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7980.19-2000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病害

【国家标准(GB)】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病害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7 23:34:35
- GB/T17980.19-2000
- 现行
标准号:
GB/T 17980.19-2000
标准名称: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病害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0-02-01 -
实施日期:
2000-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66.82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病害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稻瘟病(Piricularia oryzae)、胡麻叶斑病(Helminthosporium oryzae)、窄条叶斑病(C.jansena)、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的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其他田间药效试验参照本标准执行。 GB/T 17980.19-2000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病害 GB/T17980.19-2000

部分标准内容:
GB/T17980.19—2000
田间药效试验是农药登记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是制定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据,而标签是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唯指南。为了规范农药田间试验方法和内容,使试验更趋科学与统一,并与国际准则接轨,使我国的药效试验报告具有国际认同性,特制定我国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国家标准。该系列标准参考了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亚太地区类似的准则,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经过大量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而制定的。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窄条叶斑病、白叶枯病是我国水稻的主要叶部病害,生产上经常需用杀菌剂进行防治。为了确定防治水稻叶部病害药剂的最佳田间使用剂量,测试药剂对作物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为杀菌剂登记的药效评价和安全、合理使用技术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系列标准之一,但本身是一个独立的标准。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组织起草并负贵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宝根、刘乃炽、昊新平、朱庆华。420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农國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病害
Pesticide
Guidelines for the field efficacy trials ( I )--Fungicides agaiust leaf diseases of riceGB/T 17980.19—2000
本标准规定了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病害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稻癌病(Piriculuriu oryzae)、胡麻叶斑病(Helminthosporiumoryzae)、窄条叶斑病(C.jansena)、白叶枯病(Xanthomonais oryzae)的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其他田间药效试验参照本标准执行。2试验条件
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为稻癌病、胡麻叶斑病、窄条叶斑病、白叶枯病。试验作物为水稻,应选用感病的品种。记录品种名称。2.2环境条件
田间试验须安排在低洼易发病的稻田进行。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类型、低洼程度、肥料、密度、生育期、水层管理)须均匀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GAP)。3试验设计和安排
3.1药剂
3.1.1试验药剂
注明药剂商品名/代号、中文名、通用名、剂型含量和生产厂家。试验药剂处理不少于三个剂量或依据协议(试验委托方与试验承担方签订的试验协议)规定的用药剂量。3.1.2对照药剂
对照药剂须是已登记注册的并在实践中证明有较好药效的产品。对照药剂的类型和作用方式应同试验药剂相近并使用当地常用剂量,特殊情况可视试验目的而定。3.2小区安排
3.2.1小区排列
试验药剂、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的小区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特殊情况须加以说明。若药剂有内吸作用,每小区之间要筑起小硬,以防药剂干扰邻近小区。3.2.2小区面积和重复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2-01批准2000-05-01实施
小区面积:15~50m2
重复次数:最少4次重复。
3.3施药方法
3.3.1使用方法wwW.bzxz.Net
GB/T 17980. 19-2000
按协议要求及标签说明进行。药应与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相适应。3.3.2使用器械
选用生产中常用的器械,记录所用器械的类型和操作条件(操作压力、喷孔口径)的全部资料。施药应保证药量准确,分布均匀。用药量偏差超过士10%的要记录。3.3.3施药时间和次数
按协议要求及标签说明进行。记录施药次数、每次施药的日期及作物生育期。第一次施药在病害初发生之前或发生初期,再次施药可视水稻生长过程中病害发展情况而定。3.3.4使用剂量和容量
按协议要求及标签注明的剂量使用,通常药剂中有效成分含量表示为g/hm(克/公顷)。用于喷雾时,同时要记录用药倍数和每公项的药液用量[L/hm(升/公项)]。3.3.5防治其他病虫害药剂的资料要求如使用其他药剂,应选择对试验药剂和试验对象无影响的药剂,并对所有的小区进行均一处理,而且要与试验药剂和对照药剂分开使用,使这些药剂的干扰控制在最小程度。记录这类药剂施用的推确数据。
4调查、记和测量方法
4.1气象和土壤资料
4.1.1气象资料
试验期间,应从试验地或从最近的气象站获得降雨(降雨类型、日降雨量以mm表示)和温度(日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以℃表示)的资料。整个试验期间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因素,例如严重或长期的干罩、暴雨、冰等均须记录。处理时叶表面的湿度和灌凝水的所有数据也要记录。4.1.2土壤资料
记录土壤类型、土壤肥力、施药时水层深度、溢流水或排出水、杂草和过量藻类的生长等资料。4.2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4.2.1调查方法
每小区五点取样,每点取50株,每株调查旗叶及旗叶以下两片叶。穗瘟每点调查50穗。苗叶瘟(以株为单位):
0级:无病;
1级:每株病斑2个以下;
3级:每株病斑3~5个,
5级:每株病斑6~8个;
7级:每株病斑9个以上;
9级:病斑布满,叶片枯萎。
叶瘟(以叶片为单位):
0级:无病;
1级:叶片病斑少于5个,长度小于1cm;3级:叶片病斑6~10个,部分病斑长度大于1cm;5级:叶片病斑11~25个,部分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10%~25%;122
GB/T 17980. 19-2000
7级:叶片病斑26个以上,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26%~50%;9级: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50%以上或全叶枯死。穗瘟(以穗为单位):
0级;无病;
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3级:每穗损失6%~20%(三分之-左右枝梗发病);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癌);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癌谷);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胡麻叶斑病(以叶片为单位):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5%;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面积的6%~15%;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6%~~25%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5%以上,叶鞘一般枯死。窄条叶斑病(以叶片为单位):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以下,病斑长度小于0.3.cm,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5%,病斑长度大于0.3cm,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25%,部分病斑连接长度超过1cm,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大量病斑连接,长度超过1cm,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以上,病斑连接,且大面积枯死。白叶枝病病情普遍率(以目测分级):0级:无病;
1级:零星发病或有中心病团;
3级:发病面积占总面积四分之一左右;5级:发病面积占总面积三分之左右;7级:发病面积占总面积二分之一左右;9级:发病面积占总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白叶枝病病情严重度: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10%以下;3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11%~25%;5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26%~~45%;7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46%~65%;9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65%以上。4.2.2调查时间和次数
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依据病害发展或按协议要求决定施药期间调查的时间和次数。最后一次施药后7~14天进行药效调查,持效期长的药剂,可继续调查。4.2.3药效计算方法
药效按式(1)、式(2)计算:
GB/T 17980.19--2000
病情指数 = 2(各级病叶(覆)数义相对级数值) × 10调查总数×9
防治效果(%)=1—
式中:CK。—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CK,-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PT。——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PT,一一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CK X PT
CK, X PT,!
若施药前未调查病情基数,防治效果按式(3)计算:CK, - PT,
防治效果(%)=
.(1)
(2)
(3)
4.3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需检查药剂对作物有无药害,记录药害的类型和程度。此外,也要记录对作物的其他有益影响(如促进成熟、刺激生长等)。
用以下方式记录药害:
a)如果药害能被测量或计算,要用绝对数值表示,如株高。b)在其他情况下,可按下列两种方法估计药害的程度和频率:1)按照药害分级方法记录每小区的药害情况,以一、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表示。药害分级方法:
一:无药害;
十:轻度药害,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十十:中度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作物减产;+十十:重度药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十十十十:严重药害,作物生长受阻,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2)将药剂处理区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评价药害的百分率。同时,要准确描述作物的药害症状(矮化、褪绿、畸形等)。4.4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4.4.1对其他病虫害的影响
对其他病虫害任何一种影响均应记录,包括有益或无益的影响。4.4.2对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记录药剂对野生生物、鱼类和有益昆虫的影响。4.5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记录每个小区的产量,用kg/hm(干克/公)表示。考察不实率、千粒重。5结果
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特殊情况用相应的生物统计学方法。写出正式试验报告,并对试验结果加以分析、评价。试验报告应列出原始数据。12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田间药效试验是农药登记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是制定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据,而标签是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唯指南。为了规范农药田间试验方法和内容,使试验更趋科学与统一,并与国际准则接轨,使我国的药效试验报告具有国际认同性,特制定我国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国家标准。该系列标准参考了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亚太地区类似的准则,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经过大量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而制定的。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窄条叶斑病、白叶枯病是我国水稻的主要叶部病害,生产上经常需用杀菌剂进行防治。为了确定防治水稻叶部病害药剂的最佳田间使用剂量,测试药剂对作物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为杀菌剂登记的药效评价和安全、合理使用技术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系列标准之一,但本身是一个独立的标准。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组织起草并负贵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宝根、刘乃炽、昊新平、朱庆华。420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农國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病害
Pesticide
Guidelines for the field efficacy trials ( I )--Fungicides agaiust leaf diseases of riceGB/T 17980.19—2000
本标准规定了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病害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稻癌病(Piriculuriu oryzae)、胡麻叶斑病(Helminthosporiumoryzae)、窄条叶斑病(C.jansena)、白叶枯病(Xanthomonais oryzae)的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其他田间药效试验参照本标准执行。2试验条件
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为稻癌病、胡麻叶斑病、窄条叶斑病、白叶枯病。试验作物为水稻,应选用感病的品种。记录品种名称。2.2环境条件
田间试验须安排在低洼易发病的稻田进行。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类型、低洼程度、肥料、密度、生育期、水层管理)须均匀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GAP)。3试验设计和安排
3.1药剂
3.1.1试验药剂
注明药剂商品名/代号、中文名、通用名、剂型含量和生产厂家。试验药剂处理不少于三个剂量或依据协议(试验委托方与试验承担方签订的试验协议)规定的用药剂量。3.1.2对照药剂
对照药剂须是已登记注册的并在实践中证明有较好药效的产品。对照药剂的类型和作用方式应同试验药剂相近并使用当地常用剂量,特殊情况可视试验目的而定。3.2小区安排
3.2.1小区排列
试验药剂、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的小区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特殊情况须加以说明。若药剂有内吸作用,每小区之间要筑起小硬,以防药剂干扰邻近小区。3.2.2小区面积和重复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2-01批准2000-05-01实施
小区面积:15~50m2
重复次数:最少4次重复。
3.3施药方法
3.3.1使用方法wwW.bzxz.Net
GB/T 17980. 19-2000
按协议要求及标签说明进行。药应与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相适应。3.3.2使用器械
选用生产中常用的器械,记录所用器械的类型和操作条件(操作压力、喷孔口径)的全部资料。施药应保证药量准确,分布均匀。用药量偏差超过士10%的要记录。3.3.3施药时间和次数
按协议要求及标签说明进行。记录施药次数、每次施药的日期及作物生育期。第一次施药在病害初发生之前或发生初期,再次施药可视水稻生长过程中病害发展情况而定。3.3.4使用剂量和容量
按协议要求及标签注明的剂量使用,通常药剂中有效成分含量表示为g/hm(克/公顷)。用于喷雾时,同时要记录用药倍数和每公项的药液用量[L/hm(升/公项)]。3.3.5防治其他病虫害药剂的资料要求如使用其他药剂,应选择对试验药剂和试验对象无影响的药剂,并对所有的小区进行均一处理,而且要与试验药剂和对照药剂分开使用,使这些药剂的干扰控制在最小程度。记录这类药剂施用的推确数据。
4调查、记和测量方法
4.1气象和土壤资料
4.1.1气象资料
试验期间,应从试验地或从最近的气象站获得降雨(降雨类型、日降雨量以mm表示)和温度(日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以℃表示)的资料。整个试验期间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因素,例如严重或长期的干罩、暴雨、冰等均须记录。处理时叶表面的湿度和灌凝水的所有数据也要记录。4.1.2土壤资料
记录土壤类型、土壤肥力、施药时水层深度、溢流水或排出水、杂草和过量藻类的生长等资料。4.2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4.2.1调查方法
每小区五点取样,每点取50株,每株调查旗叶及旗叶以下两片叶。穗瘟每点调查50穗。苗叶瘟(以株为单位):
0级:无病;
1级:每株病斑2个以下;
3级:每株病斑3~5个,
5级:每株病斑6~8个;
7级:每株病斑9个以上;
9级:病斑布满,叶片枯萎。
叶瘟(以叶片为单位):
0级:无病;
1级:叶片病斑少于5个,长度小于1cm;3级:叶片病斑6~10个,部分病斑长度大于1cm;5级:叶片病斑11~25个,部分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10%~25%;122
GB/T 17980. 19-2000
7级:叶片病斑26个以上,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26%~50%;9级:病斑连成片,占叶面积50%以上或全叶枯死。穗瘟(以穗为单位):
0级;无病;
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3级:每穗损失6%~20%(三分之-左右枝梗发病);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癌);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癌谷);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胡麻叶斑病(以叶片为单位):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5%;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面积的6%~15%;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6%~~25%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5%以上,叶鞘一般枯死。窄条叶斑病(以叶片为单位):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以下,病斑长度小于0.3.cm,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5%,病斑长度大于0.3cm,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25%,部分病斑连接长度超过1cm,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大量病斑连接,长度超过1cm,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以上,病斑连接,且大面积枯死。白叶枝病病情普遍率(以目测分级):0级:无病;
1级:零星发病或有中心病团;
3级:发病面积占总面积四分之一左右;5级:发病面积占总面积三分之左右;7级:发病面积占总面积二分之一左右;9级:发病面积占总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白叶枝病病情严重度: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10%以下;3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11%~25%;5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26%~~45%;7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46%~65%;9级:病斑面积为叶面积65%以上。4.2.2调查时间和次数
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依据病害发展或按协议要求决定施药期间调查的时间和次数。最后一次施药后7~14天进行药效调查,持效期长的药剂,可继续调查。4.2.3药效计算方法
药效按式(1)、式(2)计算:
GB/T 17980.19--2000
病情指数 = 2(各级病叶(覆)数义相对级数值) × 10调查总数×9
防治效果(%)=1—
式中:CK。—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CK,-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PT。——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PT,一一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CK X PT
CK, X PT,!
若施药前未调查病情基数,防治效果按式(3)计算:CK, - PT,
防治效果(%)=
.(1)
(2)
(3)
4.3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需检查药剂对作物有无药害,记录药害的类型和程度。此外,也要记录对作物的其他有益影响(如促进成熟、刺激生长等)。
用以下方式记录药害:
a)如果药害能被测量或计算,要用绝对数值表示,如株高。b)在其他情况下,可按下列两种方法估计药害的程度和频率:1)按照药害分级方法记录每小区的药害情况,以一、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表示。药害分级方法:
一:无药害;
十:轻度药害,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十十:中度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作物减产;+十十:重度药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十十十十:严重药害,作物生长受阻,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2)将药剂处理区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评价药害的百分率。同时,要准确描述作物的药害症状(矮化、褪绿、畸形等)。4.4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4.4.1对其他病虫害的影响
对其他病虫害任何一种影响均应记录,包括有益或无益的影响。4.4.2对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记录药剂对野生生物、鱼类和有益昆虫的影响。4.5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记录每个小区的产量,用kg/hm(干克/公)表示。考察不实率、千粒重。5结果
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特殊情况用相应的生物统计学方法。写出正式试验报告,并对试验结果加以分析、评价。试验报告应列出原始数据。12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50601-201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GB/T42193.4-2022 道路车辆 车辆和外部设备之间排放相关诊断的通信 第4部分:外部测试设备
- GB/T5009.74-2003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
- GB9053-2013 稳定轻烃
- GB/T13760-1992 土工布的取样和试样准备
- GB/T24372-2009 纺织机械与附件 卷绕纱线用筒管 名称
- GB/T17616-2013 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
- GB/T8928-2008 固体和半固体石油沥青密度测定法
- GB/T22916-2008 水泡性口炎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
- GB/T24678.1-2009 植物保护机械 便携式宽幅远射程喷雾机
- GB/T24675.3-2009 保护性耕作机械 弹齿耙
- GB/T30727-2014 固体生物质燃料发热量测定方法
- GB/T4325.18-1984 钼化学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钾量
- GB/T4588.3-1988 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
- GB/T4458.1-1984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 行业新闻
- 比特币用于房屋贷款?联邦住房金融局批准加密货币作为抵押储备金
- 比特币引领市场转变;分析师本月目标看至13万美元
- Ruvi AI (RUVI) 被誉为下一个1美元加密货币,成功审计后为何精明投资者纷纷押下重注
- 卡尔达诺 [ADA] 价格预测——接下来将上涨8%,但这就是你需要谨慎的原因!
- ETF专家表示,瑞波解决此案为XRP ETF铺平道路,黑石集团会加入竞争吗?
- Worldcoin价格维持在趋势线上方,多头瞄准1.32美元
- 恒星币 [XLM] – 突破0.30美元后交易者应该关注这些要点
- 传奇交易员布林在比特币突破后打破沉默
- 被起诉的加密货币创始人寻求美国总统特朗普赦免
- 为什么今天卡尔达诺价格上涨?
- RLUSD市值突破五亿镁BNY为其托管美元现金和储备
- 以太坊瞄准1万美金,机构巨头纷纷加入
- 探索加密货币薪资的未来:比特币的影响与监管变革
- Egrag Crypto向XRP持有者发出关键警告,分享重要价格区间
- Shytoshi Kusama 无坚不摧的SHIB推文 由SHIB团队发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