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
- HJ 451-2008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8 05:16:29
- HJ451-2008
- 现行
标准号:
HJ 451-2008
标准名称: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
标准类别: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12-10 -
实施日期:
2009-03-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531.98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柴油车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包括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OC)、颗粒过滤器(DPF)、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由以上基本后处理装置单元衍生组织的装置参照本标准执行。 HJ 451-2008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 HJ451-2008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451-2008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处理装置
柴油车排气后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ductAftertreatment devices for diesel vehicle exhaust(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08-12-10发布
2009-03-01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适用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条件.
试验仪器和设备
试验方法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颗粒过滤器(DPF)称重方法和电加热炉再生(清洁)方法..I1附录B(资料性附录)后处理装置一般资料及试验结果记录、..12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控制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参照采用《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8377)体系结构以及《北京市柴油车颗粒物排放治理技术指南》有关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的主要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索克汽车试验有限公司、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巴斯夫催化剂(上海)有限公司、云南菲尔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8年12月10日批准。本标准自2009年3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柴油车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包括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OC)、颗粒过滤器(DPF)、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由以上基本后处理装置单元衍生组合的装置参照本标准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7691免费标准bzxz.net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352.3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1122
GB/T5181
柴油机油
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
GB/T18297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18377
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aftertreatmentdevicesfor dieselvehicleexhaust指安装在柴油车发动机排气系统中,能通过各种理化作用来降低排气中污染物排放量的装置。
3.2.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ieseloxidationcatalyst(简称Doc)指安装在柴油车发动机排气系统中,通过催化氧化反应,能降低排气中一氧化碳(CO)、总碳氢化合物(THC)和颗粒物(PM)中SOF等污染物排放量的排气后处理装置。3.3.颗粒过滤器dieselparticulatefilter(简称DPF)指安装在发动机排气系统中,通过过滤来降低排气中颗粒物的装置。当DPF载体的表面涂覆有催化剂,称为催化型颗粒过滤器(catalyzeddieselparticulatefilter,简称CDPF)。1
3.4.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简称ScR)指安装在发动机排气系统中,将排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以降低NO排放量的排气后处理装置。该系统需要外加能产生还原剂的物质(例如,能水解产生NH3的尿素)。
3.5.CDPF的平衡点温度balancepointtemperature(简称BPT)CDPF在指定的发动机工况下进行PM加载时,CDPF的压降从上升到没有明显下降时的入口温度。
3.6.催化转化器的转化效率catalytic converter efficiency试验车辆或发动机按照指定的工况运行时,催化转化器入口和出口的某种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率。
催化转化器转化效率=催化转化器前污染物排放量-催化转化器后污染物排放量100%催化转化器前污染物排放量
3.7.颗粒过滤器的过滤效率DPFfiltrationefficiency试验车辆或发动机按照指定的工况运行时,单位时间DPF颗粒物捕集量与DPF入口中气体所含颗粒物量的比值。
_单位时间DPP前的PM排放质量-单位时间DPP后的PM排放质量×100%DPF过滤效率=
单位时间DPF前的PM排放质量
3.8.氧化型催化转化器的起燃温度(T5o)DocIight-offtemperature催化转化器对气相组分的CO、THC的转化效率达到50%时所对应的催化转化器入口的气体温度。
3.9.空速spacevelocity
在温度为25℃和压力为100kPa的标准状态下,每小时进入催化转化器的气体容积与催化转化器的容积之比。
3.10.颗粒过滤器的再生DPFregenerationDPF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收集在DPF里的PM需要定期去除掉,从而恢复DPF过滤性能的过程。可分为主动再生和被动再生。主动再生指利用外加能量(如:电加热器、燃烧器或发动机操作条件的改变以提高排气温度)使DPF内部温度达到PM的氧化燃烧温度而进行的再生。被动再生指利用柴油机排气本身所具有的能量进行的再生,一般针对于CDPF或DOC+DPF等系统。
3.11.颗粒过滤器的再生效率DPFregeneration efficiencyDPF在指定的PM加载水平(或指定工况)下进行再生,再生前后DPF中的PM的质量变化率。DPF质量在DPF床温125℃时称量。2
D的再生效率=再生前DPF中PM的质量-再生后DPF中PM的质量x100%
再生前DPF中PM的质量
3.12.颗粒过滤器加载工况DPFloadingcondition能使DPF中收集到的PM增加至加载水平的发动机稳态工况。3.13.颗粒过滤器的加载水平DPFloadinglevelDPF载体加载前后单位容积内的质量增加量。DPF质量在DPF床温125℃时称量。DP的加载水平=DPF加载后的质量-DPF加载前的质量DPF的载体容积
3.14.床温bedtemperature
排气流经排气后处理装置载体内部的温度。3.15.入口温度Inlettemperature若本标准以下条文中对入口温度的测量位置没有明确定义,则指在排气后处理装置入口端面上游25mm的中心线上测得的排气温度。3.16.劣化率deteriorate rate
后处理装置劣化前后对某种污染物转化效率(或过滤效率)的变化率。劣化率=劣化前装置的转化效率(或过滤效率)一劣化后装置的转化效率(或过滤效率)劣化前装置的转化效率(或过滤效率)3.17.轻型柴油车light-dutydiesel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柴油车。3.18.重型柴油车heavy-dutydiesel最大总质量超过3500kg的柴油车。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后处理装置应使用永久性的标记标明生产厂家名称或商标、类别、装置型号以及排气进出流向。
4.1.2后处理装置应按照7.2进行机械性能试验,性能指标应满足GB/T18377中的有关要求。
4.2.DOC性能要求
4.2.1按7.3.1测量起燃温度和转化效率。起燃温度不得高于230℃;气态污染物THC、CO的转化效率不得低于80%和70%;颗粒物过滤效率不得低于20%。3
4.2.2按7.3.2进行快速老化试验。快速老化后的DOC对气态污染物(CO、THC和NOx)转化效率的劣化率不得超过10%。4.3.DPF性能要求
4.3.1按7.4.1.进行热循环试验后,目测样品的载体应无裂纹,无泄漏通道4.3.2按7.4.2测量压降特性,DPF前后压降不得超过8.5kPa。4.3.3:按7.4.3测量过滤效率。流通式或部分流通式的DPF过滤效率不得低于50%,壁流式DPF过滤效率不得低于85%:而且同时在原机基础上,气态污染物(CO、HC、NOx)排放增加不得超过10%。
4.3.4按7.4.4测量CDPF的平衡点温度,不得高于产品生产企业提供值30℃,最高不得高于400℃。
4.3.5按7.4.5测量CDPF的被动再生效率,再生效率不得低于90%4.3.6按7.4.6或附录A中A.3测量主动再生效率,再生效率不得低于90%。4.3.7按7.4.7进行耐久试验,样品的过滤效率的劣化率不得高于10%。4.4.SCR性能要求
4.4.1按7.5.1进行NOx/NH,比例试验。SCR的转化效率不得低于80%。4.4.2按7.5.2进行快速老化试验。快速老化后的SCR对NOx转化效率的劣化率不得高手10%。
4.5.后处理装置配装柴油车或发动机的排放性能要求4.5.1装在轻型柴油车上的后处理装置,按7.3.2和(或)7.4.7和(或)7.5.2进行耐久试验后,汽车排放应满足GB18352.3中I型试验的要求。4.5.2装在重型柴油机上的后处理装置,按7.3.2和(或)7.4.7和(或)7.5.2进行耐久试验后,发动机排放应满足相应GB17691试验排放限值的要求。5试验条件
5.1.发动机及其控制系统
a)试验发动机的排放水平应与后处理装置的应用目标发动机相一致,满足或者接近GB17691中相应的排放限值。
b)发动机控制系统能够控制发动机的运转参数(例如,转速、负荷等)。对于颗粒过滤器(DPF)的再生来说,如果测试系统没有燃料喷射功能(例如,缸内后喷)来增加排气温度,那么必须提供外部的能量(例如,在排气装置中安装一套燃料喷射系统)。
c)试验应监测发动机排气温度、进气温度、排气背压、增压器的涡轮机出口排气温度等主要参数。
d)试验应监测后处理装置的入口和出口的温度、床层温度、NH泄漏量(如适用)以及排气通过后处理装置的压降等主要参数,5.2.DPF加载水平
一般由制造厂提供颗粒过滤器(DPF)的加载水平。若制造厂不能提供加载水平,则装在轻型柴油机上的样品加载水平为6g/L土0.5g/L的:装在重型柴油机上的样品加载水平为4g/L±0.5g/L的。
5.3.试验用燃料
5.3.1DOC试验用柴油应符合GB18352.3中关于试验用基准燃料的要求。5.3.2DPF试验用柴油应符合GB18352.3中关于试验用基准燃料的要求。5.3.3SCR试验用柴油应符合GB18352.3中关于试验用基准燃料的要求。5.4.试验发动机所用机油应满足GB11122的要求。6
试验仪器和设备
6.1.气体分析系统
排气取样和分析系统应能测量CO、CO2、THC、NOx和NH3等气相组分的浓度。仪器设备应满足GB17691相关规定。6.2.颗粒物测量系统
颗粒物测量可采用分流取样系统或全流取样系统,应满足GB17691附录D中D.2的规定。
6.3.称重室和分析天平
称重室和分析天平应满足GB17691附录BD中BD.4.2的技术要求。6.4.电子天平
感量不高于1g;相对误差不超过10%。7
试验方法
7.1.后处理装置的预处理
DOC预处理
预处理时样品的入口温度在450℃以上,时间为2h。7.1.2DPF预处理
按制造厂的要求进行预处理;若制造厂无要求,则在对DPF样品预处理时,入口温度在(500士25)℃,时间为7h。对于CDPF样品预处理时的入口温度在(400土25)℃,时间为7h。
7.1.3SCR预处理
预处理时样品的入口温度在(450土25)℃,时间为2h。7.2.机械性能试验
7.2.1密封性试验
按照GB/T18377中的有关方法试验。7.2.2轴向推力试验
将载体式后处理装置放入(220土5)℃的烘箱中烘烤2h,冷却至室温后施加1500N的轴向推力,通过Φ30mm的推杆均匀施加在载体上,检测轴向位移情况。7.2.3水急冷试验
按照GB/T18377中的有关方法试验。7.2.4纵置热振动试验
按照GB/T18377中的有关方法试验。7.3.DOC性能试验
7.3.1转化效率试验和起燃温度试验装在轻型柴油机上的样品,测量入口温度的热电偶应安装在距样品前端面上游25mm的中心线上;装在重型柴油机上的样品,测量入口温度的热电偶应安装在距样品前端面上游100mm的中心线上。测量床温的热电偶应安装在样品载体几何中心点。试验时,D0C空速为(40000土400)h,调整发动机排气使样品的入口温度在200℃~500℃范围内以不大于20℃的间隔逐步改变。在每个工况下对排放物进行采样前,发动机排气必须稳定至少5min,然后测量记录样品入口和出口的气态CO、气态THC浓度和PM质量,同时记录样品的入口温度和床温。以入口温度为横坐标,转化效率为纵坐标绘制气态CO、气态THC的起燃温度特性曲线和PM转化效率曲线,按照直线插值法分别求出DOC对气态CO和气态THC的起燃温度(T5o)。7.3.2快速老化试验
快速老化试验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试验循环见表1,由工况1和工况2组成。表1DOC快速老化试验循环
床温(℃)
250±10
650±10
注:1工况与2工况之间的过渡时间不超过3min。7.4.DPF性能试验
时间(min)
老化循环持续时间(h)
装在轻型柴油机上的样品,测量入口温度的热电偶应安装在距样品前端面上游25mm的中心线上;装在重型柴油机上的样品,测量入口温度的热电偶应安装在距样品前端面上游75mm的中心线上。测量床温的热电偶应安装在样品载体前端面下游20mm的中心线上。测量样品压降的两个压力传感器,应分别安装在距样品入口法兰上游100mm和出口法兰下游100mm的位置。
7.4.1热循环试验
采用发动机或燃烧器来完成热循环试验,DPF入口的空速不小于40000h:试验循环如表2,由工况1和工况2组成,运行10个循环。对于DPF工况1和工况2转换以(180土20)℃/min的速率上升或下降。对于CDPF,工况1和工况2转换以(50土5)℃/min的速率上升或下降。
表2DPF热循环试验循环
床温(℃)
250±10
625±25
持续时间(min)
注:工况间温度变化速率(℃/min):DPF为180土20,用时约2min;CDPF为50土5,用时约8min。7.4.2压降特性试验
7.4.2.1未加载或再生后的DPF压降试验发动机负荷恒定,在若干个转速下进行试验,在整个试验过程中DPF尽量避免被加载超过10%。测量区间覆盖发动机的流量区间,在其间均匀分布设定至少6个测量点。在采集数据之前,发动机应稳定5min,然后测量记录。以样品排气流量为横坐标,压降为纵坐标绘制压降特性曲线。
7.4.2.2已加载颗粒物(PM)的DPF压降试验将样品加载到5.2要求的加载水平,然后按7.4.2.1进行试验。如果必要还可在其它加载水平重复7.4.2.1试验。
7.4.3过滤效率试验
7.4.3.1未加载或再生后的DPF过滤效率试验未加载或按照再生工况进行再生后的DPF,在所标定的发动机加载工况稳定运转5min,然后对样品的入口上游和出口下游取样,并按照3.7中的公式计算过滤效率。7.4.3.2已加载颗粒物(PM)的DPF过滤效率试验将样品加载到5.2要求的加载水平,然后在所标定的发动机加载工况稳定运转5min然后对样品的入口上游和出口下游取样,并按照3.7中的公式计算过滤效率。7.4.4:CDPF平衡点温度(BPT)试验7
在发动机上将CDPF加载至3g/L土0.5g/L的水平。在此标定的发动机工况运行,样品入口温度从(250士10)℃开始,以25℃的间隔升高样品的入口温度,直到能清楚地观察到样品的压降没有明显下降为止,记录此时样品的入口温度,即为平衡点温度。7.4.5CDPF被动再生效率试验
颗粒物(PM)可在适当的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被O,或NO,氧化,从而使催化型颗粒过滤器(CDPF)连续再生。一个再生周期由三个工况组成,连续运行50个周期。通过测量样品在试验前(预处理后的样品)后收集的颗粒物质量变化,按3.11中的公式计算被动再生效率。试验循环见表3。
表3CDPF被动再生效率循环试验
CDPF入口温度(℃)
200±10
400±10
300±10
注;200℃时,CDPF的空速为30000h。7.4.6DPF主动再生效率试验
工况时间(min)
时间(h)
将样品加载到5.2要求的加载水平,称重颗粒过滤器(DPF)质量,然后将颗粒过滤器(DPF)再生20min。再生后称重样品的质量,然后依据3.11中公式计算主动再生效率。再生时,对于非催化型颗粒过滤器的入口温度为(650土25)℃;对于催化型颗粒过滤器的入口温度为(450土20)℃。
7.4.7DPF耐久试验
颗粒过滤器(DPF)耐久试验是测试颗粒过滤器(DPF)的长期加载一再生性能。7.4.7.1耐久试验循环
一个耐久试验循环由下面加载工况和再生工况构成:a)
加载工况
通过标定发动机的脉谱图(例如,标定发动机的转速、负荷、喷油正时、EGR率等参数)使样品稳定加载到52要求。记录加载时间、DPF压降和其它发动机参数。b)
再生工况
DPF样品保持入口温度在(625土25)℃,,持续时间20min;或压降回落到未加载样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处理装置
柴油车排气后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ductAftertreatment devices for diesel vehicle exhaust(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08-12-10发布
2009-03-01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适用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条件.
试验仪器和设备
试验方法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颗粒过滤器(DPF)称重方法和电加热炉再生(清洁)方法..I1附录B(资料性附录)后处理装置一般资料及试验结果记录、..12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控制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参照采用《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8377)体系结构以及《北京市柴油车颗粒物排放治理技术指南》有关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的主要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索克汽车试验有限公司、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巴斯夫催化剂(上海)有限公司、云南菲尔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8年12月10日批准。本标准自2009年3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柴油车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包括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OC)、颗粒过滤器(DPF)、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由以上基本后处理装置单元衍生组合的装置参照本标准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7691免费标准bzxz.net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352.3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1122
GB/T5181
柴油机油
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
GB/T18297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18377
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aftertreatmentdevicesfor dieselvehicleexhaust指安装在柴油车发动机排气系统中,能通过各种理化作用来降低排气中污染物排放量的装置。
3.2.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ieseloxidationcatalyst(简称Doc)指安装在柴油车发动机排气系统中,通过催化氧化反应,能降低排气中一氧化碳(CO)、总碳氢化合物(THC)和颗粒物(PM)中SOF等污染物排放量的排气后处理装置。3.3.颗粒过滤器dieselparticulatefilter(简称DPF)指安装在发动机排气系统中,通过过滤来降低排气中颗粒物的装置。当DPF载体的表面涂覆有催化剂,称为催化型颗粒过滤器(catalyzeddieselparticulatefilter,简称CDPF)。1
3.4.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简称ScR)指安装在发动机排气系统中,将排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以降低NO排放量的排气后处理装置。该系统需要外加能产生还原剂的物质(例如,能水解产生NH3的尿素)。
3.5.CDPF的平衡点温度balancepointtemperature(简称BPT)CDPF在指定的发动机工况下进行PM加载时,CDPF的压降从上升到没有明显下降时的入口温度。
3.6.催化转化器的转化效率catalytic converter efficiency试验车辆或发动机按照指定的工况运行时,催化转化器入口和出口的某种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率。
催化转化器转化效率=催化转化器前污染物排放量-催化转化器后污染物排放量100%催化转化器前污染物排放量
3.7.颗粒过滤器的过滤效率DPFfiltrationefficiency试验车辆或发动机按照指定的工况运行时,单位时间DPF颗粒物捕集量与DPF入口中气体所含颗粒物量的比值。
_单位时间DPP前的PM排放质量-单位时间DPP后的PM排放质量×100%DPF过滤效率=
单位时间DPF前的PM排放质量
3.8.氧化型催化转化器的起燃温度(T5o)DocIight-offtemperature催化转化器对气相组分的CO、THC的转化效率达到50%时所对应的催化转化器入口的气体温度。
3.9.空速spacevelocity
在温度为25℃和压力为100kPa的标准状态下,每小时进入催化转化器的气体容积与催化转化器的容积之比。
3.10.颗粒过滤器的再生DPFregenerationDPF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收集在DPF里的PM需要定期去除掉,从而恢复DPF过滤性能的过程。可分为主动再生和被动再生。主动再生指利用外加能量(如:电加热器、燃烧器或发动机操作条件的改变以提高排气温度)使DPF内部温度达到PM的氧化燃烧温度而进行的再生。被动再生指利用柴油机排气本身所具有的能量进行的再生,一般针对于CDPF或DOC+DPF等系统。
3.11.颗粒过滤器的再生效率DPFregeneration efficiencyDPF在指定的PM加载水平(或指定工况)下进行再生,再生前后DPF中的PM的质量变化率。DPF质量在DPF床温125℃时称量。2
D的再生效率=再生前DPF中PM的质量-再生后DPF中PM的质量x100%
再生前DPF中PM的质量
3.12.颗粒过滤器加载工况DPFloadingcondition能使DPF中收集到的PM增加至加载水平的发动机稳态工况。3.13.颗粒过滤器的加载水平DPFloadinglevelDPF载体加载前后单位容积内的质量增加量。DPF质量在DPF床温125℃时称量。DP的加载水平=DPF加载后的质量-DPF加载前的质量DPF的载体容积
3.14.床温bedtemperature
排气流经排气后处理装置载体内部的温度。3.15.入口温度Inlettemperature若本标准以下条文中对入口温度的测量位置没有明确定义,则指在排气后处理装置入口端面上游25mm的中心线上测得的排气温度。3.16.劣化率deteriorate rate
后处理装置劣化前后对某种污染物转化效率(或过滤效率)的变化率。劣化率=劣化前装置的转化效率(或过滤效率)一劣化后装置的转化效率(或过滤效率)劣化前装置的转化效率(或过滤效率)3.17.轻型柴油车light-dutydiesel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柴油车。3.18.重型柴油车heavy-dutydiesel最大总质量超过3500kg的柴油车。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后处理装置应使用永久性的标记标明生产厂家名称或商标、类别、装置型号以及排气进出流向。
4.1.2后处理装置应按照7.2进行机械性能试验,性能指标应满足GB/T18377中的有关要求。
4.2.DOC性能要求
4.2.1按7.3.1测量起燃温度和转化效率。起燃温度不得高于230℃;气态污染物THC、CO的转化效率不得低于80%和70%;颗粒物过滤效率不得低于20%。3
4.2.2按7.3.2进行快速老化试验。快速老化后的DOC对气态污染物(CO、THC和NOx)转化效率的劣化率不得超过10%。4.3.DPF性能要求
4.3.1按7.4.1.进行热循环试验后,目测样品的载体应无裂纹,无泄漏通道4.3.2按7.4.2测量压降特性,DPF前后压降不得超过8.5kPa。4.3.3:按7.4.3测量过滤效率。流通式或部分流通式的DPF过滤效率不得低于50%,壁流式DPF过滤效率不得低于85%:而且同时在原机基础上,气态污染物(CO、HC、NOx)排放增加不得超过10%。
4.3.4按7.4.4测量CDPF的平衡点温度,不得高于产品生产企业提供值30℃,最高不得高于400℃。
4.3.5按7.4.5测量CDPF的被动再生效率,再生效率不得低于90%4.3.6按7.4.6或附录A中A.3测量主动再生效率,再生效率不得低于90%。4.3.7按7.4.7进行耐久试验,样品的过滤效率的劣化率不得高于10%。4.4.SCR性能要求
4.4.1按7.5.1进行NOx/NH,比例试验。SCR的转化效率不得低于80%。4.4.2按7.5.2进行快速老化试验。快速老化后的SCR对NOx转化效率的劣化率不得高手10%。
4.5.后处理装置配装柴油车或发动机的排放性能要求4.5.1装在轻型柴油车上的后处理装置,按7.3.2和(或)7.4.7和(或)7.5.2进行耐久试验后,汽车排放应满足GB18352.3中I型试验的要求。4.5.2装在重型柴油机上的后处理装置,按7.3.2和(或)7.4.7和(或)7.5.2进行耐久试验后,发动机排放应满足相应GB17691试验排放限值的要求。5试验条件
5.1.发动机及其控制系统
a)试验发动机的排放水平应与后处理装置的应用目标发动机相一致,满足或者接近GB17691中相应的排放限值。
b)发动机控制系统能够控制发动机的运转参数(例如,转速、负荷等)。对于颗粒过滤器(DPF)的再生来说,如果测试系统没有燃料喷射功能(例如,缸内后喷)来增加排气温度,那么必须提供外部的能量(例如,在排气装置中安装一套燃料喷射系统)。
c)试验应监测发动机排气温度、进气温度、排气背压、增压器的涡轮机出口排气温度等主要参数。
d)试验应监测后处理装置的入口和出口的温度、床层温度、NH泄漏量(如适用)以及排气通过后处理装置的压降等主要参数,5.2.DPF加载水平
一般由制造厂提供颗粒过滤器(DPF)的加载水平。若制造厂不能提供加载水平,则装在轻型柴油机上的样品加载水平为6g/L土0.5g/L的:装在重型柴油机上的样品加载水平为4g/L±0.5g/L的。
5.3.试验用燃料
5.3.1DOC试验用柴油应符合GB18352.3中关于试验用基准燃料的要求。5.3.2DPF试验用柴油应符合GB18352.3中关于试验用基准燃料的要求。5.3.3SCR试验用柴油应符合GB18352.3中关于试验用基准燃料的要求。5.4.试验发动机所用机油应满足GB11122的要求。6
试验仪器和设备
6.1.气体分析系统
排气取样和分析系统应能测量CO、CO2、THC、NOx和NH3等气相组分的浓度。仪器设备应满足GB17691相关规定。6.2.颗粒物测量系统
颗粒物测量可采用分流取样系统或全流取样系统,应满足GB17691附录D中D.2的规定。
6.3.称重室和分析天平
称重室和分析天平应满足GB17691附录BD中BD.4.2的技术要求。6.4.电子天平
感量不高于1g;相对误差不超过10%。7
试验方法
7.1.后处理装置的预处理
DOC预处理
预处理时样品的入口温度在450℃以上,时间为2h。7.1.2DPF预处理
按制造厂的要求进行预处理;若制造厂无要求,则在对DPF样品预处理时,入口温度在(500士25)℃,时间为7h。对于CDPF样品预处理时的入口温度在(400土25)℃,时间为7h。
7.1.3SCR预处理
预处理时样品的入口温度在(450土25)℃,时间为2h。7.2.机械性能试验
7.2.1密封性试验
按照GB/T18377中的有关方法试验。7.2.2轴向推力试验
将载体式后处理装置放入(220土5)℃的烘箱中烘烤2h,冷却至室温后施加1500N的轴向推力,通过Φ30mm的推杆均匀施加在载体上,检测轴向位移情况。7.2.3水急冷试验
按照GB/T18377中的有关方法试验。7.2.4纵置热振动试验
按照GB/T18377中的有关方法试验。7.3.DOC性能试验
7.3.1转化效率试验和起燃温度试验装在轻型柴油机上的样品,测量入口温度的热电偶应安装在距样品前端面上游25mm的中心线上;装在重型柴油机上的样品,测量入口温度的热电偶应安装在距样品前端面上游100mm的中心线上。测量床温的热电偶应安装在样品载体几何中心点。试验时,D0C空速为(40000土400)h,调整发动机排气使样品的入口温度在200℃~500℃范围内以不大于20℃的间隔逐步改变。在每个工况下对排放物进行采样前,发动机排气必须稳定至少5min,然后测量记录样品入口和出口的气态CO、气态THC浓度和PM质量,同时记录样品的入口温度和床温。以入口温度为横坐标,转化效率为纵坐标绘制气态CO、气态THC的起燃温度特性曲线和PM转化效率曲线,按照直线插值法分别求出DOC对气态CO和气态THC的起燃温度(T5o)。7.3.2快速老化试验
快速老化试验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试验循环见表1,由工况1和工况2组成。表1DOC快速老化试验循环
床温(℃)
250±10
650±10
注:1工况与2工况之间的过渡时间不超过3min。7.4.DPF性能试验
时间(min)
老化循环持续时间(h)
装在轻型柴油机上的样品,测量入口温度的热电偶应安装在距样品前端面上游25mm的中心线上;装在重型柴油机上的样品,测量入口温度的热电偶应安装在距样品前端面上游75mm的中心线上。测量床温的热电偶应安装在样品载体前端面下游20mm的中心线上。测量样品压降的两个压力传感器,应分别安装在距样品入口法兰上游100mm和出口法兰下游100mm的位置。
7.4.1热循环试验
采用发动机或燃烧器来完成热循环试验,DPF入口的空速不小于40000h:试验循环如表2,由工况1和工况2组成,运行10个循环。对于DPF工况1和工况2转换以(180土20)℃/min的速率上升或下降。对于CDPF,工况1和工况2转换以(50土5)℃/min的速率上升或下降。
表2DPF热循环试验循环
床温(℃)
250±10
625±25
持续时间(min)
注:工况间温度变化速率(℃/min):DPF为180土20,用时约2min;CDPF为50土5,用时约8min。7.4.2压降特性试验
7.4.2.1未加载或再生后的DPF压降试验发动机负荷恒定,在若干个转速下进行试验,在整个试验过程中DPF尽量避免被加载超过10%。测量区间覆盖发动机的流量区间,在其间均匀分布设定至少6个测量点。在采集数据之前,发动机应稳定5min,然后测量记录。以样品排气流量为横坐标,压降为纵坐标绘制压降特性曲线。
7.4.2.2已加载颗粒物(PM)的DPF压降试验将样品加载到5.2要求的加载水平,然后按7.4.2.1进行试验。如果必要还可在其它加载水平重复7.4.2.1试验。
7.4.3过滤效率试验
7.4.3.1未加载或再生后的DPF过滤效率试验未加载或按照再生工况进行再生后的DPF,在所标定的发动机加载工况稳定运转5min,然后对样品的入口上游和出口下游取样,并按照3.7中的公式计算过滤效率。7.4.3.2已加载颗粒物(PM)的DPF过滤效率试验将样品加载到5.2要求的加载水平,然后在所标定的发动机加载工况稳定运转5min然后对样品的入口上游和出口下游取样,并按照3.7中的公式计算过滤效率。7.4.4:CDPF平衡点温度(BPT)试验7
在发动机上将CDPF加载至3g/L土0.5g/L的水平。在此标定的发动机工况运行,样品入口温度从(250士10)℃开始,以25℃的间隔升高样品的入口温度,直到能清楚地观察到样品的压降没有明显下降为止,记录此时样品的入口温度,即为平衡点温度。7.4.5CDPF被动再生效率试验
颗粒物(PM)可在适当的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被O,或NO,氧化,从而使催化型颗粒过滤器(CDPF)连续再生。一个再生周期由三个工况组成,连续运行50个周期。通过测量样品在试验前(预处理后的样品)后收集的颗粒物质量变化,按3.11中的公式计算被动再生效率。试验循环见表3。
表3CDPF被动再生效率循环试验
CDPF入口温度(℃)
200±10
400±10
300±10
注;200℃时,CDPF的空速为30000h。7.4.6DPF主动再生效率试验
工况时间(min)
时间(h)
将样品加载到5.2要求的加载水平,称重颗粒过滤器(DPF)质量,然后将颗粒过滤器(DPF)再生20min。再生后称重样品的质量,然后依据3.11中公式计算主动再生效率。再生时,对于非催化型颗粒过滤器的入口温度为(650土25)℃;对于催化型颗粒过滤器的入口温度为(450土20)℃。
7.4.7DPF耐久试验
颗粒过滤器(DPF)耐久试验是测试颗粒过滤器(DPF)的长期加载一再生性能。7.4.7.1耐久试验循环
一个耐久试验循环由下面加载工况和再生工况构成:a)
加载工况
通过标定发动机的脉谱图(例如,标定发动机的转速、负荷、喷油正时、EGR率等参数)使样品稳定加载到52要求。记录加载时间、DPF压降和其它发动机参数。b)
再生工况
DPF样品保持入口温度在(625土25)℃,,持续时间20min;或压降回落到未加载样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 HJ/T290-2006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
- HJ1082-2019 土壤和沉积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487-2009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
- HJ/T397-200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 HJ/T232-2006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管型荧光灯镇流器
- HJ475-2009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烧碱)
- HJ805-2016 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891-2017 固体废物 多氯联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739-2015 环境空气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 HJ787-2016 固体废物 铅和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751-2015 固体废物 镍和铜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HJ732-2014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 气袋法
- HJ/T368-200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标定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用的孔口流量计
- HJ514-2009 清洁生产标准 宾馆饭店业
- HJ1022-2019 土壤和沉积物 苯氧羧酸类农药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行业新闻
- 罗宾汉基于Arbitrum的代币化股票发行将如何影响欧洲投资者?
- 币安上值得购买的顶级加密货币
- XRP今日价格:随着Ripple寻求美国国家银行牌照,XRP突破2.25美元
- BitMine 2.5亿美元以太坊豪赌推动股价暴涨695%,Tom Lee出任董事长
- Pi Network通过新增两项功能提升可访问性,但价格持续下跌
- 突发新闻:策略新增价值5亿美元的4,980枚BTC
- 2025年波卡(Polkadot)和卡尔达诺(Cardano)悄然崛起(包括一位意外新秀)
- 随着DEX交易量上升,Hyperliquid重回40美元价位
- 币安在新加坡面临监管打击,但仍将保留员工
- Arbitrum(ARB)价格预测:技术指标与基本面双双向好,ARB有望迎来看涨反转 - Brave New Coin
- Pi Network价格不会跌破0.40美元,原因如下
- 比特币在拒绝后测试10.2万美元区域;支撑位上方看涨倾向不变
- 比特币已实现供应比率显示市场趋于均衡——与2024年底上涨前的水平相似
- 2025年7月值得关注的3个模因币
- Pump.fun 发币:40 亿估值下的机会与风险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