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30 08:10:23
  • GB/T15317-2009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5317-2009

  • 标准名称: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9-10-30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2.17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标准价格:

    0.0 元
  • 出版日期:

    2010-05-01

其他信息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相关标签:

    燃煤 工业锅炉 节能 监测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15317-2009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 GB/T15317-200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_27.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317—2009
代替GB/T15317—1994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
Monitoring and testing for energy savingof coal fired industrial boilers2009-10-30发布
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伪
2010-05-01实施
本标准代替GB/T15317-199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本标准与GB/T15317-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本标准名称改为“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增加了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节能监测要求;一增加了对锅炉操作人员的要求;—检查项目增加了对入炉燃料的要求;一检查项目去掉了关于排污率的要求;修改了指标计算公式;
-对考核指标要求进行了调整和细化;一规定了浪费能源量的计算方法;一规范了节能监测报告格式。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能源管理分委员会归口。GB/T15317—2009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节能监察信息网。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辛定国、陈海红、李爱仙、胡秀莲、陈晓萍、张管生。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5317—1994。
1范围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
本标准规定了燃煤工业锅炉能源利用状况的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和考核指标。GB/T15317—2009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热功率(额定蒸发量)大于0.7MW(1t/h)、小于或等于24.5MW(35t/h)的工业蒸汽锅炉和额定供热量大于2.5GJ/h的工业热水锅炉。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
GB/T10180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GB/T17954工业锅炉经济运行
3工业锅炉节能监测项目
3.1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检查项目
3.1.1是否为列人国家淘汰目录的锅炉;锅炉如果属于增容范围,应有主管机构批准手续,其技术经济指标应符合GB/T17954一级炉要求。3.1.2锅炉主要操作人员应持有培训合格证与上岗资格证明。3.1.3锅炉的给水、锅炉的水质应有定期分析记录并符合GB/T1576的要求。3.1.4应有3年内热效率测试报告,锅炉在新安装、大修、技术改造后应进行热效率测试,热效率测试应由专业单位按GB/T10180进行。3.1.5锅炉运行负荷,除短时间的负荷外,一般不应低于额定蒸发量或额定供热量的70%。3.2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测试项目
3.2.1锅炉排烟温度。
3.2.2排烟处空气系数。
3.2.3炉渣含碳量。
3.2.4炉体表面温度。
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4.1测试工况
测试应在正常生产运行工况下进行。4.2测试时间
监测测试时间:从热工况达到稳定状态开始,测试时间应不少于1h;除去需要化验分析的项目以外,测试项目参数每隔15min一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4.3测试仪表
监测所用仪器仪表应能满足项目测试的要求,仪表应完好,在检定周期以内,准确度不低于2.0级。4.4排烟温度的测试
排烟温度的测试应在锅炉最后一级尾部受热面出口1m以内的平直烟道上进行,测温元件应插入1
GB/T15317—2009
烟道中心处并保持热电偶插入处的密封。4.5空气系数的测试
烟气取样应在锅炉最后一级尾部受热面出口1m以内的烟道中心位置,烟气取样应与烟温测量同步进行。
空气系数采用奥氏分析仪或燃烧效率测试仪,测出烟气含氧量g(O,)、一氧化碳含量(CO)及三原子气体含量g(RO2)按式(1)计算空气系数:a=
式中:
q(0)-0.5g(C0)
21 - 79 × 100 - (O.,) - g(CO) - (RO,)a-—空气系数;
p(O2)、p(CO)、(RO,)—干燃烧产物的体积分数。4.6炉渣含碳量的测试
装有机械除渣设备的锅炉,可在出灰口处定期取样。(一般15min~20min取样一次),取样应注意样本的均匀性和样品的代表性。炉渣样品数量应不少于总炉渣数量的2%,当燃煤灰分大于40%时,炉渣样品数量应不少于总炉渣数量的1%,但数量应不少于2kg,1kg送化验,1kg封存备查。4.7炉体表面温度测试
炉体表面温度的测试测点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炉体表面温度的测点应均匀地布置在锅炉外壁的各个侧面上,对于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1.4MW(2t/h)的锅炉,每侧墙不得少于8个点,其余锅炉每侧墙不得少于12个点,窥探孔和观火门300mm范围内不应布测点。一般每1m2面积取一个测点,每个测点每隔15min记录一次,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4.8
锅炉入炉燃料质量
锅炉入炉燃料品种质量应有相应的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应包括工业分析、低位发热量和含硫量等指标,人炉燃料应与锅炉设计燃料基本一致。4.9
测量仪表的误差
测量仪表的误差应符合表1要求。表1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测量仪表误差要求排烟温度
≤±3%
表面温度
≤±1℃
5工业锅炉节能监测考核指标
5.1热效率考核指标见表2。
≤±0.2%
≤±5%
2工业锅炉节能监测热效率考核指标表2
额定热功率Q/MW[或蒸发量D/(GJ/h)]0.7≤Q<1.4(2.5≤D<5)
1.4≤Q<2.8
(5≤D<10)
2.8≤Q<4.2(10≤D<15)
4.2≤Q<7(15≤D<25)
7≤Q<14(25≤D<50)
Q≥14(D≥50)
热效率n/%
P(RO2)
≤±0.3%
5.2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排烟温度考核指标见表3。表3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排烟温度考核指标表额定热功率Q/MW
[或蒸发量D/(GJ/h)]
排烟温度/℃
0.7≤1.4
(2.5≤D<5)
≤230
空气系数考核指标见表4。
额定热功率Q/MW
[或蒸发量D/(GJ/h)]
排烟处的空气系数
0.7≤Q<1.4
(2.5≤D<5)
5.4炉渣含碳量考核指标见表5。额定热功率Q/MW
[或蒸发量D/(GJ/h)]
允许炉渣含碳量/%
0.7≤Q<1.4
(2.5≤D<5)
注:燃用无烟煤时,可放宽20%。5.5锅炉炉体表面温度考核指标
1.4≤Q<2.8
(5≤D<10)
≤200
2.8≤Q<4.2
(10≤D<15)
≤180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空气系数表
1.4≤Q<2.8
(5≤D<10)
2.8≤Q<4.2
(10表5炉渣含碳量考核指标
1.4≤Q<2.8
(5≤D<10)
2.8≤Q<4.2
(10GB/T15317—2009
4.2≤Q<7
(15≤D<25)
≤170
4.2≤Q<7
(15≤D<25)
4.2≤Q<7
(15≤D<25)
锅炉炉体外表面侧面温度应不大于50℃,锅炉炉顶表面温度应不大于70℃。5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节能监测考核指标5.6
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节能监测考核指标见表6。表6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监测考核指标热效率
排烟温度
≤140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结果评价
空气系数
飞灰可燃物含量
(D≥50)
≤150
(D≥50)
(D≥50)
炉体表面温度
6.1本标准规定的能源利用监测检查项目和测试项目考核指标是监测合格的最低标准。监测机构应以此进行合格与不合格的评价。全部监测指标均合格方可认为节能监测结果合格。6.2对监测不合格者,监测机构应做出能源浪费程度的评价报告和提出改进建议,监测报告格式见附录A。节能监测不合格超耗能源量计算方法参见附录B。3
GB/T15317—2009
单位名称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监测检查项目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结果
是否为列入国家淘汰目录的锅炉;锅炉如果属于增容范围,应有主管机构批准手续,其技术经济指标应符合GB/T17954一级炉要求锅炉主要操作人员应持有培训合格证与上岗资格证明
锅炉的给水、锅水的水质应有定期分析记录并符合GB/T1576的要求
应有3年内热效率测试报告,锅炉在新安装、大修、技术改造后应进行热效率测试,热效率测试应由专业单位按GB/T10180进行锅炉运行负荷,除短时间的负荷外,一般不应低于额定蒸发量或额定供热量的70%监测测试项目
锅炉排烟温度/℃
排烟处空气系数
炉渣含碳量/%
炉体表面温度/℃
监测结果评价:
编制: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结果
监测日期
设备编号
监测标准
检查结果
测试结果
审核:
考核指标
环境温度
节监字第
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
单位名称(节能监测专用章)
批准:
B.1锅炉热效率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节能监测不合格超耗能源量计算GB/T15317—2009
锅炉热效率按式(B.1)或式(B.2)计算,每低于考核指标1%,按超耗能源量1%计算。Bu=(-n)/1%×1%B,T
或B=(=n)/1%×1%B
式中:
Bur——超耗能源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年(kgce/a);锅炉热效率考核指标,以百分数表示(%);一实测锅炉热效率,以百分数表示(%);B,锅炉实测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小时(kgce/h);T—锅炉累计运行时间,单位为小时每年(h/a);B,锅炉年耗标煤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年(kgce/a)。B.2锅炉排烟温度
.(B.1)
..(B.2)
锅炉排烟温度按式(B.3)或式(B.4)计算,实测温度每超过考核指标15℃,按超耗能源量1.4%计算。
Bu=(8pys-pk)/15×1.4%BsT
或Bu=(ps)/15×1.4%Babzxz.net
式中:
p——实测排烟温度,单位为摄氏度(℃);,y——排烟温度考核指标,单位为摄氏度(℃)。B.3锅炉炉渣可燃物含量
.(B.3)
...B.4)
锅炉炉渣可燃物含量按式(B.5)或式(B.6)计算,每超考核指标2.5%,按超耗能源量1%计算。B=(Cs-C±)/2.5%×1%BsT
或Bu=(C-C)/2.5%×1%B
式中:
C.s—一实测炉渣可燃物含量,以百分数表示(%);C±—炉渣可燃物含量考核指标,以百分数表示(%)。B.4锅炉空气系数
...(B.5)
锅炉空气系数按式(B.7)或式(B.8)计算,每超考核指标0.1,按超耗能源量0.84%计算。Bu=(a,-ag)/0.1×0.84%BT
或Bu=(a,-α)/0.1×0.84%B
式中:
α.实测空气系数;
空气系数考核指标。
......(B.8)
GB/T15317—2009
5炉体表面温度
炉体表面温度按式(B.9)计算,每超考核指标10℃,按每平方米每小时超耗能源量0.037千克标准煤计算。
Br=0.037.(tums-tomk)/10×ST
式中:
..........(B.9)
0.037一—炉体外表面超考核10℃,每平方米每小时超耗能源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平方米小时[kgce/(m2 · h)];
炉体外表面实测温度,单位为摄氏度(℃);trms
tbmk——规定的炉体表面温度,单位为摄氏度(℃);S—炉体外表面散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注:锅炉热效率超耗能源盘不能与四项监测指标超耗能源量相加重复计算。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行业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