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Z/T 229.3-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3部分:高温
标准号:
GBZ/T 229.3-2010
标准名称: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3部分:高温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0-03-10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2.42 MB
标准ICS号:
环保、保健与安全>>13.100职业安全、工业卫生中标分类号:
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卫生>>C52劳动卫生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高温作业的分级及其管理原则。本部分适用于各类存在高温作业的分级管理。 GBZ/T 229.3-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3部分:高温 GBZ/T229.3-2010

部分标准内容:
ICS13.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29.3—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3部分:高温
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atworkplacesPart3:Occupationalexposuretoheatstress2010-03-10发布
201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部分。GBZ/T229.3—2010
GBZ/T22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按部分发布,目前计划出版以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
第2部分:化学物;
第3部分:高温;
第4部分:噪声。
本部分是GBZ/T22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的第3部分,是GBZ2.2一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索职业接触限值》中高温接触限值的配套文件。本部分是在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4.4.3高温作业分级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自本部分实施之日起,GBZ2一2002中相应的内容作废。本部分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增加了热应激、高温热环境等与高温作业分级有关的标准术语;-对高温作业等级进行了重新划分;在高温作业等级划分中增加了热暴露时间和服装阻热性能因素;增加了高温作业分级标准的分级管理原则和正确使用说明。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洪涛、李涛、王天辉、张敏、马强、杜燮祎、王静、张娜、徐传香、吴铭权。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4200—84,GB/T4200—1997,GB/T17244—1998,GBZ2—2002。范围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高温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高温作业的分级及其管理原则。本部分适用于各类存在高温作业的分级管理。本部分不适用于每个劳动日累计高温暴露不足1小时的作业。规范性引用文件
GBZ/T229.3—2010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T189.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189.10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热应激反应
heat strain
由热应激引起的全身性生理反应。3.2
热平衡heatbalance
机体通过调节产热率和散热率,使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而保持机体体温处于平衡的状态。3.3
热适应heatadaptation
机体对于长期热环境刺激产生的耐热性提高的生理性适应过程。3.4
热习服heatacclimatization
个体耐受热强度能力渐进性增强的生理性适应过程。3.5
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et-bulbglobetemperatureindex又称WBGT指数,指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室外WBGT=自然湿球温度(℃)×0.7+十黑球温度(℃)×0.2+干球温度(℃)×0.1室内WBGT=自然湿球温度(℃)×0.7十黑球温度(℃)×0.33.6
environmentheatintensity
环境热强度
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热辐射影响人体热散发的强度以WBGT指数表示。3.7
服装的阻热性clothingthermalinsulation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所着的服装影响人体热散发的性能,单位为Clo。GBZ/T229.3—2010
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work-restregimen为防止热损伤而制定的高温作业单位时间内(小时)劳动休息制度。4高温作业分级
4.1分级原则与基本要求
4.1.1应对高温作业的健康危害、环境热强度、接触高温时间、劳动强度和工作服装阻热性能等全面评价基础上进行分级。
4.1.2分级前,通过现场巡查,识别工作场所高温的产生过程、分布范围和采取的控制和防护措施,收集既往热损伤发生和事故资料,确定需要进行分级的作业。作业分级应与日常监测相结合。4.1.3对作业分级结果和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要定期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提示可能与原分级结果不一致的,或因生产工艺、原材料、设备等发生改变时应重新进行分级,并提出新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
4.1.4分级结果以分级报告书形式表示,报告书内容包括分级依据、分级结果、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效果评价的方法和应告知的对象。4.1.5分级报告书应告知用人单位负责人、管理者和相关劳动者。4.1.6分级资料应归档保存。
4.2分级依据及方法
高温作业分级的依据包括劳动强度、接触高温作业时间、WBGT指数和服装的阻热性。4.2.1高温作业分级时,需确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按GBZ/T189.10执行。4.2.2高温作业分级时,需确定接触高温作业时间,接触高温作业时间以每个工作日累计接触高温作业时间计,单位为分钟(min)。4.2.3高温作业分级时,需确定作业环境热强度,即WBGT指数。WBGT指数的测定按GBZ/T189.7执行。
4.2.4高温作业分级时,需确定劳动者穿着服装的阻热性。长袖衬衫和长裤工作服及纺织材料连裤工作服的绝热系数为0.6Clo。
4.2.5根据以上测定评价结果,对照表1内容进行分级。4.3分级
高温作业按危害程度分为4级,即轻度危害作业(I级)、中度危害作业(Ⅱ级)、重度危害作业(Ⅲ级)和极重度危害作业(IV级)(表1)。表1高温作业分级
接触高温
劳动强度
(轻劳动)
(中劳动)
作业时间
60~120
121~240
241~360
60~120
121~240
241~360
(28~29)
(3031)
(32~33)
WBGT指数(℃)
(34~35)
(36~37)
(38~39)
劳动强度
(重劳动)
(极重劳动)
接触高温
作业时间
60~120
121~240
241~360
60~120
121~240
241~360
(28~29)
31~32
(30~31)
WBGT指数(℃)
(3233)
注;括号内WBGT指数值适用于未产生热适应和热习服的劳动者。5
分级管理原则
(3435)
(36~37)
GBZ/T229.3—2010
(38~39)
5.1根据不同等级的高温作业进行不同的卫生学监督和管理。分级越高,发生热相关疾病的危险度越高。wwW.bzxz.Net
5.2轻度危害作业(I级):在目前的劳动条件下,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应改善工作环境,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采取职业健康监护和防暑降温防护措施,保持劳动者的热平衡。5.3中度危害作业(Ⅱ级):在目前的劳动条件下,可能引起劳动者的健康危害。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强化职业健康监护和防暑降温等防护措施,调整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降低劳动者热应激反应及接触热环境的单位时间比率。
5.4重度危害作业(Ⅲ级):在目前的劳动条件下,很可能引起劳动者的健康危害,产生热损伤。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强调进行热应激监测,通过调整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进一步降低劳动者接触热环境的单位时间比率。
5.5极重度危害作业(IV级):在目前的劳动条件下,极有可能引起劳动者的健康危害,产生严重的热损伤。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严格进行热应激监测和热损伤防护措施,通过调整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严格限制劳动者接触热环境的时间比率。GBZ/T229.3—201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正确使用说明
A1本部分适用于对热环境产生习服并着绝热系数为0.6Clo服装的劳动者(长袖衬衫和长裤工作服,纺织材料连裤工作服)。
A.2如果由于劳动需要需穿着特种防护服装,应根据服装隔热性能对分级的等级进行调整。GBZT229.3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3—2010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010-59780011)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地
编:100021
E - mail; pmph @ pmph. com
购书热线:010-67605754010-65264830010-59787586010-59787592
刷:北京市后沙峪印剧厂
销:新华书店
本:880×1230
数:22千字
次:2010年6月第1版
号:14117·297
印张:0.75
2010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剧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E-mail:WQ@pmph.com(凡属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销售中心联系退换)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29.3—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3部分:高温
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atworkplacesPart3:Occupationalexposuretoheatstress2010-03-10发布
201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部分。GBZ/T229.3—2010
GBZ/T22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按部分发布,目前计划出版以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
第2部分:化学物;
第3部分:高温;
第4部分:噪声。
本部分是GBZ/T22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的第3部分,是GBZ2.2一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索职业接触限值》中高温接触限值的配套文件。本部分是在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4.4.3高温作业分级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自本部分实施之日起,GBZ2一2002中相应的内容作废。本部分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增加了热应激、高温热环境等与高温作业分级有关的标准术语;-对高温作业等级进行了重新划分;在高温作业等级划分中增加了热暴露时间和服装阻热性能因素;增加了高温作业分级标准的分级管理原则和正确使用说明。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洪涛、李涛、王天辉、张敏、马强、杜燮祎、王静、张娜、徐传香、吴铭权。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4200—84,GB/T4200—1997,GB/T17244—1998,GBZ2—2002。范围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高温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高温作业的分级及其管理原则。本部分适用于各类存在高温作业的分级管理。本部分不适用于每个劳动日累计高温暴露不足1小时的作业。规范性引用文件
GBZ/T229.3—2010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T189.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189.10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热应激反应
heat strain
由热应激引起的全身性生理反应。3.2
热平衡heatbalance
机体通过调节产热率和散热率,使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而保持机体体温处于平衡的状态。3.3
热适应heatadaptation
机体对于长期热环境刺激产生的耐热性提高的生理性适应过程。3.4
热习服heatacclimatization
个体耐受热强度能力渐进性增强的生理性适应过程。3.5
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et-bulbglobetemperatureindex又称WBGT指数,指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室外WBGT=自然湿球温度(℃)×0.7+十黑球温度(℃)×0.2+干球温度(℃)×0.1室内WBGT=自然湿球温度(℃)×0.7十黑球温度(℃)×0.33.6
environmentheatintensity
环境热强度
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热辐射影响人体热散发的强度以WBGT指数表示。3.7
服装的阻热性clothingthermalinsulation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所着的服装影响人体热散发的性能,单位为Clo。GBZ/T229.3—2010
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work-restregimen为防止热损伤而制定的高温作业单位时间内(小时)劳动休息制度。4高温作业分级
4.1分级原则与基本要求
4.1.1应对高温作业的健康危害、环境热强度、接触高温时间、劳动强度和工作服装阻热性能等全面评价基础上进行分级。
4.1.2分级前,通过现场巡查,识别工作场所高温的产生过程、分布范围和采取的控制和防护措施,收集既往热损伤发生和事故资料,确定需要进行分级的作业。作业分级应与日常监测相结合。4.1.3对作业分级结果和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要定期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提示可能与原分级结果不一致的,或因生产工艺、原材料、设备等发生改变时应重新进行分级,并提出新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
4.1.4分级结果以分级报告书形式表示,报告书内容包括分级依据、分级结果、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效果评价的方法和应告知的对象。4.1.5分级报告书应告知用人单位负责人、管理者和相关劳动者。4.1.6分级资料应归档保存。
4.2分级依据及方法
高温作业分级的依据包括劳动强度、接触高温作业时间、WBGT指数和服装的阻热性。4.2.1高温作业分级时,需确定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按GBZ/T189.10执行。4.2.2高温作业分级时,需确定接触高温作业时间,接触高温作业时间以每个工作日累计接触高温作业时间计,单位为分钟(min)。4.2.3高温作业分级时,需确定作业环境热强度,即WBGT指数。WBGT指数的测定按GBZ/T189.7执行。
4.2.4高温作业分级时,需确定劳动者穿着服装的阻热性。长袖衬衫和长裤工作服及纺织材料连裤工作服的绝热系数为0.6Clo。
4.2.5根据以上测定评价结果,对照表1内容进行分级。4.3分级
高温作业按危害程度分为4级,即轻度危害作业(I级)、中度危害作业(Ⅱ级)、重度危害作业(Ⅲ级)和极重度危害作业(IV级)(表1)。表1高温作业分级
接触高温
劳动强度
(轻劳动)
(中劳动)
作业时间
60~120
121~240
241~360
60~120
121~240
241~360
(28~29)
(3031)
(32~33)
WBGT指数(℃)
(34~35)
(36~37)
(38~39)
劳动强度
(重劳动)
(极重劳动)
接触高温
作业时间
60~120
121~240
241~360
60~120
121~240
241~360
(28~29)
31~32
(30~31)
WBGT指数(℃)
(3233)
注;括号内WBGT指数值适用于未产生热适应和热习服的劳动者。5
分级管理原则
(3435)
(36~37)
GBZ/T229.3—2010
(38~39)
5.1根据不同等级的高温作业进行不同的卫生学监督和管理。分级越高,发生热相关疾病的危险度越高。wwW.bzxz.Net
5.2轻度危害作业(I级):在目前的劳动条件下,可能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应改善工作环境,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采取职业健康监护和防暑降温防护措施,保持劳动者的热平衡。5.3中度危害作业(Ⅱ级):在目前的劳动条件下,可能引起劳动者的健康危害。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强化职业健康监护和防暑降温等防护措施,调整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降低劳动者热应激反应及接触热环境的单位时间比率。
5.4重度危害作业(Ⅲ级):在目前的劳动条件下,很可能引起劳动者的健康危害,产生热损伤。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强调进行热应激监测,通过调整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进一步降低劳动者接触热环境的单位时间比率。
5.5极重度危害作业(IV级):在目前的劳动条件下,极有可能引起劳动者的健康危害,产生严重的热损伤。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严格进行热应激监测和热损伤防护措施,通过调整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严格限制劳动者接触热环境的时间比率。GBZ/T229.3—201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正确使用说明
A1本部分适用于对热环境产生习服并着绝热系数为0.6Clo服装的劳动者(长袖衬衫和长裤工作服,纺织材料连裤工作服)。
A.2如果由于劳动需要需穿着特种防护服装,应根据服装隔热性能对分级的等级进行调整。GBZT229.3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3—2010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010-59780011)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地
编:100021
E - mail; pmph @ pmph. com
购书热线:010-67605754010-65264830010-59787586010-59787592
刷:北京市后沙峪印剧厂
销:新华书店
本:880×1230
数:22千字
次:2010年6月第1版
号:14117·297
印张:0.75
2010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剧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E-mail:WQ@pmph.com(凡属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销售中心联系退换)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9146-1988 商品紧固件的粗糙级精度普通螺纹极限尺寸
- GB/T34077.3-2021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管理规范第3部分:运行保障管理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10574.1-1989 锡铅焊料化学分析方法 碘酸钾滴定法测定锡量
- GB/T38972-2020 增材制造用硼化钛颗粒增强铝合金粉
- GB/T3289.25-1982 可锻铸铁管路连接件型式尺寸 偏心异径外接头
- GB/T3289.26-1982 可锻铸铁管路连接件型式尺寸 内接头
- GB/T21666-2008 尿吸收辅助器具 评价的一般指南
- GB/T33049-2016 偏光片用光学薄膜 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方法
- GB/T43772-2024 电子气体 二氧化碳
- GB/T14929.2-1994 花生仁、棉籽油、花生油中涕灭威残留量测定方法
- GB/T11982.2-1996 聚氯乙烯卷材地板 第2部分:有基材有背涂层聚氯乙烯卷材地板
- GB/T11132-2008 液体石油产品烃类的测定 荧光指示剂吸附法
- GB/T22807-2008 皮革和毛皮 化学试验 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 GB50508-2010 涤纶工厂设计规范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