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6729-1997 建筑外门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国家标准(GB)】 建筑外门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03 10:08:31
- GB/T16729-1997
- 已作废
标准号:
GB/T 16729-1997
标准名称:
建筑外门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97-01-19 -
实施日期:
1997-08-01 -
作废日期:
2009-03-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90.03 KB
标准ICS号:
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构件>>91.060.50门窗中标分类号:
工程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P32建筑构造与装饰工程
替代情况:
被GB/T 8484-2008代替采标情况:
neq ASTM C976:1982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外门(包括住宅单门、户门和阳台门)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外门保温性能检测和分级。 GB/T 16729-1997 建筑外门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T16729-1997

部分标准内容:
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
第部分
加压顺序
上限值
波动压力差,Pa
波动周期(s)
持续时间(min)
平均值
下限值
4.4.4.2以试件出现严重渗漏时所承受的压力差值作为雨水渗漏性能的判断基础。以该压力差的前一级压力差值作为试件雨水渗漏性能的分级指标值。4.5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必须包括下列内容:
α。试件来源、试件编号,并说明该试件是随机抽样或专门制作的样品;6,试件品种、型号、规格、尺寸及有关图示(包括外门的立面、面、开启方向、材质、型材截面和附件截面);
C.玻璃的品种、厚度、玻璃最大尺寸及镶嵌方法;d.密封材料的名称、牌号和材质;e、附件的名称、牌号、材质及其功能质量;f.检测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g.检测室的温度和气压;
h,检测结果;
i.检测日期和检测人员。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提出。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制品与设备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谈恒玉、龚文忠。本标准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负责解释。10.《建筑外门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16729--19971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外门(包括住宅单元门、户门和阳台门)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外门保温性能检测和分级。2引用标准
GB8484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5017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JGJ2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3术语
保温性能thermal insulating property3.1
十、门
在门两侧存在空气温差的条件下,阻抗从高温一侧向低温一侧传热的能力。门保温性能用传热系数K表示。
3.2传热系数Kthermal transmittance在稳定传热的条件下,门两侧空气温差为1K,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W/(m2.K)。
3.3热导Gthermal conductance
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平板材料两表面之间温差为1K,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W/(m2·K)。
4保温性能分级
4.1分级指标
采用传热系数K值作为建筑外门保温性能分级指标。4.2分级
保温性能分级见表1。
保温性能分级
5检测
传热系数K[W/(m2·K)】
>1.50,≤2.50
>2.50,≤3.60
5.1检测项目:传热系数K值。
5.2检测条件
传热系数 K[W/(m2·K)]
>3.60,≤4.80
>4.80,≤6.20
5.2.1热室空气温度设定为(18±0.5)℃,温度波动波幅不大于0.1℃,热室空气为自然对流,相对湿度不控制。
5.2.2冷室空气温度设定:检测不保温门时为(-10±0.5)℃,检测保温门时为(-20士0.5)℃,冷室空气温度波动幅不大于0.5℃。5.2.3外环境空气温度控制与热室空气温度相近或相等,热室外壁内外表面之间平均温差不大于0.2K。
5.2.4试件冷侧表面附近平均风速为3.0m/s左右。5.3检测方法:标定热室法。
5.4检测装置、标定试验、传热系数K测量误差的规定和阳台门传热系数K的取值方法,依次见补充件:附录 A、附录 B、附录 C和附录 D。900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6试件安装
6.1试件应包括门框和门扇。
6.2试件安装在试件框洞口内,试件冷侧表面距试件框冷侧表面距离为50mm。6.3试件周边框与洞口之间缝隙,应采用一定弹性和强度的高效保温材料,如半硬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填塞,再用胶布贴缝密封。6.4试件开启缝应采用胶布粘贴密封。7测量
7.1参数测量
7.1.1电暖气加热功率
式中 ‘
Q—电暖气加热功率(W);
I—通过电暖气加热丝的电流(A);V—加在电暖气加热丝两端的电压(V)。电暖气的加热电流和电压分别用不低于0.5级的交流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7.1.2温度
采用直径不大于0.4mm的铜-康铜热电偶作感温元件测量温度,测量准确度不应低于±0.1℃。
7.1.2.1空气温度
a:热室空气温度测点:在热室空间内均匀布置15点,测点距热室外壁内表面最近距离为500mm左右为宜。
b.冷室空气温度测点:在试件框洞口对应处,距试件框冷侧表面150mm左右的平面内均勾布置9点。布点位置不随洞口尺寸改变而变化。C、所有测量空气温度的热电偶测头应套上防辐射热屏蔽罩。7.1.2.2表面温度
a.热室每个外壁内外表面温度测点应对应布置,不应少于5点。b.试件框冷、热表面温度测点应对应布置,不应少于8点。c测量表面温度的热电偶头应连同至少100mm长的引线紧贴在被测物表面上。粘贴材料与被测物表面的黑度e值应相近。7.1.2.3热电偶并联
热室和冷室各自的空气温度测点,热室外壁各个内外表面和试件框冷、热表面温度测点的热电偶可分别并联,测量各自的平均温度。并联时,各个热电偶回路(包括热电偶引线)的电阻必须相等。
7.2测量程序
7.2.1按照第6章要求安装和密封试件。7.2.2启动检测装置,按照第5.2条要求控制热室、冷室和外环境空气温度。7.2.3当冷热室空气温度达到规定要求,并且电暖气加热功率稳定不变4h之后,开始测量各个参数,随时测得的热室空气温度th和热室外壁内、外表面之间的平均温差△S,每小时+、门
窗901
变化不大于0.2K,冷室空气温度t。每小时变化不大于0.5K,当这些变化不是单向变化时,可视传热过程已进人稳定状态。7.2.4传热过程进人稳定状态之后,每隔小时测量次参数 th、t。△01、△02和 Q。这些参数是根据冷室空气温度波动出现最高和最低两个时刻测量的平均值。7.2.5取4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7.3检测结果
7.3.1传热系数K值应按式(2)计算:K=Q-mr'A8-m2'Ao2
式中K——传热系数(W/(m2·K));Q一-电暖气加热量(W);
m)——热室外壁热流系数(W/K);m2—试件框热流系数(W/K);
AS1——热室外壁内外表面之间平均温差(K);A92—一试件框热侧表面与冷侧表面之间平均温差(K);At——热室空气温度th与冷室空气温度t之差(K);A-一试件面积,按试件外缘尺寸计算(m2)。(2)
7.3.2当试件面积小于洞口面积时,应采用与试件厚度相近的标准板(如半硬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封堵空隙。试件传热系数K应按式(3)计算:K=Q-m1-A01-m240,-S-G· 03
式中 S—-标准板面积(m2);
G—-标准板热导(W/(m?·K));
A03——--标准板热侧表面与冷侧表面之间平均温差(K)。式中其余符号意义同式(2)。
7.3.3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7.3.4传热系数K测量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7.4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内容:
a.委托单位名称;
b.试件名称、编号、规格型号、构造简图;C。检测类别(鉴定、研究、抽检);d、检测标准名称;
e.检测设备名称;
f.检测条件:热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冷室空气温度和气流速度:(3)bzxz.net
g:检测结果:传热系数K值和保温性能等级及试件热侧表面温度、结露、结霜状况;h,检测人、审核人、负责人签字;i.检测单位名称,盖章,标明日期。902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附录A
检测装置
(补充件)
检测装置由热室、冷室、试件框和外环境空间组成,如图A1所示。XX
图A1检测装置
1—热室;2—冷室:3-—试件框;4--外环境空间;5—电暖气;6—试件;7—隔风板;8-轴流风机;9—电加热器:10—蒸发器;11空调器:12—压缩冷冻机组;13-热室外壁;14一冷室外壁
A1热室
A1.1热室开口尺寸:高2700mm,宽2400mm,进深2000mm。A1.2热室外壁材质应均勾,热阻值应大于1.00m2.KW。A1.3热室外壁内外表面黑度e值应大于0.85。A1.4热室采用与普通散热器相似的电暖气加热,通过调节稳压电源输出电压控制热室空气温度。电暖气设置在距试件框热侧表面1.7~1.8m处。A2冷室
A2.1冷室的开口尺寸应与试件框外缘尺寸相同,进深以能容纳致冷、加热和气流循环装置为宜。
A2.2冷室外壁热阻值应大于2.00m2·K/W。A2.3冷室可采用设在冷室内的蒸发器或引人冷气降温,通过调节冷室中的加热电压控制室温达到设定要求。
A2.4在冷室内应安装一个可以移动的隔风板。在其下部安装3个或3个以上的轴流风抽机,使冷室空气沿试件表面自上而下流动。A2.5面向试件的隔风板表面黑度e值应大于0.85。A2.6在蒸发器下部应设置接水盘和排水孔。冷室外壁宜设置一个密闭小门,以利于检修人员出人和排出湿气。
A3试件框
、门窗
A3.1试件框的外缘尺寸应不小于热室开口部处的内缘尺寸,厚度300mm左右为宜。A3.2试件框应采用材质均勾,不透气的高效保温材料,热阻值应大于2.00m2·K/W。A3.3试件安装洞口尺寸为2420mm×1200mm,必要时可根据试件尺寸改变。洞口周边宜用导热系数小于0.25W/m·K)的材料制作。A3.4试件框表面黑度ε值应大于0.85。A4外环境空间
A4.1由热室、冷室和试件框组成的检测装置应安装在有空调的试验室内,通过空调控制热室外壁内外表面之间平均温差不大于0.2K。A4.2试验室的外围护结构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内表面宜用高效保温材料内贴,有利于夏季试验降温。
A4.3试验室外墙不宜开窗,避免阳光直射入内。A4.4热室外壁与试验室墙面、顶板和地板之间至少留200mm的空间,有利于空气流通。附录B
标定试验
(补充件)
B1标定目的
通过标定试验确定热室外壁和试件框的热流系数m1和m2cB2标定方法
用已知热导的标准试件安装在门试件的位置,在与试验条件相近的情况下进行两次试验。根据两次标定试验测定的参数,由式(B1)、(B2)联解系数m1和m2: Q -- m1'201 - m2'482 = S.G.204[Q'- m1401'- m2\A02'= S·G·404 ]式中S—标准试件面积(m2);
G---标准试件热导(W/m2·K));
Q、Q'、A91、461、△92、A02'、494、404分别为两次标定试验测量的电暖气加热量,W;热室外壁内外表面之间的平均温差,K;试件框热测表面与冷侧表面之间的平均温差,K;标准试件两表面之间的平均温差,K。式(B1)和(B2)的有解条件是: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B3两次标定试验应在标准试件两侧温差相等或相近的条件下进行。为了提高标定精度,应做到40,1不小于3K,△911不小于3K,△01—△91不小于6K。B4标准试件
标准试件应采用材质均勾,不透气,内部无空气层,热性能稳定的材料。可用50mm厚的经过长期存放的半硬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为标准试件。标准试件的热导G值应在与标定试验相近的温度条件下通过试验测定。B5标定时间
标定试验应定期进行,一年一一次。如果热室外壁和试件框的材料、构造及尺寸改变时,应重新标定。
标定试验测量误差
根据标定试验测定的参数,按式(B1)和式(B2)计算热流系数m1和m2,并对热流系数进行测量误差分析,其结果如表(B1)所示:热流系数及其测量误差
热流系数
标准差om
附录C
传热系数K测量误差的规定
(补充件)
相对误差r.
根据热流系数测量误差(rm=4.2%,rm=7.2%)对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不同传热系数的门进行测量误差分析。三种门的有关参数如表(C1)所示。参
铝合金单玻门①
木阳台门
轻体板门
温差,K
电流电压V
电暖气
标准板
加热量Q
面积s
28.82.075
38.61 35.1
39.2/1.443
注:①铝合金单玻门玻璃面积与整个门面积之比为0.60。②木阳台门玻璃面积与整个门面积之比为0.32。(V)
热导G
门的传热
系数K
(m2) /(W/(m2·K)(W/(m?-K)
十←、门
对式(3)求传热系数K对各个参数的偏导数和标准差,代人式(C1)求传热系数K的标准差ok:
(ak)
三种门的传热系数K的测量误差计算结果如表(C2)所示。传热系数K的测量误差
铝合金单玻门
木阳台门
轻体板门
传热系数 K
(W/(m2-K))
标准差ak
(W/(m2·K))
相对误差 Tk
门的传热系数K的测量相对误差rk是随K值的减小而增大。就是说随着门的保温性能提高,传热系数K的测量相对误差相应增大。根据上面分析,本标准规定传热系数K的最大测量误差<5%。
附录D
阳台门传热系数K的取值方法
(补充件)
按照《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阳台门上部透明部分和下部门肚部分热损失应分别计算。透明部分传热系数按有关窗户传热系数取值。但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阳台门的传热系数是按整个门测试的。测试值是否满足《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可用下面方法判断:按《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取阳台门上部透明部分传热系数K和下部门肚部分传热系数KβB及被测阳台门上、下部分的面积,用面积加权平均方法,按式(D1)计算被测阳台门传热系数K',W/(m2·K):
K'=KG'n+ KB(1-n)
式中n是阳台门上部透明部分面积与整个阳台门面积之比。K作为标准要求值。如果实测传热系数K值小于或等于标准要求值,则认为阳台门传热系数满足保温性能要求。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提出。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制品与设备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标准设计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家献。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本标准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11.《建筑用门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16730—1997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用门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材料制作的建筑用门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也适用于有隔声要求的其他种类门的隔声性能检测。2引用标准
GB3241声和振动分析用的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GB 3785
GB3947声学名词术语
建筑门窗术语
GB 5823
GB J47
GB J121
3术语
混响室法吸声系数测量规范
建筑隔声测量规范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3.1 计权隔声量 weighted sound reduction index将测得的构件空气声隔声频率特性曲线与国家标准GBJ121规定的空气声隔声参考曲线按照规定的方法相比较而得出的单值隔声评价量。用Rw表示,单位为dB,取整数。注:以前称为空气声隔声指数(air-borne sound insulation index),用Ia表示。3.2 表观隔声量 apparenit sound reduction index声源室声场入射到构件上的声能与通过该构件以及其他所有侧向传声途径透射到接收室的全部声能之比的常用对数乘10。用R表示,单位为dB。3.3扩散体diffuser
建筑空间内可使声音散射的物体。通常做成尺度和声波波长相当的散射物体悬挂于空中或在墙面和项棚上做成凹凸起伏的表面。4分级
4.1分级指标值
以门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单值评价量一一计权隔声量Rw作为分级指标值。4.2分级上、下限值
空气声隔声性能共分六级,各级的上、下限值如表1所示。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第部分
加压顺序
上限值
波动压力差,Pa
波动周期(s)
持续时间(min)
平均值
下限值
4.4.4.2以试件出现严重渗漏时所承受的压力差值作为雨水渗漏性能的判断基础。以该压力差的前一级压力差值作为试件雨水渗漏性能的分级指标值。4.5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必须包括下列内容:
α。试件来源、试件编号,并说明该试件是随机抽样或专门制作的样品;6,试件品种、型号、规格、尺寸及有关图示(包括外门的立面、面、开启方向、材质、型材截面和附件截面);
C.玻璃的品种、厚度、玻璃最大尺寸及镶嵌方法;d.密封材料的名称、牌号和材质;e、附件的名称、牌号、材质及其功能质量;f.检测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g.检测室的温度和气压;
h,检测结果;
i.检测日期和检测人员。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提出。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制品与设备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谈恒玉、龚文忠。本标准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负责解释。10.《建筑外门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16729--19971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外门(包括住宅单元门、户门和阳台门)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外门保温性能检测和分级。2引用标准
GB8484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5017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JGJ2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3术语
保温性能thermal insulating property3.1
十、门
在门两侧存在空气温差的条件下,阻抗从高温一侧向低温一侧传热的能力。门保温性能用传热系数K表示。
3.2传热系数Kthermal transmittance在稳定传热的条件下,门两侧空气温差为1K,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W/(m2.K)。
3.3热导Gthermal conductance
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平板材料两表面之间温差为1K,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W/(m2·K)。
4保温性能分级
4.1分级指标
采用传热系数K值作为建筑外门保温性能分级指标。4.2分级
保温性能分级见表1。
保温性能分级
5检测
传热系数K[W/(m2·K)】
>1.50,≤2.50
>2.50,≤3.60
5.1检测项目:传热系数K值。
5.2检测条件
传热系数 K[W/(m2·K)]
>3.60,≤4.80
>4.80,≤6.20
5.2.1热室空气温度设定为(18±0.5)℃,温度波动波幅不大于0.1℃,热室空气为自然对流,相对湿度不控制。
5.2.2冷室空气温度设定:检测不保温门时为(-10±0.5)℃,检测保温门时为(-20士0.5)℃,冷室空气温度波动幅不大于0.5℃。5.2.3外环境空气温度控制与热室空气温度相近或相等,热室外壁内外表面之间平均温差不大于0.2K。
5.2.4试件冷侧表面附近平均风速为3.0m/s左右。5.3检测方法:标定热室法。
5.4检测装置、标定试验、传热系数K测量误差的规定和阳台门传热系数K的取值方法,依次见补充件:附录 A、附录 B、附录 C和附录 D。900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6试件安装
6.1试件应包括门框和门扇。
6.2试件安装在试件框洞口内,试件冷侧表面距试件框冷侧表面距离为50mm。6.3试件周边框与洞口之间缝隙,应采用一定弹性和强度的高效保温材料,如半硬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填塞,再用胶布贴缝密封。6.4试件开启缝应采用胶布粘贴密封。7测量
7.1参数测量
7.1.1电暖气加热功率
式中 ‘
Q—电暖气加热功率(W);
I—通过电暖气加热丝的电流(A);V—加在电暖气加热丝两端的电压(V)。电暖气的加热电流和电压分别用不低于0.5级的交流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7.1.2温度
采用直径不大于0.4mm的铜-康铜热电偶作感温元件测量温度,测量准确度不应低于±0.1℃。
7.1.2.1空气温度
a:热室空气温度测点:在热室空间内均匀布置15点,测点距热室外壁内表面最近距离为500mm左右为宜。
b.冷室空气温度测点:在试件框洞口对应处,距试件框冷侧表面150mm左右的平面内均勾布置9点。布点位置不随洞口尺寸改变而变化。C、所有测量空气温度的热电偶测头应套上防辐射热屏蔽罩。7.1.2.2表面温度
a.热室每个外壁内外表面温度测点应对应布置,不应少于5点。b.试件框冷、热表面温度测点应对应布置,不应少于8点。c测量表面温度的热电偶头应连同至少100mm长的引线紧贴在被测物表面上。粘贴材料与被测物表面的黑度e值应相近。7.1.2.3热电偶并联
热室和冷室各自的空气温度测点,热室外壁各个内外表面和试件框冷、热表面温度测点的热电偶可分别并联,测量各自的平均温度。并联时,各个热电偶回路(包括热电偶引线)的电阻必须相等。
7.2测量程序
7.2.1按照第6章要求安装和密封试件。7.2.2启动检测装置,按照第5.2条要求控制热室、冷室和外环境空气温度。7.2.3当冷热室空气温度达到规定要求,并且电暖气加热功率稳定不变4h之后,开始测量各个参数,随时测得的热室空气温度th和热室外壁内、外表面之间的平均温差△S,每小时+、门
窗901
变化不大于0.2K,冷室空气温度t。每小时变化不大于0.5K,当这些变化不是单向变化时,可视传热过程已进人稳定状态。7.2.4传热过程进人稳定状态之后,每隔小时测量次参数 th、t。△01、△02和 Q。这些参数是根据冷室空气温度波动出现最高和最低两个时刻测量的平均值。7.2.5取4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7.3检测结果
7.3.1传热系数K值应按式(2)计算:K=Q-mr'A8-m2'Ao2
式中K——传热系数(W/(m2·K));Q一-电暖气加热量(W);
m)——热室外壁热流系数(W/K);m2—试件框热流系数(W/K);
AS1——热室外壁内外表面之间平均温差(K);A92—一试件框热侧表面与冷侧表面之间平均温差(K);At——热室空气温度th与冷室空气温度t之差(K);A-一试件面积,按试件外缘尺寸计算(m2)。(2)
7.3.2当试件面积小于洞口面积时,应采用与试件厚度相近的标准板(如半硬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封堵空隙。试件传热系数K应按式(3)计算:K=Q-m1-A01-m240,-S-G· 03
式中 S—-标准板面积(m2);
G—-标准板热导(W/(m?·K));
A03——--标准板热侧表面与冷侧表面之间平均温差(K)。式中其余符号意义同式(2)。
7.3.3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7.3.4传热系数K测量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7.4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内容:
a.委托单位名称;
b.试件名称、编号、规格型号、构造简图;C。检测类别(鉴定、研究、抽检);d、检测标准名称;
e.检测设备名称;
f.检测条件:热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冷室空气温度和气流速度:(3)bzxz.net
g:检测结果:传热系数K值和保温性能等级及试件热侧表面温度、结露、结霜状况;h,检测人、审核人、负责人签字;i.检测单位名称,盖章,标明日期。902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附录A
检测装置
(补充件)
检测装置由热室、冷室、试件框和外环境空间组成,如图A1所示。XX
图A1检测装置
1—热室;2—冷室:3-—试件框;4--外环境空间;5—电暖气;6—试件;7—隔风板;8-轴流风机;9—电加热器:10—蒸发器;11空调器:12—压缩冷冻机组;13-热室外壁;14一冷室外壁
A1热室
A1.1热室开口尺寸:高2700mm,宽2400mm,进深2000mm。A1.2热室外壁材质应均勾,热阻值应大于1.00m2.KW。A1.3热室外壁内外表面黑度e值应大于0.85。A1.4热室采用与普通散热器相似的电暖气加热,通过调节稳压电源输出电压控制热室空气温度。电暖气设置在距试件框热侧表面1.7~1.8m处。A2冷室
A2.1冷室的开口尺寸应与试件框外缘尺寸相同,进深以能容纳致冷、加热和气流循环装置为宜。
A2.2冷室外壁热阻值应大于2.00m2·K/W。A2.3冷室可采用设在冷室内的蒸发器或引人冷气降温,通过调节冷室中的加热电压控制室温达到设定要求。
A2.4在冷室内应安装一个可以移动的隔风板。在其下部安装3个或3个以上的轴流风抽机,使冷室空气沿试件表面自上而下流动。A2.5面向试件的隔风板表面黑度e值应大于0.85。A2.6在蒸发器下部应设置接水盘和排水孔。冷室外壁宜设置一个密闭小门,以利于检修人员出人和排出湿气。
A3试件框
、门窗
A3.1试件框的外缘尺寸应不小于热室开口部处的内缘尺寸,厚度300mm左右为宜。A3.2试件框应采用材质均勾,不透气的高效保温材料,热阻值应大于2.00m2·K/W。A3.3试件安装洞口尺寸为2420mm×1200mm,必要时可根据试件尺寸改变。洞口周边宜用导热系数小于0.25W/m·K)的材料制作。A3.4试件框表面黑度ε值应大于0.85。A4外环境空间
A4.1由热室、冷室和试件框组成的检测装置应安装在有空调的试验室内,通过空调控制热室外壁内外表面之间平均温差不大于0.2K。A4.2试验室的外围护结构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内表面宜用高效保温材料内贴,有利于夏季试验降温。
A4.3试验室外墙不宜开窗,避免阳光直射入内。A4.4热室外壁与试验室墙面、顶板和地板之间至少留200mm的空间,有利于空气流通。附录B
标定试验
(补充件)
B1标定目的
通过标定试验确定热室外壁和试件框的热流系数m1和m2cB2标定方法
用已知热导的标准试件安装在门试件的位置,在与试验条件相近的情况下进行两次试验。根据两次标定试验测定的参数,由式(B1)、(B2)联解系数m1和m2: Q -- m1'201 - m2'482 = S.G.204[Q'- m1401'- m2\A02'= S·G·404 ]式中S—标准试件面积(m2);
G---标准试件热导(W/m2·K));
Q、Q'、A91、461、△92、A02'、494、404分别为两次标定试验测量的电暖气加热量,W;热室外壁内外表面之间的平均温差,K;试件框热测表面与冷侧表面之间的平均温差,K;标准试件两表面之间的平均温差,K。式(B1)和(B2)的有解条件是: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B3两次标定试验应在标准试件两侧温差相等或相近的条件下进行。为了提高标定精度,应做到40,1不小于3K,△911不小于3K,△01—△91不小于6K。B4标准试件
标准试件应采用材质均勾,不透气,内部无空气层,热性能稳定的材料。可用50mm厚的经过长期存放的半硬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为标准试件。标准试件的热导G值应在与标定试验相近的温度条件下通过试验测定。B5标定时间
标定试验应定期进行,一年一一次。如果热室外壁和试件框的材料、构造及尺寸改变时,应重新标定。
标定试验测量误差
根据标定试验测定的参数,按式(B1)和式(B2)计算热流系数m1和m2,并对热流系数进行测量误差分析,其结果如表(B1)所示:热流系数及其测量误差
热流系数
标准差om
附录C
传热系数K测量误差的规定
(补充件)
相对误差r.
根据热流系数测量误差(rm=4.2%,rm=7.2%)对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不同传热系数的门进行测量误差分析。三种门的有关参数如表(C1)所示。参
铝合金单玻门①
木阳台门
轻体板门
温差,K
电流电压V
电暖气
标准板
加热量Q
面积s
28.82.075
38.61 35.1
39.2/1.443
注:①铝合金单玻门玻璃面积与整个门面积之比为0.60。②木阳台门玻璃面积与整个门面积之比为0.32。(V)
热导G
门的传热
系数K
(m2) /(W/(m2·K)(W/(m?-K)
十←、门
对式(3)求传热系数K对各个参数的偏导数和标准差,代人式(C1)求传热系数K的标准差ok:
(ak)
三种门的传热系数K的测量误差计算结果如表(C2)所示。传热系数K的测量误差
铝合金单玻门
木阳台门
轻体板门
传热系数 K
(W/(m2-K))
标准差ak
(W/(m2·K))
相对误差 Tk
门的传热系数K的测量相对误差rk是随K值的减小而增大。就是说随着门的保温性能提高,传热系数K的测量相对误差相应增大。根据上面分析,本标准规定传热系数K的最大测量误差<5%。
附录D
阳台门传热系数K的取值方法
(补充件)
按照《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阳台门上部透明部分和下部门肚部分热损失应分别计算。透明部分传热系数按有关窗户传热系数取值。但按本标准规定的方法,阳台门的传热系数是按整个门测试的。测试值是否满足《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可用下面方法判断:按《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取阳台门上部透明部分传热系数K和下部门肚部分传热系数KβB及被测阳台门上、下部分的面积,用面积加权平均方法,按式(D1)计算被测阳台门传热系数K',W/(m2·K):
K'=KG'n+ KB(1-n)
式中n是阳台门上部透明部分面积与整个阳台门面积之比。K作为标准要求值。如果实测传热系数K值小于或等于标准要求值,则认为阳台门传热系数满足保温性能要求。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提出。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制品与设备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标准设计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家献。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本标准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11.《建筑用门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16730—1997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用门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材料制作的建筑用门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也适用于有隔声要求的其他种类门的隔声性能检测。2引用标准
GB3241声和振动分析用的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GB 3785
GB3947声学名词术语
建筑门窗术语
GB 5823
GB J47
GB J121
3术语
混响室法吸声系数测量规范
建筑隔声测量规范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3.1 计权隔声量 weighted sound reduction index将测得的构件空气声隔声频率特性曲线与国家标准GBJ121规定的空气声隔声参考曲线按照规定的方法相比较而得出的单值隔声评价量。用Rw表示,单位为dB,取整数。注:以前称为空气声隔声指数(air-borne sound insulation index),用Ia表示。3.2 表观隔声量 apparenit sound reduction index声源室声场入射到构件上的声能与通过该构件以及其他所有侧向传声途径透射到接收室的全部声能之比的常用对数乘10。用R表示,单位为dB。3.3扩散体diffuser
建筑空间内可使声音散射的物体。通常做成尺度和声波波长相当的散射物体悬挂于空中或在墙面和项棚上做成凹凸起伏的表面。4分级
4.1分级指标值
以门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单值评价量一一计权隔声量Rw作为分级指标值。4.2分级上、下限值
空气声隔声性能共分六级,各级的上、下限值如表1所示。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5009.7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3452.3-2005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 沟槽尺寸
- GB/T42193.4-2022 道路车辆 车辆和外部设备之间排放相关诊断的通信 第4部分:外部测试设备
- GB9053-2013 稳定轻烃
- GB/T17616-2013 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
- GB/T5009.74-2003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
- GB/T22916-2008 水泡性口炎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
- GB/T24372-2009 纺织机械与附件 卷绕纱线用筒管 名称
- GB/T24678.1-2009 植物保护机械 便携式宽幅远射程喷雾机
- GB/T24675.3-2009 保护性耕作机械 弹齿耙
- GB/T30727-2014 固体生物质燃料发热量测定方法
-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11297.9-1989 热释电材料介质损耗角正切tanδ的测试方法
- GB/T4325.18-1984 钼化学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钾量
- GB/T4588.3-1988 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
- 行业新闻
- Phantom Wallet 白皮书与社交链接全收录: 官网、Discord、X 一览
- 恒星币 [XLM] – 突破0.30美元后交易者应该关注这些要点
- 特斯拉、Meta 利用CLARITY 与资产代币化规避监管?众院7/14 开审三大加密法案
- 交易所比特币供应量在新里程碑下持续低迷,这是利好信号吗?
- 博士级AI?马斯克xAI 推出Grok 4 多代理推理、预测市场功能一次看
- GMX 51 遭骇客攻击GLP 代币设计漏洞损失4,000 万美元
- 稳定币新创Agora 获Paradigm 与Dragonfly 领投5,000 万美元融资
- Phantom 被曝钓鱼诈骗风险频发?最新安全漏洞与保护指南
- 比特币即将创下历史新高:能否突破11.3万美元大关
- Coinbase 与Perplexity AI 重磅合作提供即时币价、还能帮忙选币找买点
- AYNI
- 以太坊基金会公布「生态发展计画」:两大终极目标、四大关键领域,冲刺兆级美元安全层
- 辉达市值跃升至4 兆镁比特币挑战112K 创历史新高
- 迈克尔·塞勒向埃隆·马斯克传递比特币的热门真相
- 标普500指数持续上涨,投资者押注贸易谈判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