒出茶叶,混。再用分样器或四分法遂步缩分至约500g,作为平均样品,装于茶筒中,供检验用。注:袋泡茶的拆封混样工作在检验室内进行。5.3紧压茶取样
5.3.1取样件数
按照5.1.1规定执行。免费标准bzxz.net
5.3.2取样步骤
5.3.2.1砖茶、饼茶取样
随机抽取规定的件数,逐件开启,从各件内不同位置处,取出1~2个(块)。除供现场检查外,单重在500g以上的,留取3个(块);500g以下的,留取5个(或块),盛于密闭的容器中,供检验用。
5.3.2.2捆包的散茶取样
从各件的上、中、下部采样,再用四分法或分样器缩分至所需数量。样品的包装和标签
6.1样品的包装
样品必须迅速装在符合3.2条件的容器内。6.2样品标签
每个样品的容器都必须有标签,详细标明采样地点、日期、产地或牌号、批号、取样者的姓名以及其他有关交付的重要事项,如种类(等级)等。7样品运送
所取的平均样品应及时送往检验室,最迟不得超过24h。8取样报告
写明容器的外观和影响茶样品质的各种因素,包括下列细节:a.取样地点;
b.取样日期;
c.取样时间;
d.取样者姓名;
e.取样方法;
f.品名、批次、数量、包装种类和标记;g.样品数目及其说明;
h.送样地点;
i.包装质量;
j.取样包装时的气候条件。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上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商业部茶畜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孟光、程启坤、何乃云、费蓉雅、王月根、王黎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87—11—19批准1988—07—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茶取样
Tea-Sampling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包装规格(容器)茶叶的取样。GB8302—87
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从一批茶叶中抽取一定数量,并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基本要求
应用统一的方法和步骤,抽取能充分代表整批茶叶品质的样品。2术语
“批”指品质一致的茶叶。每批茶叶应具有相同的茶类、花色、等级、茶号、包装规格和单位重量,并在同一期间内加工包装的。取样以“批”为单位。2.2原始样品
从一批产品的单个容器内所取出的样品为原始样品。2.3混合样品
集合全部原始样品为混合样品。2.4平均样品
将混合样品,充分混合并逐次缩分至规定数量的样品为平均样品。平均样品代表该批茶叶的品质。
2.5试验样品
按各检验项目的规定,从平均样品中分取一定数量的样品为试验样品,简称试样。3取样条件
取样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3.1取样工作应在清洁、干燥、光线充足的室内进行,避免日光直接照射,防止外来杂质混入。
3.2取样用具和盛器须清洁、干燥、无;盛器应密闭性良好。4工具和器具
取样时应采用下列工具和器具
a.开箱器;
b.取样铲;
c.有盖的专用茶箱;
d.塑料布;
e.分样器;
f.茶样筒。
5取样方法
5.1大包装茶取样
5.1.1取样件数
5.1.1.1取样件数按下列规定:
1~5件,取样一件;
6~50件,取样两件;
50件以上,每增加50件(不足50件者按50件计)增取一件;500件以上,每增加100件(不足100件者按100件计)增取一件;1000件以上,每增加500件(不足500件者按500件计)增取一件。5.1.1.2在取样时如发现茶叶品质、包装或堆存情况等有异常情况时,可酌情增加或扩大取样数量,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必要时应停止取样。5.1.2取样步聚
5.1.2.1包装前取样
即在产品包装过程中取样。在茶叶定量装件时,每装若干件(如每批1000件以上,则每装50件;1000件以下,则每装约30件)后,用取样铲取出样品约500g。所取的原始样品盛于有盖的专用茶箱中,然后混匀,用分样器或四分法遂步缩分至500~1000g.作为平均样品,分装于1~2个茶样筒中,供检验用。5.1.2.2包装后取样
即在产品成件、打包、刷唛后取样。在整批茶叶包装完成后的堆垛中,从不同堆放位置随机抽取规定的件数。逐件开启后.分别将茶叶全部倒在塑料布上。用取样铲各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约500g,置于有盖的专用茶箱中,混匀。用分样器或四分法逐步缩分至5001000g,作为平均样品,分装于1~2个茶样筒中,供检验用。5.2小包装茶取样
5.2.1取样件数
按照5.1.1的规定取样。
5.2.2取样步骤
5.2.2.1包装前取样
按照5.1.2.1的规定取样。
5.2.2.2包装后取样
在整批包装完成后的堆垛中,从不同堆放位置随机抽取规定的件数,逐件开启。从各件内不同位置处,取出2~3盒(听、袋)。所取样品保留数盒(听、袋),盛于密闭的容器中,供单个分别检验。其余部分现场拆封,倒出茶叶,混。再用分样器或四分法遂步缩分至约500g,作为平均样品,装于茶筒中,供检验用。注:袋泡茶的拆封混样工作在检验室内进行。5.3紧压茶取样
5.3.1取样件数
按照5.1.1规定执行。免费标准bzxz.net
5.3.2取样步骤
5.3.2.1砖茶、饼茶取样
随机抽取规定的件数,逐件开启,从各件内不同位置处,取出1~2个(块)。除供现场检查外,单重在500g以上的,留取3个(块);500g以下的,留取5个(或块),盛于密闭的容器中,供检验用。
5.3.2.2捆包的散茶取样
从各件的上、中、下部采样,再用四分法或分样器缩分至所需数量。样品的包装和标签
6.1样品的包装
样品必须迅速装在符合3.2条件的容器内。6.2样品标签
每个样品的容器都必须有标签,详细标明采样地点、日期、产地或牌号、批号、取样者的姓名以及其他有关交付的重要事项,如种类(等级)等。7样品运送
所取的平均样品应及时送往检验室,最迟不得超过24h。8取样报告
写明容器的外观和影响茶样品质的各种因素,包括下列细节:a.取样地点;
b.取样日期;
c.取样时间;
d.取样者姓名;
e.取样方法;
f.品名、批次、数量、包装种类和标记;g.样品数目及其说明;
h.送样地点;
i.包装质量;
j.取样包装时的气候条件。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上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商业部茶畜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孟光、程启坤、何乃云、费蓉雅、王月根、王黎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87—11—19批准1988—07—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34077.3-2021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管理规范第3部分:运行保障管理
- GB/T10574.1-1989 锡铅焊料化学分析方法 碘酸钾滴定法测定锡量
- GB/T38972-2020 增材制造用硼化钛颗粒增强铝合金粉
- GB/T3289.25-1982 可锻铸铁管路连接件型式尺寸 偏心异径外接头
- GB/T3289.26-1982 可锻铸铁管路连接件型式尺寸 内接头
- GB/T21666-2008 尿吸收辅助器具 评价的一般指南
- GB/T11132-2008 液体石油产品烃类的测定 荧光指示剂吸附法
- GB/T33049-2016 偏光片用光学薄膜 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方法
- GB/T43772-2024 电子气体 二氧化碳
- GB/T14929.2-1994 花生仁、棉籽油、花生油中涕灭威残留量测定方法
- GB/T11982.2-1996 聚氯乙烯卷材地板 第2部分:有基材有背涂层聚氯乙烯卷材地板
- GB/T22807-2008 皮革和毛皮 化学试验 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 GB50508-2010 涤纶工厂设计规范
- GB1013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产调味品
- GB29987-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胶基及其配料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