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23224-2008 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

【国家标准(GB)】 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3 02:28:54
- GB/T23224-2008
- 现行
标准号:
GB/T 23224-2008
标准名称:
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12-31 -
实施日期:
2009-06-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05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烟草品种对由病原真菌、细菌、病毒和根结线虫等引起的主要病害的抗病性鉴定及抗性评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烟草品种的抗病性鉴定。 GB/T 23224-2008 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 GB/T23224-2008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1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224—2008
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
Identification of cultivar resistance to tobacco disease2008-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伤
2009-06-01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孔凡玉、王风龙、张成省、钱玉梅、王静、陈德鑫、申莉莉。GB/T23224-2008
1范围
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
GB/T23224-—2008
本标准规定了炳草品种对由病原真菌、细菌、病毒和根结线虫等引起的主要病害的抗病性鉴定及抗性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烟草品种的抗病性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3222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variationof pathogenicity
致病性分化
病原物由于突变、杂交、适应性变异、不同孢子细胞质的异质性等致使生理小种改变,导致致病性差异。
人工接种鉴定artificial inoculationforidentification用人工繁殖或收集的病原物,按一定量接种,创造发病条件,根据接种对象发病程度确定品种抗病性强弱。
control cultivar
对照品种
为了检验试验的可靠性,在品种鉴定时附加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4品种抗病性鉴定
4.1黑胫病
4.1.1田间病圃鉴定
4.1.1.1鉴定方法
选择排灌方便,肥力水平中等,连年发病较重的烟田作鉴定面,病应明确病原生理小种类别。每个品种种植1行,每行20株以上,至少3次重复,随机排列,每重复设抗病品种“革新三号”、中抗品种“金星6007”和感病品种“小黄金1025”各1行为对照。另设当地种植的抗、中、感品种作为辅助对照。参鉴烟草品种在全生育期内不应使用杀菌剂,杀虫剂的使用根据病圃内害虫发生种类和程度而定。人工接种鉴定,接种体选用当地优势生理小种或根据试验需要选取菌株。烟草移至大田成活后(10d~20d)用菌谷接种,每株接种量4g。接种后若天气干旱应灌水,以使田间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
GB/T23224—2008
菌谷制作方法:将谷子煮至约一半谷粒开花,捞出,装人三角瓶,高压灭菌1h。将已培养好的黑胫病菌种,接种到灭菌后冷却的谷子上,然后置于28℃~30℃下培养15d~20d即成,4.1.1.2分级及调查方法
病害严重度分级应符合GB/T23222的规定。调查时间:于发病初期、盛期和末期各调查1次,每次均应调查各品种全部植株。4.1.2室内接种鉴定
4.1.2.1鉴定方法
烟苗长至5片~6片真叶时,移栽至直径大于10cm的花盆,每盆2株。每品种10株~20株,对照品种设置同4.1.1.1,待烟苗成活后,每株按0.25g~0.50g菌谷量接种,置于温度28℃、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诱发病害。
4.1.2.2分级及调查方法
23222的规定。
病害严重度分级应符合
调查时间:接种后第
4.2青枯病
4.2.1田间病圃鉴定
a、7d、10d调查病情。每次均应调查各品种全部植株。4.2.1.1鉴定方法
选择排灌方便肥力水平中等,连年发病较重的烟田作鉴定面,观察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每品种种植1行,每行20少3次重复,随机排列,设抗病品种D101~感病品种“长脖黄“为对照。各地增设当地抗、中、感为对照。参鉴烟草品种在全生育期内不使用杀菌剂,杀虫剂的使用根据病圃内害虫发生种类和程度市定。
4.2.1.2分级及调查方法
病害严重度分级应符合GB/T23222的规定调查时间:在日间发病初期、盛期和末期,进行田间调查,每次均应调查各品种全部植株。4.2.2室内苗期接利鉴定
4.2.2.1鉴定方法
真叶时,移裁至直径大于10cm的花盆,待烟苗成活后,用伤根灌菌液的方法,烟苗长至5片
每个品种至少5株烟苗,
放重复以上
对照品种设置同4.2.
每株灌20L的青枯菌悬浮液
(3×10°CFU/mL)。接种后置干温度28℃~30℃,相对湿度80%以上的环境中,观察发病情况。接种体制备:接种体选用地流行病原菌或根据试验需要选取菌株。将4C下保存于无菌水中的青枯菌,在肉汁培养基平板上划线28℃~30℃下培养24h,挑取典型菌落移置于肉汁斜面,28℃培养24h后移至肉汁斜面,继续培养24h后用无菌水稀释,至所需要的接菌浓度。4.2.2.2分级及调查方法
病害严重度分级应符合GB/T23222的规定调查时间:接种后第7d、10d15d、21d、30d进行调查,每次均应调查各品种全部植株,4.3炭疽病
4.3.1菌种的培养
菌种的培养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26℃下培养7d,用培养产生的分生孢子制备悬浮液供接种用。
4.3.2接种材料的准备
将烟苗移栽到直径大于10cm的花盆内,每品种至少3次重复,每重复至少5株烟苗。4.3.3接种方法
于烟苗5片~6片真叶时进行炭疽菌孢子(1×10°CFU/mL)接种,用小型手持喷雾器将孢子悬浮2
GB/T23224—2008
液喷洒到植株上,以叶片正反面充分湿润为宜。接种后在保持温度26℃~30℃、相对湿度80%以上环境条件下生长。
4.3.4分级及调查方法
病害严重度分级应符合GB/T23222的规定,调查时间:接种后第5d、10d、20d分别调查发病程度,每次均应调查各品种全部植株。4.4根结线虫病
4.4.1温室接种鉴定
4.4.1.1接种体制备
接种体选用当地优势种及生理小种或根据试验需要选取,利用感病的番茄品种“Rutgers”接种繁殖根结线虫,在25℃~30℃下生长55d~60d后即可作为接种体使用。4.4.1.2接种方法
士接秒送,烟苗长至3片~4片真叶时,移栽至直径大采用线虫卵或病
盆接种5000个线虫
10cm的花盆内,烟苗每
将其栽人装有病土(病根及根际病工与消毒营养土接1:4混合)的花盆中,接种后按常规管理并防止其他病虫干抗。在室温为2530C条件下生长,抗病品种“T1706”
没感病品种“长脖黄”
C95”为对照。设当地的抗病品种,中抗品种和感病品种为对照。每处理5株,随机排列,至少3次重复
4.4.1.3分级及调查方法
病害严重度分
级应符合GB/T23222的规定。
调查时间:接和后2个月,拔出烟株,用自来水冲去根部泥土,调查全部烟株根结我虫病病情。4.4.2田间鉴江
4.4.2.1鉴定法
选择根结线虫连年为害较重的田块,在自然发病条件下,鉴定品种对根结线虫的抗性,每品种至少种1行,每行20随机排列,至少设3次重复,对照品种与4.4.1.2相同。4.4.2.2分级与调2方法
病害严重度分2合GB/T232的规定调查时间:收获期拔根调查病情,调查全部火N
4.5赤星病
4.5.1温室苗期接种鉴定
4.5.1.1接种体的制备
结线虫病病情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将烟草赤星病菌在PDA平板培养基上26培养+d,用1%葡萄糖液配成浓度为1×10°CFU/mL的孢子悬浮液作为接种液。
4.5.1.2接种材料的准备
将烟苗移栽至直径大于10cm的花盆内,每品种20盆,每盆2株,至少设3次重复4.5.1.3接种方法
于烟苗9片~10片真叶时进行赤星病孢子(1×105CFU/mL)接种,用小型手持喷雾器将孢子悬浮液喷洒到植株上,然后置于人工气候箱内,设定温度26℃~30℃,相对湿度70%。设感病品种*G140”、抗病品种“净叶黄”为对照,设当地种植的抗病品种、中抗品种和感病品种作为辅助对照。4.5.1.4分级与调查方法
病害严重度分级应符合GB/T23222的规定。调查时间:接种后第7d、10d、20d调查发病程度。3
GB/T23224—2008
4.5.2田间鉴定
4.5.2.1鉴定方法
选择排灌方便,肥力水平中等,连年发病较重的烟田作鉴定面,每个品种种植1行,每行20株以上,3次重复以上,随机排列。对照品种同4.5.1.3。对照品种和参鉴品种烟株应适当多施氮肥,一般打顶不采收,在全生育期内不使用杀菌剂,杀虫剂的使用根据病圃内害虫发生种类和程度而定。在参鉴品种四周种植不少于2行的保护行品种,株行距与参鉴品种相同。保护行品种应选择发病较轻的品种。在发病较轻年份,可进行人工辅助接种。人工接种鉴定应在下部叶片开始成熟时进行,接种一般用浓度为1×105CFU/mL的孢子悬浮液进行喷雾接种,孢子悬浮液的制备同4.5.1.1。也可将带有赤星病菌的烟叶粉碎均匀,撒入田间。4.5.2.2分级与调查方法
病害严重度分级应符合GB/T23222的规定。调查时间:自然发病于病发初期、盛期和末期各调查1次,若人工接种则于接种后每10d调查1次,连续调查3次。
调查方法:每处理定点调查5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4.6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MV)4.6.1接种体的制备
接种体选用当地优势株系或根据试验需要选取,接种到系统寄主上繁殖保存。为了防止保存期病毒的致病性退化,在使用前15d转接到“三生-NN”烟上复壮1次,备用。4.6.2鉴定方法
于烟苗4片~5片真叶时进行汁液摩擦接种,在第一片真叶上撒少许400目~500目的金刚砂,然后用棉花蘸取病毒汁液,在叶片上轻轻摩擦。烟苗数量较大时可以用喷枪接种,接种前在病毒汁液中加人1%金刚砂,高压喷射(压力为68947.6Pa~206842.8Pa),喷口距接种物20cm,每株喷接0.5s。接种7d后未见发病再回接1次。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排列,每次重复15株烟苗以上。烟株保持在25℃~28℃条件下生长,设“三生-NN”为抗病对照、“革新三号”为中抗对照、“G140”为感病对照。4.6.3分级与调查方法
病害严重度分级应符合GB/T23222的规定。调查时间:接种后第7d、14d、21d调查全部烟株发病情况。4.7黄瓜花叶病毒病
4.7.1接种体的准备
接种体选用当地优势株系或根据试验需要选取,接种到“三生-NN”上繁殖保存。为了防止保存期病毒的致病性退化,在使用前15d转接到“三生-NN”上复壮1次,备用。4.7.2鉴定方法
于烟苗4片~5片真叶时进行接种,方法同4.6.2。设“Ti245”“铁把子”为抗病对照,“G28”和“亮黄烟”为感病对照。
4.7.3分级与调查方法
同4.6.3。
4.8结果计算与评价
病情指数和发病率计算应符合GB/T23222的规定,各次调查数据中以感病对照品种发病最先达到感病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进行抗病性评价。感病对照的病情指数不低于60时方可认为试验及评价有效。
品种抗病性评价标准如下:
高抗或免疫(I):病情指数为0;抗病(R):病情指数为0.1~20;中抗(MR):病情指数为20.1~40;中感(MS):病情指数为40.1~60;感病(S):病情指数为60.1~80;高感(HS):病情指数为80.1~100。GB/T23224—2008
GB/T23224-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
GB/T23224—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印张0.75字数10千字
开本880×12301/16
2009年4月第一版2009年4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6804定价14.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224—2008
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
Identification of cultivar resistance to tobacco disease2008-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伤
2009-06-01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孔凡玉、王风龙、张成省、钱玉梅、王静、陈德鑫、申莉莉。GB/T23224-2008
1范围
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
GB/T23224-—2008
本标准规定了炳草品种对由病原真菌、细菌、病毒和根结线虫等引起的主要病害的抗病性鉴定及抗性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烟草品种的抗病性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3222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variationof pathogenicity
致病性分化
病原物由于突变、杂交、适应性变异、不同孢子细胞质的异质性等致使生理小种改变,导致致病性差异。
人工接种鉴定artificial inoculationforidentification用人工繁殖或收集的病原物,按一定量接种,创造发病条件,根据接种对象发病程度确定品种抗病性强弱。
control cultivar
对照品种
为了检验试验的可靠性,在品种鉴定时附加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4品种抗病性鉴定
4.1黑胫病
4.1.1田间病圃鉴定
4.1.1.1鉴定方法
选择排灌方便,肥力水平中等,连年发病较重的烟田作鉴定面,病应明确病原生理小种类别。每个品种种植1行,每行20株以上,至少3次重复,随机排列,每重复设抗病品种“革新三号”、中抗品种“金星6007”和感病品种“小黄金1025”各1行为对照。另设当地种植的抗、中、感品种作为辅助对照。参鉴烟草品种在全生育期内不应使用杀菌剂,杀虫剂的使用根据病圃内害虫发生种类和程度而定。人工接种鉴定,接种体选用当地优势生理小种或根据试验需要选取菌株。烟草移至大田成活后(10d~20d)用菌谷接种,每株接种量4g。接种后若天气干旱应灌水,以使田间土壤含水量处于饱和状态。
GB/T23224—2008
菌谷制作方法:将谷子煮至约一半谷粒开花,捞出,装人三角瓶,高压灭菌1h。将已培养好的黑胫病菌种,接种到灭菌后冷却的谷子上,然后置于28℃~30℃下培养15d~20d即成,4.1.1.2分级及调查方法
病害严重度分级应符合GB/T23222的规定。调查时间:于发病初期、盛期和末期各调查1次,每次均应调查各品种全部植株。4.1.2室内接种鉴定
4.1.2.1鉴定方法
烟苗长至5片~6片真叶时,移栽至直径大于10cm的花盆,每盆2株。每品种10株~20株,对照品种设置同4.1.1.1,待烟苗成活后,每株按0.25g~0.50g菌谷量接种,置于温度28℃、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诱发病害。
4.1.2.2分级及调查方法
23222的规定。
病害严重度分级应符合
调查时间:接种后第
4.2青枯病
4.2.1田间病圃鉴定
a、7d、10d调查病情。每次均应调查各品种全部植株。4.2.1.1鉴定方法
选择排灌方便肥力水平中等,连年发病较重的烟田作鉴定面,观察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每品种种植1行,每行20少3次重复,随机排列,设抗病品种D101~感病品种“长脖黄“为对照。各地增设当地抗、中、感为对照。参鉴烟草品种在全生育期内不使用杀菌剂,杀虫剂的使用根据病圃内害虫发生种类和程度市定。
4.2.1.2分级及调查方法
病害严重度分级应符合GB/T23222的规定调查时间:在日间发病初期、盛期和末期,进行田间调查,每次均应调查各品种全部植株。4.2.2室内苗期接利鉴定
4.2.2.1鉴定方法
真叶时,移裁至直径大于10cm的花盆,待烟苗成活后,用伤根灌菌液的方法,烟苗长至5片
每个品种至少5株烟苗,
放重复以上
对照品种设置同4.2.
每株灌20L的青枯菌悬浮液
(3×10°CFU/mL)。接种后置干温度28℃~30℃,相对湿度80%以上的环境中,观察发病情况。接种体制备:接种体选用地流行病原菌或根据试验需要选取菌株。将4C下保存于无菌水中的青枯菌,在肉汁培养基平板上划线28℃~30℃下培养24h,挑取典型菌落移置于肉汁斜面,28℃培养24h后移至肉汁斜面,继续培养24h后用无菌水稀释,至所需要的接菌浓度。4.2.2.2分级及调查方法
病害严重度分级应符合GB/T23222的规定调查时间:接种后第7d、10d15d、21d、30d进行调查,每次均应调查各品种全部植株,4.3炭疽病
4.3.1菌种的培养
菌种的培养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26℃下培养7d,用培养产生的分生孢子制备悬浮液供接种用。
4.3.2接种材料的准备
将烟苗移栽到直径大于10cm的花盆内,每品种至少3次重复,每重复至少5株烟苗。4.3.3接种方法
于烟苗5片~6片真叶时进行炭疽菌孢子(1×10°CFU/mL)接种,用小型手持喷雾器将孢子悬浮2
GB/T23224—2008
液喷洒到植株上,以叶片正反面充分湿润为宜。接种后在保持温度26℃~30℃、相对湿度80%以上环境条件下生长。
4.3.4分级及调查方法
病害严重度分级应符合GB/T23222的规定,调查时间:接种后第5d、10d、20d分别调查发病程度,每次均应调查各品种全部植株。4.4根结线虫病
4.4.1温室接种鉴定
4.4.1.1接种体制备
接种体选用当地优势种及生理小种或根据试验需要选取,利用感病的番茄品种“Rutgers”接种繁殖根结线虫,在25℃~30℃下生长55d~60d后即可作为接种体使用。4.4.1.2接种方法
士接秒送,烟苗长至3片~4片真叶时,移栽至直径大采用线虫卵或病
盆接种5000个线虫
10cm的花盆内,烟苗每
将其栽人装有病土(病根及根际病工与消毒营养土接1:4混合)的花盆中,接种后按常规管理并防止其他病虫干抗。在室温为2530C条件下生长,抗病品种“T1706”
没感病品种“长脖黄”
C95”为对照。设当地的抗病品种,中抗品种和感病品种为对照。每处理5株,随机排列,至少3次重复
4.4.1.3分级及调查方法
病害严重度分
级应符合GB/T23222的规定。
调查时间:接和后2个月,拔出烟株,用自来水冲去根部泥土,调查全部烟株根结我虫病病情。4.4.2田间鉴江
4.4.2.1鉴定法
选择根结线虫连年为害较重的田块,在自然发病条件下,鉴定品种对根结线虫的抗性,每品种至少种1行,每行20随机排列,至少设3次重复,对照品种与4.4.1.2相同。4.4.2.2分级与调2方法
病害严重度分2合GB/T232的规定调查时间:收获期拔根调查病情,调查全部火N
4.5赤星病
4.5.1温室苗期接种鉴定
4.5.1.1接种体的制备
结线虫病病情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将烟草赤星病菌在PDA平板培养基上26培养+d,用1%葡萄糖液配成浓度为1×10°CFU/mL的孢子悬浮液作为接种液。
4.5.1.2接种材料的准备
将烟苗移栽至直径大于10cm的花盆内,每品种20盆,每盆2株,至少设3次重复4.5.1.3接种方法
于烟苗9片~10片真叶时进行赤星病孢子(1×105CFU/mL)接种,用小型手持喷雾器将孢子悬浮液喷洒到植株上,然后置于人工气候箱内,设定温度26℃~30℃,相对湿度70%。设感病品种*G140”、抗病品种“净叶黄”为对照,设当地种植的抗病品种、中抗品种和感病品种作为辅助对照。4.5.1.4分级与调查方法
病害严重度分级应符合GB/T23222的规定。调查时间:接种后第7d、10d、20d调查发病程度。3
GB/T23224—2008
4.5.2田间鉴定
4.5.2.1鉴定方法
选择排灌方便,肥力水平中等,连年发病较重的烟田作鉴定面,每个品种种植1行,每行20株以上,3次重复以上,随机排列。对照品种同4.5.1.3。对照品种和参鉴品种烟株应适当多施氮肥,一般打顶不采收,在全生育期内不使用杀菌剂,杀虫剂的使用根据病圃内害虫发生种类和程度而定。在参鉴品种四周种植不少于2行的保护行品种,株行距与参鉴品种相同。保护行品种应选择发病较轻的品种。在发病较轻年份,可进行人工辅助接种。人工接种鉴定应在下部叶片开始成熟时进行,接种一般用浓度为1×105CFU/mL的孢子悬浮液进行喷雾接种,孢子悬浮液的制备同4.5.1.1。也可将带有赤星病菌的烟叶粉碎均匀,撒入田间。4.5.2.2分级与调查方法
病害严重度分级应符合GB/T23222的规定。调查时间:自然发病于病发初期、盛期和末期各调查1次,若人工接种则于接种后每10d调查1次,连续调查3次。
调查方法:每处理定点调查5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4.6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MV)4.6.1接种体的制备
接种体选用当地优势株系或根据试验需要选取,接种到系统寄主上繁殖保存。为了防止保存期病毒的致病性退化,在使用前15d转接到“三生-NN”烟上复壮1次,备用。4.6.2鉴定方法
于烟苗4片~5片真叶时进行汁液摩擦接种,在第一片真叶上撒少许400目~500目的金刚砂,然后用棉花蘸取病毒汁液,在叶片上轻轻摩擦。烟苗数量较大时可以用喷枪接种,接种前在病毒汁液中加人1%金刚砂,高压喷射(压力为68947.6Pa~206842.8Pa),喷口距接种物20cm,每株喷接0.5s。接种7d后未见发病再回接1次。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排列,每次重复15株烟苗以上。烟株保持在25℃~28℃条件下生长,设“三生-NN”为抗病对照、“革新三号”为中抗对照、“G140”为感病对照。4.6.3分级与调查方法
病害严重度分级应符合GB/T23222的规定。调查时间:接种后第7d、14d、21d调查全部烟株发病情况。4.7黄瓜花叶病毒病
4.7.1接种体的准备
接种体选用当地优势株系或根据试验需要选取,接种到“三生-NN”上繁殖保存。为了防止保存期病毒的致病性退化,在使用前15d转接到“三生-NN”上复壮1次,备用。4.7.2鉴定方法
于烟苗4片~5片真叶时进行接种,方法同4.6.2。设“Ti245”“铁把子”为抗病对照,“G28”和“亮黄烟”为感病对照。
4.7.3分级与调查方法
同4.6.3。
4.8结果计算与评价
病情指数和发病率计算应符合GB/T23222的规定,各次调查数据中以感病对照品种发病最先达到感病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进行抗病性评价。感病对照的病情指数不低于60时方可认为试验及评价有效。
品种抗病性评价标准如下:
高抗或免疫(I):病情指数为0;抗病(R):病情指数为0.1~20;中抗(MR):病情指数为20.1~40;中感(MS):病情指数为40.1~60;感病(S):病情指数为60.1~80;高感(HS):病情指数为80.1~100。GB/T23224—2008
GB/T23224-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
GB/T23224—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印张0.75字数10千字
开本880×12301/16
2009年4月第一版2009年4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6804定价14.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8949-2008 聚氨酯干法人造革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12115-1989 高频信号发生器测试方法
- GB/T22943-2008 蜂蜜中三甲氧苄氨嘧啶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8702-19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 GB/T14926.6-2001 实验动物 支气管鲍特杆菌检测方法
- GB/T4789.29-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
- GB/T5211.1-2003 颜料水溶物测定 冷萃取法
- GB9364.2-1997 小型熔断器 第2部分:管状熔断体
- GB/T19216.23-2003 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 第23部分: 试验步骤和要求 数据电缆
- GB11899-1989 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重量法
- GB/T5845.1-2008 城市公共交通标志 第1部分:总标志和分类标志
- GB/T17824.2-2008 规模猪场生产技术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